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与脑梗死的病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分别测定发病24h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IL-6及IL-8水平,然后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含量升高,其高峰分别为发病24h内和第3天,达峰时间与入院时中国中风量表(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无关,而峰值水平与入院时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内的血清IL-6水平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水平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峰值与脑梗死的损伤程度、早期病情恶化有关,IL-6对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京津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85-158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9名健康人的血清中IL-6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中IL-6水平为(53.48±16.12)p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31±0.56)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6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与脑梗死的病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分别测定发病24h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IL-6及IL-8水平,然后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含量升高,其高峰分别为发病24h内和第3天,达峰时间与入院时中国中风量表(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无关,而峰值水平与入院时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内的血清IL-6水平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水平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峰值与脑梗死的损伤程度、早期病情恶化有关,IL-6对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4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选择脑梗死后无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抑郁症组患者每日给与口服抗抑郁药物百优解20mg,连续用药4周.观察其疗效及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同期脑梗死后抑郁症发生率42.7%;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血清IL一1β、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老年脑卒中梗死后无抑郁对照组(P<0.01);老年脑卒中梗死后重度抑郁组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组(P<0.01),中度抑郁组亦高于轻度抑郁组(P<0.01);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均明显相关(P<0.01);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应用百忧解抗抑郁治疗总有效率为60.9%,治疗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果 IL-1β、IL-6及TNF-α可能在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运用ELISA法测定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22例健康对照患者血清的IL-6、IL-8、IL-2水平.结果 AMI组IL-6水平为(168.95±64.87) pg/ml,对照组为(93.97±31.64)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IL-8水平为(71.26±24.96)pg/ml,对照组为(26.67±9.30)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IL-2水平为(67.85±5.22) pg/ml,对照组为(132.71±6.75)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IL-2与AMI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可在临床上作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液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探讨癫痫患者发病机制与免疫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一2016年6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癫痫患者10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含量水平进行测定,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血清中IL-1β、IL-2、IL-6、IL-8、TNF-α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P<0.01)。在100例癫痫病人中,按年龄(≤35岁与>35岁)、性别(男性组与女性组)以及病程(≤1年较短病程组与>1年较长病程组)分层分析表明,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没有相关性(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癫痫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的表达量分别与TNF-α的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变化(P<0.001)。结论细胞因子含量水平的失衡参与了癫痫发生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IL-1β、IL-2、IL-6、IL-8以及TNF-α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9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IL-13及IL-15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6.56,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IL-13及IL-15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IL-13及IL-1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 =9.75,12.08,P<0.01),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13及IL-15含量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8.97,11.86,P<0.01).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可降低患儿血清中IL-13和IL-15水平,减少由IL-13和IL-15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将95例DKD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31)、微量蛋白尿组(n=34)和大量蛋白尿组(n=30).观察各组患者CRP、sIL-2R、IL-6和TGF-β1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n=30)进行比较.结果 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的CRP、sIL-2R、IL-6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CRP、sIL-2R、IL-6 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5);大量蛋白尿组的CRP、slL-2R、IL-6及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CRP、sIL-2R、IL-6及TGF-β1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KD病情及判断糖尿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Parecoxib)联合布托啡诺(Butorphanol)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患者围术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B组为布托啡诺加安慰剂组,P1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P2组为术前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采中心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结果 P2组T2-4时IL-6水平升高(P<0.05);B组T2-3时IL-6水平升高(P<0.05),T6时降低(P<0.05),与B组比较,P1、P2组围术期IL-6水平较低,T3-4时IL-10较高(P<0.05).结论 术前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好,下调IL-6水平而促进IL-10的分泌,对预防因炎症反应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Parecoxib)联合布托啡诺(Butorphanol)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患者围术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B组为布托啡诺加安慰剂组,P1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P2组为术前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组,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采中心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结果 P2组T2-4时IL-6水平升高(P<0.05);B组T2-3时IL-6水平升高(P<0.05),T6时降低(P<0.05),与B组比较,P1、P2组围术期IL-6水平较低,T3-4时IL-10较高(P<0.05).结论 术前帕瑞昔布钠联合布托啡诺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好,下调IL-6水平而促进IL-10的分泌,对预防因炎症反应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68例和银杏达莫治疗+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分别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补体C3、IL-6及IL-8。同期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参考组。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IL-6及IL-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I患者应用银杏达莫治疗使补体C3、IL-6及IL-8显著降低,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和大剂量盐酸氨溴索(HAMB)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分为HAMB治疗组16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以及12例健康对照组的TNF-d和IL-6的水平,并予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肺损伤评分(LIS).结果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以及LIS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但HAMB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存在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表达,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病过程;HAMB的干预能一定程度地抑制促炎因子的水平,对减轻或延缓中毒性肺损伤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9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7 d采集结直肠癌组外周静脉血,健康体检时抽取对照组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IL-6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NO水平,分析各因子和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IL-1β(4.05±0.87)、IL-6(16.31±3.27)pg/ml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63±0.45)、(10.03±1.96)pg/ml]和对照组[(1.49±0.52)、(7.85±1.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术前NO水平为(26.91±5.06)μmol/L,明显低于术后和对照组的(47.68±7.21)、(59.37±7.9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组术后血清IL-1β、IL-6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上升,但血清IL-1β、IL-6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对照组、结直肠癌组术前、结直肠癌组术后中IL-1β与IL-6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IL-1β、IL-6、NO浓度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ECT2对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30例,并且均符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经家属或本人同意,接受MECT10次;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值为16.42;患者组治疗前的血浆IL-1β、IL-2、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值分别为4.37、12.16、9.87;治疗后,抑郁症组血浆L-1β、IL-2、IL-6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t值分别为3.71、8.38、8.50。结论 MECT可以使抑郁症患者异常增高的血浆IL-1β、IL-2、IL-6水平下降,IL-1β、IL-2、IL-6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与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6、8水平变化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ELISA法分别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脂联素及IL-1、6、8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及IL-1、6、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下降;而血清脂联素结果在治疗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升高程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各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及IL-1、6、8含量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脑梗死发病早期使用生物因子(如抗粘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为阐明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设POCS和健康对照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或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检测87例PCOS患者组以及85例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血清IL-1Ra、IL-1β、IL-18、性激素水平以及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1.PCOS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以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01),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7)。2.PCOS组血清的IL-1Ra、IL-1β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COS组分别为:(275.3±55.1)pg/ml、(29.2±5.1)pg/ml和(258.6±39.8)pg/m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7.2±50.3)pg/ml、(12.6±3.3)pg/ml和(143.1±22.4)pg/ml,P0.001],而IL-1Ra/IL-1β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COS组为9.6±1.5,健康对照组为13.3±1.3,P0.001]。3.控制BMI影响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PCOS组血清IL-1Ra、IL-1β和IL-18水平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r=0.278~0.463,P均0.05),IL-1Ra/IL-1β比值与HO-MA-IR呈负相关(r=-0.293,P0.05)。结论PCOS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调控失衡。IR独立于肥胖,作为关键因素导致了PCO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IL-8水平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 - 1β(Interleukin-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白细胞介素 - 8(IL -8)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了 96例 CHB患者及 4 8例健康人血清IL - 1β、IL - 6及 IL - 8的浓度。 结果  CHB患者血清 IL - 1β、IL - 6和 IL - 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CHB患者 IL - 1β、IL - 6和 IL - 8水平增高与血清 HBV- DNA呈正相关 (P<0 .0 1)。 结论  IL - 1β、IL - 6和 IL - 8参与 CHB免疫病理损伤过程 ,检测血清 IL - 1β、IL - 6和 IL - 8在判断 CHB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薄宇清  刘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88-3989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时期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变化,另选取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发病当天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时间(d3、d7)延续,TNF-α、IL-6和IL-8水平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14TNF-α、IL-6和IL-8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以及TNF-α增高介导的以白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性反应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们之间互相诱生、相互作用,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录因子PU.1水平的变化,探讨在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慢性肺心病患者60例,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中IL-9、IL-10及PU.1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IL-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心病患者血清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肺心病患者血清PU.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9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r=-0.745 P0.05)。IL-10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IL-9、IL-10、PU.1参与到疾病的发病过程,联合检测这三种因子对于慢性肺心病发病机制的探索及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