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颅磁刺激器的设计及磁场分布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设计磁刺激器一般原则,包括基本理论、硬件及其构成,分析磁刺激器的RLC模型,给出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决定磁场强度的各种因素;设计制作了一套磁刺激系统,绕制了圆形线圈和8字形线圈,并用这2种线圈进行实验,用特斯拉计检测线圈产生的磁场;实验数据显示,这2种线圈的磁场分布和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所作的理论计算对照,是相吻合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个测量头部磁场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经颅磁刺激仪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汇总了某院2018—2022年经颅磁刺激仪故障案例,基于鱼骨图分析了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了日常使用管理建议,重点阐述了流量控制报警、设备无磁场输出2种典型故障的检修思路,为经颅磁刺激仪日常维护及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磁刺激线圈,并利用COMSOL软件对线圈的散热性能和磁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将普通的矩形线缆线圈作为对照组,在第1组散热分析中,采用简化设计的散热模型对新型磁刺激线圈和对照组线圈的散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简化模型中新型磁刺激线圈的散热效果优于对照组,两者均可将线圈的周边温度降至41℃以下;在第2组散热分析中,对整个散热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后的散热模型可将线圈的周边温度降至30℃以下;同时,模型中新型磁刺激线圈的散热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该研究还分析了两种不同线圈的磁场分布,结果显示,两种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差异较小,新型磁刺激线圈的磁场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持平,可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感应式磁声耦合成像脉冲磁场激励源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脉冲磁场激励源是感应式磁声耦合成像系统激发声振动信号的关键部分,为了提高成像质量及成像分辨率,对脉冲磁场激励源进行参数设计及模拟实验验证。方法:选用正弦脉冲作为激励信号,对脉冲磁场放电电路参数进行了仿真设计,通过实验测量磁激励线圈产生的空间磁场信号,验证仿真结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正弦脉冲对设计制作的线圈进行放电,磁感应强度信号中心频率为0.8MHz,频带宽度为1.2MHz,此参数下成像分辨率理论上可达1.9mm,脉宽达1.27μs。结论:利用设计的脉冲磁场激励源参数,通过功率放大即可实现感应式磁生耦合成像系统的脉冲磁场激励。  相似文献   

5.
徐枚  王学民  陈枫 《医疗卫生装备》2006,27(12):18-19,22
目的:检验多导脑部磁刺激仪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受试者16人,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使其在清醒状态下听取具有多信息点的新闻材料(听觉刺激),然后回答关于材料内容的答卷,最后采其脑电;第二组则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经颅磁刺激的同时听取与前一组相同的新闻材料,在接受经颅磁刺激的同时答卷,最后进行采脑电工作。对两组答卷情况和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接受磁刺激组的答卷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脑电信号的功率谱在前额部、颞部、顶部甚至全部脑区都有比对照组更强的兴奋性。结论:多导脑部磁刺激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大脑的兴奋性.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达到神经电位阈值所需的刺激能量较大,对电源功耗的要求限制了磁刺激的高频应用,设计一种磁刺激电路降低功率消耗是必要的。方法:设计了由单片机控制的两组开关.分剐控制对无极性电容的正反向充放电.通过电压检测等手段控制充放电时序;对系统软硬件的设计进行了初步实验验证,实验参数包括采用电容为25.1μF,电感为0.29mH,回路电阻为1.87n,电源输出电压最高为100V.输出功率最高为200W.刺激频率为1~100Hz,放电时间250μs。结果:磁刺激电路使用正反双向充放电电路与单向充放电电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能量消耗降低了11%。结论:设计的正反双向充放电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高频磁刺激仪的功耗.提高磁刺激仪器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交变磁治疗床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飞利浦单片机LPC2214为核心控制芯片,控制安装于床体上的线圈产生脉冲磁场,利用磁场的主要物理性质以及磁场与器官组织发生交互作用治疗疾病,控制脉冲磁场频率产生不同的磁场强度,使得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可以选择最佳的交变磁强度治疗方案,同时具备穿透力强的特点。本仪器包括床体以及安装于床体上用于产生脉冲磁场的线圈、用于控制线圈输出的控制装置、为控制装置供电的电源电路等。本文以如何设计交变磁治疗床的控制系统为切入点,阐述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调试过程。该仪器已在生物医学领域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心脏介入治疗的新型磁导航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该系统以电磁体产生外源磁场,借助磁场控制软件,控制体内磁导航导管运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生物力学建立磁导航介入手术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用于手术培训。从系统结构、功能、技术实现路线等方面进行心脏介入磁导航系统总体设计,样机的初步试验表明,系统总体设计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可以克服基于永磁体系统的缺点,满足临床心脏介入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经颅磁刺激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阐述了经颅磁刺激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其各项技术参数均能达到TMS实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MAGSTIM经颅磁刺激仪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药物及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强迫症、幻听、耳鸣、肌张力障碍、抽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阿尔茨海默氏症、癫痫、脑萎缩、帕金森氏症等各类精神疾病上有显著作用,因其属于精密仪器,故而对其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MAGSTIM经颅磁刺激仪工作原理、管理措施和维护等,为延长经颅磁刺激仪使用寿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运方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7):1026-102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每日通过CCY-1磁刺激仪进行rTMS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两周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有明显降低(2.2±1.7),对照组无显著变化(0.6±1.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压痛阈明显增加(2.47±1.03)kg,对照组无显著变化(0.42±1.21)kg,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血清β-内啡肽平均水平比治疗前增加(24.3±37.6)pg/ml;对照组平均增加(0.37±6.4)pg/ml(P=0.032)。结论 rTMS可以缓解FMS患者的疼痛症状,可能通过增加血清β-内啡肽水平缓解FMS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刺激仪,并研究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方法:经颅微电流刺激仪采用一个主控芯片控制恒定电流发生电路,产生符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所需的双极性恒定微电流。仪器使用时,观察记录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结果:设计了一种有效、有益、安全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并应用于实验。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有效诱发了使情绪平稳的α脑电波,使得检测到的α脑电波有较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发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可编程高精度声刺激器,可连同脑电记录设备构成一个记录听诱发电位通用的系统。方法:采用NI公司的M系列DAQ数据采集卡,通过硬件时钟控制方法产生时间高精度的声刺激系统;LabVIEW编程为用户提供多种声刺激产生模式,不但能提供通用的一般波形,同时产生能灵活控制的任意波形。结果:该系统可以把常用的短声、纯音等和用户自定义的任意波形提供给标准的传声器(耳机、喇叭);数字触发信号与模拟声信号精确地同步;声音选择参数、刺激序列和声音强度等都可调。结论:和采用声卡输出方式相比,该系统的输出声音波形失真度大大减小,并且采用硬件时钟控制的方式保证了输出触发控制信号的时间同步性;该设计便于系统功能的升级和扩充。  相似文献   

14.
研制的脉冲磁场刺激仪主要指标是:最大磁感应强度0.01-2T,频率0.2-100Hz,脉冲宽度0.01~1ms。仪器的工作方式分为手控、脚控和自控,可显示刺激强度和刺激次数,并可输出不同波形的触发信号,使检测仪器同步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基于MSP430的用于大鼠癫痫实验的电刺激器。方法:采用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611和压控双相恒流刺激产生技术设计系统。结果:系统通过PC设置电刺激波形、频率、脉宽、强度,控制电刺激器工作。结论:系统功耗低,并且实现刺激参数可控输出,刺激参数不会因为负载阻抗的变化而变化,满足了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目前电刺激治疗设备可调参数少、易产生组织极化和刺激电流不稳定等问题,研发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新型智能电刺激治疗仪。方法:硬件系统以ADμC831为核心,电路包括按键控制、液晶显示、输出电路和反馈回路等。设计了正负对称的刺激脉冲模式,采用C语言进行模块化编程。结果:实现了电刺激波形的智能化组合及参数变化与调节,输出脉冲正负对称,提供恒流刺激模式。结论:电刺激器的设计新颖,具有固定和可编程两种刺激脉冲设置模式,脉冲波形和相关参数定量可调,可适用于不同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电刺激与治疗应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Upper limb paralysis, which is a sequela of stroke, limits patient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lowers quality of lif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on hemiparetic upper limb functional recovery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MethodsThe subjects were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a two-week inpatient programme including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There we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group (1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11 patients who previously participated in the same inpatient programme but without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selected vi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The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group had 1 h of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on the median and ulnar nerves during occupational therapy. The outcome measures were the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ugl-Meyer Assessment, and Motor Activity Log.Results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Fugl-Meyer Assessment, and Motor Activity Log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group. Particularly,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hand sc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group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median change: 2 versus 0; p = 0.021, r = 0.49).ConclusionThe combined use of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with occupational therapy after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may result in a bette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in hemiparetic upper limb.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with stimulation above the sensory threshold and below the motor threshold is easy to combine with occupational therapy upper limb function training and is therefore clinically usef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