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 男,9岁。2002年6月4日因反复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胸片示双肺中下野布满索条状、网状模糊影,其间夹杂片絮状、粟粒状、结节状阴影(图1),考虑为间质性肺炎,抗病毒治疗后,病灶有所吸收,症状缓解出院。2002年12月2日复查仅示双下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网状改变(图2)。2003年5月30日感冒后再次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胸片示双肺呈不均匀密度增高阴影,其内可见小结节状、网状改变,双肺尖略透亮,心外形明显增大.高分辨率CT示双肺呈网状、磨玻璃状改变,并有小结节状阴影,胸膜下有蜂窝状改变及小叶实变影,小叶间隔明显增厚.粗细不均(图3),考虑为间质性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特发性肺间质性纤维化不除外.建议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分析肺内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肺外影像表现。结果: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中,15例肺内病变表现为大叶性肺炎,5例表现为斑片结节,2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常见伴随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12例)、小叶内网状影(11例)、铺路石征(6例),少数可见晕征(3例)、反晕征(1例)、小叶中心性结节(1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支气管牵引性扩张(1例)。所有病变均未见坏死或空洞。肺内病变分布:累及单肺19例,双肺3例;累及上肺区6例,下肺区13例,上、下肺区同时受累3例;外周分布12例,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4例,弥漫分布6例。10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以大叶性肺炎最多见,典型者表现为斑片状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多合并磨玻璃密度影,常伴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网状影及铺路石征等间质受累表现,可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的CT影像特征,分析其影像与病理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肺活检及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AIP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早期病变5例,病理以渗出性改变为主,影像表现为双肺的弥漫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影,并以双肺外侧带为主;中晚期3例,病理以肺间质渗出与机化共存为主,影像表现为双肺弥漫的磨玻璃影,实变影、支气管扩张及蜂窝状影。结论:AIP早期CT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征性,中晚期以支气管扩张和蜂窝状影较为特殊,但诊断仍需结合临床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讨论12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方法:经临床证实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范围6~51岁,平均年龄21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胸部CT扫描。结果:本组病例中,出现临床症状1~4天胸片像表现为阳性者10例,占83%;4~8天胸片像上为阳性者2例,占17%。多数患者的病灶多发。进展期病变发展迅速,常累及多部位及双肺。好转期一般在7~14天。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影像学表现为:①病变位于肺的外周多,多部位受累,双肺各叶均可发生,以双肺下叶为著;②病变多发,大小不等;③早期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④病变变化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难治性肺炎误诊为肺肿瘤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对41例误诊为肺肿瘤的难治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患者开始均未经过系统检查、诊断,治疗用药也不规范,其中39例还反复应用过地塞米松。入院后经3~6次痰查癌细胞均为阴性,血CEA均在正常范围内。按难治性肺炎进行系统正规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1~2周后体温恢复正常,4~8周复查纤支镜均通畅,黏膜也渐恢复正常,有8例胸片有硬性病灶,仅1例病灶吸收不明显。结论有些基层医生对肺炎认识不足,致使一些病人漏诊或延误治疗或治疗不正规、不系统,导致肺炎转为慢性,甚至纤维组织增生而误为肺肿瘤才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初诊CT特征性表现,以及与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8例新冠肺炎及10例流感病毒性肺炎的CT资料,分析2组肺内感染病灶的位置、分布、密度及形态。结果:2组病变分布方式(单肺分布、胸膜下分布、沿中轴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胸部CT出现双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或伴实变、有小叶内间隔增厚呈网格状表现,提示新冠肺炎。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病灶沿中轴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伴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新冠肺炎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老年呼吸系统真菌感染致白细胞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 90岁。咳嗽、咳痰 1周,发热 1d。查体:体温 37. 7℃,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9媸荆祝拢?1. 0×109 /L,胸片示双肺感染。诊断:双侧肺炎。给予阿莫西林 /舒巴坦钠静滴 3d,患者咳嗽未见明显减轻,仍有发热,体温最高 38. 3℃。遂改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静滴 2d,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继续静滴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治疗 10d,咳嗽症状无明显缓解。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2. 57×109 /L, 3次痰培养 +药敏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遂停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钠,改静滴氟康唑治疗 7d,患者咳嗽明显减轻,复查胸片示双肺…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咳嗽、咳痰2天伴发热1天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84/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75mmHg;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1.3×109/L,淋巴细胞0.45,中性粒细胞0.55;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0.5g静脉滴注,每天2次。用药第3天,体温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116例X线胸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间质浸润51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增多、模糊或呈网点状阴影。②节段或大叶型实质浸润42例。③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3例,病变自肺门向肺野外呈扇形分布,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呈多样性表现,易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相混淆,认真分析X线征象,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能够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收集本院6例经临床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早期病灶位于一侧肺下叶或双肺下叶,6例进展期均表现为双肺多叶多段的弥漫性病变,并且右肺病变比左肺严重,双肺下叶及后部病变较上叶及前部严重。肺部病变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为主。实变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1例患者出现小叶中心型结节。1例可见小叶间隔增厚。2例患者肺部出现空洞病灶,其中1例空洞内可见典型曲菌球及空气新月征,患者痰培养证实黄曲霉菌感染,另1例痰培养提示泛耐药脑膜脓毒性黄杆菌感染。5例在恢复期肺部出现条索影及网格影。1例死亡患者在后期胸片表现为典型双侧白肺表现,并出现纵隔、双侧胸壁、颈肩部广泛积气,几天后又出现一侧大量气胸。1例患者前纵隔少许积气。6例进展期均出现浆膜腔少量积液,3例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肺部病灶变化快,发病3~7天可迅速进展为双肺多叶多段弥漫性病变。早期病灶常位于一侧肺下叶或双肺下叶,进展期右肺病变常比左肺严重;双肺下叶及后部病变较严重,有沿重力分布的特点。肺部病变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为主;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令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双侧白肺提示病变恶化。进展期常出现浆膜腔少量积液,部分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可出现气胸、纵隔积气、皮下气肿等气压伤表现。恢复期较长,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及CT在Wilson-Mikity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的Wilson-Mikity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结果:7例出生后1周内胸片未见异常;16例出生后2~3周内胸片显示:13例双肺弥漫性片状和索条状间质浸润,14例其间有小的囊状透亮区出现;双肺基底部多个小囊状病灶,其中5例融合扩大并扩展到上肺野以下肺野明显,肺透亮度增加。7例胸部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小囊状透亮影及小叶性肺气肿。结论:X线及CT能反映Wilson-Mikity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在明确病灶范围及形态上,CT较X线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及CT在Wilson-Mikity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的Wilson-Mikity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6例患儿在疾病的早、中、晚期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7例行CT检查.结果:7例出生后1周内胸片未见异常;16例出生后2~3周内胸片显示:13例双肺弥漫性片状和索条状间质浸润,14例其间有小的囊状透亮区出现;双肺基底部多个小囊状病灶,其中5例融合扩大并扩展到上肺野以下肺野明显,肺透亮度增加.7例胸部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小囊状透亮影及小叶性肺气肿.结论:X线及CT能反映Wilson-Mikity综合征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在明确病灶范围及形态上,CT较X线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男,16岁。因发热、咳嗽、咳脓痰1周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96/min,呼吸2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5.2×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见双下肺散在斑片状影。诊断为肺炎。给予头孢拉啶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天后体温逐渐下降,一般情况较好。但用药第5天,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均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对照组采用普通吸痰管吸痰,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第3天复查血常规、第7天复查胸片,对比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氧合指数、抗生素疗程、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血常规及氧合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7(78.3%)人肺部阴影面积缩小≥50%,与对照组29(43.3%)人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抗生素疗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脑卒中后吸人性肺炎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吸痰管吸痰,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和重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0例小儿麻疹合并问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和CT表现。结果①X线胸片:泡性肺气肿33例,其中伴右上肺斑点状,颗粒状较高密度影6例。肺门影增大、增浓56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51例,其中密集的肺纹理使两肺透亮度减低17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12例。间质性肺气肿i6例。网状肺纹理32例。星芒、结节状影27例。两肺磨玻璃影ll例。伴发小叶性肺炎13例,两肺单发或多发的片状实变影5例。其他表现:心影增大9例,气胸3例,纵隔皮下气肿4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8例;②10例CT检查结果:两肺大片磨玻璃影2例,实变影伴磨玻璃影3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8例,两下肺纹理周围斑片状渗出5例。右下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右下肺胸膜下弧线影1例,两下肺网格状、星芒状结节影2例。结论婴幼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10天。住院号842015。出生后间断性咳嗽7天,伴呼吸困难5天,以呼吸困难、拒乳于1984年6月3日入院。童体:体温37.2℃,脉博150次/分,呼吸40次/分。发育欠佳,面色青紫,危重病容。心尖博动不明显,叩诊心界明显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及主动脉瓣区可闻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三凹征( )。肝肋缘下4厘米,脾肋缘下2厘米。化验检查:无异常。临床诊断:1.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2.先心病。X线检查:胸部正位片示:心脏呈球形高度增大,双侧心缘贴近侧胸壁。双肺肺血减少,双肺门影完全被心影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溺水后胸部的CT表现的认识,利于诊断,便于抢救治疗。方法:10例溺水者,儿童6例,成人4例。清水9例,养鱼池1例。10例于离水1~4h首次作胸部CT检查,1~3天复查7例,7天复查3例。结果:CT表现:双肺纹理增多,肺内广泛性分布絮状、小结节状、斑片状阴影、不同程度肺气肿;6例病灶于1~3天明显吸收;1例病灶进行性增多,出现多发肺脓肿。结论:肺水肿、吸入性肺炎、合并感染征象是溺水的重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18.
腺癌肺转移的CT和HR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旨在提高对腺癌肺转移的认识。方法: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和CT资料完整的腺癌肺转移瘤77例,对其进行了CT和HRCT分析。结果:腺癌肺转移具有肺小叶间隔增厚不光滑,有网状、串珠样改变。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不光滑,双肺或一侧肺叶、肺段多发的结节,沿肺小叶间隔、小叶间隔旁、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叶裂和胸膜下,广泛分布。多数同时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胸膜转移等征象。结论:肺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结节、肺门、纵隔和胸膜异常等征象相互组合是腺癌肺转移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因发热、咳嗽、咳痰1天就诊。查体:体温38.5℃,脉搏82/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0/76mmHg;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2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5天入院。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泡沫痰,体温38.6℃,外院给予头孢唑林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2℃,双下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哕音。血白细胞11.7×10^9/L;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右肺上叶有片状高密度阴影,呈网格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