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美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11-1112
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为探讨进食困难、顽固性恶心、呕吐伴有癌性疼痛病人的治疗,通过对20例晚期癌症病人应用消炎痛栓、曲马多缓释胶囊、美施康定等药物采用直肠给药进行止痛观察,发现用药时间、剂量不变,病人能取得与其它用药方法同样的治疗效果,而且无明显局部副作用,因此,直肠给药对其他方法给药有困难的癌症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400万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其中多数患者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80%晚期癌痛患者就诊于基层医院。我们针对基层医院癌痛治疗现状分析如下。1癌痛药物治疗目前治疗癌痛的主要方法是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即在对癌痛性质、原因、程度作出正确评估后,适当选择镇痛药,主要原则如下(1)应选择口服给药,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这便于病人长期用药。尤其是对强阿片类药物(吗啡),适当口服药极少产生药物依赖,这是因为癌症病人要求的是镇痛效果,而不是精神享受。同时口服吗啡不符合吸毒者的要求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癌症晚期病人主要症状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病人调查认为进展期及晚期癌症病人 70 %~90 %以疼痛为主要特征 ,缓解病人的疼痛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 5 5例晚期癌症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给药止痛与其他给药方法的止痛效果比较 [1 ] ,发现使用静脉留置针给药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静脉给药止痛对其他方法给药有困难的晚期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癌性疼痛是国际医学领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四项重点之一,有效的药物止痛可使90%以上癌症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几年来,我院对癌症病人实施三阶梯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三阶梯疗法的概念 “WHO”抗癌协会提出用三阶梯手段来控制疼痛的方法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后,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原因适当地选择相应的止痛剂。方法比较简单,采用的药物为数不多,价格不贵,但效果较好。三阶梯止痛即: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阿托品化后用药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方法 明确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定时、定量(适量)给药,第二组6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适时、定量(适量)给药.结果 第一组患者出现阿托品中毒情况较第二组患者出现阿托品中毒情况明显增多,且时有意外伤亡情况;而第二组患者出现阿托品中毒情况少,且无意外伤亡情况.两种方法治愈率无差异.结论 采用适时、定量(适量)给药方法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优于采用定时、定量(适量)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止痛与心理护理对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对119例中重度癌痛患进行美施康定或多瑞吉治疗,采用定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规律给药方法,并配合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疼痛完全缓解率(CR)为68.9%,部分缓解率(PR)为19.3%,有效率为88.2%。治疗副作用有便秘、呕吐、头晕,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规范的药物止痛治疗与心理护理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癌性疼痛三阶梯止痛疗法效果分析(附6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天衡 《广西医学》1997,19(1):33-35
我们于1993年12月至1996年9月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疗法对64例经病理证实伴有疼痛的中晚期癌症病人予以药物治疗,其中疼痛完全缓解43例(67.2%),部分缓解15例(23.4%),有效率为90.6%。治疗后52例(81.1%)生活质量较前提高一个等级。本法副作用小,56例服用鸦片类药物者无一例成瘾。严格遵循按阶梯给药、按时用药、口服、个体化量、密切观察的原则是取得良好止痛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止痛药物一般是指阿片类,也可包括非阿片类(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与局麻药。不同的止痛药物有不同的临床用途和各自的作用特点;即使相同成分的药物由于剂型的差异,在临床使用上也各有千秋。疼痛的治疗由正确选用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开始,必须使药物在血中达到并维持足够的浓度,才能起到消除或缓解疼痛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止痛药物的剂型及其作用,特别着重不同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缓释与控释制剂的临床意义。 1 基本概念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  相似文献   

9.
癌症疼痛给恶性肿瘤病人带来很多痛苦,严重影响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缓解癌症疼痛的病人的三阶梯治疗,以期达到缓解疼痛,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三阶梯止痛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晚期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按时”(3—6h)给药,而不是“按需”(只在疼痛时)给药,按量(止痛剂量直至病人疼痛消失)给药,而不是“定量”给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晚期癌症三级药物止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在肿瘤病人中十分常见,约70%晚期癌症病人以疼痛为主要症状[1],剧烈疼痛的发病率相当高。做好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疗,对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非常重要。我科自1993年到1997年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晚期癌症1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  相似文献   

11.
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芬太尼PCIA(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 :PCIA采用LCP(负荷量+持续给药 +患者自控单次给药 )模式 ,根据镇痛、镇静评分调整给药速度和锁定时间 ,共 2 2例。结果 :采用PCIA止痛效果良好 ,患者能主动控制用药 ,避免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并减少其毒副作用。结论 :PCIA是治疗晚期癌痛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的增加 ,与之伴随的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而痛苦是中晚期癌症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 ,尤其是中、重度疼痛给患者带来身心损害 ,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自WHO提出实施三阶梯止痛方法后 ,癌症镇痛效果明显提高 ,但部分癌症患者并未得到满意治疗 ,在控制中、重度癌症疼痛方面仍需探索不同阶梯药物的配伍以及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和途径。 1 996年 9月以来 ,我们采用北京萌蒂公司提供的硫酸吗啡控释片 (美施康定MST)加消炎痛控释片 (意施定 )对晚期严重恶心、呕吐、上消化道不全梗阻和吞咽困难及术后暂不能进食的…  相似文献   

13.
癌性疼痛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 ,其疼痛发生率达 70 %以上 ,为实现WHO提出的“使癌症病人不痛”的目标 ,对癌痛治疗与护理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现就癌痛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 ,女 12例 ,男 2 0例 ,年龄 2 7~ 78岁 ,均为中晚期癌痛患者。应用止痛剂加心理护理 ,有效率达 90 %。2 护理2 .1 药物知识 不要过多地限制止痛药物的应用 ,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给药。第一阶段 :轻微的疼痛 ,给非麻醉性止痛药。如吲哚美辛 (消炎痛 )、阿司匹林等。第二阶段 :中度疼痛 ,进展到轻微的麻醉性止痛药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阶梯止痛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痛效果。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即第一阶梯给非激素消炎镇痛药,第二阶梯给弱阿片类止痛药,第三阶梯给强阿片类止痛药。结果:本组53例有效率94.3%,其中:CR43例,占81.1%;PR6例,占11.3%;NR3例,占5.7%,结论:三阶梯止痛法为晚期癌症病人解除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过程,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及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药  相似文献   

16.
护士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有300—350万癌症病人正在忍受着疼痛之苦,癌痛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00年达到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病人不痛”的战略目标。在癌症止痛治疗中,护士在疼痛等级评估、观察止痛效果、减轻药物副反应、实施非药物止痛措施、提供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把  相似文献   

17.
定量气雾吸入剂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吸入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给药途径。应用气雾剂通过气道吸入给药,起效迅速,用药剂量小,安全性高,全身副作用小。但因患者使用不当可使疗效降低或无效,因此在给患者推荐使用定量气雾剂前,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国内一些研究证实,仅有不足30%的患者能按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因此专业医师正确使用并教育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地气雾剂吸入方法,以保证药物充分吸入到气道内,是发挥气雾剂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微泵能持续、微量、定时有控制地均匀给药,能根据需要控制药物和速度,保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保证疗效,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亦会出现多种问题。因此应合理利用,发挥其优点,改善其不足,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期间住院病人静脉推注使用WZ-50C2型及WZS-50F2型微泵共108例,采用维持给药和定时定量给药两种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切口疼痛在剖宫产术后24 h内最剧烈,2~3 d后明显减轻,疼痛除造成患者痛苦外,还可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必须有效地解除术后疼痛。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再给予药物,止痛不及时或效果差时患者舒适度降低。应用患者硬膜外自控止痛(PCEA)镇痛效果好,患者和家属满意。患者自控止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应用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既定剂量的药物,允许患者在严格的控制下,自行给药进行镇痛,其给药途径包括静脉PCA(PCIA)、硬膜外PCA(PCEA)、皮下PCA(PCSA)和外周神经阻滞(PCNA)等。PCEA适用于胸背以下区域疼痛的治疗,现将笔者所在科应用PCEA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  相似文献   

20.
周其志  郑金娣 《重庆医学》1996,25(6):373-373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也是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的国家,大量的癌症患者,因疼痛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倍受疼痛的折磨。为满足癌症患者对强效止痛药物的迫切要求,我科从1994年5月~1995年12月对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新型吗啡制剂盐酸吗啡控释片(商品名美菲康片),用于56例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痛疗效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