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一书中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咳喘(包括短气、不得息),有精辟的论述和行之有效的治法.笔者现略陈己见,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试谈<伤寒论>谵语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谵语是急性热病中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 1 谵语病因病理 谵语之因,皆各有异,分而论之:有被火劫谵语者,有误汗谵语者,有下利谵语者,有下血谵语者,有燥屎在胃谵语者,有三阳合病谵语者,有过经谵语者,有邪伏少阳谵语者,有肝木乘脾谵语者,有亡阳谵语者…….  相似文献   

3.
滋阴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东汉张机在所著《伤寒论》中所创立的滋阴诸法 ,为后世滋阴法的发展和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 ,现结合有关条文 ,归纳如下。1 滋阴清热法主要用于病后余热不清 ,气液两伤之证。其代表方为竹叶石膏汤。第 3 97条云 :“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主之。”张隐庵曰 :“此言差后而里气虚热也。”病后津液损伤 ,不能滋养形骸则其人身体虚弱消瘦 ,元气不足兼有虚热上炎则少气不足以息而气逆欲吐。故用竹叶、石膏清热除烦以去热邪 ;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以补正虚 ;半夏降逆止呕并调补药之滞 ;甘草、…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对腹痛有较深刻的认识,作者分析了张仲景论述腹痛的病机及治法。认为其腹痛病机主要有寒凝、热结,血瘀肝郁、食积、虫忧、阳等七种,治法有散寒止痛、攻下热结、攻逐瘀血、疏肝解郁、攻下导滞、安蛔止痛及温阳补虚等法。  相似文献   

5.
小议《伤寒论》中的和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八法”的概念,但是在该论著中“八法”已具雏形,并有具体的应用。本文试对“和法”的形成、实质、概念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谭勇  姜春燕 《北京中医》2004,23(2):108-109
和法在《伤寒论》中运用广泛 ,本文从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表里双解、寒热并用和虚实兼顾六方面对和法进行了概括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和法为中医传统治疗八法之一在《伤寒论》中,调和营卫,和解表里,和中健脾及补泻合施,寒热并用诸法均可归属和法范畴和法的应用原则应是补虚之中兼达其邪,常用于疾病初期的体虚感邪及疾病中后期的正邪相持或虚中夹实阶段。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位临床医师都希望能迅速准确诊断病情,尽快预测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以便正确决策,指导治疗。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预测,提出了独到见解,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辨证与治疗。因此,笔者将《伤寒论》中的预测观阐述于次,以供借鉴,不当之...  相似文献   

9.
浅谈《伤寒论》中相反配伍用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龙 《山西中医》1989,5(3):36-38
  相似文献   

10.
11.
张小山 《新中医》1999,31(5):57-58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伤寒论》中对心悸的论述虽不多,且杂见于各篇,但其治疗方法及大部分方剂均沿用于临床。笔者将其归纳为5法,略述于后。1温复心阳法本法用于发汗过多,损伤心阳之心悸。临床上除心悸外,以出汗、手喜按于心窝部、气短、神疲为辨证要点。常用...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对五脏各有治法,就治心法而言,可谓据证立法,法随方出,面面俱到。兹将运用养心复脉、补益心阳、强心固脱、温通心阳法治疗心血管危重疾患的点滴体会,简述于后。1养心复脉法心主血脉,心气充足,自可昼夜不停地鼓动心搏,营运周身血脉。然心搏但常,亦有赖于机体血液本身的充沛。如果营血虚耗,心失所养,职神不宁,累及阳气生化不足,则心气衰馁,其搏动不能依次面前,势必发生心跳频率或节律异常的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脉结代及虚里部位悸动不能自恃诸症。仲景治以养心复脉法,炙甘草汤主之。方取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滋液…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为物质基础,故六经辨证包含了脏腑辨证的丰富内容.书中肝病的论治,丰富精当,对后世影响颇大.由于女子的生理病理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治肝法在妇科中应用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4.
试论和法及其在肿瘤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在临床上起着重要作用.明确和法的源流及其含义,扩展和法的应用,将有利于启发临床辨证论治的思路,对于临床治疗肿瘤大有裨益.在肿瘤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和法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带瘤生存"实际上就是"和"的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最好体现,和法则是扶正祛邪治则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深化和延伸.  相似文献   

15.
浅析 <伤寒论> 中的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纳文 《河北中医》2003,25(3):229-230
《伤寒论》中有多处条文提到“厥” ,不仅涉及病因病机 ,而且谈到治则治法、禁忌及预后等各个方面 ,现将其加以整理分析 ,从中不难窥及仲景辨证论治的严谨 ,对后人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厥厥在《伤寒论》中主要是指手足厥冷而言 ,厥虽不是单独的疾病 ,却是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厥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 ,不能相互贯通所致 ,正如 337条所言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厥者 ,手足逆冷是也。”2 厥证分类厥多见于少阴病寒化证阳虚阴盛之时 ,如32 4条所述之由于脾肾阳虚而寒饮留膈 ,胸…  相似文献   

16.
17.
对疾病误治后引起的变证,张仲景在《伤寒论》16条中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本文对《伤寒论》中误治后治疗方法作些探讨。1 试探法 试探法是指误治后引起的病变,先作试探性用药以探测病势辨明病位,待疾病真象暴露后正式立方投剂的方法。如159条:“伤寒服汤药,不利不止,  相似文献   

18.
和法为中医传统治疗"八法"之一。而在《伤寒论》中,"和"代表人体阴阳、气血、五脏的调和,一旦阴阳、气血、五脏功能不和,则可根据辨证,应用"和"这一治法使其重归于"和"。因而和法既不指一具体治法,也不专指某一方剂,而是一种和其不和的治疗法则,是广义的和法。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和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法”,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医圣张仲景善用和法 ,在《伤寒论》一书中体现“和”法的方剂甚多 ,主治颇广 ,可谓开后世和法之先河 ,为后世和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择其要者加以浅议 ,冀以窥其和法用药之端倪。1 解肌表 ,调和营卫 《伤寒论》1 3条云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此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治法。太阳统摄营卫而主一身之肌表 ,抗御病邪而为六经之藩篱。若风寒之邪侵表 ,太阳之经受邪 ,营弱卫强 ,营卫不和 ,乃致头痛、汗出、恶风、脉缓诸症 ,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 ,调…  相似文献   

20.
杜克约 《四川中医》1995,13(9):11-11
正气乃人身之真气,泛指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功能,《内经》把疾病的产生归为本身内有条件和致病因素两个方面、概括为“邪”和“正”,疾病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两个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人体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正气强盛,“阴平阳秘”,卫外固密则疾病就无从发生.反之,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则乘虚而入,使阴阳失调,则疾病由此而生.故《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素问·评热病论》也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虚是形成一切疾病的内因和先决条件,外邪是构成疾病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