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 患男,57岁。因右上腹隐痛10月,加重20d于1995年9月13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查体:T36.8C,P70次/min,BP18/10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化验结果:血常规,WBC4.6×10~9/L;NO.71,LO.28;腹部B超结果:胆囊周围呈蜂窝状分布,腔内可探及约0.8cm结石,胆总管宽1.1cm,可探及1.0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胆结石,可疑胆囊占位;腹部CT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右后叶小血管瘤;静脉胆管造影胆囊未见显影。1995年9月26日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萎缩,与周围轻度粘连。经网氏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91年5月成功地抢救一例因胆道手术而继发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病例简介某,男,62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反复发作两年,此次发作加重3个小时伴高烧,于1991年5月9日入院。入院检查:体温40℃,脉搏120次/分,血压12/6.7kPa。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明显,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RBG 5.27×10~(12)/L,WBC11.0×10~9/L,Pt 115×10~9/L,NO,85,L0.15。“B”超检查:胆囊中可见12×8×8cm~3结石影,胆总管可见1.0×0.8×0.8cm~3结石影,诊断为胆总管结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7岁,蒙古族。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0月余”于1998年3月30日入院。20余年前有过“阑尾炎”及“胆囊炎”发作史。查体: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卫,腹部未及包块,肝脾均未触及,移浊(-)。辅助检查:腹部B超示:胆结石,胆壁毛糙。胸腹透视无异常。肝功能,血常规、血钾、钠、氯、血糖、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1998年4月1日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所见:胆囊大约7cm×4cm×3cm大小,无充血、水肿。胆囊底体部与大网膜广泛粘连,挛缩增厚,以胆床处明显,质硬…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工人,住院号332765。患者于45天前发现巩膜发黄,同时出现小便颜色加深,但无自觉不适,无发热、右上腹疼痛等症状。于1987年12月7日到当地医院诊治,拟诊为“急性胆囊炎、胆结石、阻塞性黄疸”收入病房。住院期间查总胆红素7.0mg/dl,一分钟胆红素4.7mg/dl,AKP2.58金氏单位,AFP(-),HBsAg(-),肝功能正常,A/G=4.8/3.2,胆固醇129mg/dl。尿胆红素、尿胆素、尿胆原(-),白细胞7400,中性70%。B型超声检查示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胆总管不扩张。经抗感染、消炎利胆治疗20多天,黄疸仍进行性加深,总胆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0岁,住院号89617,1987年10月27日入院。自述右上腹痛伴发冷发热反复发作8年,近一年发作次数增加并有时出现黄疸,近10天再次发作入院。T37.8℃,P84次/分,BP13/7 kpa,巩膜无黄染,腹平,右上腹压痛明显,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胆囊末触及,莫非氏征(一)。WBC14×19~9/L,S76%,尿胆红质(一)B 超:胆囊肥厚,内有结石影,胆总管内结石。诊断:结石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于1987年11月7日硬膜外麻醉下  相似文献   

6.
<正> 患男,30岁。以恶心呕吐,腹痛,发热20h主诉于1994年12月11日入院。20h前饮酒后发病,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呕出鲜红色血液约150ml,伴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肩背部放射。既往体健。查体:T37.3℃,R21次/min,P84次/min,BP16/10kPa,强迫坐位。心肺(-)。腹肌紧张,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8.2×10~9/L,N0.90,L0.10,Hb140g/L,PC198×10~9/L,血淀粉酶272.1mmmol/L,尿淀粉酶593.2mmol/L。B超:胆囊7.3cm×3.3cm大小,壁厚0.4cm,总胆管0.4cm,肝脾未见异常,胰腺显示不清。初诊为:①急性胰腺炎;②急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8岁,农民,因右上腹间歇性绞痛,伴高烧、寒战、恶心10天.入院时检查:体温、脉搏正常血压稍低(90/60mmHg),血象:白细胞16400.中性82%,淋巴18%.二维超声检查。肝正常,胆囊大小25×58mm.壁呈双边4mm厚粗糙.囊内秀声差.未见结石及声影,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手术见胆囊明显增大.其大小为180×80mm水肿.前壁与网膜后壁与胆囊床均明显粘连,胆汁为灰白色约100ml.胆囊颈部有15×15mm结石.另一例女,34岁,右上腹阵发性痛5天,有恶心,入院:体温、脉搏,血压正常,血象:白细胞总数13200,中性80%,淋巴20%.二维超声见肝正常,胆囊大小94×38mm,壁厚3mm,毛糙.胆囊透声好.未见结石及声影.印象急性胆囊炎.行胆囊手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8岁 ,退休工人。于 1 999年 1月无意中发现右上腹有一鸡蛋大隆起肿物 ,即来本院诊治。查体 :一般情况好 ,心肺正常 ,右上腹饱满 ,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可见一椭圆形隆起物 ,表面光滑 ,边界清楚 ,约 8cm× 5cm× 5cm ,无触痛及压痛 ,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功能、胎甲球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B超示 :胆囊增大 ,胆结石。以慢性胆囊炎入院治疗1 0天 ,肿物消失。复查B超胆囊大小正常 ,结石仍存在 ,因无症状出院。于 1 999年 7月再次发现右上腹肿物而入院 ,再次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胎血沉 4 5mm/小时 ,胸片…  相似文献   

9.
患儿 ,男 ,5岁。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两天入院。患儿进食过多食物后发病 ,呈持续性胀痛 ,伴畏寒、发热 ,无肩背放射痛。查体 :T38℃ ,皮肤粘膜无黄染 ,中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莫菲氏征 (+ )。患儿两年半以前开始出现食欲下降 ,偶诉上腹饱胀不适 ,误为消化不良及胃炎 ,未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患儿既往喜食高脂食物 ,有胆结石家族史。腹部B超 :胆囊壁毛糙 ,囊内有一 1 8× 0 8cm的强回声团影 ,胆总管不扩张。诊断 :胆囊炎 ,胆囊结石。入院后给予抗炎处理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所见 :胆囊积液、充血、水肿 ,胆囊颈部 0 8× 1 …  相似文献   

10.
<正> 病例资料患者李某某,女,43岁,住院号285685。因头昏,皮肤紫斑,牙龈间断出血半年,白细胞增多1月于1987年2月入院。半年前患者自觉头昏,皮肤常出现紫斑,牙龈间断性出血。入院前1月右上腹疼痛,超声波检查示“胆结石”无发热及黄疸。1986年12月检查白细胞数为80.0×10~(?)/L,血小板数220×10~9/L,经抗生素治疗5天,腹痛消失,但白细胞持续增多,1987年1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166×10~9/L,中性杆状及分叶核占67%,  相似文献   

11.
<正> 例1:占××,女,65岁,金寨县人。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绞痛伴发热、黄疸三月余,加重五天入院。体检:消瘦体型,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墨菲氏阳性,B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内径20mm,胆总管下段扫见17×15mm强光团声影。于1993年2月1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切开胆总管后取出1.2×0.8cm大小结石,左右肝管汇合处取出两枚0.8×0.6cm大小结石,胆道冲洗干净后,胆总管放入T  相似文献   

12.
<正> 自1984年至1993年,我院施行胆囊切除手术601例,其中胆囊扭转3例。现报告如下。 一、病史摘要 例1 男,18岁。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10小时。检查:急性病容,屈曲体位,巩膜不黄。心肺正常,腹部稍胀,满腹压痛,肌卫明显;以右上腹为著,摸到肿大的胆囊,墨菲氏征阳性。B超揭示急性胆囊炎。白细胞12.7×10~9/L,中性0.86。手术时胆囊明显水肿,约有12×7×7cm。呈紫褐色,坏疸状。在壶腹部顺时针扭转720度。复位后,见胆囊活动度很大,切除胆囊。病理报告:胆囊内无结石,胆囊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3.
邓××,女性,68岁,于1991年6月8日入院。患者于近2年来右上腹反复发作疼痛,牵及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病史.曾多次急诊就医采用解痉镇痛等方法治疗缓解症状。B 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口服胆囊造影提示胆囊未显影。门诊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收治入院.择期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手术.术中发现胆  相似文献   

14.
1.大柴胡汤治胆胀案 李××,女,57岁,退休工人。该患胆囊炎病史半年余,近2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门诊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于1992年2月5日收入院,患者呻吟不止,右季肋部剧痛难忍并向右腰部放散,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莫非氏征阳性,胆囊B超提示:胆囊壁欠光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慢性胆囊炎引起的巨大胆囊却是少见的。兹将我院收治1例慢性胆囊炎并发巨大胆囊报告如下。褚××,女性,62岁,从事家务劳动。因畏寒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2天,于1985年9月13日入院. 患者10余年来经常畏寒发热,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伴向肩背部放射痛.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时使用抗生素及利胆药物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曾多次住院治疗均来彻底治愈.2天前又出现畏寒发热,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0岁。右上腹疼痛 2 0 d、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d,急诊入院。急诊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 97mm× 5 0 mm,囊壁增厚、毛糙 ,囊内透声较差 ,可见多个大小约 5 mm× 3mm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 ,可随体位移动 ,并见多条盘曲的条索状回声。超声墨菲征 (+)。胆总管内径 8mm ,下段可见一 6 mm× 7mm大小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超声提示 :胆囊肿大、胆囊炎 ;胆囊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 ;胆囊内条索状回声。考虑为 :胆囊炎性沉积物 ,胆囊蛔虫。住院经消炎、利胆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手术证实 :胆囊合…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9岁。右上腹痛伴恶心,反复发作已10年余,经B超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近三个月上述症状加重并黄疸,1991年3月25日急诊入院。体检:有低热37.2—37.5℃,皮肤黄,眼球结膜黄染,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莫非氏症阳性,未触到包块,余腹未见异常。化验:白血球12.3×10~9/L,肝功黄胆指数25单位,尿胆素、尿胆元阳性。临床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阻塞性黄疽。于1991年4月23日在  相似文献   

18.
胆囊浆膜面异位肝组织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囊浆膜面异位肝组织2例郭翠兰(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室大理671000)例1:女,50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余,再发加重半月收住我院外科。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并多发结石。于1995年7月14日行胆囊摘除术。病理检查:胆囊大小为72cm×3cm×1...  相似文献   

19.
女患,54岁。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伴发热,皮肤黄染4天,于1990年4月30日入院。T39℃,P100次/分,R22次/分,BP12.79/8.5kPa。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胆囊来触及,墨非氏征(±)。肠鸣音弱。WBC12×10~(?)/L.N0.86.L0.14。胆囊造影检查均未显影。B 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左右肝管结石,肝管扩张。入院后诊断胆囊炎,胆石症,于5月14日手术治疗。术中见肝肿大,表面光滑。肝内外均未见胆囊,肝总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上段明显扩张直径约3cm,内有2×2cm、1.5×1cm、1×1cm 三颗棕竭色堆集成团的  相似文献   

20.
案5:李××,男,68岁,干部。罹患胆结石并胆囊炎20余年,于1980年3月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情况良好,突然于6月份出现腹泄,呈水样便日4~8次,伴有腹痛肠鸣,经吸各种抗生素病情无明显好转,且感饮食欠佳,头晕乏力而于1980年7月30日住院。诊为“慢性结肠炎”。服西药美索芳、腐植酸钠等药,腹泻基本控制,但不思食一症,虽服各种助消化之剂未见好转,而请中医会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