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索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置管过程和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留置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在置管过程中穿刺失败,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最高,为10.64%;②送管困难及导管头端异位、局部血肿,PICC发生率最高;③气胸、误入动脉,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最高;④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脱管、导管感染、非计划拔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入路发生率最高;⑤导管断裂或导管漏液、机械静脉炎PICC发生率高。结论 四种入路中心静脉置管在不同期间都有其并发症,但PICC在置管过程、留置期间并发症处理效果满意,留置时间长、患者无不适感及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使用状况,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 000例使用中心静脉长期、临时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0例为长期双腔导管,1 500例为临时双腔导管,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效果.结果 置管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1例(0.55%)、皮下血肿6例(0.3%).导管留置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4例(1.2%),导管相关感染23例(1.15%),穿刺部位渗血15例(0.75%),导管意外脱落3例(0.15%).以上并发症均在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痊愈,未留下相关后遗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使用维护,及时处理是防范导管失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丘德林 《护理学杂志》2007,22(11):29-30
目的探索并解决静脉置管化疗期间所出现的导管堵塞、脱落、折断等问题。方法在原置导管处进行静脉原位置换导管。结果8例出现导管堵塞、脱落、折断的肿瘤化疗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及化疗后辅助治疗。结论静脉原位置换导管既保护了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通路、保证了及时用药,又避免了再次穿刺的痛苦,良好的护理能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对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患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置管,使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主要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输入强酸、强碱、高渗性、刺激性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的治疗.与传统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相比,具有导管留置时间长(可长达1年)、并发症少,操作方便、有效、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我院近几年共完成PICC置管约1 500余例.为保证此项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我院成立了PICC管理小组,负责对PICC专项技能的培训、质量管理及资质认证工作.现将我院实施PICC专项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程进  翟颖  张燕 《护理学杂志》2010,25(4):15-16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应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ICU反复住院高龄患者使用抗感染导管行股静脉置管18例次,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7~145d,3例超过100d,平均留置时间65.4d,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抗感染导管能减少高龄患者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针对性护理措施在导管维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 时461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时间、地点、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医生、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 46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0例(6.5%),感染与患者年龄、置管医生操作技术、置管地点、导管留置时间、惠者疾病类型相关(P<0.05,P<0.01);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6株.结论 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治疗手段,建立通畅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1]。对于急诊透析、血管条件差或其他原因无法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损伤小、快捷简便、透析血流量大等优点-[2]。而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感染成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3]。现对我院286例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迷你中线导管置管方法。方法 将130例拟行迷你中线导管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法,导管留置于前臂浅静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导管留置于上臂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64例、观察组63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85.94%);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迷你中线导管置管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丘德林 《护理学杂志》2007,22(21):29-30
目的 探索并解决静脉置管化疗期间所出现的导管堵塞、脱落、折断等问题.方法 在原置导管处进行静脉原位置换导管.结果 8例出现导管堵塞、脱落、折断的肿瘤化疗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及化疗后辅助治疗.结论 静脉原位置换导管既保护了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通路、保证了及时用药,又避免了再次穿刺的痛苦,良好的护理能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血透使用的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以下简称长期导管)在建立及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纤维鞘、导管打折及位置异常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置管寿命。正确的护理操作是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早期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并延长长期导管功能、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70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5月至2010年08月在我科住院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70例,均采用PICC导管留置进行化疗药物输入,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77.1(54/70).导管末端55例位于上腔静脉内,10例插入右心房,5例位于颈内静脉,平均置管时间88.5±12.2天,最长置管295天.置管期间只有3例出现严重感染.结论:PICC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的深静脉置管术,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患儿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针皮下隧道法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针皮下隧道法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500 例患者采用皮下隧道(长度6~7 cm)锁骨下静脉置管(皮下隧道组),155例患者采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组),置管期间加强感染监测和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 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皮下隧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法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1月~2010年10月,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之尿毒症患者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27例患者共行965次临时锁骨下静脉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95.1%,换位后100%成功。导管留置共39860导管天,平均(45±12.57)d。发生急性并发症11例次,发生率1.14%。出口感染67例次,菌血症73例次,发生率各为1.68次及1.83次/1000导管天;无导管隧道感染;症状性深静脉梗阻42例次,发生率4.35%。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可替代颈内静脉作为血液透析临时通路,今后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3例心包积液患者实施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留置时间6~15 d,均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内继发感染、气胸及腹部器官损伤等并发症。除1例发生导管堵塞,经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后再通外,其他患者术后引流通畅,症状均获明显改善。复查B超或X线胸片,证实心包积液基本吸收后予以拔管。结论经皮心包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非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非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常见致病菌,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327例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与感染的关系以及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和耐药情况。结果非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老年、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血液透析非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关,需要早期发现,选用敏感抗生素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该导管的通畅往往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透析导管常因为栓塞、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丧失功能终至拔管.近一半的透析导管会在置管1年内丧失功能[1-2],而其中约2/3的原因就是因为导管栓塞[3].有研究提出定期对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4-5],我院对永久性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的患者应用尿激酶稀释液封管,分别作导管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罕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罕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体内断裂漂移入肺部、体外断裂各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囊袋感染伴港体移位翻转和港体外露各1例。经紧急处置,PICC体内断裂患者顺利取出体内残留断管,体外断裂患者经修剪后成功保留导管;IVAP 2例患者取出港体,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并发症应急机制,加强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指导,提高其自护能力,是中心静脉置管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16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暂时和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160例,其中暂时中心静脉导管148例,颈内静脉122例,锁骨下静脉8例,股静脉置管18例;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12例,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1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暂时中心静脉置管与永久性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颈内因操作相对安全,在临床应用更广泛.结论:暂时中心静脉置管对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因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广泛使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对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瘘、血管移植术或人造血管植入术,或手术失败,预计存活时间在2~3年内的老年体弱患者,为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