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抗结核药物诱发扁平苔藓1例。患者男,68岁。因周身暗红色皮疹伴瘙痒2个月余就诊。患者“肺结核(活动期)”病史5个月,规律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面颈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密集分布的绿豆至黄豆大小发青、发紫斑丘疹、斑片,伴干燥、脱屑、瘙痒,皮损组织病理提示符合扁平苔藓样药疹。临床诊断为扁平苔藓样药疹,予以调节免疫、抗组胺及外用药物等对症处理,病情好转。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扁平苔藓样药疹临床上较少见,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疹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结核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其中药疹不能忽视,现将4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3岁,因全身反复起红斑、丘疹、脓疱伴痒13年,加重1年,于2010年6月入院治疗.患儿自出生后1周,头面部及全身起红斑、丘疹、水疱,间有糜烂、渗出,伴明显瘙痒.皮损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常有脓疱、结节等皮损出现,多次在当地被诊为毛囊炎、疖肿、麦粒肿、蜂窝组织炎等感染性疾病.8岁前患儿经常出现发热、咳嗽,约每月1次.皮损重或发热时在当地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皮损和发热可好转.6年前,下颏处出现一皮下包块,无发热,在外院就诊,查及肺部有结节阴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为寻常狼疮?结节病?先后给予抗结核药物及泼尼松口服治疗1周,皮损无明显好转,回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并继续应用以上口服药物,4周后下颏处皮损消退,停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4.
胎传梅毒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例1女,30天,顺产。因鼻塞、气急、咳嗽、发热20余天来就诊。生后1周出现鼻塞、流涕、口唇干裂,唇周红斑、痂皮,渐加重,咳嗽、发热,T37.5℃。外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止咳糖浆、先锋霉素”治疗3天,症状稍缓解,体温降至正常。2周后面部皮疹加重,后背、臀、肛周、四肢出现红斑及小红丘疹,尤以口周、颈前、臀部皮疹为重,并出现水疱,在当地给予“炉甘石洗剂、扑尔敏”等药物治疗无效,遂来我科就诊。体检: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4岁。双小腿反复出现红斑、结节、溃疡24年。患者24年来反复发作5次类似皮疹,每次主要为单发,药物治疗不同,最终以大小不一的色素性萎缩性瘢痕性愈合。共行3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硬红斑病理改变。患者2次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一次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16岁时被确诊为肺结核,并规则四联抗结核治疗1年后痊愈。本文总结反复发作24年的硬红斑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6.
泛发性丘疹型玫瑰糠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病史:患者男,34岁。因右手掌起红斑20d,全身泛发红色丘疹2周,于2002年6月28日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就诊。20d前患者右手掌大鱼际近腕处出现一红斑,其上簇集丘疹,并融合,渐扩大致核桃大,有轻度瘙痒,未及时就诊。此前无发热、咽痛等不适。6d以后,躯干,四肢、颜面、颈部、双耳、头皮和手足先后出现密集的红色丘疹,剧痒。就诊前1周在某中医院按“皮炎”服中药治疗(药名不详),经治疗病情无缓解。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内服及外用药物史。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周身出现蓝紫色斑疹、丘疹、斑块,伴痒4月余,加重2个月,于2011年7月25日就诊我院皮肤科。
  患者曾因咳嗽、发热20天以“双肺结核病”于2010年10月8日入住我院结核科,入院后给予抗结核治疗24天,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间断服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肺泰胶囊、利福喷丁胶囊,抗结核治疗大约4个月后于双前臂出现少量紫色斑,后于其上出现丘疹、斑块,搔抓后渗液,痒感明显。2011年4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扁平苔藓,未治疗,2个月前皮疹增多,加重,逐渐延及头皮、躯干及四肢,为求进一步诊治,再次就诊我院皮肤科,门诊以扁平苔藓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流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悸,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女,31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肛周红斑半月,于2006年3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当时体温未测,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约10天左右后(用药不详),体温恢复正常.不久去广东省打工,再度发热,体温39℃左右.在广东省"抗炎输液"治疗(仍不详),体温不能恢复正常,并于入院前半个月肛周出现红斑,无明显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回原籍医院诊断为"脓疱疮"予以抗炎治疗(不详),病情无明显改善.体温持续39℃~40℃,肛周红斑继续扩大,且出现少许渗液.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7岁.双手麻木20余年,全身发热伴皮疹1周. 患者20余年前出现双手麻木,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多次拟"末梢神经炎"应用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1周前患者出现发热、头痛,乡村医生按"感冒"予输液治疗3天无效.4天前面部出现皮疹,后逐渐累及双上肢、双下肢及躯干等部位.于当地县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不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2天后,皮疹仍逐渐增多.2天前就诊于省立医院皮肤科,怀疑麻风,转诊至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13岁 ,因发热、咽痛 2天 ,伴全身红斑、丘疹、脓疱 1天就诊。患者 2天前因咽痛、流涕伴发热到附近诊所就诊 ,给予“克感敏”口服及静脉滴注林可霉素等药治疗。第 2天即出现全身红斑、丘疹、针头大小脓疱 ,皮损对称 ,弥漫分布 ,以躯干部为甚 ,伴轻微瘙痒。患者既往有类似病史 2次 ,8岁时 ,因发热、咳嗽而静注红霉素后发生全身红斑、脓疱。 12岁时 ,也因同样病因服用阿奇霉素后发生红斑、脓疱。 2次发病经治疗 1周左右恢复 (具体治疗不详 )。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 ,患儿无银屑病及其它药物过敏史。系统检查 一般情况差 ,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对45例除有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症状外,且PPD试验强阳性患者,按1:1:1比例分成A、B、c三组,分别随机接受A组2HRZ/4HR+P;B组P;C组2HRZ/4HR治疗。观察第14天、第28天的临床疗效及一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结节性红斑第14天和第28天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0%和93.3%;B组66.6%和80.6%;C组73.3%和86.6%。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年内复发率:A组8.3%;B组50%、C组22.2%。结论:抗结核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PPD阳性的结节性红斑疗效好,治愈率高,有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个月。因右胸,右背部出现红斑,丘疱疹,水疱4天就诊。1周前患儿出现咳嗽,咳痰伴流涕,但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用阿莫西林,甲磺酸治疗后(其体用法不详)咳嗽,咳痰及流涕症状稍好转。4天前发现右胸及右背部出现红斑,继面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反复泛发性皮疹伴发热10年,复发5天,来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反复出现红色丘疹,部位不固定,皮疹略高于皮面,无瘙痒感,伴发热、畏寒,体温最高达39℃,饮酒后较易出现该类皮疹,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皮炎、多形红斑、Sweet病"等,予以"甲泼尼龙40mg/d"治疗,2天后皮疹即消退。但皮损仍反复出现,未再给予治疗,2周左右皮疹可自行消退。5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全身多发性皮疹伴发热,  相似文献   

14.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主诉:口腔溃疡1年,双下肢皮疹3月,发热10d来诊。现病史:1年前始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当地服激素治疗无效,具体不祥。3月前出现双下肢皮疹,小腿为主,充血性,突出皮面,质硬,直径2~3cm,渐加重,激素治疗无效,具体不祥。10d前皮疹破溃,有脓性渗出,伴发热,最高体温40℃,伴寒战、畏寒,人民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取活检,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1周前出现腹痛、腹胀,上腹为主。2d前我院皮科就诊,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热3周,全身皮疹3d,于2004年3月23日入院治疗。患者于2004年2月28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38℃,2d后出现咽痛,曾多次在我院门诊就诊,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体温仍波动在37-38℃。3月13日咽痛加重,体温升至39℃,在内科门诊检查扁桃体Ⅱ度肿大,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1周前右上肢皮肤出现米粒大丘疱疹,伴明显疼痛,水疱沿上肢逐渐扩展蔓延。4天后躯干部及其他肢体也相继出现红疹、水疱,伴发热(38.7℃),皮损处感瘙痒。外院以“带状疱疹”给予病毒唑针0.6g静滴,1次/d,口服安乃静片,外擦阿昔洛韦软膏,治疗2天未见好转,遂来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9岁。因发热、颜面红斑、四肢乏力1周.于2003年4月2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40℃,伴四肢乏力,全身酸痛。面部出现红斑,呈片状.散在分布.直径1~3cm,伴有轻度瘙痒,并逐渐扩大,呈对称性,13晒后皮损加重。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青霉素、复方丹参等药物治疗(具体用量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口腔溃疡,伴疼痛,皮损进行性加重。手、足末端出现红斑、斑丘疹、紫癜、瘀斑,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诊断:S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诱导致药疹的发生率和种类,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2007年我院结核病住院病人资料898例,对其中抗结核药物诱导药疹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药疹发生率为2.68%,其中荨麻疹型9例(占37.5%),麻疹样型8例(占33.3%),多型红斑型1例(4.16%),固定型红斑型1例(占4.16%),剥脱性皮炎型4例(占16.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1例(占4.16%)。结论: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药疹特别是重型药疹的发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7岁。因躯干、四肢丘疹、结节10余年于2009年8月来我中心就诊。患者诉1995年因车祸外伤后输血,以后躯干部出现绿豆大黑褐色丘疹,不能自行消退,近10年皮疹无增大亦无向四肢扩展,无自觉症状。曾于2000年在外院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阴性,临床仍疑诊结核,予抗结核治疗6个月(具体不详),皮疹无明显变化。近1年来皮疹向手臂、下肢发展,仍未感觉瘙痒。否认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4岁,阴囊、双侧腹股沟多发密集丘疹半年,再发加重1周。结核杆菌抗体(+);PPD(3+)。皮损组织病理示:上皮样肉芽肿伴有朗格汉斯巨细胞和混合炎症浸润。抗酸染色显示组织中存在抗酸杆菌。诊断:皮肤结核。三联抗结核治疗后皮疹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