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颅内小病灶的开放性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科自1997年5月-2001年5月应用CRW定向系统,在CT或MRI引导下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3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引导切除颅内小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精确定位切除颅内小病灶时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立体定向仪手术计划系统,对28例颅内小病灶行术前精确定位后,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病灶。结果直视下全切除小胶质瘤10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4例,结核瘤3例,脑脓肿4例,金属弹头2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并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手术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手术切除的方式和方法。方法 22例位于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均采用立体定向引导,经脑沟入路的方式进行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22例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术后3例短期内功能下降,3个月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经脑沟入路进行脑功能区深部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可以在保留皮层功能的情况下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采用螺旋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直视手术切除颅内炎性肉芽肿的方法、技术要点及指征。方法应用CRW头颅立体定向系统技螺旋CT头颅影像三维重建系统,将立体定向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直视下准确定化病灶,显做镜下全切病变组织,并配合药物治疗25例颅内炎性肉芽肿的病人。结果25例病人均治愈,随访6个月~3年,复查CT示病灶均消失;癫痫症状消失8例,发作次数逐渐减少ll例,应用抗癫痫药物能够控制癫痫发作;缓解、大痛及其他症状。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手术方法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26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及组织活检的方法和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脑立体定向仪治疗26例脑重要功能区及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开颅术22例,定向活检2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结果病变性质:胶质瘤14例,动静脉畸形2例,炎性肉芽肿4例,转移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脑膜瘤1例和脑脓肿2例。病灶直径为0.6~3.0cm,均在立体定向引导下显微手术行病灶全切除。2例活检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行γ-刀治疗。2例脑脓肿经置管引流,抗炎治疗痊愈。结论立体定向引导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直径<3.0cm)及病灶活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引导并显微镜辅助切除颅内小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在切除颅内小肿瘤上精确定位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深圳安科公司生产的ASA-620型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对38例颅内小肿瘤行术前精确定位后,环钻开颅,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病灶。结果 直视下全切除小胶质瘤24例,转移瘤7例,脑膜瘤4例,结核瘤3例,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并在显微镜辅助下切除颅内小肿瘤,定向精确,手术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直视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螺旋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切除脑内小病灶的经验体会和技术要点。方法应用CRW头颅立体定向系统及philip螺旋CT头颅影像三维重建系统,将立体定向技术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23例直径<2.5cm脑内病灶,临床症状以癫 发作为主的患者。结果随访3个月至2年,6例术后癫 未再发作,14例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少,其中发作次数减少为术前50%的10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CT或MR检查显示的界限清楚的,最大直径<2.5cm,临床症状以癫 发作为主的脑深部小病灶,CT导向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是一种简便,准确,微侵袭,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功能及图像分析软件确定病灶中心点,使其误差<0.5mm。避开脑重要功能区,在定向仪探针引导下寻找并切除病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在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中的应用方法、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患者67例,通过立体定向进行功能区皮层下靶向微创手术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开颅手术进行肿瘤切除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36个月,观察组患者立体定向术后总有效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0%(P0.05);立体定向手术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显示病灶全切的满意率为94.2%高于次全切、部分切除的满意率68.6%(P0.05)。结论原发性脑肿瘤是引发癫痫的常见因素,采用立体定向对脑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及其至痫灶进行切除,不仅可以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对脑功能区的损伤,均有精确、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MRI引导立体定向开颅切除脑功能区病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介绍立体定向技术和现代影像学的结合对颅内病灶及其毗邻解剖结构进行精确定位,使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又防止脑功能区神经功能损失。方法:使用Leksell-G定向仪后,行MRI三维扫描,在清楚显示病灶与功能区皮层关系后,行开放定向手术。结果:本组62例位于脑内功能区的病灶,均达到全切除,未输血,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报告:脑囊虫24例,胶质瘤12,转移性肿瘤9例,脑脓肿6例,脑膜瘤5例,血管畸形3例,炎性病灶2例。术后病人偏瘫加重4例,运动性失语2例,手术对侧麻木加重1例,其余病人神经功能均得以保留良好。结论:功能区病灶切除,只有在立体定向技术配合下,才能达到微侵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CT—脑立体定向开放手术临床应用:(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T脑立体定向技术引导开颅治疗颅内病变100例,其中脑重要功能区及深部小病灶72例,颅内囊性肿瘤17例,透明隔囊肿6例,单侧脑积水3例,双侧脑积水2例。分别在CT导向下开颅湿微手术切除,囊性肿瘤囊内置管化疗,透明隔囊肿、脑积水囊壁开窗术。结果,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均缓解或消失,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脑深部小肿瘤可能性。方法 采用F LFischerZD立体定向仪和SOMATOMPLUS4CT机作为立体定向引导系统 ,微创外科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 15例 ,其中垂体微腺瘤9例 ,颞、顶深部海绵状血管瘤 4例 ,尾状核星形细胞瘤 2例。手术时 ,由CT扫描确定病灶靶点 ,通过立体定向仪计算机软件计算靶点坐标 ,最后根据靶点坐标数据调整导向臂X、Y、Z ,由导针引导直至找到病灶。结果  15病灶均顺利找到和切除 ,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立体定向引导微创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微小病灶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46例直径1.0~3.0cm的颅内小病灶定位,通过小骨窗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病灶.结果 46例颅内小病灶均精确定位,在直视或显微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31例有癫痫症状患者术后24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发作次数显著减少.2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20例恢复正常,3例减轻,2例无改善.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为颅内小病灶的切除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安全、微侵袭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CT compatible stereotactic system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mass lesions.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use of BRW stereotactic system for excisional biopsy of small (<30 mm), superficial, solitary cerebral lesions located in eloquent areas. Out of a total of 113 cases of stereotactic craniotomy carried out in the department since 1987, 78 fitted the above criteria. Out of these 78 patients, 70 lesions (90%) were less than 20 mm in size. Local anaesthesia was used in 10 cases (13%) whereas the rest had general anaesthesia. Cortical incision using standard techniques were used in 51 patients (65%), whereas in 27 patients (35%) excisional biopsy was done using trans-sulcal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Twenty-one (41%) patients had som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when a cortical incision was used compared to 4 patients (15%) when a trans-sulcal microsurgical excisional biopsy was done (P < 0.05). However, significant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present in 10 cases (12.8%) and all but two had had cortical incisions. When assessed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significant residual deficit was present in only 2 patients (2.5%) who had had cortical incision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r mortality in this series. CT guided stereotactic craniotomy coupled with trans-sulcal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can be safely used for the excisional biopsy of small superficial lesions located in eloquent areas of the brain.  相似文献   

14.
根据γ一刀的原理,我们利用~(60)CO放疗和模拟定位机,设计并研制了与之配套的准直仪及定位器。通过对16例脑深部小型肿瘤及AVM的等中心放疗,确立了靶点定位的方法,放射剂量的计算以及间歇性等中心放射治疗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优越性。方法应用LEKSELL-G型头架,CT/MRI定位,对11例颅内小病灶显微手术切除,病变性质脑转移瘤1例,脑膜瘤3例,脑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囊虫病1例,炎性肉芽肿4例。结果所有病灶均获得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的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治疗脑内致痫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脑内致癫痫小病灶术前、术中的精确定位和病灶切除,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探讨立体定向开放微创手术,皮层电极监测下切除脑内致痫小病灶的手术方法。方法53例症状性癫痫病例,CT、MR I检查有脑内小病灶(直径在0.5~3.0 cm),24 h视频脑电图确认致痫灶为脑内单发病灶。ASA 601S型立体定向仪CT引导辅助全麻环钻开颅,导针穿刺放置导管引导,显微镜下手术分离、切除病灶,皮层脑电图确认将致痫灶切除。结果病灶全切率达96.2%,术后5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6.3个月,癫痫消失45例,脑电图检查记录到癫痫波11例,临床癫痫发作5例。因肺癌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致痫小病灶,术中皮层电极确认将致痫灶切除,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切除颅内较小占位病变的方法及引导显微手术切除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瑞典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对42例患者49个颅内较小占位病变行术前精确定位后,环钻开颅,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全切,病变性质脑膜瘤9例(其中2个部位2例),转移瘤8例(其中2个部位2例,3个部位1例),胶质瘤7例,脑脓肿7例,脑囊虫5例,3例结核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较小占位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创伤轻微,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在颅内多发及功能区占位病变切除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CT或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CT或MRI引导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手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用CT或MRI引导的脑立体定向地605例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以期获得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其中男357例,女248例,年龄:2.5-78岁,平均37.7岁,用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515例,用MRI引导的定向活检90例。结果:522例(86.28%)获得脑肿瘤的病理组织,39例(6.44%)为炎性病理组织,其他病理组织23例(2.4%),16例(2.65%)未能提供病理学诊断,阳性诊断率97.35%,并发症发生13例(2.47%),死亡2例,死亡率为0.33%,结论:采用CT或MRI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是一种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轻微,死亡率极低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中央区脑囊虫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25例中央区脑囊虫病灶,通过环钻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病灶。结果 25例脑囊虫病灶均能精确定位后完全切除,全组无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出现。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中央区脑囊虫病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摘除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多较小,位置较深,传统手术或难以准确定位或可造成较大的脑损伤。本将探讨定向开颅术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应用。方法以立体定向显微脑手术除了9例位于脑深部的小型(直径0.8-1.4cm)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体层摄影(CT)立体定位,小骨窗开颅和标准显微外科病灶切除。结果9例病人的海绵状血管瘤得以全切,而未造成术后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全部病人在6-17个月的术后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