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效能性。方法对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33名医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作为研究工具。结果1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实验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各量表的得分与辅导前各量表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团体心理辅导也称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内地以来,团体心理辅导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青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的作用.方法:招募53名大学生作为团体成员,进行为期2个月,共7个单元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辅导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团体成员进行对比测试.结果:团体成员在家庭自我(FA)、自我满意(SA),道德自我(ME)、心理自我(PER)、社会自我(SO)、自我认同(ID)等六个因子有显著提高.结论: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概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影响的长期效果.方法 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河北师范大学59名学生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团体心理辅导.并于课程结束10个月后对辅导的效果进行再评估.结果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自尊干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前与辅导后差异显著(t=6.531,P<0.001);2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有长期效应,辅导后与辅导结束10个月后差异不显著(t=1.168,P>0.05).结论 进行预防性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更多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挥潜能,防止并消除在其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同时对2所高校各9名贫困生分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比辅导前后两组团体成员自尊、抑郁、焦虑、孤独、羞怯量表的得分差异,并在辅导后进行自我主观评价、团体活动反馈和开放性团体效果的评估。结果两组团体成员辅导后各量表平均分均低于辅导前,除某高校团体成员羞怯量表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量表前后测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成员都认为自己在理解别人、乐于交友、有责任感方面进步最大;团体内容有益有价值;学会了正确认识并应对贫困。结论针对性强、团体气氛好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具有实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的干预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丰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内容。方法:采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黑龙江省某高校17名大一学生(实验组)进行共8次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干预,同时设置控制组17人,处于自然的学习、生活状态,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的干预前、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成员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的就业信心、职业认知、生涯定向、自我认知、规划认知5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t=-8.00,-8.99,-4.29,-5.65,-8.93,-10.97;P均0.01);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成员的就业信心、职业认知、生涯定向、自我认知、规划认知5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9.92,8.89,8.24,6.34,9.81,11.52;P均0.01)。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评价表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员在12个项目上的平均分都大于4,说明大多数成员对团体心理辅导持有积极的评价。结论:朋辈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改善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容纳他人和自我和谐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量表、容纳他人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某医学院2009级28名同学进行施测,其中14名同学自愿编为实验组,接受团体辅导,其余14名同学编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团体开始前对28名同学进行前测,团体结束后再对28名同学进行后测。结果①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与辅导前在个人评价(t=-2.46,P<0.05)、容纳他人(t=-2.65,P<0.05)和自我和谐(t=2.61,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未经团体心理辅导的对照组在个人评价、容纳他人和自我和谐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分维度容纳他人方面(t=2.18,P<0.05)存在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在分维度容纳他人(t=2.62,P<0.05)、被他人容纳(t=3.18,P<0.05)、自我经验不和谐(t=1.78,P<0.05)、自我灵活性(t=9.16,P<0.01)和自我刻板性(t=2.52,P<0.05)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增强大学生个人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容纳他人和被他人容纳能力;加快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成熟。进而可以促进大学新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青少年戒毒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0名男性青少年戒毒者作为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另97名男性青少年戒毒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的自我控制总分由干预前的52.06±6.67降低到干预后的47.68±8.67.除自我情绪性维度外,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前后测差异显著;干预组接受干预后自我控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青少年戒毒者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状况的作用。方法:将某未成年犯管教所20名被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共10次团体心理辅导,以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进行前后测及重测。结果: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状态、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和心理和谐状态总分上差异显著(t=2.656,4.905,5.424,3.536;P0.01);实验组成员心理和谐状态的改善,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成员心理和谐的变化(t=2.920,4.076,2.856,3.397;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服刑青少年心理和谐干预有效,且存在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减少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途径,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心理辅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法:招募苏州某高校本科二、三年级的71名志愿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5),实验组接受24小时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和8次分散式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处于常态。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T)、情绪调节量表、社交回避和苦恼问卷、幸福感指数问卷、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评估,并采用自编网络依赖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评估表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进行评估。结果:两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网络成瘾分数显著下降,并且在情绪调节、社交、幸福感、感情与社会孤独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矫正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和谐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和谐问卷对72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及团体辅导。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无显著差异(t=0.75,P>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心理和谐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t=5.53,P<0.001);团体辅导1月后追踪调查显示,实验组心理和谐水平依然显著高于控制组心理和谐水平(t=4.53,P<0.001)。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开招募方式,对23名大学生进行连续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选择另外24名被试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使用中文版韧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心理韧性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差异显著(t=5.838,P0.001);2实验组被试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心理韧性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医学院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元认知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的干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元认知团体辅导的方法对72名大学生进行干预,使用元认知问卷与心理和谐问卷进行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1个月后的追踪测量,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加追踪研究的实验设计,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无显著差异;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元认知与心理和谐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t=3.84,2.43,2.33,3.01,3.83,3.84,2.22,4.22;P0.05或0.01);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效果依然存在(t=3.19,2.20,2.15,2.46,3.84,4.43,2.19,4.27;P0.05或0.01)。结论元认知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效果。方法依据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招募的7名大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辅导。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91±3.07/18.67±3.33,P〈0.001),3个月后追踪结果显著高于辅导之前(19.63±2.44/18.67±3.33,P〈0.05),追踪结果与辅导后没有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心理弹性下的掌控感以及情绪反应维度均有良好的干预效果,但是对于关系感的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其在考虑团体成员的特征、文化、偏好,团体领导者素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监督与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尝试着用循证心理治疗的理念观对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成员甄别、领导者选择、实施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完善团体心理辅导的可操作性和加强团体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何冬锦 《校园心理》2009,7(5):327-328
<正>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开始就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团体辅导是一种特殊的、新型的、有效的途径。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角色扮演模式是一种应用很广,实施较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目前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这一模式也较为常见,角色扮演作为团体心理辅导常用的技术之一更是显示出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方法贫困大学生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名)和对照组(28名),治疗组接受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8周后对两组学生采用DSQ防御机制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团体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掩饰的应用频率上显著低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在成熟防御机制应用频率显著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P0.01)。结论经团体心理辅导的贫困大学生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优于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心理健康状况较未经团体心理辅导者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8.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80名医药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改善人际关系的训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统计被试训练前后心理自评的7个项目得分差异。结果 被试在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诸方面训练后的自我评分增加,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0.05,P<0.001)。对训练后被试的书面报告定性分析,其收获主要反映在3个方面:①自我认识更加客观;②自信心增强;③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纠正认知偏差,同时辅以行为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在短期内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凤姿  张海华 《校园心理》2012,10(3):154-15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自卑特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设计、应用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对16名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在辅导前后,采用个人评价问卷、缺陷感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个人评价问卷及缺陷感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团体辅导后,个人评价问卷及缺陷感量表得分显著高于辅导前(P<0.05),社交回避与苦恼总分、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辅导前(P<0.05)。结论统合团体心理咨询模式在干预自卑特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医学专业学生情绪与压力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口腔医学院的大一新生46人,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被试进行干预研究,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干预。结果实验组在情绪管理能力,对压力的认识,人际压力,压力管理能力维度上实验前、后得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2.184,2.195,2.110,2.302;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医学专业新生的情绪与压力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