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升麻是临床上的一味常用药物,对其功效的认识存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从秦汉到唐宋以"非升"立论,对升麻功效的认识以清热解毒立论;金元以降,突出其能升举阳气;而到清代,温病医家畏惧升麻的升提发散之性,认为升麻会加重热势的扩散,会造成阴液的耗伤,故慎用之。通过对升麻功效历史演变的讨论,也给方药现代研究以启示,现代研究应澄清存在对立面的问题,同时现代研究所取得的经验也是对中医药传统经验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笔者对“升麻主升”存有疑问,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本草正义》、《中药大辞典》均言其有上升之性。但是,对“升麻主降”的作用,古今书籍中均未见提及,余对升麻的性味、归经、主治及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观察,认为升麻有“主清主降”的作用,略述以下管见。  相似文献   

3.
升麻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金元以前无论是本草著作还是方书记载,其功效均为"清热解毒".自金元张元素起,功效大变,开始出现"升举阳气"的功效.李东垣、王好古尊张元素之说,未意识到升麻"清热解毒"效用,将升麻看作"升浮""升阳"的代表药.明清时期,对升麻认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升麻兼具"清热解毒"与"升举阳气",一类认为...  相似文献   

4.
从《神农本草经》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在一千多年的临床运用中,升麻被不断地重新认识。在解百毒的基础上,张元素提出升之特性。此二者对立又统一,将人体之气平衡于某一点,然诸多医家认为升麻升提之性尚存有争论。此外,中药功效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剂量、炮制方法等。近现代药理研究彰显了升麻的特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强调升麻解百毒之效,提示世人认识中药时应虑周藻密,方能在临床运用时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5.
升陷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锡高 《山西中医》1993,9(2):39-40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张锡纯首创。方中以黄芪补气升阳为主,济以知母凉润;佐以升麻、柴胡升举阳气;令桔梗为之使,载诸药之力上行直达胸中,共具益气升陷之功效,主治“胸中大气下陷”诸症。笔者三十年来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屡获效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归纳《神农本草经》所载具有“延年”功效的药物,总结《神农本草经》“延年”用药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和整理《神农本草经》里明确记载的具有养生功效的药物,通过数据分析该类药物的性味规律及现代分类方法,归纳其药性特点和药物功效分布现状。结果:在药性方面,平性药有60种,占比最高,温热药次之有42种,寒凉药最少有40种;在药味方面,甘味药比例最高有59种,其次为苦味药48种,辛味药有27种,酸、咸味药较少;在现代药物分类方面,高频药类(≥10)为补益药和利水渗湿药两种。结论:发现《神农本草经》“延年”药物多见于上品类,其药多性平味甘,功效特点以补益为主,兼有利水渗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延年”药物的研究可为总结提炼古代养生药物特点及现代功效演变状态,为现代养生用药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与大黄皆有“推陈致新”的功效。“推陈致新”的作用部位在胃肠,能够去除肠胃中结气与饮食积聚。柴胡“推陈致新”的功效散见于历代的中医药类著作中,然现代中医教材及医家鲜有提及该功效,故通过梳理涉及该功效的主要文献,总结柴胡功效与剂量的关系,探究历代医家对“推陈致新”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并通过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列举的柴胡“推陈致新”的医案及笔者在临床应用柴胡该功效的医案,进一步探讨柴胡“推陈致新”的功效,辨析柴胡与大黄“推陈致新”的不同之处,为全面认识柴胡的功效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补中益气汤问世以后,升麻一药,引起了医学界的兴趣,认为升麻本身有升提中气的功效。如清·张山雷曾说:“脾胃虚馁,清气下陷诸证……即当提举清阳,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犹为升麻之辅佐”。张锡钝仿补中益气汤之法训制“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方中有升麻,亦有黄芪,但对“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张氏主张加重升麻,而不是黄芪。其理由是“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须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似  相似文献   

9.
从内伤热中证产生的病因、病理分析,认为治疗时除补益脾胃气虚(本虚)外,对标实的治疗重在调理气机。在气虚下陷不甚时,升麻可舍之;在调适气机,取升麻在气机升降相因中的作用时,需少量,以“取性不取用”;在升发上焦火郁时,升麻、柴胡可用,且用量稍大。费氏嘱慎用“升、柴”(尤指升麻),并非忌用之,只是体现其用药“和缓”之意。费氏之旨,为当今一些“亚健康”状态下的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方向的确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危害公共卫生的重大难题,从中医古籍挖掘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与治法是当前中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金元时期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所论治疗“健忘”的诸方为入手点,通过扎实有据的文献考据研究,对李杲“升补”思想进行了溯源,认为其源于《黄帝内经》,承于易水学派张元素,并形成了以“升补”思想指导处方用药的鲜明特点。对于健忘,李杲以脾胃不足、清阳不升为论,以升阳风药与补益脾胃之药合用,临床常以升麻、柴胡、防风、羌活与人参、甘草、黄芪等药进行治疗,而现代研究所证明的AD起于“肠道菌群失调”之说,为李杲之“升补“思想治疗AD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正> “升陷汤”首见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方中黄芪味甘微温、补气升气,用为主药;“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因诸药性味甘温,有升无降,故入知母之凉润者以济之,使升降复、云雨作,大气之下陷者可愈矣。若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或再加山萸肉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去升麻,加桂枝、当归、乳香、没药;兼心肺阳虚,冷背恶寒者,去知母,加桂枝、干姜、当  相似文献   

12.
升麻一药向为历代医家重用,但它的性能功用,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运用小剂量升麻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咳嗽气促症状,已获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关于升麻的药理学作用升麻为毛茛科植物,《神农本草经》记载:性甘、辛,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其功效主要为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金·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论升麻时,引《主治秘要》语云:  相似文献   

13.
马蜂窝,中医称其为蜂房。蜂房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蜂或异腹胡蜂的巢。全国均有,南方尤多,秋冬二季采集。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生用或炒用。有攻毒杀虫、祛风止痛之效。历代医家对其功用多有精辟的见解。《神农本草经》:“主惊痫瘼癜、寒热邪气、癫疾、肠痔。”《名医别录》云其“疗蜂毒、毒肿”。《日华子本草》曰:“治乳痈、恶疮,煎水漱牙齿痛、痢疾。”《本草纲目》曰:“露蜂房外科齿科及它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本草汇言》解其能“驱风攻毒,散疔肿恶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对“脾主升清”源澄流,指出萌芽于《黄内经》,初步发展于金元,临床丰富于明清,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金元时,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东东醒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医家颇有发挥,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黄元御经旨纵论升降,叶天士重胃阴不育升脾、张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15.
“久服”是基于中药效用和安全性的一种服药方法定性表述,对其研究和认识有利于充分发挥药效和合理用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的药物有148种,占药物总数的41%,其通过“久服”产生的主要是保健类功效。该文基于对“久服”药物的三品分类、自然属性、四气五味、功用特点等的分析,探索中药保健的本草源头及久服积效的合理性。研究发现《神农本草经》“久服”药物上品药多达110味,草木药居多,性味以甘、平为主,多无毒,功用以轻身、延年为最多;进入2020年版《中国药典》者83味;在现代分类中以补虚药占比最多,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和解表药;进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者20味,《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者21味,涉及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现代保健功效。《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保健的经典之源,其久服积效的用药思想对现今亚健康和慢性病的调养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药物安全性和效用历经长期实践检验,部分药物兼具食品属性,在全周期健康服务中独具特色,尤其符合大健康理念下的老龄化社会健康保障需求;也当注意到其部分记述受限于时代认识,应在去伪存真和守正精华的态度下,遵照《中国药典》和相关法规与技术要求,科...  相似文献   

16.
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对药物的应用多与《本经》所载功效主治符合。搜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明确提及芍药“去”“减”与“加”变化的条文并进行分析,结合注家观点与现代医家研究得出张仲景应用芍药几点法则。首先,芍药应用病位在“腹”不在“胸”,主症在“痛”不在“满”。其次,芍药影响排便。大便下利、脾胃虚弱者,芍药减量;大便下利,脾胃虚寒者,当去芍药。经验与药理亦证实,芍药有通利大便的作用,最后芍药能够通利小便。治疗水气病病位在膀胱、在里、在下,用桂枝汤去桂留芍加茯苓白术,走里、下行,导水从小便而走;病位在表、在上者,桂枝汤去芍留桂加麻辛附子,取发汗散水之法。  相似文献   

17.
升陷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为治疗大气下陷之证所立,方由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组成。张锡纯自注方意谓:“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本人依先师立方之意,师其用药之法,灵活运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升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阳毒发斑、气虚下陷、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肾下垂、崩漏下血。是一味既具有升浮药性,又具有沉降药性的代表药物。由于升麻属植物资源分布广且品种繁多,为深入开展升麻升降浮沉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根据中医临床用药传统,以《中国药典》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Cimicifuga dahurica”“Cimicifuga foetida”为检索词,检索1990—2021年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1075篇,筛除非药典基原品种研究文献后,纳入有效文献156篇,对近30年来《中国药典》基原品种升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传统中药升麻的升降浮沉药性研究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升麻基原品种,紧密结合升麻的传统中医功效主治进行药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对于弘扬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揭示升麻升降...  相似文献   

19.
升麻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张小茜 《中草药》2005,36(9):1402-1404
升麻为我国传统中药,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茎[1]。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释其名曰“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梁代《本草经集注》描述为“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坚实,顷无复有”。北宋苏颂描述“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叶,并青色。四、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须”。明朝《本草品汇精要》载:“正品升麻原植物的叶似麻,四五月着生白…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杜仲的认识 杜仲的保健功效,为人们所认知已逾千年。《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可强筋骨、益腰膝、补肝肾。《本草纲目》中记载:昔有名曰杜仲者,修道山野,日采山树叶皮为茶,久饮津液、鹤发童颜、肢体硬朗、得道成仙,故以其名冠以此树,曰“杜仲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