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剂量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卡介苗(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永不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小剂量BCG(60mg)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33例(82.5%),复发7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10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BCG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MMC)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MMC)20mg加生理盐水4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2周BCG120mg加生理盐水60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3周MMC,术后4周BCG,依次类推,每周1次,两种灌注方法序联交替进行,灌注3月后复查行膀胱镜检,如无特殊发现改为2周1次,3月后再次复查膀胱镜。以后改为1月灌注1次,后改为3月1次,最后为半年1次,整个疗程共2年。结果:随访10月至4年,平均2.4年,肿瘤复发率为5.55%。结论:卡介苗与丝裂霉素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明显降低了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免疫化学疗法在降低肿瘤复发率和延长无瘤生存率方面优于单用免疫药物或单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容易复发,丝裂霉素C(MMC)是常用的膀胱化疗灌注药物,有助于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我院自2006年开始改用丝裂霉素C即刻膀胱灌注方法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与以往常规膀胱灌注方案比较,明显提高了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白细胞介素2(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应用卡介苗,40例应用BCG+IL-2患者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为2年。结果 BCG+IL-2组和BCG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0%(6/40)和23.5%(8/34)。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BCG+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加丝裂霉素C(MMC)和卡介苗(BCG)交替膀胱灌注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进行透明质酸酶加MMC和BCG交替膀胱灌注。结果通过治疗无肿瘤复发30例,复发2例,复发率6.3%。结论透明质酸酶加MMC和BCG交替膀胱灌注可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和卡介苗(BCG)联合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表浅移行细胞癌,接受经尿道切除手术(TUR)。术后分为2组:A组为联合诱导组(59例),术后6h内及术后1周、2周分别行膀胱腔内灌注MMC,术后3周开始BCG诱导加维持膀胱腔内灌注治疗(BCG“6+3”疗法)。B组为单纯BCG组(51例),术后3周开始接受BCG“6+3”疗法。定期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12—70个月,中位35个月随访,A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9/59,复发率15.3%),B组17例患者肿瘤复发(17/51,复发率33.3%),2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肿瘤进展发生率均低,差异不显著;2组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5.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早期MMC膀胱灌注加BCG定期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且比较经济,未增加毒副反府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0例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38例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和27.5%(11/40);MMC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31.6%(12/38)。两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但是费用较高;MMC疗效虽没有THP好,但是费用较低,因而亦常用MMC作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为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9%(12/42);MMC组2年内复发率为31.58%(1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12/38)。2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满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MMC相对膀胱刺激症状较轻,仍可作为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小剂量(40mg)卡介苗(BCG)膀胱灌注与常规剂量(120mg)膀胱灌注比较,评价其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均分为三组。1组:常规剂量灌注组(BCG 120mg);2组:半剂量灌注组(BCG 60mg);3组:小剂量灌注组(BCG 40mg)。术后1周开始BCG+生理盐水5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6次后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活检等随访监测,比较各组间膀胱癌的复发率及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1、2、3组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2%、14.3%、18.0%,2、3组分别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vs1=0.02,P>0.05;χ23vs1=0.13, P>0.05)。1、2、3组膀胱灌注卡介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0%、6%,3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组(χ2=4.07,P<0.05)。结论小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等同于常规剂量,而灌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术前术后灌注白细胞介素2(IL-2)加卡介苗(BCG)或丝裂霉素C(MMC)以及术中膀胱粘膜下,切缘注射IL-2或MMC治疗60例膀胱癌患者,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5~52mo,IL-2+BCG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结论采用IL-2+BCG组的方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74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1)卡介苗(BCG)加丝裂霉素C(MMC)组(35例),MMC4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2)BCG组(39例),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结果随访6~36个月,BCG加MMC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8%,BCG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CG加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单用BCG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丝裂霉素C(MMC)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和单纯MMC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3.8个月,ATRA联合MMC灌注组肿瘤复发2例,单纯MMC灌注组肿瘤复发8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疗效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卡介苗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43例术后复发的作用.结果3年内无复发39例(90.7%),3年内复发4例(9.3%).临床实践证明BCG和IL-2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术后免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卡介苗(BCG)(40例),另一组膀胱灌注THP(40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BCG组和THP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12.5%(5/40)、14.0%(6/4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05),而TH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G组(χ2=9.565,P<0.01)。结论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沈建强  杨荣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46-147,150
目的比较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羟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50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吡柔比星组及羟喜树碱组。羟喜树碱组:膀胱灌注采用羟喜树碱;吡柔比星组:膀胱灌注采用吡柔比星。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提高(P〈0.01)。吡柔比星组与羟喜树碱组的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喜树碱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吡柔比星组。结论吡柔比星与羟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均可靠、副作用小,但是羟喜树碱可明显节省费用,防止患者因经济承受力不足而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
谢华琴  廖建鄂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77-1478
膀胱肿瘤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均占首位,其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通常在术后1年内复发。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对23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联合波姆光热疗方法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吉西他滨与卡介苗联合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与卡介苗(BCG)联合灌注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85例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分为两组:(1)GEM+BCG联合应用组39例,术后立即用吉西他滨1000rag灌注治疗,术后1周GEM2000rag再次灌注治疗,术后2~7周每周BCG灌注治疗1次,以后每个月BCG灌注1次,持续2年。每周行卡介苗灌注治疗。(2)BCG组46例,术后每周灌注1次,连续7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2—3年,平均2年4个月,其中BCG+GEM联合应用组复发率为10.5%,BCG组复发率为2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EM和BCG联合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顺铂(PDD)和卡介苗(BCG)化学免疫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8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1)PDD和BCG交替组44例,PDD 60mg和BCG 60mg,每周1次进行交替膀胱灌注,共灌注12次,以后每1个月交替灌注1次,持续2年;(2)BCG组44例,BCG 120mg每周膀胱灌注1次,连续6次,以后每1个月1次,持续2年。结果:随讠-7年,平均4年,PDD和BCG交替组复发率为9.1%,BCG组复发率为25%,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DD和BCG交替膀胱灌注预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优于单用BCG灌注。  相似文献   

19.
黄盛权  叶刚  廖钱金  王祥卫  吴清剑 《重庆医学》2012,41(20):2047-2048,2051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国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已公开发表的关于BCG联合IL-2与MMC膀胱灌注治疗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比较性研究资料,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的指标,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筛选后有13个文献纳入研究,涉及总病例数611例,其中进行BCG灌注治疗312例,MMC治疗299例;在总的13组入选研究中,有12组研究显示BCG联合IL-2优于MMC,有1组研究显示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提示BCG组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统计学上优于MMC组(OR0.32,95%CI 0.2~0.5,P=0.000 01)。结论 BCG联合IL-2膀胱灌注预防国人膀胱癌术后复发作用优于MMC。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MMC)与卡介苗(BCG)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MMC20 m加生理盐水40 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第2周BCG 100 mg加生理盐水40 ml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每周1次,两种灌注方法序联交替进行,灌注3月后复查行膀胱镜检,如无特殊发现改为2周1次,3月后再次复查膀胱镜检;以后改为1个月灌注1次、3个月1次和半年1次,整个疗程共2年。结果:随访10个月至58个月,平均42个月,肿瘤复发率为7.14%。结论:丝裂霉素C与卡介苗序联灌注的免疫化学疗法明显降低了膀胱癌术后复发率,免疫化学疗法在降低肿瘤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用免疫药物或单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