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季节的关系。方法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并对2010年患者MP-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年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0.10%;男、女性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0.74%、3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4岁阳性率最高;季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滴度〉1:640的患者占10.18%。结论MP感染逐年增加,3~14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女性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全年均可发病;大多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的蛲虫流行特征。方法选择重庆市城区和农村各1个区县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按东、西、南、北、中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50名3~12岁儿童,每个点750名以上。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分析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结果重庆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5%,城市(2.14%)低于农村地区(12.13%)(χ2=62.14,P〈0.01)。城市及农村儿童的性别间比较,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城市=0.21,χ2农村=1.32,P均〉0.05);同一性别间,城市与农村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农村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城市=12.65,χ2农村=34.22,P均〈0.01);在同一年龄组间比较,除11~岁组外,其他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各个年龄段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动不大(χ2趋势=0.89,P〉0.05);农村儿童感染率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χ2趋势=3.36,P〈0.01)。结论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具有不同特征,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庆市儿童血铅水平,儿童血铅检测的结果分析。方法采用MG2型血液铅铬分析仪检测515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对4个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60.63±12.85)μg/L,男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9.45±11.63)μg/L,女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5.81±5.87)μg/L;其中血铅水平≥100μg/L者72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9%。其中男童45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4.41%。女童27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3.41%。儿童血铅水平均值、铅中毒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男女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庆市0~12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探讨儿童皮质脊髓束年龄和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 9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且颅脑磁共振检查正常的儿童(年龄5d~18岁)。按年龄分为5组: 婴儿组(组1,≤1岁),幼儿组(组2,>1~3岁),学龄前组(组3,>3~6岁),学龄组(组4,>6~12岁),青春发育期组(组5,>12~18岁)。每个年龄组内再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各组儿童分别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 根据感兴趣法选取皮质脊髓束感兴趣区并重建,测量重建的皮质脊髓束的扩散张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年龄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数各向异性(FA)值、纤维示踪平均长度、体积以及示踪的纤维束数量不完全相同(P<0.01);组间的两两比较间发现,1组与2组间ADC值、FA值及示踪纤维平均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与3组间FA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与4组间ADC值、FA值、示踪纤维平均长度、纤维束数目及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C值与年龄间呈负相关,余参数与年龄间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皮质脊髓束发育具有阶段性,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磁共振扩散张量技术可用于观测儿童皮质脊髓束,评价其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DCMAPD)及时间离散度(TD)的定量检测,为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20~84岁。将其按年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及>70岁分为6组。依次对所有志愿者的胫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常规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时限(DCMAPD)和时间离散度(TD)的差异。结果 四条神经中仅腓总神经DCMAPD在不同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条神经DCMAPD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DCMAPD和TD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成人DCMAPD值在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中可不分年龄及性别采用统一的参考值,而腓总神经则按照50岁前后来区分参考值比较合理,TD值可不分年龄及性别采用统一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碘营养状况,科学制定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方法调查重庆市40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中心小学100名学生,采集尿液,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计算中位数。结果检查8~10岁儿童尿碘4050人,尿碘中位数为246.00μg/L,碘含量≥100μg/L的尿样占88.07%。40个区县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大于100μg/L,中位数在100~300μg/L间33个,占82.5%;300μg/L以上7个,占17.5%。男女性别间及年龄间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渝西、渝东、渝东南3类地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9、270.0和25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较好的2类地区以及榨菜生产和非榨菜生产2类地区儿童尿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和儿童可能存在碘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州市花都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人群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为该区评价和制定乙肝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样本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共调查1~59岁人群419人,HBsAg总携带率为9.1%,将调查人群分为1,岁、7。岁、17.59岁3个年龄组,结果3组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2.2%、1.9%、15.0%,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不同年龄组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阳性携带率分别是8.9%和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总阳性率为66-3%,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0%、60.2%、63.0%,不同年龄组抗-HBs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HBsAg携带率、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M全阴率男女性分别为46.9%和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M全阴率在各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结论花都区自1992年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大规模接种以来,乙肝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韶关市1~5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与乙肝免疫水平,评价现阶段儿童乙肝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从全市10个县(市、区)中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08年在幼儿园(托儿所)1~5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共采集1~5岁儿童血清1485份,HBsAg阳性率为0.88%,随年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男性0.93%、女性0.82%,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6,P〉0.05),地区间最高的是南雄市(0.97%),最低的武江区(0.80%),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8,P〉0.05);抗-HBs阳性率为65.86%,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男性65.01%、女性66.80%,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24,P〉0.05),地区间最高的武江区(66.27%),最低的是乳源县(65.47%),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8,P〉0.05)。结论韶关市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实施后,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显著;抗-HBs阳性率偏低,加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剂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其拖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为针对两者关系实施团体辅导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成都医学院304名学生,施予Tuckman拖延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显示:①自尊与拖延之间呈负相关(P=0.001);②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自尊水平高于男性。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尊水平和拖延行为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一和大二、大一和大四、大二和大三、大三和大四之间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和大四在拖延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年龄(〈20岁和≥20岁)的大学生其自尊水平与拖延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拖延现象值得关注,该医学院校大学生自尊与拖延呈负相关;大学生自尊水平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拖延行为在年级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性别、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市小榄镇7月~7岁儿童乙肝病毒标志物携带情况,为传染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1月1日-6月30日在小榄镇小榄人民医院检测的7月~7岁3396名儿童乙肝两对半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sAg携带率为1.59%,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HBsAb阳性率为60.48%,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2~7岁年龄组儿童显著高于7月~1岁年龄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7.81%的儿童乙肝“二对半”五项标志物均为阴性,且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小榄镇7月~7岁年龄组儿童HBsAg阳性率达到较低水平,2岁以上儿童HBsAb阳性率偏低且未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应积极推广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加大乙型肝炎的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北京市城区少儿冬季血清维生素A(VA)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 VD)水平,分析营养状况。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14岁少儿292例,按年龄分为0-1岁、2-3岁、4-6岁和7-14岁四组,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每例少儿血清VA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质谱串联法测定每例少儿血清25-OH VD水平,分析各年龄组VA、25-OH VD水平差异及每组低水平VA、25-OH VD检出率。结果:(1)292例少儿血清VA平均水平为(1.09±0.29)μmol/L,不同年龄组V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10.96,P0.01),以0-1岁组最低(0.9±0.31)μmol/L;所有受检少儿低水平VA检出率为43.84%(128/292),不同年龄组低水平VA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4.74,P0.01),0-1岁组检出率最高(76.32%)。(2)292例少儿血清25-OH VD平均水平(22.12±8.51)ng/ml,不同年龄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7.56,P0.01),7-14岁组最低(18.34±6.34)ng/ml;所有受检者中低水平25-OH VD检出率为80.17%(233/292),不同年龄组低水平25-OH VD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3.79,P0.05),4-6岁组最高(87.05%)。结论:冬季,常住北京市城区0-1岁幼儿的VA最低,7-14岁的25-OH VD最低,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湛江地区学龄前(0~6岁)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该人群中维生素D的健康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我检验中心进行体检的0~6岁儿童共3164例,测定25(OH)D水平,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25(OH)D水平。结果 湛江市儿童血清25(OH)D总体水平为(42.75±12.20)ng/ml,男童为(42.27±11.88)ng/ml、女童为(42.93±12.58)ng/ml,不同性别儿童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秋季25(OH)D水平较其他季节略低。结论 湛江市区0~6岁儿童中缺乏和不足率均随年龄的成长而增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监督和提高儿童维生素D水平,以减少维生素D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1~8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 Immage 800特种蛋白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对968例1~8岁健康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分成7个年龄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实验男女性各年龄阶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参考范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同时与全国操作规程以及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相比较都差别较大。结论1~8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旧的参考范围已不适用于当今人群,各地、各实验室应测定一批健康人的标本,统计出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与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对0~14岁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的儿童,通过其家长填写调查问卷、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肾功能、肝功能及其他血、尿生化指标等检查,筛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石及其他损害。将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配方奶粉分为三聚氰胺高含量组和三聚氰胺低含量组,将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的时间分为≤30d和〉30d,依据年龄分为≤1岁、~2岁、~3岁、~6岁和~14岁组。分析性别、年龄、配方奶粉中不同三聚氰胺含量和用奶时间对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的影响。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情转归。结果接受筛查儿童22091名,患泌尿系统结石374名,其中男性223名,女性151名,男∶女约为1.5∶1。①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3岁各年龄组,三聚氰胺高含量组均高于三聚氰胺低含量组(P〈0.001);~6岁组,三聚氰胺高含量组高于三聚氰胺低含量组(P〈0.05);~14岁组,三聚氰胺高含量组与三聚氰胺低含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聚氰胺高含量组各相邻年龄组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聚氰胺低含量组除≤1岁组与~2岁组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相邻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侧肾结石309例,双侧肾结石6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膀胱结石4例,尿道结石2例。③93例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中,血尿8例(8.6%)、脓尿7例(7.5%)、蛋白尿3例(3.2%)、尿痛或尿哭5例(5.4%)、少尿或无尿2例(2.2%)、水肿2例(2.2%)、血β2-微球蛋白(β2-MG)增高25例(26.9%)、尿β2-MG增高4例(4.3%);BUN和SCr增高各2例(2.2%),均无磷酸激酶同工酶和ALT升高。9例需外科治疗,其余内科保守治疗。治愈34例,好转55例,未愈2例,自动出院或转院2例。结论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与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有关,泌尿系统结石发生可能与年龄无关,与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相关的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对肾脏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5.
杨忠金 《医学信息》2019,(20):121-123
目的 了解临沧地区6个月~5岁健康儿童末梢血各项血细胞检测参数的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儿童保健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ABXPentra MS6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2018年1月~10月到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儿童进行末梢血血细胞检测,将检测的原始数据通过瑞美软件导入Excel,利用Excel筛选出6个月~5岁的儿童3356例,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男女儿童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 8个项目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①5岁以下儿童WBC、PLT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HGB、HCT、MCV、MCH 、MCHC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BC的变化不明显;②6月~1岁时,不同性别儿童RBC、HGB、MCV、MCH、MCHC、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岁时,不同性别儿童8项指标中大多数基本一致,仅个别指标存在差异;4~5岁时,不同性别儿童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MCV、MCH在所有年龄段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性别儿童不同检测项目在相邻两个年龄段间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2~3岁与3~4岁儿童所有检测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沧地区5岁以下健康儿童血细胞检测参数因性别、年龄的不同,应该制定独立的血细胞分析医学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的儿童保健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4城市2~7岁分析人群维生素B12的营养状况。方法2007年5~9月和2008年5—10月,对2002名2~7岁分析人群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血常规检查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其中重庆市485名、北京市513名、珠海市503名、武汉市501名。结果①2002名2~7岁分析人群平均维生素B12水平(ng·L^-1)为775±312,市区(835±271)高于郊区(720±338),P〈0.001;其中重庆市为756±220、北京市为840±414、珠海市为772±245、武汉市为736±317,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2~7岁分析人群维生素B12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2—5岁组维生素B12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r=-0.146,P〈0.001;5岁~组和〈7岁组维生素B12水平相近。(3)4城市分析人群维生素B12减少(〈300)检出率为4.7%。其中维生素B12缺乏(〈200)检出率为1.5%,边缘性缺乏(200—300)检出率为3.2%。重庆市、北京市、珠海市和武汉市分析人群血清维生素B12减少检出率分别为2.1%、3.9%、3.2%和9.6%。④分析人群维生素B12水平主要受膳食维生素B12摄入量的影响,P〈0.001。分析人群平均膳食维生素B12摄入量(μg·d^-1)市区(2.4±2.0)高于郊区(2.0±1.4),P〈0.05;重庆市、北市京、珠海市和武汉市分析人群平均膳食维生素B,2摄入量分别为1.9±1.3、2.8±1.6、2.6±1.8和1.6±1.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⑤分析人群维生素B12水平与Hb水平呈低度相关,P〈0.001。结论4城市分析人群存在维生素B12减少,以边缘性缺乏为主。儿童维生素B12营养状况受膳食维生素B12摄入量的影响,分析人群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何时达到成人水平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ap normal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soforms of adhesion molecules in relation to age and sex in the group of school-aged children. sICAM-1, sVCAM-1 and sE-selectin were determined in the group of 158 normal children sub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6-10 years (68 children, median age 8 years) and 11-15 years (90 children, median age 12 years) and in 70 normal adult blood donors (25 females and 45 males, median age 46 years). The levels of sICAM-1 and sE-selectin fell down significantly over the age range 6-15 years, while the level of sVCAM-1 was remained. Age-related normal range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were expressed as the 5%-95% percentiles intervals: sICAM-1 206.8-486.8 ng/ml, sE-selectin 36.7-153.2 ng/ml in the group of 6-10 years old children, sICAM-1 184.1-354.0 ng/ml, sE-selectin 29.9-114.1 ng/ml in group of 11-15 years old children. The levels of sVCAM-1 were 359.6-822.0 ng/ml and were constant within the examined age interval from 6 to 15 years. The influence of sex was also assayed and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ny age category tested. Normal ranges of sICAM-1 (60.2-218.4 ng/ml), sE-selectin (8.3-116.9 ng/ml) and sVCAM-1 (338.0-1148.0 ng/ml) were established for adult population of healthy blood donors using the same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双生子法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定6~16岁333对双生子的智力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影响.结果 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总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遗传度为0.43,其中言语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 quotient,VIQ)遗传度为0.37,而遗传因素对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ntelligence quotient,PIQ)影响甚小.10~16岁的青少年智力遗传度大于6~9岁的儿童(IQ:0.82 vs 0.00,VIQ:0.80 vs 0.00,PIQ:0.51 vs 0.00).男性的言语智商(0.47)受遗传影响大于女性(0.05);而在男性和女性中,操作智商均主要受共享环境的影响.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总智商和言语智商有中度的遗传度,而共享环境因素对操作智商的影响更大;但智商总分及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测试分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的遗传度都明显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