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常分娩33例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濮阳市南乐县妇幼保健院发生的33例产后出血原因。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其中宫缩乏力占78.8%,胎盘粘连占12.1%,软产道裂伤占6.1%,子宫破裂占3.0%。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结论重视孕期和产时保健,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做好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江道荣 《北方药学》2013,(12):175-175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80.5%,胎盘因素占12.5%,软产道裂伤占6.9%。无孕产妇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加强产程观察和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提出产后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60.3%,其他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也占一定比例。结论针对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抢救与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避免SAH复发及再出血,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在本科住院的102例病例,针对SAH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SA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1 02例病例治愈81例,占79.4%,再出血27例,26.5%死亡15例,占14.7%,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熟练掌握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预防SAH复发及再出血的关键,帮助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515-151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结果 发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包括宫缩乏力177例(占70.8%)、胎盘因素55例(占22%)、软产道损伤10例(占4%)和凝血功能障碍8例(占3.2%).产后出血治疗成功率为100%(250/250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50 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2%,胎盘因素占24%,软产道损伤占12%,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及分娩中损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各种原因及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综合用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对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58.3%,胎盘因素占25.0%,软产道损伤占9.5%,凝血功能障碍占7.1%。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正确评估出血量,及早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监测,早发现,及时抢救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比例分析,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德阳市旌阳区计划生育服务站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产后出血91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比例情况,以及产后出血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66.67%。有妊娠并发症组的产后出血的发病率(4.07%)明显高于无妊娠并发症组的发病率(1.83%)。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91例中有效65例(71.4%),无效26例(28.6%)。结论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363-363
目的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临床观察护理措施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产后出血的病患,其中,4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产后、产时及产前的护理应急预案,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同期4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也同样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不做任何额外处理,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 80例患者,76例发生在2 h内,占产后出血病患总数的95%;66例产后出血量在600~900 mL之间,占总数的82.5%。其中,干预组95%的满意度(38/40),对照组77.5%的满意度(31/40),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产后大出血制定应急预案,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止血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52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探讨出血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52例,其发生率为3.77%。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71.05%,软产道损伤占2.63%,凝血功能障碍占2.63%。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量,早期做出诊断,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张炜  张炯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620-621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45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护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子宫收缩乏力者占61.4%,胎盘因素者占23.7%,这两个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88.6%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说明产后2h的观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产后出血作为产科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1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共分娩1 648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49%。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无1例死亡。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86.11%,胎盘因素占11.11%,软产道损伤占5.56%,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6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本院6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小结其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占62.5%,胎盘因素占22.8%,软产道裂伤占11.8%,凝血功能障碍占2.9%.结论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预防措施及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可有效的挽救产妇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50例产后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急救过程,并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加以分析。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2±5.6)岁;初产妇44例,经产妇6例;妊娠38~43周,平均(40.7±3.6)周。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 h内42例,占84.6%;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2 h后8例,占15.4%。产后出血500~3700 mL,平均1180 mL。针对病因迅速确定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维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感染的发生。结果由于子宫收缩乏力造成出血的病例为34例,占68%;由于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的病例为9例,占18%;由于软产道裂伤造成产后出血5例,占10%;由于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后出血2例,占4%。50例产妇在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及优质护理下,及时解除出血因素,危急状态得以缓解。全部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护理知识,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65例产妇出血原因,并给予及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65例产后出血产妇均治愈出院.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结论 重视孕期保健,认真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观察、预防,才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应用护理应急预案与精心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的2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产后出血护理基础预案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及精心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6.0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0%的发生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总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实施护理应急预案及精心护理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发生产后出血的5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抢救措施、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32例,占55.2%;其次为胎盘因素,产后损伤。58例产妇经迅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压迫子宫以及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后,57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死亡。治愈率为98.3%。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宫缩乏力是其主要原因,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妇产科在2005年1月~2006年6月发生的120例产后出血进行病因分析,研究其发病学,探讨其护理措施.结果 我科产后出血率占分娩总数5.63%,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主因71.69%,胎盘因素占20%,软产道裂伤占4.2%,凝血功能障碍占4.2%.结论 对有发生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应高度重视,重在预防,产前加强保健,正确观察产程,产后严密观察,对已发生者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护理,减少产后出血量,从而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年来我院发生的24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8.75%,胎盘因素占22.44%,软产道裂伤占8.57%,凝血机制障碍占0.42%。影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主要是妊娠中的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分娩中的损伤,多次人流引产致子宫内膜受损伤多种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