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0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分别于抗生素使用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5天做大便的肠道细菌分析。结果有60%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其中1周岁内婴儿有74.7%出现菌群失调,与1~3岁及>3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程度较重。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为31.9%,而1~3岁及>3岁组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2.16%;肠道菌群失调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1周内(91.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的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影响大。结论抗生素使用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失调与广谱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临床发生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及其有效预防措施。②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了解患者年龄、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③结果在随机调查的患者中,60岁以上发生菌群失调的患者约占60%;其中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超过2周者占51.4%;联合应用3种抗生素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70%;碳青酶烯和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较其它种类抗生素更易导致菌群失调。④结论老年人、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长期用药以及使用疗效高的广谱抗生素都是继发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发生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度其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了解233例患者者年龄、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结果腹泻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老年人(〉60岁)123例(54.2%)。其中Ⅰ度44例(18.9%);Ⅱ度134例(61.8%);Ⅲ度55例(23.6%)。大便常规检查54%患者正常,46%患者大便检查异常。195患者有应用抗生素史,使用1种抗生素的45例,使用2种抗生素的122例,使用3种抗生素的21例,使用4种抗生素的7例,发生菌群失调在使用抗生素后3~21d,平均(9.8±5.6)d,1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中3例应用2种,11例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超过14d。结论 老年人、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长期用药以及使用疗效高的广谱抗生素都是连续发生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同时应用活菌制剂及益生元,可能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群,调整菌群失调,增强肠道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儿重度烧伤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本文报告6例小儿肠道菌群失调的治疗体会.临床资科自1993年5月,共有9例烧伤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其中小儿6例。年龄1.5岁-11岁,平均5.6岁。烧伤面积30%~57%,平均41.1%,Ⅲ°面积12%~39%,平均16.9%。临床表现:厌食,腹胀,腹泻5~15次/日,大多呈蛋花汤样或稍呈暗绿色,有恶臭及腥味、精神差。均出现在应用抗生素15天以上者或烧伤中晚期,持续6天~10天。实验室检查:便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绿脓杆菌1例,白色念珠菌5例。便中球杆细菌比例为3~5:1,富含脂肪泡沫。抗生素应用史:…  相似文献   

5.
肺炎继发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感染及菌群失调而继发的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52.0%),其发病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以小于1岁和大于65岁的人群高发,呈年龄两极化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查阅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个登记。结果:在所有302例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77.8%;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32.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3%,肝硬化患者10.6%,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9%,糖尿病患者29例9.6%,脑血管意外患者24例7.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尿毒症患者6.3%,风湿系统疾病患者3.3%;其中使用抗生素者达84.1%;表现为I度菌群失调者14.6%,II度菌群失调者76.8%,III度菌群失调者8.6%;其中94.7%主要表现为腹泄;所有302例患者均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1.7%在治疗7天内症状缓解,76.8%治疗8-14天症状缓解,15.9%治疗15-21天症状缓解,1.3%治疗22-30天症状缓解,4.3%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年老体弱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部分表现为II度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抗生素腹泻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小儿腹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丽珠肠乐胶囊是双歧杆菌活菌口服制剂 ,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自 1995 - 0 5~ 2 0 0 1- 10 ,我们应用丽珠肠乐治疗小儿抗生素性腹泻 6 4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确诊为肠道菌群失调的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 4例 ,男 36例 ,女2 8例 ;对照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患者年龄为5个月至 6岁 ,均有抗生素应用史 ,应用时间 4~ 30d不等。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与秋季腹泻等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痰液真菌培养后,明确了真菌感染患者144例.分析呼吸系统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病程、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为慢性支气管炎(42.4%)>肺肿瘤(25.7%)、肺源性心脏病(16.0%)>肺气肿(9.77)%、肺炎(6.2%),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年龄≥60岁的为67.1%,年龄<60岁的为31.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为72.9%,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为27.1%,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1);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2周的为93.7%,应用抗生素<2周的为6.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特点是易发生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抗生素应用不当的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细菌培养意识淡薄、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滥用激素、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等疾病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发病率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127例IBS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总发生率为60.6%,伴抑郁症者68例(53.5%),肠道菌群失调者46例(36.2%),功能性消化不良者46例(36.2%),抑郁症在肠易激综合征各型中普遍存在,而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见于腹泻为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痰液真菌培养后,明确了真菌感染患者144例。分析呼吸系统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及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病程、抗生素应用的相关性。结果:144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患者中,不同疾病真菌感染的构成比为慢性支气管炎(42.4%)>肺肿瘤(25.7%)、肺源性心脏病(16.0%)>肺气肿(9.7%)、肺炎(6.2%),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年龄≥60岁的为67.1%,年龄<60岁的为31.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为72.9%,原发疾病病程<6个月的为27.1%,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真菌培养前应用抗生素≥2周的为93.7%,应用抗生素<2周的为6.3%,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的特点是易发生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抗生素应用不当的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医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细菌培养意识淡薄、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滥用激素、恶性肿瘤的放化疗。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菌群失调与抗生素应用情况 ,以增强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方法 :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法诊断有无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的程度 ,并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的发病率为 6 5 .0 % ,引起菌群失调的药物种类多样化 ,主要是头孢菌素、亚胺培南、青霉素、哌拉西林、克林霉素。结论 :对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时 ,有必要进行肠道菌群的监测 ,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腹泻患者120例肠道微生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及抗生素使用情况,增加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 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120例腹泻患者有无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的程度,并回顾性调查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98例出现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76例,真菌感染率为10%。引起菌群失调的抗生素主要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易被打破,对于腹泻患者使用抗生素时,有必要进行肠道菌群监测。  相似文献   

13.
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的发生情况及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方法统计180例入住ICU初次接受抗生素治疗,不伴腹泻且无胃肠道利用禁忌证的危重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7~10d内AAC的发病率、肠道菌群失调和AAC的严重程度构成及抗生素应用情况,采用粪涂片染色镜检法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结果180例患者AAC总发病率为15.6%(28/180),其中重度AAC占28.6%(8/28)。易导致AAC的抗生素依次为广谱青霉素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联使用AAC发生率为9.21%(7/76),二联使用为13.16%(10/76),三联使用为31.82%(7/22),≥四联使用为66.67%(4/6),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8例重度AAC中,抗生素一联使用2例,二联使用1例,三联使用2例,≥四联使用3例,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生素抗菌谱愈广、联合使用种类愈多,AAC的发生率愈高,病情愈重。危重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A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 AAC)的发生情况及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方法 180例入住ICU初次接受抗生素治疗,不伴腹泻且无胃肠道利用禁忌证的危重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7~10d内AAC的发病率、肠道菌群失调和AAC的严重程度构成及抗生素应用情况,采用粪涂片染色镜检法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结果 180例患者AAC总发病率为15.6%(28/180),其中重度AAC占28.6%(8/28)。易导致AAC的抗生素依次为广谱青霉素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联使用AAC发生率为9.21%(7/76),二联使用为13.16%(10/76),三联使用为31.82%(7/22),≥四联使用为66.67%(4/6),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8例重度AAC中,抗生素一联使用2例,二联使用1例,三联使用2例,≥四联使用3例,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 <0.01)。结论 抗生素抗菌谱愈广、联合使用种类愈多,AAC的发生率愈高,病情愈重。危重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AAC的发生。目的:观察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 AAC)的发生情况及与抗菌素使用的关系。方法:180名入住ICU初次接受抗生素治疗,不伴腹泻且无胃肠道利用禁忌症的危重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7-10天内AAC的发病率、肠道菌群失调和AAC的严重程度构成及抗菌素应用情况,采用粪涂片染色镜检法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结果:180例患者AAC总发病率为15.6%(28/180),其中重度AAC占28.6%(8/28)。易导致AAC的抗生素依次为广谱青霉素类、头孢三代、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联使用AAC发生率为9.21%(7/76),二联使用为13.16%(10/76),三联使用为31.82%(7/22),≥四联使用为66.67%(4/6),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1)。8例重度AAC中,抗生素一联使用2例,二联使用1例,三联使用2例,≥四联使用3例,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 <0.01)。结论:抗生素抗菌谱愈广、联合使用种类愈多,AAC的发生率愈高,病情愈重。危重患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A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干部保健中心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7 08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收集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34%,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原发基础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上呼吸道、泌尿道分列第二、三位;2000~2006年发生率大致呈现逐年上升的特点;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显著相关(P<0.01).结论: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应采取加强基础疾病治疗,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常见病原菌感染的监测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并发肠道真菌感染的诱因、诊断及防治。方法:对30例合并肠道真菌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的基础疾病、年龄、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情况进行分析,以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使用过广谱抗生素,60岁以上占70%。给予氟康唑治疗,痊愈14例,死亡3例,重症肝炎合并霉菌感染3例中死亡2例。结论:慢性肝病易合并肠道霉菌感染,预后不佳,应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研究沂蒙山区不同人群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因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者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或霉菌性肠炎的患病情况及主要原因。方法 对我院门诊1988-1999年反复应用广谱抗生素的394例IBS患者进行粪便涂片菌群分级及粪便培养。结果 发现B级菌群失调患者202例,发生率51.26%;C级菌群失调188例,发生率47.71%。其中6例涂片革兰氏染色发现大量G^ 球菌,12例发现酵母样真菌孢子和菌丝。粪便培养发现有枸橼酸菌属等条件致病菌生长,而未发现肠道传统致病菌生长。结论 IBS属功能性肠病,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病情加重,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住院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单用美罗培南)和研究组(美罗培南+参苓白术颗粒),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和菌群失调发生的情况。结果: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果良好,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和74%(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肠道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用于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粪便涂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范琳  马国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66-66,74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加强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244例腹泻患者菌群失调的程度。结果244例腹泻患者188例出现菌群失调。其中Ⅰ度菌群失调50例(26.6%),Ⅱ度菌群失调78例(41.5%),Ⅲ度菌群失调68例(36.2%)。真菌感染率6.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严重烧伤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肠道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例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烧伤患者(烧伤面积25%~70%,平均50%;抗生素使用时间10~33d,平均使用21d)给予停止或减少抗生素使用,口服谷氨酰胺及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促菌生的综合治疗。结果:经过综合治疗5~12d后症状消失,复查大便常规正常,逐渐停药,11例全部治愈。结论:对并发肠道菌群失调的烧伤患者停用抗生素、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及微生态调节剂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黏膜修复,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有效纠正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