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及抗C反应蛋白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确诊的SLE患者进行研究。结果SLE患者抗CRP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疾病活动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NA抗体与C3、C4降低,在CR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抗CRP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性有关,抗CRP抗体可能通过影响CRP水平而参与SLE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SLE)治疗前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经上一级医院确诊为SL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欧蒙的抗核抗体谱印迹法条带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AunA、抗Sm抗体,同时用欧蒙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的抗ds-DNA抗体。依据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变化,筛选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较强指标。结果:SLE患者中的AnuA的阳性率为89%,而其他抗ds-DNA抗体以及血清S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63%,同时,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在SLE组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4%、49.8%、43.1%和90%、86%、88%。因此AnuA在SLE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对于诊断SLE有着重要的意义。治疗后抗ds-DNA抗体以及血清Sm抗体显示阳性患者的数量虽然于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unA显示阳性患者的数量相比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SLE患者的重要指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段金霞  冯涛聚  苏文凡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29-2030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的荧光模式,探讨SLE患者自身抗体的多样性、复杂性。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用欧蒙斑点法检测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ENA)。试剂均购自欧蒙公司。结果SLE患者的ANA荧光模式有5种:斑点型74例(59.7%),均质型36例(29.0%),胞浆型7例(5.6%),核仁型7(5.6%),核点型2例(1.6%),其中2例为均质斑点混合型。结论ANA,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等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定、病情追踪随访等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用基因重组的核糖体P0蛋白和纯化的核糖体P蛋白作为抗原榆测126例SLE患者和145例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P0抗体和抗P抗体;同时对126例SLE患者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等,比较以上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SLE患者抗核糖体PO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38.89%,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组为2.0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9,P<0.01);SLE患者组中,抗P0阳性牢高于抗P蛋白抗体阳性率(X2=19.36,P<0.001);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为97.93%,抗dsDNA抗体和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单独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5.08%和9.52%;抗SmD1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单独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17%和3.97%.结论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SLE患者有高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对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有尤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饶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82-184
[目的]探讨抗SSB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SLE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采用线型免疫印迹(LIA)法检测SLE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抗SSB抗体,并记录SL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其与抗SSB抗体的关系。[结果]74例SLE患者血清中25.7%抗SSB抗体阳性,30例对照组仅3.3%阳性,抗SSB抗体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25.7%,排除类风湿关节炎(RA)和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后抗SSB抗体在SLE中检测的特异性为96.7%。抗SSB抗体阳性组的SLE患者颊部红斑、脱发、浆膜炎、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周围血象减低、IgG升高、抗SSA60抗体阳性、抗SSA52抗体阳性及两者均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抗SSB抗体阴性组(P均﹤0.05)。[结论]抗SSB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与颊部红斑、脱发、浆膜炎、sSS、周围血象减低、IgG升高、抗SSA60抗体阳性和或抗SSA52抗体阳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ENA、抗ds-DNA、ANA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过去一直以临床有各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抗核抗体(ANA)阳性,抗ds-DNA滴度增高。周围血找到狼疮细胞为依据。但一部分病人却在整个病程中抗ds-DNA、ANA均正常。SLE出现的自身抗体,弥补了诊断条件的缺陷。本文总结25例SLE病例,评价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抗DS-DNA、ANA在SLE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4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转归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预后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14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与疾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加快、收缩压升高和舒张压升高、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补体C3降低、C反应蛋白阳性、SLE复发、起病急、胸膜炎、神经系统异常和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与SLE预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SLE患者的治疗结局有关的检验指标为心动过速、舒张压升高、补体C3降低、抗ds—DNA抗体、SLE复发、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其OR值分别为2.28、2.34、2.42、2.47、1.98和5.56。结论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多样,心动过速、舒张压升高、补体C3降低、抗ds—DNA抗体阳性、SLE复发和并发器质性脑综合征对SLE的治疗结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对SLE预后的判断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抗ENA抗体是指对核内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的自身抗体。迄今已发现了20多种ENA及其相应抗体,本文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ENA多肽抗体谱和金标法检测双链DNA抗体(ds─DNA)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9例和30例非风湿病患者,观察了SLE患者血清中ENA多肽抗体谱的特征及ds—DNA两者之间的关系。1检测对象及方法1.1检测对象39例SLE患者是门诊及住院确诊的SLE患者,男3例,女36例,年龄10-47岁,30例对照组是已确诊的非结缔组织病患者。1.2试剂ENA多肽抗体谱及金标ds-DNA试剂盒均由深圳恒佳生物工程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抗SmDl抗体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95例SLE组患者、106例病例对照组患者及72例健康组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其中抗核抗体(ANA)和抗SmDl抗体的检测用ELISA法,抗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结果 SLE组患者血清中抗SmDl抗体阳性率为75.8%,抗Sm抗体的阳性率为28.4%,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SmDl抗体的特异性较高,敏感度也高于抗Sm抗体,可以作为诊断SLE的一项参考指标,特异性抗体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SLE诊断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β2糖蛋白Ⅰ(β2GP Ⅰ)抗体的定量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该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8例SLE患者(其中血小板减少者37例)、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β2GPⅠ抗体水平.同时记录所有SLE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指标和其他自身抗体的水平.分析抗β2GP Ⅰ抗体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各种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 抗β2GP Ⅰ抗体在SLE患者中的敏感性为19.44%(21/108),特异性为95.0%;在RA中的敏感性为10%(3/30);30例正常对照均为阴性.SLE组抗β2GP Ⅰ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SLE组3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5例抗β2GP Ⅰ抗体阳性,该抗体与SLE血小板减少无关(r=-0.028,P>0.05).抗β2GP Ⅰ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呈正相关(r=0.566,P<0.01);与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无性;与SLE活动无关.结论 抗β2GP Ⅰ抗体在SLE中有较高的特异性;与SLE血小板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等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6例SLE患者,129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并用免疫印迹法对3组血清进行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同时对SLE组的临床指标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SLE组和疾病对照组的Anu A和其他自身抗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LE组Anu 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健康对照组Anu A均为阴性;Anu A在SLE组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和91.3%,Anu A的敏感度较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 A的特异度高于ANA和组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 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94.6%,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SLE疾病活动期的Anu A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LE疾病非活动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 A等自身抗体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联合检测Anu A等多种自身抗体,对SLE的正确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5,(6):73-75
目的探讨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Anu A和抗rRNP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SLE患者;77例非SLE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4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11例,系统性硬皮病(SSc)1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10例;30例健康人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Anu A、抗rRNP抗体。结果 96例SLE患者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Anu A和抗rRNP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57%、23%、41%和30%,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3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4种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9%、100%、98%和96%,对疾病诊断特异性无明显改变(p>0.05)。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阳性检出率,其检测敏感性可提高到86%;在41例抗ds DNA阴性SLE患者中抗Sm抗体阳性率为26.8%(11/41)、Anu A阳性率为9.8%(4/41)、抗rRNP抗体阳性率为31.7%(13/41)。结论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Anu A和抗rRNP抗体在SLE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各不相同,以抗ds DNA敏感性最高;4种特异性抗体在SLE诊断中有明显的互补作用,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的诊断水平,有利于SLE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以及病情监测追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HCMV抗体与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7例SLE患者及72例对照组血清特异性抗HCMV Ig G和Ig M抗体阳性率及浓度,分析结果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抗HCMV-Ig G抗体的阳性率为98.61%,SLE组阳性率为100.00%,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抗HCMV-Ig M抗体的阳性率为0.00%,但SLE组阳性率为8.0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人群的抗体浓度发现,SLE组的抗HCMV-Ig G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抗HCMV-Ig M抗体浓度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HCMV血清学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的HCMV抗体浓度其临床指标的差异存在不同的特征。结论HCMV感染与SLE存在相关性,具体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风湿类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的一种,它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在SLE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9例SLE患者血清中八种自身抗体,探讨抗核抗体谱检测在S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谢丽华  张浩  彭萍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73-2175
目的比较间接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两种方法学在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异同。方法分别采用IIF和ELIS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89例、非SLE自身免疫患者66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抗ds-DNA抗体进行检测,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学的性能。同时采用IIFA法和ELISA法检测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结果 89例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IIF和ELISA分别为60.7%和75%,在SLE稳定期较活动期差异尤为显著,存在多例IIF检测抗ds-DNA抗体阴性而ELISA结果阳性的样本(9/4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定量检测抗ds-DNA抗体的浓度范围主要集中于〉380 IU/ml,而SLE稳定期的浓度为121~225 IU/ml之间;非SLE疾病组的抗ds-DNA抗体浓度为104~241 IU/ml。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定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溯源定量检测抗ds-DNA可辅助监测SLE患者抗体水平,掌握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鸡卵核42000蛋白的抗体,探讨该抗体与SLE患者相关抗体检测指标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该抗体在SLE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Dot-ELISA法测定200例正常人、424例非SLE结缔组织疾病患者、232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及其滴度。[结果]检测200例正常对照人群未见阳性;96例硬皮病(PSS)患者、152例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DM/PM)患者、17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的血清中末检出有交叉反应。232例SLE患者血清中有156例查出该抗体,阳性率为67.24%。SLE患者血清抗鸡卵核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在患病的活动期为684.81±25.34,明显高于缓解期的404.53±16.63;该抗体与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与抗核抗体(ANA)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补体C3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抗鸡卵核42000蛋白抗体的检测,对SLE诊断和对病情活动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心磷脂抗体(ACA),分析其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探讨病毒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8-2012年医院就诊的100例SLE患者设为SLE患者组,选取同期医院体检的80名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CA、ACA,以及外周血中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特异性抗体,分析3种病毒感染与自身抗体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组ANCA与ACA的阳性率分别为21.00%、33.00%,对照组为3.75%、5.00%,SLE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人群中,SLE患者组抗EBV-VCA-IgA抗体阳性率61.90%,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人群中两组抗EBV-VCA-IgA、抗CMV-IgM及抗HCV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BV感染对SLE患者自身抗体ANCA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未发现CMV及HCV感染对SLE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为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近来发现SLE患者体内存有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体与血小板结合,会引起血小板膜表面粘附分子的变化,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CD62p)是用于检测血小板激活的一种分子标记物,受凝血酶刺激后,CD62p数量可增加20倍,本文通过测定32例SLE患者的CD62p的变化,观察SLE患者体内血小板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志萍 《现代保健》2008,(34):55-5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ematosus,SLE)是一种表现有系统性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血清具有以抗核小抗体为代表的自身抗体。有资料显示,SLE以急性狼疮性肺炎为首发表现的比较少见,仅占SLE的1%-4%,年轻女性多发,其主要发生机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泡毛细血管壁和间质。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胸片X线可见片状浸润阴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和脏器损害的意义。方法69例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狼疮肾炎(LN)和非狼疮肾炎组(NLN)。测定AnuA和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组间抗体水平差异,分析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55.1%和47.82%,疾病活动组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01)。抗dsDNA抗体阴性SLE中有16.6%AnuA阳性。两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LN组两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NLN。结论AnuA和抗dsDNA抗体都是SLE疾病活动指标,与LN相关,AnuA检测是对抗dsDNA抗体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