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俊峰 《河北中医》1981,(4):54-54,42
大承气汤是《伤寒论》治阳明腑实证之主方。原量:大黄四两(后下)厚朴八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冲)。临床上,我往往用:厚朴18克枳实12克芒硝9克大黄12克,用水三茶杯半,先煮枳实、厚朴约15分钟,再入大黄7~8分钟,最后入芒硝数沸即得。有不少诊断为肠梗阻的患者,因不愿手术转请中医。我根据辨证,确属阳明府实证,用大承气汤治愈者颇多,举例如下: 例1:刘××,女,47岁。突然剧烈腹痛,频频呕吐,不能进食,大便闭结无转矢气,疼、吐、胀、闭具备。经西医诊断为肠梗  相似文献   

2.
患者武××,男,51岁,住院号:2341。因肺结核咯血四天于1982年10月22日入院。住院后的第五天上午,突然腹痛腹胀,阵发性加剧,呕吐二次,无恶寒发热。体检:痛处有包块拒按,腹膨,叩之鼓音,听诊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平片可见数个气液平面。血检:白血球11000/立方毫米,中性70%。诊断:急性肠梗阻。外科建议服中药治疗。刻诊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大便四日未行,无矢气;辨为阳明腑实,用急下之剂,荡腑除积。处方:生大黄20克(后下),生枳实15克,川厚朴15  相似文献   

3.
鲍××,女,38岁,干部。初诊:1977年2月11日。主诉:一年来,前阴出气泡如矢气状,或声小细微或音大响亮,不能自控,大庭广众之下羞愧至极,曾求医无助,堪为苦恼。经血调顺,全身无不适,唯大便秘结年余,每3至7日一解,现大便3天未行,舌红苔黄略干,脉象沉弦,证属阳明热感之阴吹。治以清热通便法,遂投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10克、甘草10克。开水冲泡顷服。二诊:次日。自述:昨日上午11时许服药,2小时后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大黄、花椒洗剂治疗脓疱疮,效果确切。介绍如下: 药物:生大黄50克、花椒15克。用法:将上药煎水200~300毫克。先将渗出物和脓痂用药液洗净,再用纱布浸药液贴敷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日3~5次,一般3~4天可愈。李×,男,10岁。1986年5月2日诊。初起额部红色粟粒状丘疹,继而出现黄豆大小水疱,瘙痒,抓搔疱破后有黄色脓液流出,并很快向周围蔓延。用本冼剂治疗3天,丘疹脓疱消退而愈。【按】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花椒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还能减少创而渗出,花椒有局部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周××,女,34岁,农民,河北故城,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诊。患者胃中热痛,腹部胀满,大便干燥已月余。最近三日,阴户中时有出声,如大便矢气之状,连续不绝。口渴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请妇科检查阴道未见异常。审证求因,此为胃实。治宜润肠通便,泻热生津。处方: 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各15克,瓜萎仁、杏仁各12克,大黄10克、芒峭(冲)6克、沙参、麦冬各10克,甘草9克。二诊(八月二十三日):服上药三剂,大  相似文献   

6.
刘××男 24岁农民一九七八年元月三日初诊两天前因腹痛便秘在大队医疗站治疗,曾给予硫酸镁和阿托品对症治疗,并配合输液,病情没有好转。患者要求服中药,症见腹痛便秘,伴口干,舌中心有一块黑苔,脉弦缓而涩,先投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厚朴、大黄各6克,芒硝、枳实、木香、台乌、黄芩各10克,太子参、生地各15克,陈皮5克,一剂。  相似文献   

7.
辛××,男,18岁。1982年7月22日诊。患腹痛,大便脓血一年多,某医院诊为“慢性增生性结肠炎”。近日来日泻10余次,呈脓血便,伴见腹痛拒按,里急后重,面色晦暗,形体赢弱,语声低微,呼吸短促,气不接续,口不渴,喜热饮,恶寒怕冷,食欲尚可,脉滑而数。查大便见:脓细胞(?)。红细脾(?)。辨证为湿热瘀滞,肠道壅结。治宜活血化瘀,通腑散结。处方:丹皮、桃仁各9克,冬瓜仁30克,大黄、芒硝(冲入)各6克,忌食辛辣油腻食物。服3剂后,大使已减为日泻5~6次,仍有脓血,腹痛下坠已减。原方加枳实、  相似文献   

8.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5年以来,自拟青柴石知二黄汤治疗小儿发热,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及服法:青蒿、柴胡、石膏、知母、黄芩,水煎沸后10分钟,滤出药汁即入生大黄浸泡,温后频服,以泻为度。例1.肠痈:黄×,女,3岁。1985年1月10诊。其母代诉:发烧3天,腹痛2天,额烫身热,四肢不温,不思饮食,便结难解,小便量少,呈高热痛苦病容,腹痛拒按,肌紧张,阑尾点压痛及反跳痛明湿,体温40.5℃,血象:白血球12700,中性85%,淋巴13%,嗜酸性细胞2%,西医诊断:急性阑尾炎、病家拒绝手术,要求中医治疗,指纹紫红,欠流利,舌质红,苔黄厚,诊为肠痈。拟方:青蒿、柴胡、黄芩各6克,石膏10克、知母5克,生大黄3克(另包用煎剂泡服),服1剂后,腹泻4  相似文献   

10.
毛××,女,6岁。1981年4月4日下午,将一枚2.2厘米×3.5毫米圆钉,放嘴里吹耍,不慎吞入食道,患儿神情紧张,但无呕吐及腹痛。傍晚经某医给大黄片及维生素B_1片服用,至次白下午五时共服荮4次,除大便稍稀未有排汾铁钉。又服小承气汤一剂,至第三天出现腹痛、烦躁不安,不食,恶心作呕,就诊于余。查:上腹部正中压痛明显,余无异常体征。X线透视检查报告,一圆形大小直径约0.5厘米之金属物,卡在胃大弯幽门处,随胃蠕动节律而摇动。处方:生磁石30克,研末分二次冲服,另伴食煮熟全株韭菜,令患孩多食。由于其家人求愈心切,将生磁石粉30克一次服下,接食熟韭菜约60克,当晚九时复服约30克点熟韭莱。次日上午  相似文献   

11.
<正> 腹痛傅某,女,4岁。1986年4月29日就诊。腹痛4天,伴发热(体温在38℃左右),初时腹泻稀水样便,经西药治疗略好转,但腹痛发热有增无减。曾于某院治疗,化验白细胞18×10~9/L,中性90%,用青、链霉素治疗4天未效。现患儿腹满硬痛拒按,右下腹无明显触痛,以脐周痛甚,稀便日3~4次,体温38.3℃,脉浮数,苔白厚。证属热结胃肠,气机不通,方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白芍15克、黄芩15克、枳实15克、大黄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水煎分服。一剂后,腹泻三次,腹痛大减,触之柔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0年以来用自制“驱蛔汤”治疗蛔虫病86例,其中胆道蛔虫11例,肠道蛔虫66例,蛔虫性肠梗阻9例。经治疗后,除1例胆道蛔虫并发阻塞性黄疸服药2剂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其中71例服1剂痛止、2剂排虫,14例服3剂而愈。乌梅20~30克,花椒3~5克,大黄5~10克(后下),枳壳3~6克,黄连2~5克,鲜苦楝根白皮(去粗皮)30~60克。一日1剂,水煎,日分二次服。有中焦寒象者加干姜3~5克,大便溏者大黄减量。郑××,女,10岁。1983年3月25日入院。患儿两天前感脐周隐痛不适,一天前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疼痛,痛及右肩,时欲呕吐,曾吐蛔虫1条。纳差便结。体查:剑突下偏右轻度压痛,腹软,可扪及条索状物。脉弦缓,舌淡苔薄白。诊为胆道蛔虫。取上方,1剂痛  相似文献   

13.
一、脾虚气滞代××,男,44岁。1986年4月7日诊,腹胀半年余,近来日渐加重,弯腰亦感困难,午后尤甚,纳可,大便初硬后溏,矢气臭秽,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沉。辨证为脾虚气滞,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厚朴、黄芪各30克,法夏、白术、干姜各10克,甘草5克,泡参、茯苓各15克。服3剂,腹胀消失。  相似文献   

14.
肾结石     
<正> 处方及服法:野荸荠90克,金钱草30克,生大黄30克。水煎分三次于饭前服。病例介绍:李××,男,42岁,工人。腰痛多年,剧痛时尿中带血。某医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口舌生疮宋×,男,29岁。口舌生疮已4天,局部化脓,伴口热烦渴,夜寐不安,溲黄便秘,脉数有力。治宜清心泻火,投泻心汤加味:黄连10克黄芩15克大黄10克生地20克竹叶心10克木通15克,水煎服。2剂后,便道热减,口舌疼痛减轻。原方大黄减至5克,继服3剂,诸证消失,口疮治愈。鼻衄蒋×,男,31岁。1982年夏日来诊。近日鼻衄数次,劳动用力或晒太阳时均鼻血自流不止。经五官科检查,鼻无异常。头昏脑胀,心烦多梦,鼻  相似文献   

16.
患者邹某某,男性,38岁,农民。因饮食不节致腹部胀痛,频繁呕吐两天而入院。证见:急性痛苦面容,腹痛拒按,腹胀如鼓,端坐呼吸,不能平卧,暧气,肠形可见,肠中漉漉有声,食入即吐.肛门无矢气,大便五日来行,小便短少。舌苔老黄起刺,脉弦滑。给予木香槟榔丸汤剂:牵牛6克,槟榔10克,大黄10克(后下),黄连8克,黄柏10克,  相似文献   

17.
胡某,男,35岁。因上腹痛、腹胀半年于1990年4月22日入院。入院后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报告:“服钡后见膈下食管相对延长,钡剂呈环绕征,胃呈‘蜷虾状’,大小弯倒置,胃角反向,胃窦部,十二指肠呈悬挂征象。诊断:胃扭转(纵向型)”。症见:矮胖体型,外向型性格。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病由肝气犯胃,气机逆乱所致。由于刻下病人思想负担较大,怕药物不能转复,故先予思想开导,以树立起患者治疗的信心。遂处方如下:柴胡10克白芍40克枳实15克甘草10克大黄10克厚朴15克白术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1剂,肠鸣辘辘,矢气频作,腹痛腹胀减轻,但大便未解;又服5剂,腹痛止,腹胀亦愈,大便每日1次,略稀;病人信心倍增,遂继  相似文献   

18.
病例:田××,女,39岁,1969年5月16日就诊。自述鼻部发红二年多。每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和进食时潮红明显。曾服中西药治疗数日,终未治愈。月经不调,色红暗最多,经期腹痛,两胁胀满,时有暧气。诊察:鼻准头皮肤潮红,皮脂溢出。脉弦滑数,舌质红,苔薄黄。证属血热,肝郁失疏。治法:凉血清热,疏肝理气。方药:生地60克,栀子20克,黄连9克,赤芍20克,丹皮20克,丹参20克,黄芩9克,大黄6克,  相似文献   

19.
陈××。女。28岁。1991年6月20日诊。一周前,因腹痛二天急诊入院。剖腹探查,发现为脾破裂,行手术切除。术后不矢气、不大便,肠鸣腹胀,饮食难进,水入即吐。  相似文献   

20.
血痢     
血痢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或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与肠道,气血相阻,化为脓血所致。笔者治疗此症,在辨证基础上,重用鸦胆子,每每收到显著疗效,举例如下: 例1.傅××,男,38岁。1981年7月4日诊。患血痢,经当地医生治疗半年余未见效果,且病情更有加重,下痢常见脓血,时而腹痛,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舌苔黄厚。经粪便检查确诊为阿米巴痢疾。诊为血痢。证属湿热壅盛。治宜清热燥湿杀虫止血。处方:槐花、地榆、白头翁、侧柏叶、茜草、藕节各20克,白芍、当归、生地炭、艾叶炭,小蓟、山楂各10克,黄连5克,苦参30克。水煎服。另用鸦胆子仁随药每次吞服15粒至20粒(一天服九次量)。连服4剂后,病情大有好转,泻血减少,已无腹痛。再服上方3剂后痊愈。半月后随访,未见复发。例2.扶××,男,69岁。1985年8月12日诊。5天前,患者一家三口均同时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