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6例。共施行18次手术包括毁损双侧扣带回加双侧杏仁核8例次,双侧扣带回加右侧杏仁核2例次,双侧扣带回5例次,双侧杏仁核2例次,丘脑背内侧核1例次。总有效率为68.7%。术前、术后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精神功能评价量表(GAF)显示总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显示术后明显进步,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8年12月至1989年12月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11例精神病人,获得较满意效果。其中精神分裂症9例,脑发育迟滞并发作性精神障碍1例,神经症1例。病例与靶点选择:精神分裂症靶点选择:扣带回(双侧)1例;双侧扣带回+1侧杏仁核5例;双侧扣带回+双侧杏仁核2例;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1例。脑发育迟滞并发作性精神障碍第一次手术毁损双侧杏仁核,效果欠佳,于20天后二次手术毁损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神经症: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疗效评价精神分裂症:9例病人于手术后,由2~3位精神病科医师采用BPRS精神量表评分,近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癫痫性精神障碍,采用双侧扣带回破坏术26例,扣带回加杏仁核破坏术12例,杏仁核破坏术15例,胼胝体切开术6例,颞叶前部切开术6例,小脑埋藏电极2例;对34例精神分裂症,行眶直回切断术5例,双侧隔区破坏术2例,扣带回加杏仁核破坏术19例,额叶白质切断术8例。结果:67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总有效率为86.6%,34例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为73.6%。结论:手术治疗精神障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术后配合综合治疗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院近年来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多靶点破坏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年龄20~38岁,平均28.0岁。均经精神科明确诊断,多次住院治疗无效果,5次以上住院10例,4次5例,3次1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3例,儿童性精神分裂症、癫痫合并精神障碍及精分伴病态人格各1例。病期3~10年,平均8年零3个月。临床表现有攻击冲动行为、自杀观念、妄想、自言自语、外逃等。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发现,11例行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手术方法: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其中双侧前扣带回加双侧杏仁核15次例(含1例2次手术),双侧扣带回加双侧内囊前肢1次例,双侧杏仁核加红核前区(Forel—H核)1次例。前扣带回,正位片中线旁开3 mm,侧位片侧室前角尖向后20~30mm,侧脑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远期疗效.方法男64例,女23例,年龄7~54岁(平均24.8岁),病程3~37年(平均12.7年).其中全身性发作65例,部分性发作22例.手术除6例儿童采用全麻外,均在局麻下进行,33例行一侧杏仁核加Forel-H毁损,24例行双侧杏仁核加一侧Forel-H毁损,15例行双侧杏仁核毁损,6例行双侧杏仁核加扣带回毁损,5例行一侧杏仁核毁损,3例一侧Forel-H毁损,1例行双侧扣带回加内囊前肢毁损.另外有6例患者进行了两次手术.结果通过3~13年(平均6.8年)的随访,发现18例病人(20.7%)癫痫发作完成消失;32例患者(36.8%)癫痫发作减少90%以上;12例患者(13.8%)术后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手术效果不理想者有25例(28.7%),其中1例患者(1.1%)术后因并发颅内感染而死亡.总有效率71.3%,优良率为57.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前应准确定位致痫灶,并选择适当的手术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32例脑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毁损和扣带回前部切开术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严重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伴严重行为障碍,经3年以上的药物治疗无效。术前患者精神发育迟滞程度经韦氏智力测试评估分级,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经临床大体评定量表(GAS)评估。手术采用脑立体定向,磁共振定位后,双侧杏仁核毁损、扣带回前部切开。手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24个月,再次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结果患者术后经磁共振复查,手术靶点准确无误。手术后的GAS平均分对比手术前有明显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精神发育迟滞程度在轻度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中度和重度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脑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毁损联合扣带回前部切开术对于控制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行为障碍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经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17~38岁,平均年龄25.8岁。病因:脑炎后遗症性癫痫2例,头外伤后2例,CO中毒后1例,不明原因9例。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28年,平均11年。发作类型:大发作13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发作持续时间:每次发作几秒钟或几分钟不等。发作频率;每月发作4次以上。精神症状:粘着14例,冲动10例,伤人3例,毁物3例,情感退缩4例。根据癫痫发作体征及脑电图描记选择手术靶点及侧别。双侧杏仁核7例,双侧杏仁核加双侧扣带回4例,双杏仁核加一侧Forel—H1例,一侧杏仁核加一侧Forel—H1例。毁损时间3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扣带回和杏仁核破坏术对治疗精神病有一定的疗效。单靶点手术所抑制的靶症状,国外虽有报道,但国内资料尚少,这与国內偏向多靶点手术有关。我们于1985年对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双侧扣带回前部破坏术,其中14例得到5年随访;我们于1988~1989年对13例次慢性精神病分裂症病人进行了双侧杏仁核破坏术,现将单个靶点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报道。两组病人术后均无人格改变及智力减退,亦无严重并发症后遗症,无手术死亡。结合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疗效评定标准(草案)评定,两组均无痊愈(恢复)及恶化的病例,扣带回前部破坏术术后5年得到随访的14例中,属显著进步5例(35.7%),进步3例(21.4%),两者有效率为57.1%。杏仁破坏术13例次,术后1年属显著进步4例(30.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1989年以来应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伴有严重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28.45岁。病程4~22年。临床症状,20例均有冲动攻击行为,其他症状有思维联想障碍11例,怪异动作4例,妄想2例,幻听幻视5例。脑电图轻度异常2例,脑室造影4例轻度脑室扩大,1例中度扩大。术前用药折合氯丙嗪500~1800mg,术前量表(BPRS)检查,半数超过50分,大部分在40分以上。定向手术采用FY85~Ⅱ型大型立体定向仪和FYS85型射频仪。毀损靶点为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杏仁核和一侧丘脑背内侧核(优势侧)。湿度60~80℃,时间60~120秒。手术后并发症,仅3例有暂时性尿失禁。手术效果:术后随访6~13个月,按标准恢复4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5例,无效3例。术后量表记分比木前有明显降低(P≤0.01)。17例冲动攻击行为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消失。 Cox1977年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多靶点毁损治疗精神分裂症不可控制的暴力行为获得一定效果。关于毁损靶点,目前国內大多采用双侧前扣带回及双侧杏仁核,效果不理想。本组病例采用毀损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杏仁核和一侧丘脑背内侧核(优势侧),取得较好效果,国内尚未见报道。丘脑背内侧核的毁损对焦虑症、强迫症、攻击行为有效,Spiegel首先采用  相似文献   

10.
我科 1988年以来对 19例行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麻醉 ,现将麻醉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以探讨该术式最佳麻醉模式。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患者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19~ 51岁 ,均符合DSM -Ⅲ精神分裂症标准。病程 4~ 2 1年 ,平均 12年 ,手术前历经抗精神病药物、胰岛素和电休克系统治疗而无效。入院前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进行评定 ,经全面体格检查除外躯体疾患 ,ASAⅠ级。毁损靶点为双侧前扣带回 4~ 6点或扣带回加每侧杏仁核 1点。麻醉方法 手术当…  相似文献   

11.
应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是近几十年来一项新兴的治疗手段。如何选择手术对象并取得较好疗效是精神科和脑外科医生共同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1987~1988年间我院应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20例的资料总结和疗效分析,对手术的适应证及对象选择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商榷。资料及分析 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18例,女姓2例。全部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诊断标准及美国DSM—Ⅲ—R。手术方法为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技术,靶点选择:双侧扣带回7例,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肢2例;双侧扣带回+双侧杏仁核2例;双侧杏仁核1例;双侧杏仁核+双侧内  相似文献   

12.
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坏术治疗精神运动癫痫5例报告江苏省人民医院脑外科彭长平福建省莆田市医院外科周金东5例应用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坏术治疗精神运动性癫痫,男4例,女1例,病程5~32年,我们采用单纯双侧杏仁核、或双侧杏仁核加双侧内囊前肢、或单侧杏仁核加双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侧内囊前肢和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与扣带回前部毁损术,并分别在术前与术后2周、6个月、1年、2年由精神科医师进行YBOCS、HAMA、HAMD量表评定以及术后疗效评定.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因疗效不佳而接受二次手术.结果 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术后各期YBOCS、HAMA、HAMD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70.6%)明显低于术后2周的总有效率(94.1%),但术后1年、2年的总有效率与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与双侧扣带回前部毁损术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疗效显著,并可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扣带回靶点定位的不同选择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精神障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立体定向技术,螺旋CT与坐标定位相结合计算靶点坐标值,根据扣带回毁损位点的不同,将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间86例顽固性精神障碍患者分成研究组(靶点前移组)和对照组,行同期双侧杏仁核加扣带回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毁损治疗.采用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1990年制定的评定方法对结果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扣带回靶点前移组较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减少(P<0.05). 结论同期双侧杏仁核加扣带回多靶点毁损治疗顽固性精神障碍临床效果显著,扣带回靶点适当前移可明显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期9年,3次住院,曾用足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包括氯氮平、电休克),效均不佳,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靶点为双侧扣带回+右侧杏仁核。术前和术后3月、6月分别作BPRS量表评定,术后总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可见,立体定向手术对思维障碍并无十分明显作用,而冲动攻击行为基本消失,情绪较平稳,脾气较温和,与文献报道的立体定向手术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所伴有的冲动攻击行为具有良好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RI定位下射频热凝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49例,其中30例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13例行双侧扣带回加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6例行右侧伏隔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加对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手术前后应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均获随访,其中临床痊愈28例,显著改善9例,轻度改善7例,无明显变化5例。22例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并发症,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焦虑,强迫,抑郁症状量表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显著疗效,并发症较轻,可以显著改善病人强迫、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双侧杏仁核、扣带回多靶点毁损治疗精神病3例报告邓厚才周曹朱晓梅李亚飞邓先佑黄功华陈晓兵我院在几年中,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双侧杏仁核、扣带回多靶点毁损)治疗3例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全部获得成功,分别通过6年,5年和近期追踪观察,2例显效,1例进步。我...  相似文献   

18.
报告27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行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杏仁核毁损术,随访1~5年,6个月有效率75%,1年62.5%。10例随访2年,有效率80%;6例随访3年,有效率50%;20例随访5年以上,有效率45%。对术后疗效的巩固、手术适应证、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治疗海洛因心理依赖临床报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药物依赖并评估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伏膈核及扣带回射频毁损,术后147~253d内随访。结果70例病人中55例药物依赖心理完全消失,9例术后复吸,并发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有效和可行的治疗药物依赖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七○年代起在国内首先开展癲痫和精神病导向手术治疗以来,已行癫痫定向手术治疗66例,现将获得五年以上长期随访的23例介绍如下:其中男19,女4,年龄9~47岁,病程7~11年。手术指征:1.经系统治疗二年以上,对药物治疗有抗药性和无效者;2.病史超过三年以上,且每月发作4次以上者;3.患者呈进行性发病病程或有精神与神经功能障碍,而又不能行典型癲痫灶切除者;4.在基底神经节或其他脑深部发现有癫痫放电灶者。 23例共进行手术24次。其中采用多靶点治疗14例(一侧杏仁核+双侧扣带回11例、二侧杏仁核1例(二次)、杏仁核+钙化斑病灶1例、Forel—H+杏仁核1例),单靶点治疗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