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 (HC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患者予后的重要因素。血行播散是 HCC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 [1] ,因此 ,及时发现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不仅对判断肿瘤的转移、复发具有重要价值 ,而且对临床制定治疗措施亦有重要意义。1 998年 2月~ 2 0 0 2年 5月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了 3 8例HCC患者外周血 γ-谷氨酰转移酶 m RNA- B(GGTm RNA- B)亚型 ,探讨其在寻找血循环中肝癌细胞、预测肝癌血行播散及甲胎蛋白 (AFP)阴性肝癌诊断方面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及时发现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不仅对判断肿瘤的转移、复发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措施亦有重要意义。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GGT mRNA-H),寻找血循环中肝癌细胞、预测肝癌血行播散及甲胎蛋白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GT mRNA-H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血行转移的方法。方法以RT-PCR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亚型(GGTmRNA-H)表达及其中18例患者肝组织GGTmRNA-H表达。结果外周血GGTmRNA.H表达阳性率为42.1%(16、38)。相关分析显示,GGTmRNA-H阳性率与肝癌临床分期、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肝癌组织GGTmRNA-H表达的阳性率为93.8%。结论血循环中GGTmRNA-H表达可判断HCC有无血源性播散;对AFP阴性或低值HCC患者有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异质体和转录物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含量与肝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关系。 方法应用凝集素亲和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和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AFP阳性HCC患者手术前外周血AFP异质体含量和AFP mRNA,分析血清AFP异质体含量和肝癌细胞血液播散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46例HCC患者中,37例手术前血清AFP异质体≥20%,阳性率为80.4%;24例手术前外周血可检出AFP mRNA,检出率为52.2%。在37例AFP异质体≥20%的HCC患者中,22例外周血AFP mRNA阳性,阳性率为59.5%;而在9例AFP异质体含量<20%的HCC患者中,仅2例外周血AFP mRNA阳性,阳性率为22.2%。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4.02,P<0.05)。 结论肝癌患者血清AFP异质体含量升高与外周血循环中存在肝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5,(10):125-128
微波固化和手术切除对肝癌细胞血行性播散的影响——马焕先等(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00853);《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6):539-541[目的:比较和评估手术切除和微波固化两种治疗方法对肝癌细胞血行性播散的影响。方法:应用巢式RT-PCR检测治疗前外周血AFP mRNA、MAGE-1 mRNA和MAGE-3 mRNA表达均为阴性的92例TNM Ⅱ期原发性肝癌(HCC)患及10例良性肝病患治疗后外周血上述指标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顾公望  周汉高 《肝脏》1998,3(3):52-55
肝细胞癌(HCC)无论“早切”、“再切”、“二期切”或“肝移植”均遇到复发和转移的问题。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为61.5%,小肝癌为43.5%提示攻克肝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小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简易"降落"PCR(stepdown RT-PCR)方法检测小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mRNA表达,并将SSX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79.5%(31/39)的小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存在SSX基因mRNA的表达,而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为阴性.外周血标本中,28.2%(11/39)的病例可检测到SSX基因的表达.癌组织不表达SSX基因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也不能检测到其表达.小HCC患者外周血中SSX基因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血清AFP水平和HBV感染无显著相关性.随访16.7±5.1月,在11例外周血中表达SSX基因mRNA的患者中6例出现了复发和(或)转移,而20例阴性的患者仅有3例出现了复发和(或)转移,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8),提示外周血中SSX基因表达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结论SSX基因可作为小HCC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标志基因,并能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8.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已用于肝癌(HCC)的早期发现和术后复发与转移监测,分子病理学证实,≤3cm的小肝癌存在更多的早期生物学和病理学的特征,而>3 cm肝癌已具有较多的侵袭性生长、扩散的恶性生物学特性,HCC转移、术后复发是制约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董爱兰  李太峰 《山东医药》2006,46(17):65-66
原发性肝癌(HCC)易发生肝内转移及血行转移.早期判断血行转移对于估计预后及评估手术价值具有较大意义.正常成人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来自骨组织的ALP一般少于总活性的一半.现已知人体含肠型(IALP)、胎盘型(PALP)、生殖细胞型(GALP)和非特异组织型(TUALP)ALP.其中TUALP在基因表达后经过不同的修饰形成肝、肾、骨等次级同工酶;外周血清中IALP含量很少.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2例HCC患者外周血中IALP mRNA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其与血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为研究肝内复发灶的细胞起源提供了条件。用HBV DNA整合和p53基因的分忻等,证明肝癌单中心与多中心发生约各占半数。多中心发生的预防属病因预防(一级预防),非本文论述范围。目前文献所指的肝癌术后转移复发防治的研究,一般是指原发癌的播散,其核心是肝癌细胞的侵袭性。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转移复发的预测指标(尤其是分子水平的探索),以及转移复发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肝癌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部超声、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虽能发现肝癌(HCC),但对监测单个癌细胞较难。肝癌诊断特异蛋白及相关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诊断、疗效观察、术后随访、复发或转移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求检测循环血中肝癌细胞的灵敏方法。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肝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人甲胎蛋白mRNA(AFPmRNA)进行检测。结果31例原发性肝癌中有15例检出AFPmRNA,阳性率为48.4%。良性肝病、肝转移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细胞AFPmRNA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无血行播散的重要标志,RT-PCR技术是检测循环血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对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基因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RNA,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FP基因.测定20份肝癌、癌周和远癌组织中总RNA浓度.结果 远癌和癌周组织RNA浓度明显高于癌灶组织(P<0.05),癌组织中AFP基因检出率均为100%;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基因的检出率为53.7%,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26.3%和71.8%;肝内有无转移的肝癌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尤其在伴有肝外远处转移的肝癌中,AFP基因全数阳性(100%);在AFP<200 ng/ml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为50.0%;与肝癌大小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析外周血中AFP基因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肝癌远处转移判别及肝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HCC)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配合局部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但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也容易复发,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与机体免疫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免疫治疗特别是细胞免疫治疗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诱导特异性肿瘤免疫,达到治疗肝癌、减少肝癌复发和转移的目的,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细胞免疫治疗在HCC中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并讨论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atched(Ptc)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ABC-HRP)法对150例HCC手术切除标本进行Ptc检测,评估Ptc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50例肝癌组织,脱片9例,141例中39例有高表达(26.6%);25例癌旁肝组织无脱片,阳性表达3例(12.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tc阳性表达与HCC的转移、淋巴浸润、包膜形成及细胞分化密切相关(P<0.05)。结论Ptc检测对估计HCC的转移、复发及预后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以确定其与HCC根治性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Cox风险分析模型对影响预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HCC切除术后生存时间的临床指标。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HCC患者术前血清MMP-2水平及northernbolt方法对24例相应肿瘤组织MMP-2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ox风险分析模型显示肿瘤大小及肿瘤是否存在肝内播散是影响HCC切除术后生存时间的显著因素(P=0.022和P=0.040),并以此划分为高和低转移复发倾向组。根治性切除术后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患者术前血清MMP-2显著高于根治切除术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26.39±2.64)ng/ml对(24.86±1.95)ng/ml,P<0.05]。非根治性切除组HCC患者术前血清MMP-2水平也显著高于根治性切除组HCC患者,(29.43±3.12)ng/ml对(25.72±2.45)ng/ml,P<0.01。Northernblot显示,HCC患者血清MMP-2水平变化与其对应肿瘤组织MMP-2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HCC患者术前血清MMP-2水平能反映HCC根治性切除术后转移复发倾向。HCC患者血清MMP-2水平升高是HCC细胞高表达MMP-2mRNA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对外周血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采集23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和5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免疫磁珠技术分离血中游离肝癌细胞,常规病理和AFP免疫组化染色验证分离到的肝癌细胞.结果: 23例复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肝癌细胞阳性15例(65.22%),射频消融治疗1次后第1、3天,外周血肝癌细胞阳性分别为13例(56.52%)和6例(26.09%).射频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1 d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和治疗后3 d、治疗后1 d和3 d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可以有效地预防或阻止肝癌血行播散.  相似文献   

18.
MAGE-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研究MAGE-4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MAGE-4基因与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临床指标及转移与复发的关系,为MAGE-4基因编码蛋白用于HCC患者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用RT-PCR的方法对31例HC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MAGE-4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对全部RT-PCR扩增产物中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以证实其为 MAGE-4基因,患者均测定并统计AFP、AFU、抗HCV、HBsAg、AFP mRNA、肿瘤直径等临床指标. 结果 31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38.7% (12/3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0% (0/31),P<0.01.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AFP、AFU、抗HCV、HBV标志物、AFP mRNA、肿瘤直径等临床指标均无关,P>0.05. 结论 MAGE-4基因在HCC患者肝癌组织中特异高表达,可能作为HCC患者免疫治疗攻击的靶点,HCC患者肝癌组织中 MAGE-4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HCC患者肿瘤标志物、转移、复发均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术前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bFGF)水平,确定其与HCC根治性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HCC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指标。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HCC患者术前血清bFGF水平,western blot方法对24例相应肿瘤组织bFGF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肿瘤大小及肿瘤是否存在肝内播散,是影响HCC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显著因素(分别为P=0.022和P=0.040),并以此划分为高和传转移复发倾向组。根治性切除术后高转移复发倾向组,HCC患者术前血清bFGF显著高于传转移复发倾向组(P<0.01)。western blot显示,HCC患者血清bFGF水平变化与其对应肿瘤组织bFGF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HCC患者术前血清bFGF是预测HCC根治性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潜在指标。HCC患者血清bFGF水平升高是其对应肿瘤组织高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清ADA检测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ADA,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7例,继发型肺结核49例,肺癌52例,肺部感染28例,对照组18例。结果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组ADA值明显高于继发型肺结核组、肺部感染组、肺癌组和对照组(P0.0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组ADA阳性率高于继发型肺结核组、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P0.05)。结论血清ADA值的增高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参考意义,并与继发型肺结核、肺癌、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