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监测87例GERD患者和70例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数据,同时应用便携式24 h食管pH-阻抗监测仪记录两组患者的酸暴露特点、反流类型及反流特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结果rGERD患者中UES压力、LES压力显著低于GERD患者(P<0.05),rGERD患者LES的长度与GERD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ERD患者中食管动力障碍比例高于GERD患者(70.00%vs 33.33%,χ2=4.891,P<0.05),DCI下降为特征的食管蠕动收缩障碍及间断收缩为特征的食管收缩节律障碍者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4%vs 62.07%;42.86%vs 37.93%,χ2=3.275、2.822,P>0.05)。rGERD患者DeMeester评分高于GERD患者(P=0.014),rGERD患者反流性质中弱酸反流及非酸反流明显多于GERD患者(P弱酸=0.001,P非酸=0.017),而酸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酸=0.385);rGERD患者反流性状中气体反流及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多于GERD患者(P气=0.022,P气液=0.031),而液体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液=0.742)。结论rGERD患者与GERD患者相比,存在UES压力偏低、LES压力下降和食管蠕动收缩障碍等食管动力学异常;rGERD患者反流以弱酸反流及碱反流为主,而GERD患者以酸反流为主,同时rGERD患者中气液混合反流所占比例大,而GERD患者以液体反流为主。  相似文献   

2.
刘吉勇  杨崇美 《山东医药》2002,42(13):53-54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 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粘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 GERD和内镜阴性 GERD,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有破损者为 RE。1 诊断原则诊断 GERD应基于以下因素 :1胃食管症状和 (或 )不典型表现 ;2内镜下有 RE,但应排除继发性 RE,如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梗阻、上消化道梗阻合并呕吐、胃泌素瘤等 ;3有病理性 GERD的客观证据或引起病理性 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 ,如钡餐检查有明显钡反流、食管裂孔疝、p…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生与酸反流和非酸反流有关。此文从非酸反流的定义、成分、非酸反流损伤机制、非酸反流与正常人、非酸反流与GERD症状、非酸反流与食管外症状、非酸反流治疗和治疗后非酸反流的频率变化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Gao Y  Shang ZM  Huang WN  Hao JY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1):931-934
目的 通过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行高分辨食管内压力-阻抗联合测定(MII-HRM)及24h联合多通道腔内阻抗-pH( MII-pH)监测的结果分析,探讨此类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胃食管反流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0年3-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9例GERD伴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II-HRM及24 h MII-pH监测系统测定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对液体和黏液性物质的传输功能、立位及卧位酸及非酸反流的次数、近端反流的次数、酸暴露时间、酸清除时间以及食团清除时间.以同期仅表现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17例GERD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食管运动功能以及胃食管反流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仅表现为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相比,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的UES静息压力明显更低[(122.55 ±60.48)mm Hg比(86.37±41.35) mm Hg(1 mm Hg =0.133 kPa),P<0.05],食管体部异常蠕动的比例更高[(9.47±15.63)%比(22.16±17.45)%,P<0.05],食管体部对液体物质传输能力减低[(88.82±12.23)%比(71.68±23.06)%,P<0.05],卧位时酸及非酸反流次数及卧位近端非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多(P<0.05),卧位食团清除时间延长(P<0.05).结论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GERD发病机制可能与单纯典型GERD不同,其与UES静息压力减低、卧位酸及非酸反流、近端反流的增多以及食管清除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51例难治性GERD患者,分析合并食管外症状和典型反流症状的难治性GERD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24 h pH-阻抗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合并食管外症状组弱酸反流事件发生率(41.0%,16/39)高于典型反流症状组(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而两组酸反流、长反流、非酸反流和食管动力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弱酸反流可能是合并食管外症状难治性GERD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症状可由酸、非酸或弱酸等病理性反流所致,也可出现于食管高敏感、食管动力障碍、食管器质性疾病或解剖异常等情况。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经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后症状仍不能缓解的GERD。大部分PPI治疗效果不佳的反流症状患者,其病因并非反流,而是由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食管动力障碍、胃轻瘫或合并功能性胃肠病所致,对这类患者应详细了解病史,并行胃镜、病理检查以及食管pH/阻抗监测以明确其潜在病因。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GERD是一种酸相关疾病,研究表明,GERD伴有酸反流,但常不伴有胃酸分泌增多,实际上是酸的错位.目前已认识到,GERD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力增强的结果,其中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失调起重要作用.现将GERD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反流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事件,为进一步探讨NERD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8例NERD患者进行食管阻抗-pH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症状指数,分为病理性酸反流(PAR)组、功能性烧心(FH)组、高敏性食管(HE)组,比较3组间反流事件的差异,研究反流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AR组总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FH组、HE组;HE组总反流次数、弱酸反流次数、混合反流次数、非酸反流次数均高于FH组;各组近段反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例中35例(51.5%)SI和(或)SAP呈阳性,其中50%的症状与弱酸反流相关,40%的症状与酸反流相关,少部分症状与非酸反流相关。[结论]PAR、FH、HE患者的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存在差异,可为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饮食脂肪对胃食管酸反流的影响和体重指数(BMI)与胃食管酸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3例健康志愿者和2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记录受试者基本情况,先行食管测压,先后两次服用低脂餐和高脂餐,每次监测餐后6h食管pH值。结果健康志愿者和GERD患者在两种热量相等的低脂餐和高脂餐后,pH〈4总反流时间百分率,反流时间〉5min的反流次数及总反流次数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MI≥25受试者的pH〈4总反流时间百分率和反流时间〉5min的反流次数高于BMI〈25受试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同热量含量下,食物中脂肪含量对健康志愿者和GERD患者餐后6h酸反流无影响;而肥胖可能会增加胃食管酸反流。  相似文献   

10.
张宏伟  陈景寒 《山东医药》2004,44(27):70-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包括由病理性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并发症(食管狭窄、短食管、Barrett食管、哮喘、吸入性肺炎和反流性咽喉炎等)。GERD发病是多因素的,正常情况下,食管胃连接部存在抗反流屏障,可阻止胃内容物进笔食管。抗反流屏障损害、胃排空和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是引发GERD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秦成勇  孟宪国 《山东医药》2002,42(13):52-53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 ,导致食管炎及食管外组织损伤。 GERD是一种酸相关疾病 ,研究表明 ,GERD伴有酸反流 ,但常不伴有胃酸分泌增多 ,实际上是酸的错位。目前已认识到 ,GERD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力增强的结果 ,其中食管下括约肌 (L ES)功能失调起重要作用。现将GERD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理分述如下。1  L ES压力低下或缺乏、L ES频发松弛患者的 L ES张力低下 ,当 L ES基础压力≤ 1.3k Pa(10 mm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24 h p H-阻抗监测的质子泵抑制剂(PPI)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 GERD)的病理生理分型。方法采用荷兰MMS公司开发的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 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 H,MII-p H)对武警总医院GERD专病门诊2013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的46例r GERD患者进行监测,并与同期就诊的50例非r GERD患者比较。根据反流参数和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SI,≥50%为阳性),r GERD患者分为反流相关和非反流相关者。根据反流物的酸度,将反流相关者分为酸反流(p H≤4)、弱酸反流(4p H7)和弱碱反流(p H≥7)。结果 MII-p H监测发现,与非r GERD组相比,r GERD组患者总反流次数[76(52,114)vs 54(32,63),P=0.005]和弱酸反流次数[43(21,63)vs 22(11,34),P=0.009]均显著增多。r GERD组患者气体反流次数[37(19,52)vs 22(16,31),P=0.021]和气液混合反流次数[53(37,72)vs28(21,40),P=0.001]均显著增多。在r GERD患者记录到的1 287次液体反流中,84.6%为非酸性,15.4%为酸性;2 865次气液混合反流中73.5%为非酸性,26.5%为酸性。其中82.6%(38/46)症状与反流相关,17.4%(8/46)症状与反流无关,诊断为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根据反流物的酸度,症状反流相关的r GERD中弱酸反流者占57.9%。与FH患者相比,r GERD患者的酸反流、弱酸反流、弱碱反流、液体反流和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均增高(P均0.05)。结论 r GER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MII-p H监测确定的病理生理分型包括症状反流相关因素,如残余酸反流、非酸反流、食管高敏感状态等;与症状反流无关因素,如FH等。  相似文献   

13.
黄惠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76-2877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以反流为主要症状,日间反流特点是次数多,时间短;夜间反流次数少,时间长,因此对生活质量(QOL)影响大。本文旨在调查GERD患者夜间反流及睡眠障碍发生情况,为提高其QOL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伴有呼吸道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动力异常的类型及发生率,探讨无效食管动力(IEM)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多功能胃肠动力仪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34例伴有哮喘、慢性咳嗽和咽喉部不适等呼吸道症状的GERD患者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及24h食管动态pH监测,测定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食管体部蠕动波幅、蠕动时限及蠕动速度,计算pH<4的时间百分比,卧位及立位pH<4的时间百分比,平均食管酸清除时间(pH<4的时间/酸反流次数),算出DeMeester评分.结果 伴有呼吸道症状GERD组LES压力及食管近端、远端蠕动波幅与典型反流症状GERD组及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呼吸道症状CERD组的食管动力异常类型主要表现为IEM,IEM发生率为41.2%,明显高于典型反流症状GERD组(18.5%)及正常对照组(0);在伴有呼吸道症状GERD患者中,存在IEM组患者食管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及立、卧位食管pH<4的时间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食管动力正常组;IEM组患者卧位食管酸清除时间(pH<4的时间/酸反流次数)较食管动力正常组明显延长.结论 在伴有呼吸道症状GERD患者中,IEM是其最常见的动力异常类型;IEM与食管内酸暴露总时间及立、卧位时间,卧位食管酸清除时间均密切相关,因此,IEM在伴有呼吸道症状GERD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3,8(4):193-19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食管反流所致的烧心、反酸症状或食管下段组织病理学改变。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是GERD的一个亚组,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参考1994年洛杉矶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分类)。如胃食管反流引起烧心、反酸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而24hpH监测显示食管有异常酸暴露,这一GERD亚组称为内镜阴性反流病(endoscopic negative re-  相似文献   

16.
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峻  杨昭徐 《胃肠病学》2000,5(4):207-210
目的探讨酸反流与胆汁反流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46例GERD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组30例,胃镜阴性组16例)及26例健康对照者在完成食管测压后,应用便携式食管pH监测仪及Bilitec2000胆汁反流监测仪,同时进行24h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的动态连续监测.结果GERD患者酸反流及胆汁反流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与食管炎严重程度一致.pH<4总时间百分比与胆红素光吸收值(Abs)>0.14,总时间百分比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4,P<0.01).酸反流和胆汁反流共存的双重反流在GERD患者中最为常见,且较单纯反流更易引起严重食管炎.结论GERD患者中较为常见的双重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强于单纯酸或胆汁的不完全反流,酸反流与胆汁反流间可能有正性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胃镜检查及食管内酸和胆汁反流监测将为GER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40.胃酸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吗? 依据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定义: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 GERD)食管运动功能和反流特点。方法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仪检测40例r GERD患者上食管括约肌(UES)压力、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及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同时应用便携式24 h食管p H-阻抗监测仪研究r GERD患者的酸暴露特点、反流类型及反流特点。结果 40例r GERD患者中32.5%的患者存在UES压力偏高,65.0%的患者LES压力偏低,42.5%的患者有食管体部压力偏低或蠕动异常,52.5%的患者存在胃内压力偏高。40.0%的r GERD患者为酸反流,31.4%的r GERD患者为弱酸反流,62.9%的r GERD患者为混合反流。结论 r GERD患者存在UES压力偏高、LES压力下降和食管廓清能力下降,胃内压力偏高。酸抑制不完全、弱酸反流及食管高敏感可能是导致r GERD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M)联合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 H监测(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esophageal impedance and p H monitoring,MII-p H)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的食管动力和胃食管反流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28例GERC患者,应用HRM测定上食管括约肌(UES)和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同时联合MII-p H观察立位、卧位及餐后酸反流、弱酸反流和非酸反流的次数、食管近端反流的次数和反流类型包括液体反流、混合反流和气体反流及De Meester评分等。以同期仅表现为典型烧心、反酸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食管运动功能及阻抗-p H监测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典型GERD患者相比,GERC患者的UES静息压力明显降低(P0.01);食管体部近端收缩波幅降低(P0.05);而LES静息压力、食管体部远端收缩波幅和食管体部异常蠕动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I-p H结果显示,GERC患者总反流次数和食管近端反流比与典型GERD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立位反流次数明显高于典型GERD患者(P0.05);两组之间反流类型液体反流和混合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ERC组气体反流次数显著高于典型GERD组(P0.01);两组之间De Meest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RC的反流发生机制可能与典型GERD不同,与UES静息压力降低、食管体部近端清除能力下降、食管反流次数尤其气体反流次数和立位反流次数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事件和基础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的关系。方法:对48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测定食管内PH值和食管压力。结果:有呼吸系统症状的GERD患者,其食管下括约肌功能有所改变;质子泵抑酸剂和促胃肠道动力药物治疗前后24h食管反流变化和食管内pH值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呼吸系统症状得到改善。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以作为独立原因引起呼吸道病症状,抑酸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呼吸系统症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