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采用经迷路-内听道-小脑幕联合入路切除30例大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达96.7%,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53.3%,功能保留率为36.7%。该入路的主要优点是:(1)进路直接,显露良好;②允分打开内听道;③手术后反应轻;(4)入路可灵活变通或改良。对于手术技巧,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面神经保留等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处理及面听神经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内肿瘤的处理方法,并对显微解剖保留面神经的手术经验和技巧进行讨论,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49例,术前行CT内耳道薄层扫描,术中行面神经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处理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4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7.8%,出院时功能保留35例(H-B分级,Ⅰ~Ⅱ级)。解剖未能保留6例,其中2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肿瘤全切45例,全切除率为91.8%;近全切除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内听道内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并结合术中监测,对肿瘤全切除和面听神经功能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告枕下入路全切除大型听神经瘤9例,手术以微型电钻打开内听道后壁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9例均保留了面神经并无手术死亡。随访表明除听力外的全部症状基本消失,8例恢复原工作。认为枕下经内听道入路显微手术是当前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全切除率和面神经保留率及降低手术死亡率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岩骨后脑膜瘤(附8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岩骨后脑膜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岩骨后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基底附着岩骨后面的不同,分为三型:Ⅰ型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外侧的岩骨后面;Ⅱ型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内侧的岩骨后面,可向海绵窦、斜坡生长;Ⅲ型肿瘤广基附着于岩骨后面,可包绕面听神经或长入内听道内。结果 本组82例全切除肿瘤68例,全切除率83%,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8%,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1%,听力保留率67%。Ⅰ型28例100%全切除,面神经均解剖保留,功能保留率93%;Ⅱ型32例全切除率75%,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7%,功能保留率75%,Ⅲ型22例全切除率73%,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5%,功能保留率73%。结论 Ⅱ、Ⅲ型比Ⅰ型全切除困难且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相对明显。在保证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5.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自1984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382例手术切除的体会,以提高此类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经内听道入路,切除肿瘤,其中132例手术是在神经功能监护仪的监测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率为95%,面神经保留率73%;在神经功能监护仪的监测下,肿瘤全切率为100%,面神经保留率为98%,耳蜗神经保留率为42%。自1990年以后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于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磨除内听道后壁,切除内听道内的肿瘤,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全切。术中应用神经功能监护仪对面、耳蜗神经的辨认及保护尤为重要,并可估计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神经内镜处理内听道内残余听神经瘤的应用。方法通过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使用30°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内听道内残余听神经瘤86例,手术前后均进行增强MRI检查,面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86例肿瘤均完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74例(86%)。随访3~24个月,3.0T增强MRI复查65例,未发现肿瘤复发。在面神经解剖保留的74例病例中,根据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面神经功能Ⅰ级33例,Ⅱ级25例,Ⅲ级7例,Ⅳ级6例;3例面神经功能未恢复,行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结论通过乙状窦后入路,术中使用30°内镜辅助显微镜处理内听道内残余听神经瘤的方法,克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某些解剖区域的死角,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损伤,可全切听神经瘤。  相似文献   

7.
神经导航下内听道及面神经管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内听道及面神经管解剖研究中的作用;为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安全打开内听道及经岩骨入路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管提供解剖依据。方法用8具16侧成人汉族尸头标本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完成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到达内听道及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操作,测量导航误差;观测内听道及面神经管的解剖及其与重要结构的关系。结果①所有内听道及面神经管均成功导航,成功率100%,总体误差<0.9mm。②内耳门后下缘到乙状窦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32.15±1.76)mm,右侧为(33.34±1.57)mm;到后半规管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12.51±2.15)mm,右侧为(13.26±2.44)mm。③面神经管岩骨段可划分为三段:前庭段最短,长径(3.6±1.2)mm,管径平均为(1.2±0.3)mm;鼓室段居中,长径(11.2±2.5)mm,平均管径(1.4±0.1)mm;乳突段最长,长径(16.1±3.6)mm,平均管径为(1.7±0.2)mm。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对打开内听道及保护面神经管有肯定的价值;熟悉内耳门、面神经管及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有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8.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附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我科近5年来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60例大型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率为10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78.3%,无死亡。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对桥小脑角区解剖的熟悉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术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45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10例。结果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5.45%(47155)。术后随访1年,面神经解剖保留者中有35例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并发症多见。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可获得满意的面神经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采用电生理监测对提高面神经保留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听神经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电生理监测组132例,对照组112例未行术中监测。对比分析两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术后2 w内的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结果电生理监测组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0.9%,Ⅲ级及以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4.8%;对照组解剖保留率为81.3%,Ⅲ级及以下功能保留率为65.2%,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听神经瘤手术中有很多因素影响面神经的保留。随着肿瘤体积的增长,面神经保留率逐渐降低;手术入路的选择(经迷路入路、经中颅窝入路、经乙状窦后入路)和患者年龄对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术者经验的增加面神经保留率提高;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使面神经保留率提高,同时可判断面神经预后。另外,术前的放疗等使面神经保留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2.
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的经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乙状窦后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每个手术步骤完成后,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桥小脑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经乙状窦后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显露程度评分均为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401.80±75.02)mm^2、(609.42±122.17)mm^2和(769.86±155.38)mm^2,每一步扩大后显露面积均较前明显增加(P〈0.001,P=0.003);经乙状窦后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结节和岩骨尖后的损伤程度评分分别为3分、7分和10分。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对桥小脑角区肿瘤其显露范围广泛,损伤程度小,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发展方向进行扩大显露,有利于最大程度的保护面神经和耳蜗神经,同时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侧卧位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62例(89.0%),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8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2.3%(168/182),术后1周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69.8%(127/182)。术后死亡4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48例中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89.5%(43/48),较同期未监测患者面神经保留率(70.0%,14/20)明显提高(P〈0.05)。146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121例(82.9%)。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手效果确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提高面神经的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中颅窝入路切除内听道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内听道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中颅窝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分别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标准(AAO—HNS分级)和House—Brae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简称H—B分级)评估术前、术后听神经和面神经的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达到全切除。术后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无死亡病例。术后6~12个月复查MRI,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10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有效听力保存(A或B级)比例达4/5,术后6—12个月H—B分级Ⅰ、Ⅱ级的比例达9/10。结论对于内听道内听神经瘤,采用经中颅窝入路手术是保留患者听力和面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熟悉经中颅窝入路的解剖结构及手术技巧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听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的功能保护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多模态技术辅助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88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常规复查增强MRI明确肿瘤切除程度,评估面神经功能。 结果肿瘤全切841例,全切除率为94.8%。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83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3.7%;解剖未能保留的55例,其中16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另有3例术后行面神经移植。肿瘤切除3个月后复查,面神经功能Ⅰ~Ⅱ级695例(78.4%),Ⅲ~Ⅳ级176例(19.8%),Ⅴ级16例(1.8%)。 结论听神经瘤微创显微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除、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统计面神经保留率,观察术中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总结手术技巧。结果 肿瘤全切除27例(87.1%),次全切除4例(12.9%),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90.3%),术后随访3~12个月,House Blackmann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14例(45.2%),Ⅲ~Ⅳ级12例(38.7%),Ⅴ~Ⅵ级5例(16.1%)。结论 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保留关键在于电生理监测基础上,熟悉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手术操作要轻柔,充分利用肿瘤包膜,妥善处理内听道区。  相似文献   

17.
经扩大的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扩大的乙状窦前入路Ⅰ期切除10例大型桥小脑角区肿瘤,其中2例系三叉神经纤维瘤,8例为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率达90%,无手术死亡。该入路的优点为(1)进路直接,显露良好;(2)充分打开内听道:(3)不必牵拉小脑,术后反应轻;(4)入路可灵活变通或改良。对于手术技术,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面神经保留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听神经瘤的锁孔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对35例听神经瘤病人采用枕下乳突后锁孔入路开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2.3~5.6 cm。手术骨窗大小为3.0 cm ×2.5 cm,暴露横窦与乙状窦交汇处。对小于3 cm的肿瘤先磨开内听道,切除内听道内肿瘤并分离出内听道端面神经及耳蜗神经后,逐步切除颅内肿瘤;对超过3 cm的肿瘤先分块切除颅内肿瘤,找到脑桥端面神经后再逐步将面神经从肿瘤上分离,最后磨开内听道,切除其内肿瘤。术中均行面神经监护。结果肿瘤均获得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存率为100%,7例(20.0%)保留耳蜗神经。术后1周House-Brackmann分级Ⅳ级者17例,Ⅲ级12例,Ⅱ级6例;术后3个月随访,House-Brackmann分级Ⅳ级3例,Ⅲ级19例,Ⅱ级11例,Ⅰ级2例。结论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锁孔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不仅能有效地对肿瘤实施全切除,而且可大大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听神经瘤是发生于前庭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起始于内听道内。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重要手段。1 常用手术入路 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除要考虑听神经瘤的大小、部位,蜗神经和面神经受累程度等情况外,还要考虑手术者对各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手术入路主要有枕下入路、经迷路入路和颅中窝入路。根据这三个基本入路,又有许多改良的入路。现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53例听神经瘤患者在手术时均采用英国Oxford-instrumen公司生产的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全部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进行功能评价。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0.5%,6个月后功能保留率为84.9%。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术中有助于确定面神经的位置,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