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Lawrence放射实验室创始用加速带电粒子作为能源用于定向放射外科.这项技术当初主要用来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后来治疗的病种逐渐增多,如前列腺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垂体腺瘤、脑动静脉畸形(AVM)、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及松果体瘤等,经治疗的病人迄今已超过6000余例.当前拥有此项特殊技术设备的只有波士顿、莫斯科、加利福尼亚等少数几个医疗中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的罕见病例,提高对颅内多发性原发肿瘤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讨论。结果包括本病例及文献报道共20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临床表现多样,多为听神经鞘瘤和(或)垂体腺瘤症状的组合,MRI检查为明确病灶的主要手段。治疗通常采用药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手术切除治疗,部分无症状患者可随诊观察。结论听神经鞘瘤和垂体腺瘤并存临床罕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倾向性及遗传基因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病例积累和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细胞,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内分泌微量激素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和显微外科与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技术的提高,垂体的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1998年以来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已经超过γ-刀治疗听神经瘤的数最,年增长例数超过颅内其他良性肿瘤.实践证明疗效可靠,并发症极低。γ-刀已经成为神经外科治疗垂体腺的首选方法之一。也是手术后残留和复发肿瘤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手段[1]。 一、γ-刀治疗技术 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技术近几年主要有以下进步。一是高清晰度  相似文献   

4.
重视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来说,仍具有挑战性。有关IPA的治疗策略,除部分对溴隐停等药物敏感的泌乳素瘤之外,几乎均是采用手术切除和/或术后行放射外科治疗。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手术入路、术中定位和切除方式上有了显著的改进,但IPA的手术全切除率仍不尽人意。这不仅仅是因为该瘤的多方向侵袭性生长而使手术难度加大,更重要的是肿瘤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致使术后残余瘤组织而易于复发。  相似文献   

5.
垂体肿瘤和垂体病变的治疗涉及到普通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或神经内分泌、神经放射、眼科、麻醉以及放射治疗等学科的合作,单一学科的治疗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垂体病变患手术前先由内分泌科的医生对其垂体功能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需要接受激素替代治疗或药物治疗,如催乳素腺瘤患应以药物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是一种颅内常见肿瘤,既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本中心自1999年6月到2002年6月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2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型垂体腺瘤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方法:11例直径2.1~5.5cm的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经部分切除术后再行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1~3年,残留瘤体直径在2.0cm以上者,治疗1年后复发2例.2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半年内,发现瘤体坏死的放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内分泌症状恶化.结论:残瘤肿瘤直径大于2.0cm和侵袭型垂体腺瘤的病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率高.此现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型垂体腺瘤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肿瘤经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因素.方法11例直径2.1~5.5cm的大型垂体腺瘤病人,经部分切除术后再行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1~3年,残留瘤体直径在2.0cm以上者,治疗1年后复发2例.2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半年内,发现瘤体坏死的放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内分泌症状恶化.结论残瘤肿瘤直径大于2.0cm和侵袭型垂体腺瘤的病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率高.此现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细胞 ,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内分泌微量激素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和显微外科与伽玛刀 (γ -刀 )放射外科技术的提高 ,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γ -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数截至 1996年仅为 4 45 8例 ,远少于听神经瘤和脑膜瘤的治疗例数。其原因有三 :一是微腺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多数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二是对垂体腺瘤的特殊位置影像定位在未应用高清晰度MRI定位前不能满足定位精度 ;三是最接近肿瘤的视路耐受剂量与有效治疗肿瘤之间适宜的剂量差 ,缺乏确切的标准[1] ,选择治疗适…  相似文献   

10.
重粒子刀(带电粒子定向放射外科)陈信康马安保综述编辑部审校1954年加里福尼亚大学Lawrence放射实验室创始用加速带电粒子作为能源用于定向放射外科门。这项技术当初主要用来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问。后来治疗的病种逐渐增多,如前列腺癌、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常引起视觉和(或)内分泌功能障碍。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数年后仍有复发的风险。本文旨在对无功能性腺瘤术后的早期结果及远期复发风险进行评估。方法1990年~2005年,491例未行治疗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在意大利米兰Vita—Salute大学医学院接受手术。肿瘤是否残留及复发依据放射影像学结果进行判断。结果术后肿瘤残留173例(3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海绵窦侵袭、肿瘤最大径及肿瘤卒中是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因为临床上无明显的内分泌症状,所以发现时往往成为大腺瘤或巨大腺瘤。开颅手术仍具有一定风险,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成了首选治疗方法。对手术切除后残留的垂体腺瘤放射线治疗仍对患者有好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特别是伽玛刀治疗获得了高效率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具有对周围正常垂体及神经组织损伤小,精确度高,费时少等优点。对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主张手术切除与放射线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9例垂体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274例被诊断为分泌型垂体瘤.结果386例平均随访34.3月,随访中除4例垂体瘤因瘤体增大,治疗后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控制生长.对治疗后影像改变及内分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对随访中的垂体功能减退,海绵窦神经的损伤和修复,视神经的损害等并发症加以叙述.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对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垂体泌乳素瘤(prolactinoma, 以下简称PRL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肿瘤,约占垂体肿瘤的40%~60%。女性多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减少或闭经、溢乳、性功能减退、不育等内分泌症状和肿瘤的占位和侵蚀效应,如头痛、视觉障碍、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等。PRL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目前对PRL瘤的理想治疗方法仍众说不一。本文就PRL瘤的药物治疗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PRL瘤的作用的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垂体偶发瘤     
伴随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日常诊疗中遇到垂体偶发瘤的机会增多。垂体偶发瘤主要包括垂体腺瘤、Rathke's囊肿、颅咽管瘤等。尸体解剖时的发现率6%~9%左右,MRI调查发现率10%左右。多数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在短时间内无变化。高分辩率MRI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内分泌学检测能进一步证实影像学发现的病变性质。实质性肿瘤与囊性肿瘤的自然病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首先随访观察,当发现肿瘤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症状及体征时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多采用经蝶窦入路的手术方法。Rathke's囊肿在观察经过中有的可能自愈。肿瘤的体积、临床表现是决定是否适合外科手术的依据。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实质性肿瘤是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γ-刀、X-刀、cyber-刀)良好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近年的研究进展迅速,该技术治疗脑转移瘤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从脑转移瘤的适应证、智能射波刀的应用及近年治疗结果几个方面综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目前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手术、伽玛刀联合治疗已引起视力下降的垂体大腺瘤的效果。方法对52例已引起视力下降的垂体大腺瘤患者采用手术、伽玛刀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经额开颅手术,手术目的为切除大部瘤体,减压视神经、视交叉、视束。残余肿瘤于术后2月左右行伽玛刀治疗,肿瘤边缘放射剂量为18~30Gy(平均22.5Gy)。结果 49例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1例视力下降。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泌乳素型10例,生长激素型5例,混合型3例。治疗后每年复查头部MR随访5年,50例疗效良好,2例肿瘤复发。结论手术与伽玛刀联合治疗是已引起视力下降的垂体大腺瘤最佳组合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远期临床效果研究(附4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487例垂体腺瘤病人进行伽玛刀治疗。并进行了5年以上的随访调查,依据不同病理类型和治疗剂量随访其影像学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影像学随访获完整记录395例。肿瘤体积控制占91.1%;临床症状随访461例,症状改善占77.7%。对284例功能性腺瘤和112例无功能性腺瘤临床疗效和处方剂量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剂量增加,无论影像学或临床症状随访有效率均上升;但功能性腺瘤随着剂量增加有效率上升更明显。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无论是控制肿瘤生长还是改善临床症状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保护重要结构并掌握剂量。  相似文献   

19.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1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随访垂体腺瘤经γ-刀治疗6个月以上的病例159例(男58例,女101例),其中无功能性腺瘤45例,内分泌型腺瘤114例。无功能性腺瘤治疗周边剂量10-18Gy,中心剂量25-36Gy;内分泌型腺瘤周边剂量12-30Gy,中心剂量35-65Gy。结果:135例治疗后症状减轻,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肿瘤坏死、病灶缩小、囊性变等表现:17例无明显影像学改变;7例分别因肿瘤卒中、囊性变或病灶增大等原因而接受手术治疗。肿瘤发展得到控制152例(9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γ-刀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手段,安全性高,并可成为治疗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功能性腺瘤,约占所有垂体功能性腺瘤的40%-60%。20世纪80年代以前,泌乳素腺瘤一直采用手术和放射治疗;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opaminergic Agonist,DA)的出现使泌乳素腺瘤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其代表性药物为溴隐亭(Bromocriptine.B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