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时,CPB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体外循环(CPB)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差异表达基因,为CPB炎性反应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CPB开始、CPB结束即刻抽取患者动脉血,分离PBMC,用BD Atlas^TM cDNA Expression Arrays表达谱基因芯片对比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将基因芯片技术成功应用于CPB研究,并得到CPB前后PBMC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其中自细胞介素-6(IL-6)和Wnt5a差异表达较明显,但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888,0.13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在CPB后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中有一定应用价值;表达谱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了CPB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CPB引起的炎性反应及其他病理生理反应;PBMC可能不是CPB中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对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技术支持下施行肿瘤扩大切除术.结果 手术过程均顺利,1例术后18 h并发呼吸衰竭死亡;8例无术后并发症,均临床痊愈出院.随访1~12个月,1例因脑转移而死亡,其余7例仍存活.提示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时,CPB可降低外科手术的危险性,扩大手术的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温和低温心肺转流(CPB)中的心肌损伤。方法成年健康杂种犬11只,随机分为低温组(H组,n=5)和常温组(N组,n=6)。H组采用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最低鼻咽温度28~30℃,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最低鼻咽温度35.3~37.1℃。主动脉阻断60min,CPB90min。分别测定CPB前、CPB30、90min、CPB后60min时静脉血心肌相关酶含量;CPB中心脏停跳时间和复跳时间;CPB后60min心肌含水量。结果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CPB中和CPB后均较CPB前升高;且H组AST、HBDH、CK、CK-MB在CPB30、90min,CPB后60min均较N组升高;H组LDH在CPB90min、CPB后60min较N组高。主动脉夹闭后,H组的心脏停跳所需时间明显短于N组;主动脉开放后,H组的心脏复跳所需时间明显长于N组。CPB后60min心肌含水量H组高于N组。结论常温和低温CPB都可引起心肌组织损伤,尤以低温CPB为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中心包血回输对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将24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心包血回输组和心包血不回输组,每组12例。分别于术前5min、肝素化后10min、CPB30min和CPB结束时采集体循环血;CPB结束时同时采集心包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组织因子(TF)、D-二聚体(D—D)的血浆含量。结果两组体循环D—D和TF在CPB30min、CPB结束时分别较本组术前明显增高(P〈0.05)。心包血不回输组体循环D—D和TF在CPB30min、CPB结束时较心包血回输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包血D—D和TF较同时循环血中D—D和TF明显升高(P〈0.05),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缩短。结论直视心脏手术CPB中心包血可激活凝血系统,TF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2例左侧中央型肺癌侵犯左心房超过1/2的病人,在体外循环(CPB)下切除左全肺及大部分左心房,并以自体心包片重建左心房,成功完全切除肿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围术期血浆核因子(NF)-κB活性,ELISA法捡测围术期血浆TNF-α水平。结果两组NF-κB、TNF-α水平,体外循环(CPB)后较CPB前显著增加(P均〈0.05),CPB后各时点对照组NF-κB相TNF-α活性显著高于地氟醚组(P均〈O05)。提示地氟醚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TNF-α活性.减轻了CPB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CPB)改良超滤是在传统超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超滤方法,此技术克服了传统超滤受贮血瓶平面的限制和CPB停止后无法进行超滤的缺点,能充分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并能降低体内许多炎性介质的浓度。本研究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将CPB改良超滤技术应用于临床,观察其对血浆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围体外循环期心肌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炎症活性的直接证据。方法随机选择20例接受CPB手术的病人,于CPB前后及CPB期间获取心肌样品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同时测定围术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分析NF-κB和TNF-α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影响因素之问的相关性。结果(1)CPB前17例病人心肌NF-κB活化,CPB后19例病人心肌NF-κB活性较CPB前明显增加;(2)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血浆TNF-α浓度变化呈正相关;(3)心肌NF-κB活化程度与临床结果及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PB前心肌即可能存在炎症活性,CPB可能导致心肌NF-κB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浆可溶性Fas及其配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在心肺转流(CPB)或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血浆浓度变化。方法19例病人分别在CPB(CPB组,n=9)或非CPB(非CPB组,n=10)下行择期cABG。术前、术毕和术后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sFas、sFasL血浆浓度。结果术毕、术后4h的IL-6和术毕、术后4、12h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非CPB组明显低于CPB组(P〈0.05或P〈0.01)。CPB组的sFas在术后4、12h明显升高(P〈0.05或P〈0.01),非CPB组在术后12h明显升高(P〈0.01),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的sFasL在术毕和术后4、12h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术后12h非CPB组明显低于CPB组(P〈0.05)。结论CPB或非CPB下行cABG均导致sFas和sFasL血浆浓度升高,但CPB的应用使sFasL血浆浓度升高得更多。sFasL血浆浓度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抑肽酶用于体外循环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小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8例首次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各14例。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1h及24h测定TNF-α和IL-10血浆水平,于CPB前,CPB结束后10min,1h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CPB结束后1h及24h,对照组TNF-α明显高于诱导前及相同时点抑肽酶组的水平(P<0.05),CPB结束后1h,两组IL-10均明显增加,但抑肽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B结束后10min及1h,对照组RI较基础值及抑肽酶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小剂量抑肽酶具有抗炎及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体外循环(CPB)中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5~30kg蒙古犬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D-1过滤组(LD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白细胞滤器LD-1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开始2min后打开滤器,过滤5min。分别于CPB前、CPB10min、40min、75min、停CPB和CPB后2h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数量、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并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在CPB中各时间点LD组WBC数量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后显著降低,而LD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停CPB及CPB后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在CPB后各时间点LD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停CPB和CPB后2h,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所需的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LD组(P<0.05);CPB后两组血浆FHB浓度均升高(P<0.01),但LD组在CPB40min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CPB中能有效去除白细胞,保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对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术后心功能不全损伤是心肺转流(CPB)再灌注损伤及全身炎性反应的结果之一,发绀患者往往CPB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实验和临床均证明与CPB开始时的再灌注损伤有关。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对比性研究,观察控制CPB初期通气氧浓度对紫绀型先心病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肺损伤及肺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循环(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CPB装置、心肌保护措施和心脏外科技术不断完善与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率和病死率已大大降低。虽然如此,CPB肺损伤及肺保护的研究仍是心脏外科的热点问题之一。事实上,几乎所有CPB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害肺功能减退,轻者仅有一过性症状,重者则表现为呼吸窘迫(ARDS)乃至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CPB期间肺损伤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缺血再灌注和全身炎症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中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止血芳酸(PAMBA)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I2)对影响,探讨其对CPB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A组)于CPB前、CPB预充液中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0min,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PAMBA250mg;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CPB开始后30min、CPB停机及手术结束时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 CPB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转流后两组各时点和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P<0.01),但A组和B组相比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B组TXB2明显升高,6-keto-PGF1α与转流前比较有所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观察组TXB2的增加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6-keto-PGF1α的增加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前和CPB中给予PAMBA有利于维持TXA2和PGI2在体内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显著减少了CPB和术后非外科性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犬心、肺、脾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0只,体重18~24妇,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地塞米松(D)组,每组5只。麻醉诱导前即刻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后建立CPB,测定CPB前、CPB 1h、CPB 2h、停CPB后30min、停CPB后2h时心、肺、脾、PBMC中TLR-4、TNF-α、热休克蛋白(HSP-70)mRNA表达及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结果CPB可诱发心、肺、脾及PBMC中TLR-4、HSP-70、TNF—α mRNA表达及血浆NO、MDA浓度增加;地塞米松预先给药可减弱CPB诱发的上述改变(脾除外)(P〈0.05)。结论地塞米松预先给药可减弱CPB诱发犬的全身炎性反应,与下调TLR-4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滤除对犬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滤除对犬体外循环(CPB)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蒙古犬12只,体重25—30kg,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C组)和白细胞滤除组(LD组),C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滤器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2min时打开滤器5min。分别于CPB前即刻(T0)、阻断升主动脉后即刻(T1)、阻断升主动脉30min(T2)、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T3)、停CPB即刻(T4)、停CPB2h(T5)自股静脉抽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和血浆L-选择素、白细胞介紊(IL)-6、IL-8、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于过滤后30、60、90min时测定滤器内IL-6、IL-8浓度,并在过滤后90min时取滤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LD组T1时白细胞计数低于C组;两组CPB期间血浆L-选择素、IL-6、IL-8浓度均高于T0,T5时LD组血浆L-选择素、IL-6、IL-8、MPO水平均低于C组。过滤后60、90min时滤器中IL-6、IL-8浓度高过滤后30min;滤器内白细胞滤膜全层布满白细胞,人血面白细胞多于出血面。结论白细胞滤除能抑制犬CPB所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对体外循环(CPB)术中转流平稳期病人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 详细记录82例病人CPB转流平稳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放免法测定所有病人CPB前和CPB中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用PCR-RFLP方法检测其ATIR基因型,根据突变与否分为突变组与正常组。结果 突变组7例,正常组75例。突变组病人观察期内MAP的平均值(MMAP)、最小值(Mini)和扩血管药的用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其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无关。结论 AT1R基因多态性对CPB转流平稳期血压状态有明显影响,可能是CPB中某些情况下循环高灌注和CPB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丙二醛(MDA)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后0,1,3,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清MDA和cTnI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清MDA和cTnI浓度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清MDA和cTnI浓度高于A组(P〈O.01);B组血清cTnI和MD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氏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清MDA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氧自由基在CPB后心肌缺廓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心内直视术患儿体外循环(CPB)前后静脉血白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择期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8例,分别在CPB前(主动脉置管时)和CPB停机时采取静脉血标本5ml,提取RNA。以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取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体外转录得到生物素标记的cRNA,cRNA经提纯和片断化后与U133A基因芯片杂交。杂交后的芯片用专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采集荧光强度值,并用Affymerrix(r) Microarray Suite 5.0软件分析基因表达规律。结果:CPB前表达开放的基因共7023个,CPB后表达开放的基因7810个。与CPB前比较,有2873个基因出现差异性表达,1390个增高,1483个降低,差异性变化在3倍以上者共有96个,本研究按基因编码产物的功能对这部分基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论:CPB引起心内直视术患儿静脉血白细胞基因出现明显的差异性表达,其特点与全身性炎性反应的临床认识相符,某些在功能上与肺损伤有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