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烧伤病区抗生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计算8年来烧伤病区各类抗生素的累积每日约定剂量(DDD)和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数,以及同期导致烧伤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水率,并对抗生素的使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年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感染药物中,氨基糖苷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而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使用量的上升幅度较大;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的变化。与之相对应,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与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呈正相关,而该菌对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类(INH)抗生素的使用量密切相关,其中与INH的相关系数为负值。结论结果提示,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水平影响较大;在烧伤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减少碳青霉烯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加大含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有可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内科系统9年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Whonet5.4软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调查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消耗量,采用SPSS16.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科患者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2%,且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与其它部位感染的该菌,在耐药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9年间所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氨基糖苷类外,均呈上升趋势;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30%,可作为我院内科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用药。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2005-2006年间使用达高峰,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关性分析发现发现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对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现负相关,其余抗菌药物使用对其耐药率的增加均呈正相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定期监测本地区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化,对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原因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SPSS软件统计出各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氨基苷类抗菌药物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2006年第4季度异常外,其他季度均低于40%;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在2006年和2007年一直呈上升趋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量最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不一样,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有一定相关性,而与氨基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策略性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我院2010-2012年10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同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与耐药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头孢吡肟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水平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25 DDDs,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各类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较高,2013年基本达到10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 结论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1):1501-1503
目的:揭示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与革兰阴性菌对耐药率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9-2011年每年第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以及2012-2013年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的相关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第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后,可恢复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而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无影响。临床及时了解细菌耐药率变迁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规律地轮换使用抗菌药物,可保持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杨新云  卓超  叶枫  钟淑卿  袁锦屏  杨灵 《今日药学》2010,20(7):37-39,66
目的 探讨2003~2008年呼吸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10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s及同期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头孢他啶及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分别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病区头孢他啶及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的使用量与PA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云  彭曦  张永军 《中国药房》2012,(26):2446-2448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半年为一个时间段,统计重症监护室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同期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每一时间段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各类抗菌药物的总用药频度(DD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这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更加注意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特别是限制那些高潜在耐药的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裴保方  曹松山  陈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38-138,14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2月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报告单266份,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耐药率居前的药物有氯霉素、替卡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病房(41.73%)、呼吸科(15.79%)、新生儿科(14.6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黄玲  林慧  韩方璇 《中国药房》2009,(35):2747-2750
目的:了解我院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变迁和现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治疗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美罗培南、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的使用量与下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率呈线性关系(P<0.05),环丙沙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性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烧伤病区绿脓杆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烧伤病区绿脓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绿脓杆菌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绿脓杆菌在烧伤病区病原菌中的构成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至2000年仍是构成比最高的革兰阴性病原菌。绿脓杆菌感染在春季的分布相对较少,年龄分布在20~30岁和50~60岁形成高点。绿脓杆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高峰出现在1997~1998年,而后逐渐下降,但对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的耐药率近年有大幅度提高。结论 绿脓杆菌是烧伤感染主要的病原菌,也是烧伤病人抗感染治疗以及病区防止交叉感染等预防工作的重点,故应根据绿脓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进行病区的消毒灭菌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在医院感染中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352株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对其分布特点、临床检出率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2株Pae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149株),占42.33%;其次为创面分泌物(107株),占30.40%.科室分布以烧伤科为主(107株),占30.40%;其次为ICU(47株),占13.35%.对多粘菌E的耐药率最低,仅为0.62%,其次是丁胺卡那(32.56%)、环丙沙星(37.04%)和美罗培南(38.00%),其余抗菌素耐药率均>40%.结论 我院Pae主要分布在烧伤病房、ICU等科室,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素,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998—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耐药性水平变化情况,以及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2010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两种非发酵菌分离及耐药情况,同时调查同期抗生素的使用消耗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抗生素使用与细菌耐药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他啶较敏感,耐药率在20%左右,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超过了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上升较快,到2010年接近40%,耐药率较低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超过了30%。统计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曲南的使用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DDDs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头孢哌酮、氨曲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不同类抗生素累计DDDs之间相关性统计显示,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与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之间,复方制剂的使用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之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两种非发酵菌造成了很大压力,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的变迁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8~2010年抗菌药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同时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卡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的用药频度逐年增加,第2、4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频度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广谱青霉素、第1、3代头孢菌素和含B内酰胺酶抑制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频度保持平稳。同期分离的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逐年递增,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比较严重,需引起重视.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细菌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限制广谱抗菌药的应用,以延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5.
邓丽菁  毕津莲  李湘斌 《中国药房》2010,(38):3572-3575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率的变迁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卡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3年中,第1、2代头孢菌素和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消耗数量逐年增加,而第3代头孢菌素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应用率逐年降低;同期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2%~78.8%),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较严重,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可能减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004年广州市35家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利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广州市部分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001年~2004年广州市35家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总的用药金额和DDDs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18%和10.41%;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最高,增长速度最快;口服用、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品种均逐年增加,二者用药金额和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3%、14.29%和9.41%、12.82%。结论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04~2006年呼吸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孢菌(PA)耐药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计算12种抗菌药物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s及同期PA的耐药率,并对抗菌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EP、CFS、MEM的使用量分别与PV对CIP、LEV、CTX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而LEV的使用量又分别与PV对CFS和IPM的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呼吸病区FEP、CFS、MEM、LEV的使用量与PA耐药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地区12家二级医院2008-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信息(处方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处方频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处方量占总处方量比例均较住院患者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门诊患者第2、3代头孢菌素类口服品种销售金额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其中头孢克肟增幅最大,年均增长率(CAGR)达132.53%;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的DDDs位居前列;住院患者氨曲南销售金额与头孢美唑的DDDs增速最快,CAGR分别达104.22%和42.47%;非手术住院患者第3代头孢菌素类的处方频数最高,手术住院患者第1代头孢菌素类与头霉素类的处方频数排序逐年上升,喹诺酮类排序逐年下降。结论: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管理需各有侧重,切实落实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调查上海市12家二级医院和14家三级医院2007—2008年抗菌药物的处方张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比高于三级医院;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处方张数和均次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在各管理类别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差异;第2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菌素均居二、三级医院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中,二、三级医院均以头孢替安和头孢西丁增幅最大;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的品种大多数相同。结论:二、三级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部分差异,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