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产罗格列酮对实验性树鼩肝脂肪变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罗格列酮对高糖高脂喂养诱导树鼩肝脂肪变性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36只树鼩分为对照组8只(A组),喂常规鼠饲料.另28只喂高糖高脂饲料,并于22周将血糖≥11.1mmol/L的19只动物再分为药物干预组8只(B组)和非干预组11只(C组).B组以国产罗格列酮按每天5 mg/kg的剂量清晨一次性给药,用药7周.实验前、后检测体重(Wt)、空腹血糖(FBG)、血脂4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血清转氨酶水平.实验结束时剖腹取肝标本,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解偶联蛋白3(UCP3)和胰岛素受体β(IR-β)的表达水平,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UCP3、IR-β表达作细胞阳性计数和面积密度及灰度分析.结果(1)血生化改变B、C两组动物FBG均明显增高,实验结束时C组的血糖仍居高不下,同时血TC、TG增加值、FINS和自身稳定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明显增高,而B组的FBG则显著下降,其他生化参数也均与对照组相似.(2)肝脏形态学B、C两组动物均出现弥漫性肝脂肪变性,脂肪变性的面积密度和肝细胞脂变率均在30%左右,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实验结束时,B组肝脂肪变性显著改善,C组则进一步加重.(3)免疫组化分析C组IR-β表达明显强于A组(P<0.01);正常肝细胞不表达UCP3,C组肝细胞表达UCP3的面积密度和细胞阳性率均明显小于B组(P<0.01);肝肪脂变性面积密度与UCP3面积密度(r=-0.86,P=0.001)和细胞阳性率(r=-0.79,P<0.001)呈负相关.结论国产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肝脏UCP3的表达,对实验性树鼩肝脂肪变性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和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方法: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的空白组(C,n=10)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造模组(n=34),造模8周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西药组(R)、柴胡皂苷D组(CD),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罗格列酮、柴胡皂苷D灌胃治疗4周,同时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和游离脂肪酸(FFA),以及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结果:CD组大鼠体重、肝湿重、TC、TG、FBG、FINS、IRI、FFA、TBA、ALT水平较M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LDL-C水平未见显著变化(P0. 05)。结论:柴胡皂苷D能够显著改善NASH大鼠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肪变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在扩冠、抗凝等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34例加服罗格列酮和辛伐他汀,34例未服上述两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服用罗格列酮和辛伐他汀3个月后,IR显著下降(P<0.01),ISI显著上升(P<0.01)FINS、FBG、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罗格列酮与辛伐他汀联用能提高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明显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老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22~2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高脂喂养组.OC组喂饲基础饲料,高脂喂养组喂饲高脂饲料.喂养至第4周末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高脂喂养组IR状态.判断造模成功后将高脂喂养组随机分为高脂(HF)组和罗格列酮干预(RSG)组.两组除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外,RSG组予罗格列酮3 mg·kg-1·d-1灌胃,HF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继续喂养4 w.实验第8周末,再次行钳夹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甘油三酯经氯仿/甲醇抽提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分组喂养4时,钳夹实验发现高脂喂养组葡萄糖输注率(glucose infusion rates,GIR)低于OC组(P<0.05),说明高脂喂养组IR模型诱导成功.继续喂养4 w后,HF组GIR进一步下降(P<0.01),而RSG组GIR与HF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与OC组相比,HF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而RSG组这些指标较HF组下降(P<0.01或P<0.05).肝脏TG含量在HF组高于OC组,RSG组低于HF组;肝脏TG含量与GIR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高脂饮食导致老年大鼠肝脏脂质积聚及IR;罗格列酮干预可改善老年IR大鼠血浆脂代谢异常,降低肝脏脂质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在高脂饮食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形成过程中胰岛素抵抗(IR)与IL-18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IL-18对大鼠NAFLD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G)及高脂饮食组(FG),各24只,喂养至第2、4、6、8周末时,2组各随机抽取6只,抽取门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浓度;光镜检查肝组织切片以评价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 FG第4周末开始出现IR,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均随喂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各期均高于NG,肝组织匀浆IL-18在第2、4、6、8周末均与同期NG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血清IL-18是第4、6、8周末与同期NG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FINS、FIRI、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均与肝脂肪变性呈正相关( r = 0.951,0.971,0.950,0.937,均P<0.05). 血清IL-18与FINS、FIRI及肝组织匀浆IL-18与FINS、FIRI均成正相关( r = 0.951,0.933,0.929,0.913,均P<0.05).结论: IR在高脂饮食诱发的NAFLD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IL-18与IR形成有关,并与NAFLD的形成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 NAFL)的治疗作用,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Wistar 大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C)、模型组( M)、三七理血脂肝方组( Y),每组12只。 C组给予普通饲料, M和Y组予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继续予高脂饲料同时Y组大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动物实验结束时,取3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血脂血糖指标TG、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游离脂肪酸( FFA)、空腹血糖(FB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型2E1(cytochrome P4502E1, CYP2E1)和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 UCP2)的表达水平。结果: M组大鼠血清ALT和LDL-C 较C组显著升高, Y组中这两个指标较M组明显下调,并能降低血清FFA水平; M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组织 TG、 TC含量显著升高, Y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从分布和程度上均有所减轻,肝脂含量降低。另外M组大鼠肝脏的CYP2E1的表达上调、 UCP2下调, Y组表达趋向正常水平。结论: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NAFL治疗有效,方药的降脂理血功效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形成及其运动和KGM干预的机制。方法将6周龄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高脂饮食组(HF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高脂饮食+葡甘聚糖组(HK组)、高脂饮食+运动训练+葡甘聚糖组(HEK级)。同时将HE、HK、HEK分别进行11 w无负重游泳训练。11 w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肝脏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APN)、APN受体2(AdipoR2)、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蛋白含量。结果①HF组大鼠与C组相比,FPG、FINS含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②有氧运动和(或)KGM可以降低高脂膳食大鼠FPG水平、FINS以及HOMA-IR,并能显著降低肝脏中TG和TC含量。③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肝脏APN、PPARa含量显著降低,而HF组肝脏AdipoR2含量却升高,而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有氧运动和(或)KGM可以显著增加肝脏APN含量和PPARα含量,降低肝脏AdipoR2含量。结论①11 w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IR的形成,而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引起IR产生的重要原因。②有氧运动或补充KGM可能通过改善高脂膳食大鼠肝脏Adiponectin/PPARα信号通路来调节血脂代谢,从而有效预防高脂膳食大鼠IR的形成。同时,有氧运动联合补充KGM对改善高脂大鼠肝脏Adiponectin/PPARα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糖高脂膳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变化,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RBP4的关系.方法 将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喂养8w后,模型组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IR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喂养4w.实验结束时检测两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血清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体重在前8 w呈更明显的持续增加,第9周模型组大鼠体重开始下降,至第12周末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②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FBG、FINS、TG、TC、LDL-C、HOMA-IR高于正常对照组,ISI则显著降低;③模型组大鼠血清RBP4与FBG、FINS、TG、TC、LDL-C、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HOMA-IR是血清RBP4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RBP4参与了T2DM的IR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芩苷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尿白蛋白和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后,各组按要求进行处置,12 w后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脂联素、尿白蛋白、FBG、FINS,计算出ISI.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可使大鼠TNF-α、瘦素水平降低,脂联素水平升高,尿白蛋白降低,ISI升高,其作用与典型噻唑烷二酮类制剂罗格列酮相似.结论 黄芩苷可改善实验性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IR),推测黄芩苷可能通过改善脂肪因子水平达到改善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3脂肪酸对饱和脂肪酸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IR)肝脏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nsR)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作用。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n-3脂肪酸组。各组饲养11周后测定有关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体内脂肪相对含量、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肝脏TC和TG含量、肌肉中TG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肌肉组织中TC含量无显著改变,高脂组肝脏和肌肉InsR含量、肌肉Glut-4蛋白的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2)n-3脂肪酸组体内脂肪相对含量、FBG、Ins、TG、TC、IRI、肝脏TC和TG含量、肌肉组织中TG含量较高脂组均明显降低,肝脏InsR含量和肌肉GluT-4较高脂组明显升高。结论适量n-3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的一部分热量后,可增加IR大鼠肝脏InsR含量和肌肉GluT-4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环氧合酶-2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中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核因子(NF)-κB、环氧合酶(COX)-2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予高脂连续饲养12周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从第12周开始治疗组每天给予罗格列酮4 mg/kg灌胃8周.第20周末处死动物,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肝功能、血脂、糖代谢、氧化还原指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前列腺素E2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PPARγ、NF-κB和COX-2表达,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脂肪变性、炎性反应和纤维化改善明显(P值均<0.05).同时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升高,血清和肝组织脂代谢紊乱,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FF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治疗组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下降,血清和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丙二醛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肝PPARγ表达下降、NF-κB和COX-2表达升高.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显示模型组肝COX-2表达(0.57±0.08和2.83±0.24)较正常组(0.38±0.03和1.00±0.03)升高(P值分别=0.000和0.004),治疗组COX-2基因和蛋白均明显下降(1.84±0.13和0.55±0.06,P值均<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可用于治疗NASH.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后抑制NF-κB和COX-2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丁晖  王素香  位玲霞 《山东医药》2009,49(51):96-97
目的 观察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PCOS合并IR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予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B组单独应用达英-35,均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BWI、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雄激素(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TG、TC、HDL-C、LD-LC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LH、T、LH/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BWI、FBG变化不明显;A组INS、IR明显下降(P<0.05),B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肝组织学、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C57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18只,对照组饲喂对照饲料,模型组喂养60%高脂饲料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共计14周。第10周模型组随机抽取10只为吡格列酮组,按10 mL/kg灌胃吡格列酮,共计4周。实验结束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肝组织学、胰岛素抵抗、肝功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肝重和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01),肝脏病理提示脂肪变性、肝小叶炎症明显改善(P0.001,P0.001),TG、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明显(P=0.002,P=0.001,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上升显著(P0.001)。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NAFLD模型动物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脂肪变和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喂养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PKB)mRNA表达改变。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采用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IR大鼠模型,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实验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大鼠骨骼肌PKB mRNA表达。结果①高脂喂养4 w后,高脂组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下降(P<0.05),GIR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高脂组存在IR,IR模型制造成功。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组PKB 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的IR大鼠IR的产生与骨骼肌胰岛素刺激PKB表达明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72例,健康体检者62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尿酸(S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BMI、SUA、ALT、AST、TG、FBG、FINS、HOMA IR、HbA1C、Ualb/UCr均高于对照组;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Ⅱ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及SUA水平更重;相关性研究表明,FBG、HOMA IR、HbA1C与SUA呈正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尿酸血症,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SUA是否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糖脂代谢、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银杏叶制剂用于早期预防脂肪肝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适应性饲养1 w后将大鼠编号,随机大鼠分入正常组、模型组、银杏叶组、阳性药物组;每周监测大鼠的血糖和体重,干预12 w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FBG、2 hPG、FINS、PINS、血脂、肝脂及肝酶);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值,评估造模是否成功;然后进行肝脏的形态学观察;最后进行有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SI值下降,血糖、血脂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组、阳性药物组的ISI值升高,血糖血脂水平下降,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肝体比及肝组织TG、FFA、ALT、AST均显著升高;治疗后肝组织TG、FFA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③模型组肝组织MDA活性显著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及T-AOC升高、MDA活性降低(P<0.01),T-AOC和MDA呈负相关(r=-0.312,P<0.01);④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均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肝小叶内炎症及线粒体异常,治疗后肝细胞均较模型组肝细胞明显缩小,胞质内可见细小的脂滴,而正常组大鼠的肝脏无异常的形态学变化.结论 ①IR大鼠普遍存在脂肪肝,体重、FPG、TG、和FFA是发生IR独立的危险因素;IR可能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且脂肪肝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②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IR大鼠的糖脂代谢,有效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从而起到防治脂肪肝的积极作用;③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的IR,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可以部分或显著逆转IR所致的脂肪肝的程度,降低肝脂、肝酶.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或糖耐量异常(IGT)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40例ACS患者分为3组,单纯ACS组,ACS合并T2DM组,AGT组,并以16例正常者作为对照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血清脂联素(APN)、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结果:ACS合并T2DM组、合并IGT组、单纯ACS组的APN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均<0.01),且合并T2DM组的APN水平也明显低于单纯ACS组(P<0.01),合并T2DM组与合并IGT组间APN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合并IGT组与单纯ACS组间亦无明显差异;校正FBG、FINS和IR后,APN与LDL-C负相关(γ=-0.322,P<0.05),与HDL-C正相关(γ=0.330,P<0.05),校正TG、HDL-C、LDL-C后,APN与FBG、FINS、IR负相关(γ分别为-0.270,-0.238,-0.257,P均<0.05).结论:APN与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热卡限制对高脂饲养大鼠肝脏Forkhead转录因子O1(FoxO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高脂组(9只)和热卡限制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和60%热卡限制饮食,共饲养12周.实验终点时取空腹血测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称内脏脂肪重量及体重,计算内脏脂肪重量占体重百分比;逆转录聚合酶链法检测肝脏FoxO1、PEPCK和G-6-P mRNA表达变化;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 高脂饮食大鼠出现明显腹型肥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均升高,FoxO1、PEPCK和G-6-P mRNA表达较正常组分别增加18.9%、33.8%和24.6%(P值均<0.01),且光镜下出现肝脏脂肪变性;热卡限制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所下降,FoxO1、PEPCK和G-6-P mRNA表达较正常组分别减少26.6%、35.0%和34.3%(P值均<0.01),同时镜下脂肪变性有所好转.结论 热卡限制能有效降低FoxO1、PEPCK和G-6-P基因表达,增强胰岛素信号传导,抑制肝脏糖异生,调节糖代谢.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作用,并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NAFL的关系。方法以喂食高脂饲料建立大鼠NAFL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并测定肝功能、FBG、FIns、血脂、瘦素、脂联素等指标。结果罗格列酮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肝脂肪变性明显好转,肝功能明显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54±19U/L与101±24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151±37U/L与198±48U/L,碱性磷酸酶为87±16U/L与115±39U/L(P<0·01);脂联素水平显著上升,瘦素水平明显减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减低,分别为6·9±1·8和12·0±1·2(P<0·01);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IR在NAFL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罗格列酮可有效逆转动物模型的NAF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的表达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 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高脂+罗格列酮组,在清醒状态下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RT-PCR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肪甘油三酯脂酶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1)喂养4周末,高脂对照组的葡萄糖输注率低于正常对照组;8周末,高脂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及内脏脂肪相对含量均明显升高,葡萄糖输注率降低;(2)罗格列酮干预后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和内脏脂肪相对含量降低,葡萄糖输注率升高;(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对照组大鼠脂肪组织脂肪甘油三酯脂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低,罗格列酮干预没有改变其表达;(4)ATGL蛋白的表达与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负相关,与葡萄糖输注率呈正相关.结论 高脂喂养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组织脂肪甘油三酯脂酶的表达减低,这种变化在胰岛素抵抗早期可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