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  熊明辉等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8,14(3):173-175,F004
声门上癌约占喉癌的20%~30%[1]。确定肿瘤生长扩散的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正确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CT扫描是喉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声门上癌CT检查的专门报道,笔者收集了24例经病理证实的声门上癌,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旨在探讨CT对声门上癌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男20例,女4例,年龄31~73岁,平均56.6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声嘶、咽痛、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和颈部包块等。24例声门上癌中,肿瘤主体位于会厌者19例,杓会厌皱襞3例和假声带2例,19例经…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无法确定原发部位、搞不清分型的喉癌。对于这一类喉癌,Leroux-Robert于1936年进行过描述,但未予命名。McGavran等在1961年首先冠名为“跨声门癌”。国内申玉山、费声重分别从病理及临床角度进行过报告,主张将原发于喉室的癌列为喉癌的第四种类型或称之为跨声门型喉癌。  相似文献   

3.
CT扫描在声门上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对声门上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声门上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5例患者作了CT仿真喉镜(CTVL)成像。结果:肿瘤呈局部软组织增厚或团块状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本组CT术前肿瘤分期(T)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是87%和90%,评价周围结构受侵的准确性为83%-100%。CTVL能很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并可从足侧观察狭窄远端及声门下区的情况。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声门上癌的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但对评价声事受侵和诊断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转移尚有一定的局限性。CTVL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
声门型喉癌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的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本院1993-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声门型喉癌的资料。结果:CT图像上发现65例阳性,5例阴性。65例中累及左侧声带、右侧声带和双侧声带分别为25例、21例和19例,CT显示声门下区、前联合、声门旁间室带和甲状软骨受犯,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的符合率为89%。结论:CT检查对喉深部结构显示清晰,明显提高了声门型喉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为保存喉功能而选择手术方法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喉及梨状窝癌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喉及下咽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喉及下咽癌患者的螺旋CT资料。结果:病变表现为声门上型15例,声门型18例,声门下型2例,梨状窝癌5例。结论:螺旋CT检查对喉及梨状窝癌具有敏感、可靠、检出率高,能确定病变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气道狭窄,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会厌癌的CT 表现、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43 例经病理证实的会厌癌的CT 资料。结果:43 例会厌癌中源发于会厌喉面23 例;会厌舌面7 例;混合型13 例。肿瘤呈结节状、团块样及不规则弥漫性浸润,增强后可呈不均匀强化。侵犯会厌前间隙18 例;喉旁间隙7 例;舌根部3 例。6 例有甲状软骨破坏,30 例伴淋巴结转移。结论:CT 扫描在会厌癌的诊断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其直接征象可为手术方式、治疗及预后的评价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包膜的HCC在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特点,着重观察肿瘤包膜、包膜密度、包膜是否完整并与病理切片对照。结果34例中,动脉期未显示明确肿瘤包膜,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影18例(52.9%);动脉期肿瘤包膜呈低密度,门脉期和延迟期显示肿瘤包膜呈高密度9例(26.5%);三期扫描均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线状环形高密度影4例(11.8%);动、门脉期未见显示包膜,延迟期显示包膜呈高密度影2例(5.9%);三期扫描均未显示明确的肿瘤包膜1例(2.9%)。在多期扫描图像上,I-Ⅱ级高分化HCC包膜以完整环状强化为主;Ⅲ-Ⅳ级低分化HCC包膜以不完整环状强化为主。与病理结果作对照,不完整环状强化判断包膜不完整的符合率为92.9%。结论HCC螺旋CT多期扫描边缘强化的表现形式多样;依据CT边缘强化表现,可预测HCC的分化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CT对下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证实的下咽癌40例。结果 主要CT表现:(1)病灶位置:下咽上区癌5例(12.5%),梨状窝癌27例(67.5%),咽后壁癌或环后癌6例(15%),混合型2例(5%)。(2)病变密度: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梨状窝变窄或消失。(4)咽后软组织增厚:杓-椎距或环-椎距增宽。(5)喉移位及邻近结构受累。(6)喉软骨破坏(30%)。(7)颈部淋巴结转移(77.5%)。(8)食管及其他结构受累。结论 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包括喉软骨、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主要须与喉癌鉴别,病变发生的部位、声门旋转移位情况、杓-椎距或环-椎距是否增宽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了解螺旋CT诊断小胆总管癌(≤2cm)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平扫层厚和间隔为10mm,增强采用薄层动脉和门脉双期扫描。动脉期扫描采用层厚5mm,螺距1.0,延迟扫描时间30s;门脉期扫描层厚和间隔均为5mm,延迟扫描时间70s。对比剂总量9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10例小胆总管癌的肿瘤病灶均≤2cm,其中病灶直径最小为1.0cm,最大为2.0cm.所有病例均见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和胆总管扩张。螺旋CT平扫1例显示胰头平面高密度,其余均为等密度病灶;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水平所有肿瘤均匀或不均匀的明显强化,同时2例肿瘤邻近层面的胆总管壁不规则的环状强化,其厚度超过2mm以上。所有胆总管至胰头平面均呈“截断”改变,50%的病例可见“晕圈征”。结论:小胆总管癌的螺旋CT特征表现:薄层动脉和门脉期扫描胰头平面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5.
早期胰头癌又称小胰头癌,系指肿瘤直径≤2.0cm。本文搜集了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小胰头癌资料,探讨其螺旋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及其门静脉血管造影(CTP)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43例门静脉癌栓形成的患者作了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30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和CTP成像,15例患者治疗的作了CT随访。结果:螺旋CT轴位和MPR图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癌栓,直接的CT征象为门静脉增粗及充盈缺损23%在动脉期癌栓有不均匀强化;间接征象包括门静脉管壁强化(42%)、侧支循环形成(100%)、门静脉海绵样变(44%)及周围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CTP能直观地评价门静脉的癌栓位置、管径及阻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情况。CT扫描可很好地显示门静脉癌栓治疗后的变化情况。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P图像,可以便完整的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面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20.
肝内胆管细胞癌(PCC)是肝脏原发恶性肿瘤,仅次于肝细胞癌,它起源于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肝内小胆管,约占所有胆管细胞癌的10%,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回顾分析本院1996至2006年间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PCC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及在与肝内其它病变鉴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