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临床运用脾胃学说作指导,治疗一、脾胃虚弱型;二、脾胃阴虚、虚火上炎型;三、脾胃湿热型;四、脾胃积热型;五、脾胃湿热型等多种眼疾病例的治验。 相似文献
2.
3.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内连脏腑 ,外络体表 ,无处不在 ,如环无端。经络在眼部的分布致密 ,纵横交错 ,连成网络。人体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任、督、阳跷、阴跷、阳维脉以及十二经筋 ,直接或间接与眼相互沟通 ,相互离合。经络脉道的通畅 ,保证了精气的运输供给 ,使眼睛不断获得濡养 ,精明功能得以发挥。《原机启微》根据经络在眼部的走行分布、起合处所以及翳障的生成部位判断受邪经 ,“翳凡自内眦而出 ,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 ,治在小肠膀胱经 ;自锐眦客主人而入者 ,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 ,治在胆与三焦小肠经 ;自目系而下者 ,为足厥…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11.
论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关于藏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已日益引起重视。但由于对藏象的内涵及其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有着较大的分歧,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借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脏腑是人体机能活动的中心,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不在脏腑的统摄之下,眼也不例外。眼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与脏腑密切相关,脏腑的精、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眼,眼才能保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脏腑功能的失调,是发生眼病的内因。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笔者在眼病诊治中,将其方广泛地运用于多种病狂的治疗,有一定体会,现不揣浅陋,公诸同道。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一病,多发生于中青年,检视眼部,可见视神经乳头明显充血、水肿、边界模糊,视网膜水肿;静脉高度迁曲怒张,色紫红呈节段状,隐藏于水肿的网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阐明“五德终始”是秦汉时的官方哲学,是国家典章制度的依据。秦为水德,西汉为土德。西汉末年以前流行“心属土”说的五行配五脏;东汉以“汉为火德”为国运,故出现了“心属火”说,且后来居上。由于“心属火”说盛行,后人对西汉末年以前一些文献中的“心属土”说进行了伪窜和臆改,本文结合清儒成就的研究所得,证明了这件事实。了解这一史实,对研究我国医学发展史、探讨五行学说的存废、确定一些医籍的成书年代,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中医眼科气血学说的起源和发展概况。论述了气血与眼病的关系,认为气血正常与否都可直接或间接地由脏腑和眼部表现出来,并介绍了气血学说在眼科临床辨证应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18.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其创立的中医理论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本文阐述了《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对中医眼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