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检测磷脂爬行酶1(PLSC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PCR方法从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PLSC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复苏冻存的PLSCR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较高的和相对较低的结直肠癌组织行原代细胞培养,使用细胞侵袭实验方法检测PLSCR1表达差异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的侵袭行为。结果 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LSCR1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R=0.536±0.056)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R=0.262±0.096)(P<0.01)。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PLSCR1mRNA的相对含量在结直肠癌原发灶(RQ=4.45±0.30)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标本(RQ=1.39±0.58)(P<0.01)。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发现,PLSCR1表达较高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PLSCR1表达相对较低的结直肠癌原代细胞(P<0.01)。结论 PLSCR1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侵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17,ADAM1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及60例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ADAM17在结肠直肠癌及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DAM17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组织的ADAM17基因表达高于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0.66±O.14比0.26±0.12,P<0.01),ADAM17蛋白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之表达阳性率为79%,在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中之表达阳性率为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M17高表达与结肠直肠癌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DAM17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此情况与结肠直肠癌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判断结肠直肠癌病人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MAPK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MAPK家族重要成员ERK1、ERK2及p38MAPK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APK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4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黏膜中ERK1、ERK2及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RK1、ERK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邻近正常黏膜(P<0.05),平均为正常黏膜的3.29倍,低分化肿瘤表达高(P<0.05);ERK1,ERK2及p38MAPK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以及是否侵及浆膜无关(P>0.05)。结论MAPK家族成员p38MAPK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结直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正常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PAR-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PAR-2在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45%和85%;(2)PAR-2的表达强度的IOD值由弱到强依次为正常肠组织(681±101)、癌旁组织(6627±971)和癌组织(15861±2709),三组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6,P<0.05);(3)PAR-2 mRNA在正常肠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7±0.69、2.91±1.4和4.09±1.99,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88,P=0.00);结论PAR-2的表达在结直肠肿瘤中高表达;PAR-2的表达和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urvivinmRNA及Bcl-2、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结直肠癌80例石蜡标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survivinmRNA,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VEGF蛋白,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正常直肠组织平均survivinmRNA阳性细胞率为8.29%±3.75%,腺瘤组织平均阳性细胞率为20.30%±5.50%,结直肠癌组织平均阳性细胞率为38.07%±8.71%,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survivinmRNA阳性细胞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的survivinmRNA阳性细胞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直肠癌组织Bcl-2、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1),结直肠癌组织survivinmRNA阳性细胞率升高与Bcl-2、VEGF蛋白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3)结直肠癌survivinmRNA表达程度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4)survivinmRNA阳性细胞率高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1.6个月,阳性细胞率低患者为45.2个月,前者的年累计生存率(71.43%,20/28)显著低于阳性细胞率低性者(88.89%,40/45)(P<0.05)。结论结肠直肠腺癌中survivin及Bcl-2、VEGF的过表达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联合检测上述标志物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 FA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67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以及5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FAK和MMP-9的表达,并比较了不同临床病理参数下FAK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FAK阳性表达(77.6%,52/67)高于癌旁组织(50.8%,34/67)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37.3%,19/51),结直肠癌组织中MMP-9染色阳性率(73.1%,49/67)高于癌旁组织(49.3%,33/67)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31.4%,16/51),不同肿瘤分化、局部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FAK和MMP-9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0. 05).结论 FAK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且FAK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GPA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取新鲜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5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52例)和肝转移灶组织标本(11例)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每个组织样本中GPAA1基因表达水平;高表达GPAA1 mRNA结直肠癌组织和低表达GPAA1 mRNA结直肠癌组织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获得的原代细胞进行Boyden小室体外增殖、侵袭实验.结果 52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PAA1在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5% ( 11/52)、55.76% (29 /52)、和72.73% ( 8/11).GPAA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GPAA1 mRNA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均高于结直肠正常肠黏膜(P<0.01);在肝转移灶中的GPAA1 mRNA水平高于癌原发灶(P<0.05);高表达GPAA1 mRNA的原代细胞穿透Matrigel微孔滤膜细胞数明显高于低表达GPAA1 mRNA组.结直肠癌组织中GPA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GPAA1表达增强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受体(GHR)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接受直肠癌根治术且手术断端无肿瘤转移患者的直肠癌标本43例.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成高、中、低3组,癌组织及远端断端正常直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行GHR染色.结果 中分化组1例直肠癌患者断端正常直肠黏膜GHR染色为可疑阳性,其余患者癌组织及断端直肠黏膜GHR染色均为阳性.低分化组直肠癌组织中GH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组和高分化组(P<0.05),中分化组GHR表达亦高于高分化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断端正常直肠黏膜GHR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P<0.05),中分化组正常直肠黏膜GHR表达低于低分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癌组织与断端正常直肠黏膜GH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断端正常直肠粘膜的GHR表达水平基本一致,随着直肠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GHR在癌组织及断端正常直肠黏膜中的表达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公开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COL4A1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意义。方法应用Oncomine数据库探讨COL4A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GEPIA数据库分析COL4A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病理分期以及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应用MethHC甲基化数据库分析COL4A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分析COL4A1的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应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COL4A1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网络及可能参与的机制。结果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COL4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COL4A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级及患者总体生存持续时间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结直肠癌中COL4A1基因D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表达水平较正常的结直肠黏膜组织显著升高,且COL4A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组织中COL4A1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水平呈正相关。COL4A1基因可能ECM受体相互作用、局部受体粘附等信号传递通路中发挥作用。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OL4A1基因高表达,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机制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4在正常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转移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细胞凋亡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直肠、腺瘤组织标本各16例及结直肠癌80例中AP-4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VEGF、MMP-9 mRNA的转录水平,以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 (1)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良性腺瘤、结直肠癌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2/16),25.00%(4/16),56.25%(45/80),其中良性直肠组织18.75%(6/32),良性直肠组织AP-4的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2.96,P<0.01);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的AP-4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直肠癌组织VEGF和MMP-9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P<0.05),结直肠癌组织AP-4结合活性增强与VEGF和MMP-9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3)结直肠癌AP-4基因表达程度不同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6,P<0.01).结论 AP-4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AP-4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组织中类肝素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炯  雷春  杜敏  李文波  汤厚阔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9):1502-1504
目的 探讨类肝素酶1(heparanasel,Hpal)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37例胰腺癌组织中Hpa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 显示,Hpal mRNA在胰腺癌中相对表达量为23.53±4.13、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为4.08±2.14、在癌旁组织中为16.93±3.06(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显示,Hpal蛋白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36±0.14、在胰腺癌旁组织中为1.21±0.37、在胰腺癌组织中为1.76±0.28(P<0.05).胰腺癌组织中Hpal mRNA与Hpal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中Hpal mRNA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浸润神经和血管以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但是与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Hpal蛋白呈高表达,Hpal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黏膜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XCR4/CXCL12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CXCL12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4/CX- CL12在细胞水平的分布。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XCR4/CXCL1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分别为正常黏膜的2.8、2.6倍(P<0.05)。CXCR4/CXCL12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淋巴结组织中CXCR4/CXCL12表达增高,分别为原发肿瘤的2.1倍、1.7倍。CXCR4/CX- CL1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523,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L12在原发结直肠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呈高表达,CXCR4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中MEK2/ERK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丝裂原激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中MEK2 /ERK信号传导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 1)采用Westernblot检测 5 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邻近肠黏膜中MEK 2蛋白的表达。 ( 2 )用丝裂原细胞外激酶 (MEK )抑制剂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SW 480 ,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用Westernblot检测MEK2 ,p ERK及其靶基因产物C myc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EK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邻近的肠黏膜 (P <0 .0 5 ) ,且与肿瘤的分化、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应用MEK的抑制剂后SW 480细胞中MEK2 ,p ERK ,C myc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结论 MEK2活性增高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力有关 ,阻断MEK2 /ERK信号传导通路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癌细胞株、正常结肠细胞株中的表达量及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YB-1蛋白在103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移位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正常细胞株SW480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其阳性率为(75.73%,78/10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86%,39/103)及正常组织(30%,9/3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7例(35.92%,37/103)结肠癌组织伴有明显核阳性表达,且核阳性表达与结肠癌肿瘤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或直接侵犯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同样证实核移位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0.382±0.0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51±0.043)及正常结肠组织(0.238±0.0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68,P<0.05)。核移位YB-1蛋白在LS-174T中的表达(0.548±0.031)明显高于SW480(0.269±0.017),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64.273,P<0.05)。结论:YB-1蛋白量的变化与核转移及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50例不同分化级别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drg2的表达;以150点结直肠癌组织芯片大样本分析Ndrg2的表达特点.结合组织芯片相关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结直肠癌组织Ndrg2表达显著低于其自身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组织芯片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组织Ndrg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Ndrg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UICC分期无关.结论 Ndrg2可能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