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新蝶呤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创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动物实验发现,失血性休克、烧伤早期门、体循环血浆内毒素水平即显著升高,其变化趋势与血中TNF、肝组织TNFmRNA表达一致,但峰值早于TNF。应用多粘菌素B、抗核心脂多糖抗体及选择性肠道脱污染等内毒素血症防治措施后,可显著抑制血中TNF水平及其mRNA表达峰值,血清生物蝶呤含量亦明显下降。临床资料显示,严重烧伤和创伤病人24h内血浆内毒素含量即显著上升,其升高程度与TNF呈正相关,这一趋势以并发脓毒症者尤为明显。与之相似,内毒素血症组病人新蝶呤含量烧伤2~3周呈进行性升高,而非内毒素血症则趋于下降。作者认为,创伤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能激发体内炎性介质产生、释放,从而可能促进脓毒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早期肠道喂养(EEF)对恶性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采用W istar大鼠30%体表烫伤模型,动态观察了EEF对伤后胃粘膜内pH(pHi),门脉静内毒素水平,肝组织含水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转氨酶(AT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含量,汉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EEF对严重烧伤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早期肠道喂养(EEF)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采用Wistar大鼠30%体表烫伤模型,动态观察了EEF对伤后胃粘膜内pH(pHi),门静脉内毒素水平,肝组织含水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含量,以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烧伤对照组相比,EEF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损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内脏血流量、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吸收及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肠源性内毒素在烧伤后诱导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烧伤后肠源性内毒素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30%Ⅲ度烧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并观察门静脉血浆内毒素、肝组织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及腔静脉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烧伤后TNF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迅速增加,其动态变化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的变化极为相似.烧伤后腔静脉血清中ALT、LDH及肝组织中IL-8、MDA水平亦显著升高.结论:肠源性内毒素是导致烧伤早期肝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这种损伤效应是由其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可能也参与了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免疫吸附抗介质治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应用免疫吸附的方法特异性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的影响。方法利用新西兰白兔内毒素休克模型,研究经抗TNF-α单克隆抗体亲和免疫吸附柱血液灌流对平均动脉压、血浆TNF-α活性、肝肾功能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血浆TNF-α水平迅速下降,低血压状态明显改善,延缓和显著减轻了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肌、细胞膜和溶酶体损伤的发生,实验动物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免疫吸附特异性清除循环TNF-α可能是一条治疗内毒素休克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面积烧伤病人60例,分为一次切痂组(35例)和常规分次切痂组(25例).一次性切痂组病人在漂浮导管监测下将Ⅲ度焦痂一次性全切除,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和氧合指标、血浆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以及病人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与常规切痂组比较,一次性切痂组脏器损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均显著减少,治愈率显著提高.血浆内毒素和TNF及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6-酮-PGF1α含量明显下降;培养的内皮细胞基本维持原有形态和排列.结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通过遏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可有效地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和MODS.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30%Ⅲ度烧伤兔伤后血浆渗透压下降,CEC及ACE活性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形态学改变,表明伤后内皮细胞受损。缺氧、烧伤血清、TNF、内毒素、FPAB及活化粒细胞能损伤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Ⅲ度烧伤大鼠伤后血浆ET-1明显增多,ET-1、ETA、ETB、mRNA于心肺肝肾的表达,于伤后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的结果,均表明其明显增强。烧伤内皮素增加,不但使血管收缩,而且增加内皮细胞透性。采用细胞  相似文献   

8.
烧伤大鼠血清在内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务血清中是否存在内毒素致敏物质及其在内毒素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对象,采用二步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分别与内毒素和烧伤血清培养后,观察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大黄对烫伤后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大黄对烫伤后肝脏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烫伤模。烫伤后12h给予内毒不行“二次打击”,观察大黄对肝脏内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体内TNF-α和门、体静脉血内内毒素的清除作用。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烫伤组肝脏内TNF-α没有明显表达,血浆和肝脏内未测到TNF-α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免疫吸附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内毒素休克兔血清循环的影响。方法给新西兰白兔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然后将兔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未行血液灌流;(2)空灌流组:用空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3)免疫吸附组:用结合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吸附灌流器进行血流灌流。对3组兔进行相应处理后观测其血浆TNF-α活性、血压和微循环变化。结果(1)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