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髓质海绵肾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MSK)以肾锥体部的集合管和乳头管先天性扩张为特征,是一种先天发育性肾髓质囊性病变,文献报道较少。早期报道多以X线检查为主,现总结其CT、MRI、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情况,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1病因与病理MSK于1939年由Lenarduzzi首次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总结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MSK)不同影像学诊断经验,加深对MSK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7例MSK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对与本病易混淆的疾病予以鉴别。结果:本组7例中,泌尿系结石6例,平片示肾外形增大,乳头区可见多发结石影,大小、形状不一,呈簇状及放射状排列,IVP可见对比剂进入扩张的集合管,呈扇形高密度影。CT扫描可发现DR不能显示的细小结石,可见继发的结石位于扩张的集合管或乳头管内,散在或簇状聚集成团,呈花瓣样或扇形分布,部分结石可脱落进入肾盂或输尿管,造成上段输尿管及肾盂、肾盏的积水;增强扫描囊状扩张的集合管或乳头管被清楚的显现,分泌期集合管内充盈对比剂可掩盖结石。MRI检查正常的肾柱形态消失,髓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多发囊状及迂曲的条管状长T1、长T2信号,为扩张的肾乳头管及集合管内潴留的尿液影,因囊内含有结石,在长T1、长T2信号中可见点状或簇状低信号影;MRU可直观显示整个泌尿系统的情况,清楚显示扩张的肾乳头管及集合管,及由MSK继发结石脱落进入输尿管而引起的梗阻位置。结论:髓质海绵肾有其影像学特点,对DR、CT、MRI及IVP等影像学表现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本病的检出及诊断,有助于与MSK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CT诊断髓质海绵肾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2 8岁 ,汉族 ,因腰部不适一年住院 ,既往无结核及其他慢性病史。查体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红细胞 5 .0× 10 12 /L ,白细胞 7.1×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4,淋巴细胞0 .2 6。尿 :色浅黄 ,透明 ,pH值 6 .1,镜检白细胞 0~ 1/HP ,红细胞 1~ 2 /HP ,尿液潜血 ( ) ,尿糖、蛋白均阴性。血沉 1.9mm/h ,血钙 2 .1mmol/L。B超检查显示双肾结石 ,但其大小形态未见异常。CT显示肾盏外肾锥体内可见多发细小斑点状结石 ,放射状排列 ,呈簇状分布 (图 1) ,增强扫描显示双肾功能良好 ,可见肾锥体内…  相似文献   

5.
髓质海绵肾的CT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CT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13例骨髓质海绵肾MSK)CT表现,并与其中8例的腹部平片和排泄性尿路造影5例的B超表现相比较。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显示肾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增强扫描后扩死的肾集合管内结石周2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可见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聚集。结论:CT较排泄性尿路造影理敏感发现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肾集合管扩张,有助于髓质海绵肾早期诊断和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髓质海绵肾(MSK)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的11例髓质海绵肾病例,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11例海绵肾双侧病变10例,累及全部锥体,单侧病例1例,累及2个锥体,继发结石1例.结论:海绵肾声像图有其特殊表现特征,彩超是诊断海绵肾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髓质海绵肾患者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常规T1WI、T2WI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扫描,分析患肾的形态、大小及髓质内集合管囊变、小结石的MRI信号特点,并与患者同期CT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9例髓质海绵肾中3例双肾体积增大且边缘凹凸不平,2例单侧体积增大且边缘光滑,另4例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肾髓质内集合管呈多发小囊状及条管状扩张,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例在小结石较集中的部位T2WI序列可见呈低信号改变的小结石,对小结石稀少的部位T2WI序列显示不清,所有髓质海绵肾小结石在T1WI序列上均无法显示;1例患者同时合并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及双侧肾盂结石。结论:MRI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清晰显示髓质集合管的囊变情况,但对结石显示较差。  相似文献   

8.
髓质海绵肾(附1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合报道16例髓质海绵肾,就本病的命名、发病年龄、性别、合并症、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X线表现是:(1)平片显示成簇的小结石,分布的范围相当于肾乳头;(2)分泌性造影显示肾小管扩张常为早期充盈,锥体内可见粗的条纹影;(3)肾小盏变大并向外展开,或变扁;(4)肾影轻度增大;(5)病变常为双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髓质海绵肾(MSK)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MSK在腹部X线平片I、VP、CT及MRI上的影像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8例中累及右肾4例,左肾2例,双侧肾2例。腹部X线平片5例见肾内多发小结石呈散在或簇状排列,3例未见异常。静脉肾盂造影6例肾功能正常,肾盏外围扩张的集合管内见造影剂充盈,使肾锥体呈花蕾状或葡萄串状致密影,结石位于扩张的集合管内;2例肾盂肾盏扩张,造影剂显影延迟。CT检查可以发现腹部X线平片未能显示的细小结石,增强扫描见肾锥体呈条纹状或小囊状扩张。MRI检查见肾锥体内结石在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T2WI及MRU成像肾锥体内可见条纹状、放射状及小囊状高信号影,大小不等。结论 MSK有其特征性影像表现I,VP、CT、MRI都有助于MSK的诊断,但以IVP检查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患者1 男 39岁,主诉左腰背痛3d门诊就医、体检:左肾区叩击痛(+),无尿频、尿急,尿检常规无异常。B超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伴左肾积水,临床拟诊断:左输尿管结石。X线所见:平片左肾髓质区见少量散在之小结石影,左输尿管走行区见一绿豆大之结石影。静脉造影:左肾盂肾盏显影,每个小盏外侧附近均见充盈造影剂的小囊环绕,呈花束状(见图1)结石聚积于其中。X线诊断:左侧髓质海绵肾。  相似文献   

11.
实时超声诊断髓质海绵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时超声显像法在髓质海绵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报道不多。本文结合髓质海绵肾的病理学,组织学改变探讨了髓质海绵肾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强调了髓质海绵肾与肾结石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提高实时超声对髓质海绵肾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对结肠癌诊断的影像学检查程序。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82例结肠癌的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镜、常规腹部B型超声和CT检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镜、B型超声、CT扫描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0 .1%、89.5 %、5 3 .8%和 5 3 .3 % ,前两者与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Ρ <0 .0 5 )。肝脏转移瘤诊断符合率B型超声、CT扫描为 10 0 %。结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内镜是结肠癌筛选的重要方法 ,B型超声、CT扫描所见是结肠癌术前分期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人多囊肾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像学对成人多囊肾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组 6 8例均经肾穿刺、手术、病理和较完整的临床资料证实 ,其中 5例合并肾钙乳。对其各种主要影像学征象、发病机理及病理基础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成人多囊肾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腹部平片 (4 6例 )显示肾影呈分叶状增大 ;囊壁钙化 (14例 ) ;多囊肾合并肾钙乳 (5例 ) ;肾盂造影 (6 0例 ) ,表现为肾盂、肾盏相互分离、变形、拉长 ;腹膜后充气造影 (5例 ) :表现为肾影增大肾影与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 ,其界限清晰可辨 ;CT扫描 (2 5例 ) :表现为肾内多数大小不等的薄壁圆形低密度区 ;B型超声 (4 7例 )表现为肾内多个类圆形无回声的液性暗区。结论 :成人多囊肾均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征象 ,B型超声及 CT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慢性肾病(CKD)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对25例CKD患者25例正常人行肾脏DWI,比较分析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间的差异,分析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男女志愿者肾脏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双肾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男女患者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肾脏ADC值为(2.53±0.24)×10-3 mm2/s,病例组肾脏ADC值为(2.40±0.31)×10-3 mm2/s,两组间肾脏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晚期肾功能损害组与正常组肾脏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患者肾脏ADC值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轻度负相关. 结论 肾脏DWI可用于慢性肾病的诊断,在中期肾功能损害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髓质海绵肾 (简称MSK)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 ,又称髓质肾小管扩张症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散见 ,好发于 3 0~ 40岁 ,儿童时期诊断者极少。我院近遇 2例 ,甚为典型 ,现报告如下。病例 1 男 ,7岁 ,因全身水肿 3月 ,少尿 1周入院 ,平时多饮多尿、夜尿多 ,贫血外貌 ,生长发育迟缓。化验室检查 :尿PH7,蛋白 ( ++) ,红细胞 ( +) ,血尿素氮、肌肝明显增高 ,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B超 :双肾切面形态稍大 ,集合系统光点群无分离 ,双肾髓质区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光团 ,考虑为双肾多发结石。X线片示 :两肾区有大小不等的广泛散在之结石影 ,最大如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turge -Weber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 11例Sturge -Weber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10例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所有病例都进行了常规CT扫描 ,其中头颅X线平片 2例 ,进行MR检查 8例 ,增强CT检查 5例 ,MRI增强 3例。结果 患侧皮层钙化 11例 ;脑萎缩 9例 ,受累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 ;侧脑室脉络丛增大及深静脉血管扩张 7例 ;一侧颅板板障增厚 8例 ;增强脉络丛明显强化并呈囊状扩大 5例 ,患侧脑回状强化及脑表面血管扩张 6例。结论 头颅平片诊断本病作用有限 ,CT和MRI综合分析是确诊本病和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认识弥漫型肝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弥漫型肝癌介入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4例弥漫型肝癌进行了肝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前根据肝癌的DSA、CT等影像学表现特点、血供及门脉情况、肝功能状况,选择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法,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或栓塞剂.结果①影像学表现14例弥漫型肝癌DSA及CT的主要表现有肿瘤血管密集增多,肿瘤染色广泛,呈弥漫分布的栗粒状、小斑点状或结节状影或密度减低区,左右叶均可受累,肝脏体积明显增大,明显肝硬化伴门脉瘤栓或动静脉瘘形成,弥漫性碘油分布等.②治疗效果14例中,生存期最长10月,最短15 d,平均3月.结论①"弥漫小结节征"、"毛玻璃征"、"双轨征"及"巨肝征"为弥漫型肝癌的较特征性表现.②弥漫型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远较其他类型原发型肝癌差.选择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增生6例及嗜铬细胞瘤13例共19例。分析了CT表现、鉴别诊断。着重讨论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CT表现及CT分型、误诊原因。认为CT扫描可以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肾囊肿的CT、超声、X线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肾囊肿的CT、超声和X线表现。结果 CT及超声对不典型肾囊肿的诊断准确性高 ,9例不典型肾囊肿中 ,出血性肾囊肿 3例 ,钙化性肾囊肿 2例 ,分隔性肾囊肿 3例 ,钙乳性肾囊肿 1例。CT和超声能较好地显示它们的形态和特征。结论 CT和超声对不典型肾囊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但对出血性肾囊肿与囊液混浊的囊性肾癌鉴别困难 ,应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