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志才  连士勇 《中国肿瘤》1999,8(9):403-404
目前,外科治疗仍然是食管、责门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河南省林州市,每年经外科治疗的食管、贵门癌病人大约有2000余例,其中林州病人占l/4,外地(主要来源于周边省市,如山东、山西、河北、湖北。安徽及河南省其它市县)病人占3/4。我院1988年一1998年10余年间共收治食管、贲门癌患者3867例,其中食管癌2708例,贲门癌1159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33/3867),手术切除死亡率为0.78%(30/3867),5年生存率为33.7%,其中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在叨%以上。本文就笔者在食管癌高发区对食管癌外科治疗中几个方面的体会作一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恶性肿瘤病例B趋多见。为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66例老年食管资门癌的外科治疗情况小结如下。方法本文收集我院1991年至1996年66例65岁以上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占同期住院同病种手术患者的21%.(66/314)。其中65岁~69岁的男性43例,女7例;70岁以上的男性12例,女4例。最高年龄78岁,平均年龄男68岁,女67岁,男女之比为5门。入院距症状出现的时间:3个月以内30例,3~6个月28例,6个月以上8例。食管瘤40例,均为群癌。责门癌26例,均为晚场。按TNM分类法:三期30例,正期36例。术前合…  相似文献   

3.
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处理要点。方法 1991-2003年间18例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下段癌2例,贲门癌13例。行残胃代食管2例,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代食管胃13例。结果 全部治疗病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17天死亡,上切缘阳性1例。1年生存率72.2%(14/18)。3年生存率50%(9/18)。结论 结肠代食管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代部分食管及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总结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33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病例。结果:33例中食管癌18例,贲门癌15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例的3.5%(33/956)。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12%(4/33),其中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无死亡病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理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患者能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斌  李木泉 《癌症》1998,17(2):134-136
目的:为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外科治疗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食管癌9例,贲门癌24例)。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发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7.3%),以肺部感染为主;五年生存率:食管癌25%,贲门癌27.3%。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衡量患者的生理年龄及病灶情况;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福有  韩孝存 《中国肿瘤》2003,12(5):256-257
[目的]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1976年~2001年1324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4.8%和93.1%,总切除率94.3%。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7%和1.0%,总手术死亡率1.5%、食管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6%和10.3%,贲门癌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5%和5.0%,总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6.9%和8.4%。[结沦](1)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2)对食管癌应扩大切除范围,对胸上、中段食管癌应采用右侧剖胸切除,以提高长期生存率。(3)提高食管癌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是食管癌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外科治疗食管,贲门区多原发癌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外科治疗食管、贲门区多原发癌33例,占同期外科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1.1%(33/3001)。男女之比为4.5:1,术前诊断率27%,术后1、3及5年生存率为68%、25%及16.7%。并对食管、贲门区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术前误诊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1986年4月至1994年6月诊治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ARDS23例,有动脉血气监测指标,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呼吸困难,一般氧疗不能级解。其中食管上段癌4例,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5例,贲门癌3例,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1.02%(23/2246)。结合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诱发ARDS的相关因素,提出早用诊治及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971年~1992年间手术切除食管贲门癌1896例,术后发生切缘癌残留60例,发生率3.2%,其中食管癌切除后切缘癌残留4.4%(44/919),贲门癌切除后切缘癌残留1.6(16/97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32/59)、22.4%(13/58)和7.5%(3/40)。作者认为食管贲门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所致,强调应切除足够范围的食管,作食管胃颈部吻合和术前放疗,有利于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90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外科治疗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90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治疗效果。切除率76.8%,并发症率9.3%,死亡率3.8%。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5%、34.2%、24.9%和9.5%。病变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及断端癌残留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术后辅助放疗可改善断端病残留病例的预后。作者建议对此类病例宜补加术后放疗。同时对食管的合适切除长度及吻合口瘘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底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总结高龄贲门胃底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贲门胃底癌84例手术治疗情况,平均年龄69.5(65~84)岁。插管全麻下,经腹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予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16.7%),其中呼吸道并发症6例(42.9%);死亡0例。随访58例,平均随访3.5(1~7)年,3年生存率为70.7%(41/58),5年生存率为53.4%(31/58)。结论:贲门胃底癌经腹手术可提同高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磁县医院1973-2005年441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河北省磁县医院食管癌和贲门癌就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加深对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情况的了解。方法严格记录磁县医院33年间(1973-2005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记录,逐年分析手术患者的患病情况、性别、年龄、血型等。结果33年间该医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4418例,平均每年收治133人,各年度收治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33年间收治食管癌2892例,占65%,贲门癌1526例,占35%。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男性(2916)多于女性(1502)(男:女,1.9:1),尤以贲门癌更明显(男:女,3.6:1)(P〈0.05)。食管癌和贲门癌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有血型记录的食管癌1587例,贲门癌86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B型血(37%,36%)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其它血型(P〈0.05)。而AB血型的人在食管和责门癌中所占的比例都最低(10%,11%)。有家族史的食管癌思者675例,占23%;贲门癌319例,占21%。中段食管癌最常见,占79%,而上段少见,占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是磁县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贲门癌更为显著;食管和贲门癌患者均以B型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50-59岁为高峰年龄段。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康  罗芸葆  丁嘉安 《肿瘤》2003,23(4):332-333
目的 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3例吻合口癌患者作再手术治疗,其中结肠食管颈部吻合6例、食管胃颈部吻合3例。结肠食管胸顶吻合2例,食管胃胸顶吻合1例,开胸探查1例。结果 再手术死亡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8/11例)、45.5%(5/11例)、18.2%(2/11例)。结论 对部分有适应证的患者,再手术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癌行之有效的办法,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治疗能提高其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饮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术中应用机械吻合的技巧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1年1月~1995年12月,我们使用沪产GF-1型管状吻合器对603例食管贲门癌行食管胃或肠作机械吻合,效果良好,现将在应用中的技巧及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瘤377例,责门癌223例,食管胃重复癌3例;男449例,女154例;年龄21~79岁;手术行超胸顶吻合41例,弓上吻合285例,弓下吻合277例;作食管胃吻合589例,食管空场吻合11例,食管结肠吻合3例;食管癌病理分期;I期9例(2.4%),Ⅱa期157例(41.6%)Ⅱb期55例(14,6%),Ⅲ期1把例(39.3%),Ⅳ期8例(2.1%)。食管癌切除后食管切线癌残留16例(4.2%)。2结果…  相似文献   

15.
32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死亡的尸检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后食管癌的死亡原因,提高对非肿瘤性穿孔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钎放射的食管癌死亡并有完整尸检资料病例32例,一程放射疗32例。一程放射治疗26例,二程放射治疗6例,放射治疗总剂量6-200Gy。结果:局部无癌占28.1%,肿瘤残存占71.95,总剂量量41-59、60-80Gy局部无癌分别占5/9、3/9,肿瘤残存分别占13.0%、47.8%,次剂量<180、180-210、>210cGy无肿瘤残存分别占2/9、3/9、4/9,肿瘤残存分别占52.2%、39.1%、8.7%。穿孔周围组织中有大量的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甚至有脓腔的形成及纤维素的段裂。淋巴结转移占46.95。上段食管癌隔下淋巴结转移占50.0%。下段食管癌隔下淋巴结转移占12.5%。全身脏器转移率为37.5%,以穿孔死亡为主要原因占75.0%。,其中无肿瘤穿孔死亡占33.33%,以食管主动脉瘘为主占62.5%,全组5年生存。1、3年生存率分别为15.65(5/32)、3.1%(1/32),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后以局部复发造成的食管穿孔死亡为主,但要警惕有一部分病例,因局部无癌造成非癌性穿孔死亡。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食管癌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中,食管癌位居第6位。近年随着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0%左右,但仍不令人满意。食管的黏膜下层富含淋巴管,肌层外缺乏浆膜,早期阶段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Endo等研究发现,食管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为3%,转移淋巴结仅见于纵隔;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即可高达41%,可转移至腹部、颈部。食管癌早期症状隐匿,就诊时约有50%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很差,因此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下面就目前手术、放疗、化疗结合治疗食管癌的各种研究方式及治疗结果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月~2001年11月我院共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1 883例,其中术前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16例,占同期手术的0.9%。现将本组病人的外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本组16例中男11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2.2:1。年龄44~73岁,平均56.4岁。其中食管上段癌1例,食管中段癌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了手术切除的早期食管癌贲门癌19例,占同期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3.2%。全组男9例,女10例,年龄36~64岁,其中食管上段癌3例,中段癌13例,下段癌1例,贲门癌2例。临床症状:进食梗喷者13例,胸骨后疼痛7例,呕血1例。19例病人均作了X线钡餐检查,13例行胃镜检查,11例行食管拉网。全组病例左侧开胸手术根治,5例术中不能探及肿块都切开食管及贲门腔内观察或纱布涂擦破片检查发现癌灶。对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的病理肉眼分型,癌肿分类及浸润深度进行了描述。作者对影响早期食管癌贲门癌检出率的因素、早期癌的临床症状与病变的关系、提高早期癌检出率的途径及早期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39例食管未分化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1983年22年间外科治疗原发性食管癌3804例,其中未分化癌39例。男28例,女11例。癌肿位于中、下段各占49%,癌肿平均长度5.1cm。经右胸食管切除和左颈食管胃吻合术26例(67%);经左胸食管切除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13例(33%)。手术并发症率10%,手术死亡率13%。术后pTNM分期:Ⅰ、Ⅱa、Ⅱb、Ⅲ和Ⅳ期分别为3%、26%、10%、54%和8%。随访至1994年底,全组病例均死亡,42%病例于术后6个月内死亡,42%病例7~24个月内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7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15%。作者讨论了食管未分化癌的发生率和病理形态,提出近年来电镜下的未分化癌,实际上是包括低分化鳞癌和腺癌、未分化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由于细胞分化不良,单纯手术切除预后差,应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同时,术前进行放疗,术后加强综合治疗,以提高其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经验。结果:15例中食管癌12例,贲门癌3例;术前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者2例,伴心血管疾病者9例;发现癌肿时糖尿病诊断已成立者6例,另9例为术前检查所发现,空腹血糖5.9-14.6mmol/L;根治性切除11例,姑息性切除4例,切除率100%;术后胸部切口感染5例;发生低血糖体克1例;全组除1例死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外,其余均顺利/经相应处理后渡过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均用普通胰岛素控制糖尿病,补糖以5%的等渗液体为主,按1u普通胰岛素:5g糖的比例补液,并按尿糖一个"+":3u胰岛素的剂量追加,使患者尿糖控制在"+-++"、血糖保持在略高于正常的水平。术后7天开始进食后逐渐改用口服降糖药。结论:食管责门癌合并糖尿病系一较严重且常见的临床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予以重视,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