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舸  吴云娟 《江西中医药》2006,37(12):17-18
酸味药性多收敛,方剂中配伍此类药,既发挥其功效,针对性病情的需要,用以治疗滑脱失散之证,故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固方之制,固其泻也。如久嗽为喘,气泄于上者,宜固其肺;久遗成淋而精脱于下者,宜固其肾;小水不禁者,宜固其膀胱;大便失禁者,宜固其肠脏;汗泄不止者,宜固其皮毛;血泄不止者,宜固其营卫”。同时,又根据方剂中药物的需要配伍,起到相反相成作用。显而易见,固涩剂许多方剂,理所当然多以酸味药为主,就是起到收敛固涩作用,以治气血精津之耗散滑脱病证,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赘述,至于其他方剂为什么配伍此类药,则寓意颇深,值得细细体味,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邪在卫表卫分病变多为感受风热之邪,出现肺卫的表证,皮损常以疹为主,表现为隆出皮面,抚之碍手,或密如撒粟,孤立散在,或风团累累,时隐时现,多伴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不渴,头痛,全身疫楚,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常见如荨麻疹,银屑病进行期,痤疮等。邪在卫分的代表方剂为银翘散,但临证时需少佐血分药。《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云:“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相似文献   

3.
裴强伟  宋小莉  夏蕾  王欣  郭炜  孙志翠  韩涛 《中医杂志》2012,53(17):1523-1524
方剂的阴阳配伍规律体现出中医辩证思维,论述阴阳配伍的概念、内涵及意义,通过对阴阳配伍的深入再认识,以期能够更好地解释方剂的配伍机制并指导临床的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4.
方剂组成有一定原则,药与药之间的配伍,有以药性、功效相似的几种药互相辅佐,使其药效相得益彰;有以药性作用相反的几种药彼此配合,以奏其功者。这两种组方用药在中医临床上都是较为常见的,而后者这种即属相反相成的配伍方面,从它表面上看,药与药之间,因药性相反,似乎存在互相排斥的现象,但实质上正由于性能、效用相反,却起到互相补充和促进作用。综观相反相成配伍方法的特点,每以寒与热,补与消、散与敛、升与降、利与涩、润与燥、峻与缓等等相反药物着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病情上和用药上的矛盾,如证有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5.
刺蒺藜能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具有降压,利尿,增强抵抗力,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笔者经验其功用不止于此,配白藓皮治疗痤疮,配马鞭草力克妇科炎症,配莪术疗乳癖等。  相似文献   

6.
角药在“阴阳和”生理与“阴阳错”病理的状态医学中,较之“药对”更具圆机活法.表现为:①有开阖枢之机;②参和药味与醇和药性;③引抵病所与打破病态平衡.角药既可为奇方,亦可为偶方.奇正理论折射出角药与阴阳配伍“技”与“道”关系的精妙.角药昭示了阴阳学说除对立统一之外的深层次的生命含蕴.  相似文献   

7.
阴阳相济法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青  张琼 《江西中医药》2003,34(10):32-32
“善补阳者 ,必欲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 ,必欲阳中求阴 ,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 ,能使精中生气 ;善治气者 ,能使气生精。”这是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根据阴阳互根而提出的“阴阳相济”的治疗法则。我们在临床实践中 ,治疗有关疾病 ,使用“求汗于血”、“生精于气”、“引火归原”等治法 ,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三则如下 :1 求汗于血案 李某某 ,男 ,65岁 ,2 0 0 0年 1 0月2 5日初诊。该患者 1个月前曾因右股骨颈骨折而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3天前因感冒出现恶寒发热 ,无汗 ,头身困重 ,时有咳嗽 ,自…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治疗皮肤瘙痒症郭某,女,48岁。1987年10月6日诊。全身皮肤无定时阵发性瘙痒十个月余,曾多次以抗组织胺药、激素、钙剂肌注内服,外搽多种霜膏、酊剂治疗收效不著,后服中药数剂亦罔效。近月来瘙痒颇剧,发作频繁,甚时抓至皮肤出血仍不解痒,直至痛时方才住手。查见患者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纳差,舌淡苔白,脉弱无力。除颜面外,全身体无完肤,抓痕累累,点状血痂密布。诊断:皮肤瘙痒症。诸症合参乃属:脾肺气虚,肌表抗邪无力,兼感风侵而呈  相似文献   

9.
浅析《伤寒论》辛味药配伍运用与方剂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自刚 《新中医》2008,40(7):113-114
张仲景为一代医圣,亦为药物配伍之大师,其所创制的方剂,不但方证对应,而且用药精炼,其中尚寓有至精至妙的配伍方法,诚为后世用药配伍组方之典范.  相似文献   

10.
生地祛邪配伍举隅孙太振,张叶,刘大新(河南省邓州市卫校,474150;内乡县中医院开封第一中医院)主题词生地/治疗应用生地味甘苦而性寒,功擅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多用于温热病伤阴及及血热妄行之证。习惯以生地滋腻粘滞而补虚扶正为主,较少用其苦寒走泄以法邪...  相似文献   

11.
张锡纯用药配伍举隅苏州市虎丘医院(215008)刘扬佐关键词药物配伍张锡纯张锡纯为近代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立方配伍精当,匠心独具。兹举其临床常用药物配伍4则介绍如下。1人参配生赭石救元气之脱张氏对下元亏虚,气欲上脱,脉浮数,按之若无,或两尺无根者,...  相似文献   

12.
红藤,性味苦、平,归大肠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作用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二者为治肠痈之要药,临床配伍相须而用,可治多种疾病。1卵巢囊肿景某某,女,35岁,已婚,2003年11月24日初诊。自述几个月来,经期不准,腹痛拒按,诊其脉沉细,苔白。B超检查,子宫适中,双侧可见10.8mm×6.3mm、6.8mm×9.33mm大小回声团,提示“双侧卵巢囊肿”,处方:红藤30g,败酱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薏苡仁30g,桂枝10g,芦根30g,茯苓10g,牡丹皮10g,桃仁10g,莪术25g,2剂,水煎服,同时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共服28剂,…  相似文献   

13.
14.
何秀川  何继忠 《中医杂志》2011,52(23):2056-2057
1 薏苡仁配川楝子治疗睾丸痛薏苡仁甘淡,具有利湿消肿散结之功,同时兼有柔肝养筋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云:"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川楝子,苦寒入肝经,其利湿止痛力最强,.《本草备要》说"能入肝舒筋,……为治疝要药".  相似文献   

15.
性味配伍理论肇始于<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挥,成为方剂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辛味药属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迭经配伍,其效各异.本文试以辛味药为例,浅谈性味配伍理论指导组方之法.  相似文献   

16.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覃骊兰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9-400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 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8.
五行学说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祖先们用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诸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之法则的一种学说。它主要是以五行相生、相克说明事物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的现象,并且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正如《类经图翼》:“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正是存在着这种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关系,人体才能维持平衡与协调,临床诊断及治疗才能得以相应的指导。根据《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治疗原则,结合母子脏腑关系,以临床…  相似文献   

19.
运气学说以阴阳五行为核心,以六气、三阴三阳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天下地支为符号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  相似文献   

20.
脾胃学说奠基于内、难,别户于东垣,发扬于诸家。《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中央土以溉四傍”。《五藏别论》又云:“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因此脾与胃一直被医家所重视,在《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典名著均有论述。迨南宋时期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