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宾斯旺格病(BD)患者的中枢神经和认知功能状态。方法:对无痴呆的PD28例(PD组),伴痴呆的PD22例(DPD组)及BD组18例进行(1)体感染诱发电位(SEP)、(2)视觉诱发电位(VEP)、(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4)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查。结果 (1)SEP、OPD组中5组(18%)异常、DPD组中8例(36%)异常,BD组中11例(61%)异常  相似文献   

2.
Binswanger病的脑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BD)患者诱发电位改变的特点及其对B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BD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视觉电位(VEP)检查,并与30名同年龄组健康老人对照。结果 BD患者脑诱发电位异常率较高,SEOP异常率为96.7%,BAEOP为73.3%,VEP为66.7%,二项以上脑诱发电位异常率为88.3%,主要表现为PL延长。疾呆组与轻、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ISEP)对评价老年糖尿病(DM)患者躯干神经功能障碍的价值,并分析引起EISEP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地52例正常人,35例老年DM病人在双侧第3、5、7、9肋间隙刺激,皮层C1、C2记录恨电位一、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蜗电图、视觉诱发电位等电生理检查,并分析与血液生化检查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DM病人ISEP异常26例,异常率74%。与正常对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患者的视觉及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是否存在感觉传导异常,分别对40例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VEP的P100潜伏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P100潜伏期与PD患者的病程和病情呈正相关。而SEP各波潜伏期无明显改变。提示:PD患者存在视觉通路的损害,并对其损害原因及部分患者治疗前后P100的改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诱发电位(EP)、CT和脑电图(EEG)。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进行EP、CT和EEG检查,结果:异常率体感诱发电位(SEP)83%、视觉诱发电位(VEP)63%,脑士听觉诱发电位(BAEP)30%,CT71%,EEG100%。SEP中的P40、N50,P60和N75峰潜伏期(P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VEP的P100PL较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长潜时感觉性诱发电位的特点。方法应用丹麦电生理仪以及光和声刺激,对39例AD患者和40名正常老年人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部分AD患者VEP形成双峰,AEP趋向低而宽大。AD患者VEP和AEP的P3潜伏期在顶区均右侧(VEP377±44毫秒,AEP388±27毫秒)长于左侧(VEP372±44毫秒,AEP381±26毫秒),P<0.05。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AEP主成分以及VEP的P3潜伏期和AEP、VEP的P2、P3波幅均延迟和下降(P<0.05或<0.01)。结论提示VEP和AEP50~500毫秒长潜时成分可能是反映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梗塞患者脑诱发电位及经颅多谱勒分析张茂悦,俞善纯,万纯臣,沈巽,梅元武一、资料与方法63例腔隙性梗塞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男55例,女8例,5天内同步作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谱勒(TCD)、CT或M...  相似文献   

8.
精神运行性癫痫患者脑诱发电位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诱发电位在精神运动性癫痫病人的应用。方法 应用诱发电位仪对16例精神运行性癫痫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听300)作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患者组波形变异大,潜伏期AEP的P2、P3,VEP的N1、P2以及P300靶刺激的P2、N2均延迟,非靶刺激的N1前移。波幅AEP的P2、VEP的P2、P3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及脑卒中患者诱发电位随访研究张茂悦,俞善纯,万纯臣,陈运平,梅元武一、资料与方法35例高血压病及脑卒中患者,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在5天内患者同步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CT、MRI检查。按WHO...  相似文献   

10.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揿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诱发电位,对36例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0-40名健康者作对比。结果 全部患者至少存在1各皮上的诱发电位异常。磁刺激运行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胫后神经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分别为83.3%、88.9%、80.0%和62.5%。不同类型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异常率不同,各型BAEP的异常率普遍较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多形式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变化。方法采用多种形式诱发电位,对36例此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0~40名健康者作对比。结果全部患者至少存在1种以上的诱发电位异常。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胫后神经与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m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3.3%、88.9%、80.0%和62.5%。不同类型小脑共济失调的诱发电位异常率不同,各型BAEP的异常率普遍较高,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的MEP与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的tSEP异常率也很高。MEP测试时,刺激皮质在患者中所记录到的双峰波、多相波以及波宽增加,表明皮质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结论多形式诱发电位改变应列为慢性小脑变性分类学上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诱发电位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诱发电位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赵学仁,王忠诚,谭郁玲诱发电位(EvokedPotentials,EP)是神经系统对待异的外界刺激的反应[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有:体感诱发电位(SEP)、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13.
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与诱发电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58例遗传性共济失调(HA)患者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诱发电位(BAEP)、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MNSEP)、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NSEP)检查分析。结果表明:TNSEP异常率最高(77.58%),其次为BAEP(58.62%),MNSEP(48.28%),VEP(22.41%)。而OCA,OPCA两组诱发电位异常率高于HSA和HSP两组。反映出HA神经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有助H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视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VEP、BAEP检测,燕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S患者VEP和BAEP的异常率分别为73%和60%。异常中VEP有68%,BAEP有78%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的症状,VEOP32%,BAEP22%的患者临床无相应症状。5例MS患者要临床缓解期复查VEOP、VAEP、1  相似文献   

15.
脑梗塞患者的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与CT等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6例脑梗塞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分析,并与CT/MRI检查作对照,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异常率82.6%,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异常率74.4%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为90.7%。脑梗塞位于大脑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经颅多普勒(TCD)的相关性。方法:地58例临床诊断VBI眩晕的患者及30例非VBI眩晕的患者进行BAEP和TCD检测。结果:VBI组BAEP异常率为59%,TCD异常率为615,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非VBI组BAEP异常率8%,TCD异常率为47%,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VBI组BAEP及TCD皆异常者为64/1  相似文献   

17.
Alzheimer病的脑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的自发和诱发脑电特征。方法 对39例AD及40例正常对照进行脑电图(EEG)、脑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和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结果AD患者EEG异常率达87.5%;BEAM示:δ和θ功率增高,额、后颞、枕区α功率降低,额极、中、后颞及枕区β功率降低(P〈0.05或〈0.01);VEP、AE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中的不同表现,对40例正常老人及34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6项电生理检测。结果发现,患者EEG异常率达66.7%,其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VEP(潜伏期P1、P2)、P300(靶潜伏期N1—P2—N2—P3)均前移,AEP(潜伏期N2、P3)延迟,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均减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ABR于中央区左右侧不对称,绝对波幅波Ⅰ降低(P<0.01),这与本组对象CT结果吻合。采用多项诱发电位检测技术能较可靠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的功能,可辅助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19.
运动诱发电位刺激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并不能监护脊髓全部的功能,本组实验拟采用经硬膜外腔脊髓单刺激和串刺激(trainstimulation),肌肉记录的方法来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为临床使用MEP监护脊髓手术提供实验室数据。1 材料与方法 Dantec的KeypointP诱发电位仪记录MEP,单刺激:波宽02ms方波,滤波范围10~5kHz,串刺激:3、5个电泳冲(图1),每个脉冲波宽为05ms,波间期为4ms。刺激强度2~25mA,滤波范围500~10kHz,观察时间为50~100m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brainevokedpotentials,BE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和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分析39例AD、32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4项BEPs主成分指标。结果4项BEPs均有指标入选判别方程。BEPs指标在正常人组和AD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385%;在正常人组和精神分裂症组间的判别准确性为9571%;在2组患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889%;在三组被试者间的判别准确性为8557%。结论脑诱发电位对临床诊断Alzheimer病和精神分裂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