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硬质树脂嵌体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治疗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人标准的141个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Solidex硬质树脂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恢复邻面接触区,1年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后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牙龈情况、邻接关系和牙髓敏感状况.结果:嵌体修复组的边缘密合性略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嵌体修复后牙龈健康情况和邻接关系显著优于树脂充填组(P<0.05);牙髓敏感情况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质树脂嵌体修复较传统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能更好地恢复后牙正常的邻接关系,有助于恢复和保持患牙的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树脂嵌体冠与口内直接树脂修复、瓷嵌体修复方法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硬质树脂嵌体冠、复合树脂充填和瓷嵌体修复牙体外形.随访2年,观察比较3种修复体边缘密合情况、邻接恢复、牙周健康、术后牙体组织折裂率.结果:树脂嵌体冠组术后2年牙齿和修复体折断率为零.其边缘密合性、邻接恢复、牙周健康程度均明显优于树脂直接充填组(P<0.05),与全瓷嵌体相比无统计学筹异.结论:嵌体冠能精准地修复无髓牙的邻、(牙合)面外形,较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有助于患牙的牙周组织健康,降低无髓牙受力折裂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间接树脂嵌体修复和纳米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颗大面积缺损磨牙分为2组。试验组87颗,采用间接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113颗,用纳米复合树脂直接充填。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治疗后1年分别对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解剖形态、继发龋、修复体折裂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复诊率为87.4%,复诊76颗患牙,74颗成功,2颗存在缺陷,分别为边缘着色1颗,边缘完整性破坏1颗,无失败牙;对照组复诊率为76.4%,复诊94颗,81颗成功,7颗存在缺陷,主要为边缘着色,边缘完整性破坏、磨损、邻接关系破坏,失败6颗,主要为修复体折裂和脱落。经统计学分析,间接树脂嵌体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纳米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P〈0.01)。结论间接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临床疗效优于纳米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4.
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乳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80例患儿乳磨牙大面积缺损400颗患牙,随机分成4组,作铸瓷嵌体、树脂嵌体、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银汞合金充填修复,并经1-2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在牙体完整性方面,4种修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修复体情况、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磨耗情况、邻接关系等方面,嵌体修复均优于充填修复。结论:综合性能从高到低可排序为铸瓷嵌体和树脂嵌体〉复合树脂充填〉银汞合金充填。嵌体修复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周铸民  丁桂聪  陈晶  宋宁  王骥 《口腔医学》2012,32(7):409-411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儿童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技术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75颗,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组78颗,1年后复诊检查,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评价标准。结果 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组的临床成功率在固位情况、边缘密合度、继发龋、牙龈指数指标上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并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协调性和磨耗程度指标上,临床成功率虽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术组临床效果优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  相似文献   

6.
树脂嵌体修复儿童第一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树脂嵌体用于修复儿童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修复技术,修复儿童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28例,随访观察18个月以上。采用USPHS评价标准,分别从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解剖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折裂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18个月以上,除一例出现牙体部分折裂外,其余27例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能有效恢复年轻恒牙牙体外形和邻接关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HRi美塑树脂通过间接法制作树脂高嵌体和直接法树脂充填修复68颗磨牙残冠的邻牙合面龋损,分别在修复后6、24、36个月随访,对边缘密合、邻接关系、牙周健康及修复体完整性等临床修复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给予评价。结果:第6个月时两组无差别;第24个月时,两组除了在邻接关系方面嵌体组要优于直接组外(P<0.05),其余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别;但在36个月时,用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的患牙在边缘密合、邻接关系及牙周健康方面与直接法修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残冠能获得更好的临床修复效果,更能符合不同层次患者的功能及美学需求。  相似文献   

8.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3例磨牙缺损患者的200颗患牙,将其分为2组,每组患牙100颗。分别采用直接法复合树脂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患牙。于修复完成6个月和5年复诊。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修复体临床评价标准对患者口内充填体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修复后6个月,嵌体修复成功率为91.8%(90/98),树脂直接充填成功率为91.8%(89/97),经Х^2检验两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5年,嵌体修复成功率为87.9%(80/91),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成功率为67.4%(60/89),Х^2检验显示嵌体的临床疗效优于树脂直接充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修复磨牙缺损临床疗效良好,其长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82个牙,随机分组,分别应用金属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进行治疗,进行1年的临床随诊观察,通过对患牙邻接关系,牙龈健康状况及边缘密合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边缘密合性及牙龈健康状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邻接关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嵌体修复在治疗垂直型食物嵌塞时较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瓷嵌体修复儿童乳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乳磨牙牙体缺损患者(180颗患牙),分为3组,每组各60颗牙;分别行超瓷嵌体修复、金属预成冠修复和直接复合树脂充填修复.随访观察评估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6个月3组修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后牙Ⅱ类洞患者193例(共226颗牙),根据患者意愿,其中101颗采用CAD/CAM全瓷嵌体修复,其余125颗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修复体磨耗、折裂、脱落、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及继发龋等情况。结果:2种嵌体在修复体磨耗及边缘着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继发龋和边缘密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CAM全瓷嵌体的成功率为:96.84%,树脂嵌体的成功率为:81.05%,两组之间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牙Ⅱ类洞缺损的修复治疗中,CAD/CAM全瓷嵌体的效果优于复合树脂嵌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后牙牙合面有病理性磨损且具有充填空间的患者48例,患牙144颗,其中有牙本质过敏症状者38例98颗牙。患者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直接法修复组和间接法修复组2组各24例,在不备洞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可乐丽菲露复合树脂直接或间接修复,比较治疗3个月及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牙本质敏感情况和咀嚼效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复查,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检验,P>0.05);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间接法组牙本质敏感治疗总有效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Ceramage聚合瓷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铸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40颗离体牙按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合)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分别用Ceramage、Z350、P60、IPS EmpressⅡ制作嵌体后使用Single Bond 2和Rely X ARC进行粘接.经冷热循环500次后品红染色,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4种材料微渗漏长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轴壁:F=6.667,龈壁:F=11.1,P<0.01),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IPS EmpressⅡ的微渗漏值高于Ceramage、Z350、P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材料组的龈方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从微渗漏深度进行评价,Ceramage聚合瓷是临床上制作树脂嵌体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简化传统Ⅱ类洞三明治修复方法及防止充填后出现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门诊就诊患者患牙300颗(267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实验组1:把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充填至整个窝洞壁,光照固化后,不作酸处理、不涂粘接剂,直接充填复合树脂;实验组2:对实验组1的玻璃离子进一步树脂增强,把复合树脂一部分深入到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内,另一部分露在窝洞内;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充填。12个月后复诊,评价。结果:实验组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界面间无1例出现分离现象。实验组1有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1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2.47%;实验组2有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95.79%;对照组有4颗术后敏感,4颗龈壁继发龋,1颗充填物脱落,1颗边缘密合度缺陷,2颗边缘着色,成功率86.96%。实验组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中复合树脂与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能牢固结合。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但不能防止龈壁继发龋。实验组2与对照组比较,能简化操作,防止术后敏感和龈壁继发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两种GFRCR间隙保持器制作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乳磨牙缺失需要缺隙保持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制作复合树脂高强纤维间隙保持器。记录配戴1、3、6个月后两种方法制作的间隙保持器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个月后两组间隙保持器粘结面松动脱落率和纤维丝折断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间隙保持器粘结面松动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牙纤维丝折断率低于下颌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第1、3、6月的临床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GFRCR间隙保持器制作方法椅旁操作简单、短期疗效好,临床医师可根据自身及患者情况进行选择制作,两种方法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用于下颌牙列时应考虑咬合情况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1种微瓷聚合树脂嵌体和另外3种复合树脂嵌体的边缘微渗漏情况,为临床选择嵌体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将80颗健康离体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8组,每组10颗,嵌体窝洞制备后,分别用微瓷聚合树脂Ceramage(C)和复合树脂Brilliant new line(B)、Z350(Z)、P60(P)间接法制成嵌体,每种材料2组,使用即刻牙本质封闭(immediate dentin sealing,IDS)/延时牙本质封闭(delayed dentin sealing,DDS)技术粘结,冷热循环品红染色后,用金刚砂片将实验牙切开,体视镜下观察微渗漏。结果 4种树脂嵌体龈壁与轴壁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IDS组与DDS组微渗漏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龈壁还是轴壁,采用IDS或DDS粘结技术,4种材料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渗漏情况一致。微渗漏从小到大依次均为C、Z、P、B。结论 单从微渗漏方面评价,Ceramage和Z350均为制作树脂嵌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充填老年重度磨损磨牙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口内同时具有两颗第一磨牙胎面重度磨损的患者52例,共104颗患牙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将同一患者口内随机选择一颗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共52颗),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3MP60树脂直接充填修复;另一颗第一磨牙为对照组(共52颗),采用磷酸酸蚀系统+3MP60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评价标准采用改良USPHS/Ryge评价标准,采用X^2检验,于充填即刻、3、6、12及24个月复查评价。结果:充填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修复体表面情况、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色泽协调性、继发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充填术后3个月复查牙髓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系统与全酸蚀粘接系统在修复老年人磨牙胎面重度磨损病例中具有同等的粘接效果,自酸蚀粘接系统可降低术后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