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品评价》2013,(7):14-14,20
人体内的内分泌调节是通过许多功能调节"轴"(axis)来实现的,性腺轴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外周性腺共同构成的。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节垂体的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促性腺激素再对外周性腺,即它的靶器官发挥作用。睾丸为男性的外周性腺器官,可合成分泌睾酮、雌激素、抑制素、  相似文献   

2.
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和方法的总称,可分为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利尿剂、麻醉剂等不同种类。肽类激素是一类较新的兴奋剂,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索样生长因子-1、促性腺激素、胰岛素、促皮质激素5大类。肽类激素属于人体内源性物质,很难被检测到,但滥用误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引起过敏反应,生长激素可造成肢端肥大症,胰岛索样生长因子-1可引起急性低磷血症,促性腺激素可造成男性性早熟,胰岛素可造成视物模糊,促皮质激素可造成女性闭经等。  相似文献   

3.
李晨曦  章秋 《安徽医药》2015,19(11):2053-2056
垂体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数种激素参与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下丘脑—垂体疾病众多,外伤、肿瘤、炎症等因素均可造成垂体激素分泌和代谢异常,产生相关临床症状.近年来研究表明,垂体疾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之一,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腺垂体激素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现就常见垂体疾病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性腺功能是受黄体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调控的,而这些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又受下丘脑十肽——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5.
醋酸亮丙瑞林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酸亮丙瑞林(LE)是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增效剂,可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诱发生殖器官生成类固醇.长期使用会抑制促性腺激素及性腺甾体生成,1998年在法国批准上市,1992年获得我国进口药品许可证.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 RH-A)通过竞争性结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受体,直接抑制促性腺激素(Gn)分泌。拮抗剂可单次或多次给药,在临床中更是探索出了许多应用方案,如联合氯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等。拮抗剂方案因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减少促性腺激素用量、适应人群广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应用,但其可能导致在新鲜周期移植中的妊娠率偏低。本文旨在阐述拮抗剂在辅助生殖应用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激素放免测定方法以232例正常催乳素分泌及189例正常促性腺激素分泌为对照,观测了各类高催乳素血症198例,各类低催乳素血症191例,儿童组34例,老年组130例,口服长效避孕药9例及高催乳素血症并行 LHRH 兴奋试验者14例。测垂体 PRL,LH,FSH 水平,以研究不同催乳素水平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及高催乳素血症时垂体对 LHRH 的反应性。结果提示:无论高催乳素或低催乳素血症80%以上的受试者血清催乳素与血清促性腺激素分泌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高催乳素血症抑制垂体促性腺功能,反之亦然。高催乳素血症时垂体对外源 LHRH 反应迟顿或完全受抑。催乳素的分泌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及生殖功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经过人工合成改性、置换或者去除部分氨基酸得到了药效更优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该类化合物依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作用被分为激动剂及拮抗剂.目前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本文综述了上市的七种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化...  相似文献   

9.
内分泌是西医的提法,人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如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松果体等)和一些内分泌组织(散在于胃肠道黏膜、脑、肾、心、肺等处)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不经过导管而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发挥兴奋或抑制作用,这就是人体的内分泌。我们通常讲的女性内分泌是全身内分泌的一个部分,即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它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生殖生理轴分泌的性激素来调理的。  相似文献   

10.
杨静伟  李勇 《哈尔滨医药》2005,25(6):115-11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药物促排卵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近20年来,由于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不断增多,其发生率为20%。引起OHSS的药物有:枸橼酸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索(HCG)、绝经妇女尿促性腺激素(HMG)、尿促卵泡成熟激素(UFSH)和促性腺激素(GnRH)等。在诱发排卵治疗时,由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从而生成多个卵泡,发育并分泌过多雌激素,引起卵巢增大。  相似文献   

11.
郭宗儒 《药学学报》2020,(9):2234-2242
<正>1靶标与背景本项目是通过干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治疗与性器官相关的疾病,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控制人体性激素分泌的一个分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又称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GnRH在脑垂体刺激GnRH受体,促进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和泌乳素(PRL)等。GnRH是个线型十肽化合物(1),子宫内膜异位和前列腺癌等一些性器官疾病可通过抑制GnRH受体加  相似文献   

1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十肽类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调节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刺激黄体生成素及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以调节性激素的水平。GnRH对垂体外的多种外周组织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乳腺、卵巢、子宫内膜、前列腺、胰腺、肺、肝脏发生的肿瘤细胞上均有GnRH受体分布,GnRH类似物可抑制这些肿瘤细胞生长。GnRH及其类似物的抗肿瘤效应是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来实现的。本文对GnRH及其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低促性腺性闭经属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主要表现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无卯泡发育,雌激素低落,长期闭经,乳房与生殖器萎缩等,给生育期妇女身心带来很大创伤。本研究分析了低促性腺闭经患者进行51个周期的超促排卵和宫内人工授精(IUI),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量临床和实验资料证明,性腺是电离辐射最敏感的器官之一。有人认为,照射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增加,反映了睾丸的辐射损伤,可作为睾丸辐射损伤的标志。但关于长期小剂量职业性照射对生殖内分泌影响的报告较少。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了医院 X 线工作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简称 LH)和血  相似文献   

15.
崔庆华  张云 《云南医药》2000,21(5):376-377
用放射免疫法对266例昆明市3~18岁健康儿童及青少年进行生长激素测定。结果女性青春期组峰值最高,与各组比较P〈0.01。这与女性早于男性进入春期并与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密切相关,性腺激素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生长发育。其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绝经促性素(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 gonadotrophin,HMG,Menotropins,·Pergonal)是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的,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包含等量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了解正常儿童青春期之前昼夜血清基础促性腺激素分泌的生理规律,并为性早熟的诊断和监测提供正常参考依据。方法 74名4~6岁正常儿童,男54名,女22名。采集每个儿童昼夜血样,运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分析所有标本的血清LH和FSH,采用Excell97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童昼夜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无显性差异。女童夜间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白天;4~5岁年龄组夜间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亦高于白天。结论 青春期之前夜间的促性腺激素脉冲性分泌增多现象的年龄,在女童可能较通常认为的在青春期之前1~2年要早得多。  相似文献   

18.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产生于下丘脑,能控制垂体前叶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进而控制性腺功能。近几年,对开发GnRH 激动剂促进生育的概念已被彻底修正。因为重复使用激动剂不仅不能恢复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病人的垂体功能,而且会使正常的性腺功能受到抑制。这个意外的发现启示激动剂有可能应用于避孕或“药物性阉割”,本文阐述了GnRH 及其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报告一家二例遗传性17α-羟化酶缺乏症。因17α-羟化酶缺乏导致性腺、肾上腺类固醇物质代谢障碍,使皮质激素、性激素合成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分泌增加,脱氧皮质酮、皮质酮分泌增加。临床表现高血压、低血钾、原发闭经及第二性征缺乏。用地塞米松、雌激素治疗使血压恢复正常,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相似文献   

20.
4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川  刘汉均 《云南医药》1998,19(4):247-248
对40例垂体腺瘤进行免疫组化激素定位分类,将其分为单一激素分泌性腺瘤、多激素分泌性腺瘤及免疫且化阴性腺瘤,结合临床分析,并对15例腺瘤进行电镜观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