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8例神经鞘瘤均呈低密度,6例可见囊变、出血,2例完全囊变。5例神经纤维瘤,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其中2例多发,1例部分囊变。3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呈长条形,1例呈长椭圆形。2例神经母细胞瘤可见斑块状钙化。1例副节细胞瘤呈显著异常强化。结论 CT对后纵隔不同病理类型神经源性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纵隔神经源性哑铃型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上较常见,手术亦不复杂,有较多文献报道[1-3]。但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较少见,而且切除时易误伤脊髓或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我科自1980~1998年共手术治疗41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病人,现着重报道其中7例哑铃型肿瘤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2~53岁。位于左后纵隔4例,右后纵隔3例。主要症状为胸背部隐痛、咳嗽、并逐渐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最重1例为女性53岁,左下肢肌力3°,右下肢肌力1°,伴有明显麻木不适。X线胸片均表现为后上纵隔脊柱旁球形块影…  相似文献   

3.
Ding CH  Zhang LB  Sun YE  Li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9):1360-1361
神经源性肿瘤是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起源于胸腔内神经鞘、自主神经节和副神经节细胞,其中以神经鞘瘤最为常见。大部分神经源性肿瘤位于胸腔内椎管外,部分病例的肿瘤可以突入到椎间孔和椎管内,呈哑铃型,并可以伴有或轻或重的脊髓或脊神经压迫症状。现对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5.
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由于解剖上的跨学科的特殊性,给手术带来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联合神经外科共收治9例哑铃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哑铃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是临床较少见纵隔肿瘤,系神经源性肿瘤由椎间孔处发生可沿着受侵的神经双向生长,包括一个较大的后纵隔部分的肿瘤和较小的椎管内部分,二者通过狭小的椎间孔相连。谢京城等将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分为三型:I型肿瘤主体在椎管内,自椎间孔向椎管内外生长不超过其椎体外1/3;Ⅱ型肿瘤主体位于椎管外,经椎间孔向椎管内生长,椎间孔异常扩大,且椎管内瘤体较小,大部位于硬膜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1994年7月-2008年10月45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均经胸腔镜手术完整切除,5例辅以小切口完成。肿瘤平均直径4.06cm,术中出血量(108.28±137.27)mL,拔管时间(1.64±0.85)d,术后胸管引流(256.20±178.45)mL,术后住院时间(6.96±3.35)d,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1月-1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对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特别是后纵隔的神经源性肿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而且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神经源性肿瘤,在小切口辅助下也能安全完成,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胜奎  周菲  蔡龙波 《吉林医学》2010,31(7):975-976
目的:研究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结合病理分析影像特点。结果:神经鞘瘤7例,2例分别位于骶前区和骶管内,5例连通于骶前和骶管间。病变以实性成分为主,内密度不均匀,见点片状囊变或坏死低密度区,2例伴片状高密度出血影,1例病变周边见高密度钙化影,5例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恶性神经鞘瘤2例,骶椎椎体有破坏,并在骶椎周围形成直径2~4 cm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神经纤维瘤9例,病变连通于骶管及骶前之间,形态不规则;3例为神经纤维瘤病I型。其中1例位于S1~3椎管内两侧旁,并通过双侧S2骶孔发展至骶前;1例病变广泛分布于L1~S2椎管内及同平面脊柱前方和侧旁、盆腔内。病变以实性软组织成分为主。3例增强后出现"靶征",即中心区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低密度区,周边为明显强化高密度区。3例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对骶骨部神经源性肿瘤诊断有很大优势,它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钙化、有无骨破坏等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结合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病变与骶骨、骶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于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并分析21例我院病理确诊为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CT图像分析包括病变大小、位置、密度、形态、坏死、钙化、强化方式、周围组织侵犯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果 21例患者,位于前纵隔11例,前中纵隔2例,中纵隔8例;17例不规则或分叶状,4例类圆形;20例见坏死,5例伴点状钙化灶;18例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清晰;4例轻度强化,15例中度强化,2例重度强化;侵犯胸壁及胸膜各1例,侵犯心包5例,侵犯纵隔大血管13例;9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肺门淋巴结转移,锁骨上窝及肝胃间隙淋巴结转移各1例。结论 MNEC的CT征象有一定特点,认识这些征象对于提高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后纵隔肿瘤因其生物学特点多为良性而且包膜完整,较易完整切除。1999年5月—2009年3月,我院胸外科用脊柱旁小切口胸膜外切除的方法完成了12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取得了良好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为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共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学形态和预后。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78例(59.5%),女性53例(40.5%);有症状者59例(45.0%),无症状者72例(55.0%);肿瘤位于左后纵隔61例,右后纵隔69例,前纵隔1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98例(74.8%),VATS辅助胸部小切口手术5例(3.8%),开胸手术28例(21.4%)。除1例恶性神经鞘瘤行姑息性切除外,其他均完整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类型显示良性神经鞘瘤98例(74.8%),神经节细胞瘤24例(18.3%),恶性神经鞘瘤2例(1.5%),神经纤维瘤2例(1.5%),副神经节瘤2例(1.5%),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2例(1.5%),神经母细胞瘤1例(0.8%)。术后随访12~95个月,平均53个月,1例PNET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1例恶鞘姑息切除术后20天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均无瘤存活至2016年1月。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绝大部分为良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但恶性肿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哑铃型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 11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采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背部小切口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胸腔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椎管外部分。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无一例出现血胸、神经根损伤、椎管内血肿、肺损伤及脑脊漏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哑铃型神经源性后纵隔肿瘤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部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喉部神经源性肿瘤影像特征。结果神经鞘瘤4例,平扫时呈低或中等密度,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平扫显示均匀低密度。结论CT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大小和密度特征,为诊断定性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诊断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择23例已经过病理证实的眼眶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所有眼眶肿瘤患者的影像学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其中CT对病变处的空间位置和相邻结构之间的继发改变有很好的显示,而MRI则在CT基础上还能够通过信号显示出的强弱程度显现出病变的内部结构。结论:在诊断眼眶神经源性肿瘤患者时应用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周海龙 《实用医技杂志》2014,(12):1289-1290
<正>颌面部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肿瘤病变以往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尤其缺乏对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学诊断的研究。由于ITF为面部软组织最大最深的间隙,位于颌面深部的侧颅底区,位置隐蔽,解剖结构复杂,一些原发或继发性肿瘤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而ITF的CT扫描能够清楚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范围,因此,螺旋CT影像学的应用,尤其是三维重建对临床治疗及疾病预后提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对神经源性肿瘤向椎管内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岁~60岁)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神经源性肿瘤向椎管内侵入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CT显示肿瘤呈哑铃形10例,卵圆形2例,单个椎间孔开大8例,两个椎间孔开大1例;无椎间孔开大1例。硬膜囊和脊髓受压移位9例。结论:CT可以准确的确定神经源性肿瘤向椎管内侵入的平面,清楚的显示椎管内病变是否压迫脊髓,了解其压迫程度和范围。结论:在确定神经源性肿瘤向椎管内侵入中,CT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头颈部颅外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刘雪玲  黎蔚华 《广东医学》2008,29(10):1622-1622
哑铃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肿瘤部分位于椎间孔或椎管内,部分长于胸内,呈哑铃型生长,其外科治疗和护理均具有其特殊性.1995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共对6例纵隔哑铃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患者进行周术期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部神经源性肿瘤的CT影像表现,为疾病诊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7月16例腹部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检查,且均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腹部神经源性肿瘤。结果 16例患者中,神经鞘瘤8例,神经纤维瘤5例,节细胞神经瘤3例。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3例。其中,良性肿瘤多为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且边缘光滑。恶性肿瘤的体积较大,边缘不齐,且形态不够规则。结论腹部神经源性肿瘤CT影像表现特征明显,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但是,肿瘤大小和密度不是判断腹部神经源性肿瘤性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