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严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结构损害,常出现心电图异常.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丘脑下部受到刺激后导致交感神经张力突然急性增高,或通过直接刺激心内交感神经过度释放产生心肌直接毒性作用引起.这种损害可引起心肌肌钙蛋白增高和心内膜下散在分布的灶性坏死,引起心肌复极异常[1],病人可出现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颅内疾患,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有心电图异常表现。这些异常变化有:1.传异障碍:①P—R间期缩短,②结性心率,③房室分离;2.心律失常:①窦性心动过缓,②室性期前收缩,③房性期前收缩,④游走性房性心律;3.显著的P波;4.S—  相似文献   

3.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根据Poiseuille原理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从而诊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检查发现CVS发生率为61.67%,以病后第2周最高,50岁以下CVS的发生率高于51岁以上者(P〈0.001)。提示应用TCD技术评价SAH后CVS简单易行,便于动态观察,数据较为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缺血性损害(DID)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根据经颅多普勒(TCD)测量的血流速度增快预测DID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正常维持对于避免DID的发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应用TCD可对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进行评价,有助于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DID的发生并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约占所有卒中的5%。血管痉挛是SAH的严重并发症,有14%~40%的血管痉挛可以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达34%和30%[1]。20世纪80年代初,当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被引入SAH的监测以后,血管痉挛的诊断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由于TCD具有无创性、廉价性、即时性、可重复性、床旁应用性,并且能够相对准确的探测血管痉挛发生的特点,目前它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监护病房,神经科医生应当掌握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2]。1SAH迟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SAH血管痉挛一般最初发生于出血刚刚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发生后可以产生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包括多发的期前收缩、房颤、Q-T间期延长、U波异常高大。本文通过对4例临床明确诊断的SAH患者血液电解质检测结果和心电图分析,就SAH患者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U波异常高大做进一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近 5年来 60例重型颅脑外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颅脑损伤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 45例 ,女性 1 5例 ,年龄在1 2~ 78(42 7± 8 4)岁 ,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者 1 0例 ,其余 50例病史及体检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存活 36例 ,死亡 2 4例。均在入院时记录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 ,采用美国Burdick公司 80 0i 1 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专人测量各项数值 ,包括心率、节律、ST段偏移程度 ,T波、Q -T间期、早搏、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及J波。2 结果60例中 ,心电图异常者 5…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5 8岁。原发性高血压 (EH) 10年。因行走时突然摔倒 ,出现晕厥伴呕吐、尿失禁急诊入院。体检 :患者呈昏迷状态、血压 8 4KPa ,心音弱 ,心率 110次 min ,心律略不齐 ,无杂音。肺呼吸音稍粗 ,颈部有抵抗 ,脑膜刺激征 ( ) ,双侧病理征未引出。急查头颅CT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行 12导联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室率 10 0次 min ,肢导联QRS波低电压 ,胸导联V1 ~V4ST段呈弓背型抬高与T波连成单向曲线 ,尤以V2 导联的P -QRS -ST -T抬高连成一体 ,分辨不出P与QRS波。次日再行心电图检查 (图 1)示 :仍为…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中风后心电图(ECG)出现异常的去极化改变,包括T波倒置,Q-T间期延长、ST段抬高或压低。这些改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尤为常见。研究显示半球病变比脑干损伤更易引起ECG变化。脑内岛叶手术刺激提示右侧岛叶介导交感性心血管反应中起主导作用。作者通过ECG、血压、心率探讨SAH的偏侧性及出血部位在介导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观察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0例(71.4%)心电图异常者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16例(28.6%)心电图正常者,P〈0.01;心电图异常者治疗后有改善者预后不良率(病情加重或死亡)显著低于无改善或恶化者(P〈0.01)。认为心电图异常可作为原发SAH患者预后判断的重指标。  相似文献   

11.
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死亡和致残的最主要原因。经颅多普勒超声照相(TCD)能非侵袭性地检测动脉的狭窄,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在血管造影的血管痉挛高频患者人群中未见报道。本文研究34例 SAH 后血管痉挛最大危险期(3~13d)以 TCD 和脑血管造影两种检查间的相互关系,和检查制定血管痉挛诊断经颅多普勒标准的效用。除外下列患者:血管造影表现为非动脉瘤引起的 SAH,在血管图诊断后24h 内未作 TCD 者,TCD 技术不足者,或在血管痉挛危险期未作相关的血管图者。以 TCD 检查如大脑中动脉(MCA)时间平均流速>120cm/sec 者,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60%-94%,一般认为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参考指标,我们对导致急性SAH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可出现心电图改变。国内外有关脑源性心电图改变屡有报道。本文就我们医院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病例住院后常规心电图检查 ,对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1990~ 2 0 0 0年经临床诊断并有CT和脑脊液检查证实的SAH ,全部病例均做心电图检查。选择既往无明确心脏病或发病前心电图正常且无显著电解质紊乱者 79例 ,其中男 3 4例 ,女 45例 ,年龄 3 0~ 83 (平均 63 47)岁。全部病例均在发病 1~ 5d内做头部CT检查 ,对其中 10例头部CT显示可疑SAH病人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TCD技术对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SAH患者38例进行检查,同时与其临床症状、头颅影像检查资料等相结合,评估CVS的发生情况。结果 38例SAH患者中,有经TCD检查提示CVS30例(78.9%)。Hunt评级Ⅲ、Ⅳ级者CVS发生率为100%,相比Hunt评级Ⅰ级者的70.6%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技术对SAH后CVS的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66岁。有高血压病史 3年 ,因头痛、呕吐 2小时入院。查体 :Bp2 8/ 11k Pa。呈昏睡状态 ,颈部有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 110次 / min,律整 ,无杂音 ,巴氏征 ( ) ,脑脊液呈血性 ,血、大便及小便检查正常。EKG示 V1~ V3呈 QS波 ,V1~ V3导联 ST段抬高0 .2~ 0 .3m V,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病 ,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后 ,经甘露醇、氟美松治疗 4天 ,并给予降压、改善心肌代谢等综合治疗 4天 ,病情好转。入院后第 2、第 3天复查心肌酶正常 ,第 3天心电图恢复正常。修正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病。讨论 :本例患…  相似文献   

16.
17.
18.
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心电图改变屡见报道,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致酷似急性例1 男性,24岁,突发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3小时于1981年3月24日下午5时急诊入院。体检:心肺无异常,颈项强直,Ker-nig征( )、Brudzinski征( ),脑脊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图形国内似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所见的2例报告如下。液检查呈均匀血性,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QS型,ST段抬高与T波呈单向曲线(图1上)。入院后给子脱水、止血等对症处理,36小时后复  相似文献   

19.
经颅多普勒(TCD)广泛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测量血流速度,预示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SAH后动脉性高血压(AH)对血流速度的影响仍不明确。本研究包括24名动脉瘤性SAH合并AH的患者,1992~1994年在我科治疗,2周内每日TCD检查,选择同一时间内正常血压的SAH患者作为对照组24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近10年来,我们对198例SAH病人进行了系统心电图(EKG)观察。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