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56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行保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28.6%),好转19例(33.9%),无效21例(37.5%);对照组治愈18例(27.7%),好转10例(15.4%),无效37例(56.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肝、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向巧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87-2388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0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3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回顾性调查分析对照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均给予护肝、对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常规护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43例作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全面评估、心理疏导、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等措施.[结果]干预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的实施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方法】本院180例重症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采取护肝降酶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常见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组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PTA);胆碱酯酶(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中各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96.29%,慢加急性重型肝炎91.17%,慢性重型肝炎66.66%,急性重型肝炎35.71%,各类患者疗效差异明显。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和皮疹、四肢痉挛、鼻腔出血、肢体麻木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1.53%。结论:在重型肝炎的早、中期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重肝的晚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并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50例患者行血浆置换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胆红素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其中治愈出院38例,病情好转82例,自动出院21例,死亡9例。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各种准备,术中给予管路护理、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可提高人工肝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08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80例肝衰竭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照组40例未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日、好转率。结果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治愈好转率达到77.5%。结论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手段。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28例(77.8%)好转出院,5例(13.9%)自动出院,3例(8.3%)死亡;存活患者症状、体征好转,生化、凝血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手段,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轻患者身心负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03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3例危重肝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经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精心护理。结果近期98例显效或好转,103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血栓和感染。认为PE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并了解其安全性. 方法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由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猪肝细胞中空纤维管型生物人工肝构成的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2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56次支持治疗,设同期住院病情相似的20例患者作对照组,仅用综合治疗方法. 结果 20例患者中均有显著疗效,中毒症状明显好转,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内毒素明显下降,血氨明显下降.最终5例临床治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1例接受肝移植,2例病情一度好转,自动出院,2例病情恶化死亡或自动出院.治愈好转率75%,有效率90%,不良反应少.对照组4例临床治愈,2例好转,14例死亡,治愈好转率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有显著的支持治疗作用,耐受性良好,能明显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2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穿刺部位的护理及饮食管理是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80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转归,评价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等量冰冻血浆进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血浆置换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降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胆碱酯酶升高(P<0.01).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死亡率为41.25%.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有肯定和可靠的辅助支持与治疗作用.人工肝治疗进行得越早,疗效越好.掌握好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100例重型肝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68例,实验组32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血浆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找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100例患者好转出院83例,恶化死亡8例,病情无明显好转自动出院9例.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中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2例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及疼痛评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重症肝炎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抢救1例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取得了显著疗效,用于早、中、晚期重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0.9%、71.0%和20.5%,说明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疗效较好。[1]重型肝炎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护理上有很大难度,因此,多方面的护理支持显得格外重要。组合型生物人工肝(HBL)是目前国内外新型的人工肝支持手段,它是将培养肝细胞置于生物反应器中,使患者血液或血浆在循环辅助  相似文献   

15.
朱华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25-4925
目的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及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50例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好转46例,死亡4例。血浆置换72例次,出现不良反应10例次。结论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处理、术后置管护理是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50例);2组病例综合治疗基本相似,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异体同型等量血浆2000~3000ml,每周2~3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及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共治疗292次,症状、体征、肝功能和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有效率为68.37%,对照组有效率为32.0%(P〈0.01)。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均能好转。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提高近期存活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治疗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2名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肝性脑病等治疗。观察重型肝炎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1.18%。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中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英  刘婉姝  高迪  翟庆慧  王会 《全科护理》2014,12(9):798-79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病人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肝衰竭病人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从中得到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病人共进行血浆置换107次,治愈好转31例,治愈好转率为73.8%,病人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结论]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140例患者行282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分析2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严密监测、严格操作、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障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价值。方法:用北京伟力888人工肝支持系统,对15例重型肝炎患者均行2次以上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新鲜血浆2000-3000ml。结果:15例患者通过支持治疗,8例存活(其中3例肝功能基本正常),4例自动退院,3例死亡。结论: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