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生大鼠晶体后缘血管膜微血管生成及形成的各种方式,寻求研究血管生成及形成调节因素的最佳方法。方法使用胎生19日及生后3日、6日的Albino大鼠各20只,取出晶体,用H-50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大鼠晶体血管膜血管发生方式:(1)单向芽生方式;(2)双向芽生方式;(3)胶原及周皮细胞介导的芽生方式;(4)血管母细胞诱导的芽生方式;(5)芽生芽的方式。结论大鼠晶体血管膜是一极好的研究血管发生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在原有的毛细血管和/或微静脉基础上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已存在的血管处以芽生或非芽生(套迭)的形式生成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在成人,它至少包括6个连续的步骤:已存在的周细胞的分离;内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管腔;周细胞粘附、血管的稳定。在此过程中涉及多种分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形成是从已经存在的血管床中通过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以芽生或非芽生的方式生成新生血管系统的过程,与正常的生理过程(如伤口愈合、胚胎发育等)和许多病理过程(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类风湿性关节炎、脑和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血管形成中的主要细胞是内皮细胞,它存在于所有的血管上,通过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分化和结构重建构成了新的毛细血管网。除内皮细胞在血管发生过程起重要作用外,支持细胞(如肿瘤细胞、外周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细胞和体液成分也都与血管的发生有关。因此,血管发生的测定非常复杂。当今尚未有任何一种体外的实验方法能精确地模拟这一复杂的过程,但结合体外、体内血管形成的测定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血管发生的作用机理。本文介绍了当前体内外用来研究血管形成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最新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1 神经水肿的病理生理学 根据发生机制不同,神经水肿在病理生理上主要分为两种典型类型,即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中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是指由于血管通透性改变引起血浆外渗,聚集于细胞外间隙所致的水肿。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紧密结合形成一层不通透的屏障,各种物质只能依靠特异性转运机制才能通过该屏障进入神经组织间隙。当发生缺血、外伤、肿瘤、感染等病损时,屏障的通透性可明显增加,从而导致血管源性水肿的发生。在病理上,血管源性水肿所  相似文献   

5.
刘胜平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2):114-115,118
血管生成是指活体组织在已存在的微血管床上芽生(sprouting)出新的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这是人体内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生理过程,也是维持机体稳定与完整性及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方式。它是一个多种细胞因子和多种细胞成分参与的、动态的、协调的复杂过程。生理学上多见于伤口愈合.或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分化后人胚胎干细胞为材料,建立仿人类早期胚胎血管发生的芽生类胚体模型.方法 将未分化人胚胎干细胞以类胚体(EB)的形式诱导分化,再以不同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作用于类胚体、进行芽生类胚体的二次诱导,摸索芽生类胚体的最佳培养条件;并以LDL吞噬法、免疫荧光抗体标记以及培养体系中加入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等方法检测芽生类胚体中是否存在人胚胎干细胞分化后的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结果 (1)分化第11天的类胚体已能够在胶原基质中形成芽状分支,彼此间还能互相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2)在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FGF)的胶原基质中,从EB中伸展出的芽状分支能吞噬Dil-AcLDL、表达CD31、具有类似于血管腔的三维中空结构,称为芽生EB.刺激芽生EB发生的细胞因子最佳浓度为:VEGF50ng/ml,FGF 100 ng/nd.(3)芽生EB间的网络状结构,能被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素和PF4抑制.结论 芽状结构中含有由人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内皮细胞,芽生EB是研究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胚胎血管生成的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7.
构建内皮细胞三维芽生模型,为调控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药效研究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的检测手段。通过倒挂悬滴式的培养方法使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再将细胞团分别放入Matrigel,鼠尾胶及纤维胶3种基质中进行三维培养。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团在纤维胶中形成了明显的相互连接的毛状管腔样结构,即芽生。经验证,内皮细胞团在纤维胶中能形成明显的管腔样结构,且该方法能够成为一种体外观察研究管腔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纤溶酶原蛋白水解片段Kringle 5(K5)具有治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但是K5已获得美国专利。本研究应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缺失突变型(K5Mut1)并检测其体外活性。方法除去K5外环两端的N端和C端15个氨基酸残基以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但同时保留K5分子中的所有3个二硫键以保留完整的外环结构域,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突变型K5 Mut1 (Cys1-80);MTT法分析突变型K5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K5 Mut1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原代培养的视网膜内皮细胞,EC50(抑制50%细胞增生的药物浓度)约为35 nmol/L,是完整K5活性的2倍。在同样浓度范围内,K5 Mut1并不抑制同源的周皮细胞,表明K5 Mut1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结论K5 Mut1是一种比K5作用更强的血管增生抑制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实体肿瘤等血管增生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莉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8,37(3):321-323
研究证明,临床上任何可探测出的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生成的.Folkman等[1]提出,实体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的生成,如果没有血管,肿瘤直径不会超过1~2mm,目前研究表明,肿瘤血管形成与下列机制有关:(1)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产生过多使之与肿瘤血管抑制因子失衡,导致内皮细胞激活,产生血管生成表型(angiogenic phenotype);(2)血管部位细胞外基质改变、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芽生、增殖和迁移;(3)新生内皮细胞索形成管状毛细血管襻及管腔;(4)新生血管管腔的贯通[2].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能量来源,也为肿瘤的转移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效率的方法。方法采取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原代培养,高糖DMEM培养基中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PDGF-B),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鉴定。结果原代培养,4~6天可见细胞长出,2周可以传代;传代培养,1周可以传代1次。镜下可见细胞以梭形为主,呈"峰-谷"状生长,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浆内有大量染成棕黄色的肌丝。结论在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培养时,加入PDGF-B培养,可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并缩短了培养周期。  相似文献   

11.
成人和3种成体哺乳动物血管组织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组织结构及其演化关系,探讨血管的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5例成人尸检大动脉和中动脉标本、5只家犬主动脉和股动脉标本、12只大鼠大动脉至髂动脉标本、3只家兔大动脉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人与成体犬、大鼠、家兔大中血管壁一般包括内膜、中膜、外膜和鞘膜4层.血管内膜内皮表面可见成血-血管干细胞归巢和内化与血液沉积物及其表面内皮化;内膜与中膜之间可见内膜细胞与膜平滑肌细胞演化序列;中膜与外膜之间可见平滑肌退变序列;外膜外有神经源的鞘膜.植物神经末端可演化形成滋养血管.结论: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主要由归巢和沉积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形成的内膜细胞演化而成,内膜细胞演化形成中膜平滑肌,平滑肌退化而成外膜.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镜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野百合碱诱发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周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腺泡内无肌型肺动脉内皮下存在着周细胞层,后者与前者的胞浆突起紧密相连。在实验第16天和第24天实验组大鼠(T组)肺动脉压升高持续在4.19~5.79kPa时,可见无肌型肺动脉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现象,细胞外基质也增多,使无肌型肺动脉壁出现肌层和增厚。因此认为,在慢性肺动脉高压时,周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和增生是腺泡内肺动脉构型重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助孕方对免疫性不孕大鼠的疗效影响。[方法]设立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助孕方组、强的松组,各组分别以精子、福氏佐剂等混悬液腹股沟皮下注射免疫雌性SD大鼠造模,生理盐水(NS)组皮下注射NS。造模4周后,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服用NS,助孕方组、强的松组分别服用助孕方药和强的松,2周后与雄鼠合笼。在首次免疫前、各次加强免疫后1周取血ELISA法测定AsAb,SABC法检测子宫内膜IgG、IgA免疫积分,同时比较各组大鼠受孕数及孕鼠平均着床点数。[结果]助孕方组着床点数及受孕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助孕方能降低子宫内膜IgG、IgA积分。[结论]助孕方对免疫性不孕大鼠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子宫内膜IgG、IgA免疫积分的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分布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树突状细胞在外周血、动脉壁以及脾脏分布情况及与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 链脲菌素腹腔注射及经高脂饮食喂养8周形成糖尿病大鼠内膜增生模型,分别取外周血、动脉壁以及脾脏组织.并制备组织单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合并糖尿病大鼠内膜较正常对照大鼠内膜增生明显(P<0.05),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布明显减少且主动脉内树突状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比例检测同样发现,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合并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外周血及主动脉内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及高脂饮食喂养的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与树突状细胞及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膜增生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3脂肪酸对高脂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养(HF)组和HF+n-3脂肪酸干预组。饲养11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体重以及内脏脂肪含量、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等,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ICAM-1、MCP-1和NF-κB/IκBα蛋白表达。结果n-3脂肪酸组大鼠体重第1-11周均明显降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TG、TC、LDL-C、总FFA和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均明显低于HF组,HDL-C则明显高于HF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n-3脂肪酸组大鼠主动脉主动脉内膜完整无内皮细胞脱落现象,内膜下泡沫细胞及炎细胞浸润减少,内膜的NF-κB呈弱阳性表达,IκBα呈阳性表达,ICAM-1和MCP-1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n-3脂肪酸能有效阻断高脂饲养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6.
(吴永平)(车东媛)(张婉蓉),(李文英)RoleofthePericytesofIntra-acinarPulmonaryArteryintheStructuralRemodelingofPulmonaryVessels¥WUYong-ping;C...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注射液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银杏叶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银杏叶注射液能促进AGEs作用下周细胞的增殖,浓度125~400 mg•L-1的银杏叶能明显促进AGEs作用下周细胞的增殖(P<0.01),呈剂量依赖性。银杏叶注射液能明显抑制AGEs对周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促进凋亡的作用,使周细胞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凋亡细胞数下降(P<0.01),并能降低AGEs诱导周细胞TGF-β的表达。结论:AGEs可通过氧化应激对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产生损伤,应用抗氧化剂银杏叶注射液可以减少AGEs对周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warfarin-induced aortic medial calcification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of rats induced by warfarin was studied. Thirty healthy and adul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Warfarin group (n=10), Atorvastatin group (n=10)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n=10). Caudal arterial pressure of rats was measured once a week, and 4 weeks later, aorta was obtained. Elastic fiber, collagen fiber and calcium accumulation in tunica media of cells were measured by Von Kossa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rfarin treatment led to elev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aortic medial calcification. The chronic treatment also increased collagen, but decreased elastin in the aorta. However, the atorvastatin treatment had adverse effec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reatment with atorvastatin presented evidence of blood pressure lowing and calcification reducing.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atorvastatin protected aortic media from warfarin-induced calcification and elevati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相似文献   

19.
应用血管银染铺片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对大鼠胸主动脉中膜肌层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胸主动脉中膜两弹力膜间,平滑肌一般我成三层,肌层间呈相互交错的网络状结构,环形、螺旋形走向的肌纤维共存,由近内膜部向近外膜部,各层平滑肌细胞的交角逐渐减小。这一构筑有助于增强动脉壁的应力张力,以适应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D大鼠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与幼年大鼠肥胖及动脉粥样病变的关系。方法将出生第3天的雄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3只一笼,过度喂养组10只一笼,每笼分别由其母孕鼠喂养至21天,断乳后两组大鼠均正常食料喂养60天,观察两组大鼠体重、身长,计算Lee’s指数;测定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计算体脂比;测定两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出生21天时,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5,t值分别为-13.93,-2.73,-4.87),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1,t值分别为-10.217,12.027),血糖无明显差异(t=-2.08,P>0.05)。出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较对照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明显增加(P<0.01,t值分别为-10.55,-3.93,-5.99),血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血糖和血三酰甘油均明显升高(P<0.05,t值分别为-2.26,-9.028,9.734,-5.472)。生后60天过度喂养组大鼠腹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伴纤维化,内膜与中膜间可见粥样斑块、泡沫细胞及散在钙化灶,中膜平滑肌细胞增多、排列紊乱、核深染,其长轴垂直于弹力纤维,血管壁向管腔内突出。结论哺乳期过度喂养乳汁可致乳鼠肥胖,终止过度喂养后大鼠肥胖仍可持续至青春期并出现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