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目前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同样可获得成功的骨结合,但即刻种植是否能够减少或预防拔牙窝牙槽嵴的生理性骨吸收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的:利用锥束CT测量评估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近期骨组织变化.方法:选取上颌前牙无法保留适合采取即刻种植的患者18例18颗患牙.于种植当天、6个月、1年行锥束CT检查,分别测量距离种植体肩台4,6,8mm处牙槽嵴唇侧骨壁的厚度,以及缺失牙牙槽嵴唇颊侧近、远中骨高度.结果与结论:种植后6个月,牙槽嵴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高度分别为(1.83±0.05) mm和(1.50±0.04) mm,距离种植体肩台4,6,8 mm处牙槽嵴唇侧骨板吸收分别为(1.72±0.30) mm,(1.65±0.26) mm,(1.55±.25) mm;1年后牙槽嵴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高度分别为(0.85±0.04) mm和(0.78±0.05) mm,距离种植体肩台4,6,8 mm处牙槽嵴唇侧水平吸收(0.52±0.20) mm,(0.45±0.16) mm,(0.32±0.15) mm.结果表明即刻种植后唇侧骨壁会发生水平向吸收,但是不影响种植体的骨结合,1年后骨组织吸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表现。结果:本病基本X线表现有:(1)骨质破坏;(2)骨皮质改变;(3)病理性骨折;(4)骨膜增生;(5)软组织肿块,CT对病变范围、皮质、骨膜、软组织改变、死骨及邻近结构受累与否显示更清楚。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CT能进一步显示病变的病理解剖结构,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背景:拔牙窝的新骨形成与骨量保持受体内外多种因素调控,神经系统通过介导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调节骨代谢。目的:观察神经支配对拔牙窝骨愈合的调节作用,探讨神经支配与拔牙窝骨愈合的相互关系。方法:切除犬一侧下牙槽神经建立失神经支配动物模型,以未切除侧为对照,拔除失神经支配侧和正常侧前磨牙,放射影像学方法检测术后2,4,8,12周拔牙窝新骨形成和骨量保持。结果与结论:失神经支配组拔牙窝骨缺损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和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拔牙窝唇颊侧牙槽嵴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舌侧牙槽嵴高度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提示失下牙槽神经支配影响拔牙窝的新骨形成及骨量保持,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快速扩大牙弓是快速扩大颌骨的有效方法,而与快速扩展相比,缓慢扩展稳定性更高,复发更少,但四圈簧扩弓的长期稳定性少见报道。目的:回顾性分析正畸临床中四圈簧扩大牙弓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早期牙弓狭窄患者22例使用四圈簧扩大牙弓至少3mm,在扩大牙弓之前(T1期)、Ⅰ期四圈簧扩弓治疗完成或整个治疗结束(T2期)及治疗完成后2年(T3期)分别制取牙齿石膏研究模型并摄取头颅后前位片,在模型上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之间距离,在后前位片上描点(J点)测量两侧基骨间距离及磨牙倾斜度,评价牙弓扩大的矫正及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比格犬下颌骨解剖结构复杂,微种植体置入位置不恰当会造成微种植体周骨量不足和微种植体松脱。目的:观察比格犬下颌骨相应解剖结构及微种植体的置入部位和方法。方法:取成年雄性比格犬尸体下颌骨,测量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根分叉度及牙根分叉处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于牙槽嵴下4,6mm处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颊舌向牙槽嵴厚度和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结果与结论: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平均为52.70mm;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最远的是第一磨牙,最近的是第四双尖牙,根分叉度最大的是第一磨牙,最小的是第四双尖牙。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骨质厚度随着距离牙槽嵴顶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的深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均大于5mm,且随着距离牙槽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比格犬下颌第二双尖牙至第一磨牙牙槽骨段骨质结构均匀。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深度,单颗牙自身近远中牙根之间足以提供微种植体置入所需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基于QCT数据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与双能X线吸收仪(DXA)在股骨颈骨密度(BMD)测量上的相关性,探讨基于QCT数据CAD在BMD检测的准确性、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通过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57岁,男9例,女41例。本研究对象均行Philips Brilliance型64排螺旋CT扫描和Norland XR-36型DXA测量股骨颈BMD,螺旋CT扫描时垫有CT设备通用性体模的双股骨上段。应用OsteoCAD1.1软件分析同侧股骨颈CT数据,测得BMD。应用SPSS 11.0统计、对比OsteoCAD软件分析测量股骨颈BMD和D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的各组数据。结果:①OsteoCAD软件分析测量股骨颈BMD结果:松质骨BMD:均值(216.05±60.80)mg/cm^3;整体骨BMD:均值(344.61±66.93)mg/cm^3;皮质骨BMD:均值(538.54±60.95)mg/cm^3。DXA测量股骨颈BMD结果:均值(0.8029±0.1265)g/cm^2。②SPSS Linear Regression法显示上述两组数据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松质骨=0.873、r整体骨=0.817、r皮质骨=0.735,经t检验,相关系数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OsteoCAD软件能够自动划分并测量皮质骨、小梁骨,和测量股骨颈长度及最小截面积,可以准确、有效地反映骨强度信息。  相似文献   

7.
背景:快速扩大牙弓是快速扩大颌骨的有效方法,而与快速扩展相比,缓慢扩展稳定性更高,复发更少,但四圈簧扩弓的长期稳定性少见报道。目的:回顾性分析正畸临床中四圈簧扩大牙弓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期及恒牙列早期牙弓狭窄患者22例使用四圈簧扩大牙弓至少3 mm,在扩大牙弓之前(T1期)、Ⅰ期四圈簧扩弓治疗完成或整个治疗结束(T2期)及治疗完成后2年(T3期)分别制取牙齿石膏研究模型并摄取头颅后前位片,在模型上测量两侧第一恒磨牙之间距离,在后前位片上描点(J 点)测量两侧基骨间距离及磨牙倾斜度,评价牙弓扩大的矫正及矫形效果。结果与结论:与扩弓前相比,四圈簧扩弓治疗后患者第一恒磨牙倾斜度和两侧基骨间距离逐渐减小;而四圈簧扩弓治疗后相比,随访2年时,患者两侧第一恒磨牙间距离、第一恒磨牙倾斜度和两侧基骨间距离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四圈簧扩大牙弓的长期效果是稳定的,并有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探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对诊断MCI及AD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住院及门诊体检者中筛选MCI者42例(MCI组),阿尔茨海默病(AD)者38例(AD组),认知功能正常(NC)者42例(NC组),进行一般情况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应用MRI测量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并分析其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CI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6.29±1.13) cm3和(2.71 ±0.51) cm3;显著小于NC组的(7.01 ±0.92)cm3和(3.12±0.34) cm3(P均<0.05),AD组海马和内嗅皮质体积分别为(5.10±1.07) cm3和(2.09±0.68)cm3,与NC组相比明显减小(P均<0.01),和MCI组相比AD组海马、内嗅皮质体积明显缩小(P均<0.01).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正相关(r =0.77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MSE正相关(r=0.811,P<0.01),海马体积与MoCA评分正相关(r=0.810,P<0.01),内嗅皮质体积与MoCA正相关(r=0.842,P<0.01).结论 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萎缩与认知障碍和AD密切相关,MRI测量内嗅皮质和海马体积对MCI与A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卫华  唐曦  王智  李鑫 《中国临床康复》2014,(17):2746-2751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作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但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并且观测参数不系统、不完整,而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进行较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剖与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对照研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 目的:观测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学及应用解剖学特点,以期为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易患病性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实验从成都医学院局解实验室随机选取60例成年中国人干燥、无破损第5腰椎标本,应用游标卡尺测量第5腰椎峡部的相关数据,并应用Micro CT的三维重建系统分析第5腰椎标本三维骨结构,并逐一测量与第5腰椎左、右侧峡部临床应用解剖观测的指标相对应的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参数。 结果与结论:在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标本观测:①左、右侧峡部上缘厚度分别为(4.27±177;0.99) mm,(4.25±177;0.98) mm。②左、右侧峡部下缘厚度分别为(7.31±177;1.23) mm,(7.29±177;1.25) mm。③左、右侧峡部内缘厚度分别为(6.61±177;0.33) mm,(6.59±177;0.36) mm。④左、右侧峡部外缘厚度分别为(8.65±177;0.27) mm,(8.59±177;0.33) mm。⑤左、右侧峡部上下缘距离分别为(11.10±177;3.14) mm,(11.07±177;3.11) mm。⑥左、右侧峡部上缘长度分别为(8.37±177;0.99) mm,(8.40±177;0.96) mm。⑦左、右侧峡部下缘长度分别为(4.71±177;0.71) mm,(4.73±177;0.62) mm。⑧左、右侧峡部内缘长度分别为(13.01±177;1.38) mm ,(13.04±177;1.36) mm。⑨左、右侧峡部外缘长度分别为(10.75±177;1.11) mm,(10.78±177;1.06) mm。游标卡尺与Micro CT所测的第5腰椎峡部左右侧的三维数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临床应用解剖测量值与Micro CT测量值之间具有统一性,左右侧腰椎峡部解剖值没有差异,Micro CT能为临床上第5腰椎的易患病性提供更为详尽准确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比格犬下颌骨解剖结构复杂,微种植体置入位置不恰当会造成微种植体周骨量不足和微种植体松脱。目的:观察比格犬下颌骨相应解剖结构及微种植体的置入部位和方法。方法:取成年雄性比格犬尸体下颌骨,测量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根分叉度及牙根分叉处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于牙槽嵴下4,6mm处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颊舌向牙槽嵴厚度和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结果与结论:下颌第二双尖牙牙尖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的长度平均为52.70mm;距离下颌神经管的垂直高度最远的是第一磨牙,最近的是第四双尖牙,根分叉度最大的是第一磨牙,最小的是第四双尖牙。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骨质厚度随着距离牙槽嵴顶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的深度,下颌第二、三、四双尖牙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的水平距离均大于5mm,且随着距离牙槽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比格犬下颌第二双尖牙至第一磨牙牙槽骨段骨质结构均匀。在距离牙槽嵴顶4~6mm深度,单颗牙自身近远中牙根之间足以提供微种植体置入所需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与大鼠肾脏大体解剖的对照,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大鼠肾实质各层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 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分别应用平面回波成像(EPI)DWI(选取不同b值)和普通成像序列T1WI及T2WI扫描正常大鼠12只,比较各序列显示肾实质层次的特点,并比较不同b值对肾实质的显示情况,测量DWI肾实质各层的厚度,并与大鼠肾脏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对照分析.结果 大体解剖大鼠肾实质可分为清晰的皮质层(CO)、外髓层外层(OS)、外髓层内层(IS)(OM)及内髓层(the inner medulla,IM)四层结构和肾盂、肾盏等结构.MR不同序列对大鼠肾实质各层结构显示不同:T1WI显示CO和髓质层(medulla)两层;T2WI清晰显示CO、OM及IM 3层结构;而DWI则能清晰或较清晰显示CO、OS、IS及IM四层结构,ADC图显示更为清楚.DWI对大鼠肾实质结构显示优于T1WI及 T2WI,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体标本大鼠肾实质各层厚度分别为:CO(1.45±0.09)、OS(1.01±0.25)、IS(1.01±0.14)和IM(1.14±0.11)mm;DWI上各层厚度分别为:CO(1.39±0.15)、OS(1.01±0.17)、IS(1.11±0.19)和IM(1.06±0.1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选取不同b值对肾实质层结构的显示并无影响,不同b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DWI所显示大鼠肾实质四层结构与大体解剖结构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下颌后牙种植术中,由于下颌神经管走行于下颌骨体内,有时可损伤下齿槽神经,因而制约了牙种植术的应用。因此,牙种植术的应用需详细了解下颌神经管的解剖结构。目的:观察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内的走行及管内的解剖结构。方法:共纳入15具成人牙下颌骨标本与4具新鲜下颌骨动脉灌注标本。纳入对象均牙列完整,后牙无缺失,牙槽骨无吸收。测量15具成人牙下颌骨标本下颌管走行及其管腔各径长度,包括下颌管横径与纵径,下颌管至上下内外缘距离。观察4具新鲜下颌骨动脉灌注标本管内下颌神经管内神经、血管位置关系。结果与结论:下颌管内缘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短(P〈0.01);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较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大(P〈0.01)。表明下颌管在下颌骨体部走行中偏舌侧、偏下颌骨下缘。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体部的部分横径小于纵径(P〈0.05),亦即下颌管截面形态为上下径略长的椭圆形。神经管横纵径于前后牙位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还发现在暴露的下颌管腔中下牙槽神经及伴随血管有一层被膜包绕成神经血管束,血管位于神经上方,而且位置恒定,并发出小分支包绕神经。结果提示,下牙槽血管神经束在下颌管内走行中血管位于神经之上。  相似文献   

13.
心肌灌注SPECT显像采用X线CT衰减校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SPECT/CT复合成像装置采用CT X线对心肌灌注显像衰减校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受检者65例,35例经临床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冠心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均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99mTc-MIBI)常规心肌断层显像及X线衰减校正显像,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下壁和后壁放射性摄取率由未采用X线CT衰减校正方法的(77.0±4.77)%和(76.0±5.7)%、(31±4.3)%和(35±5.5)%增至采用X线衰减校正方法的(85.0±4.5)%和(83.0±5.2)%、(38±5.1)%和(42±5.5)%,两组校正后均P<0.001。②35例非冠心病患者经目测定性分析,衰减校正后,原下后壁放射性减低明显改善者82.8%,中度改善14.3%;30例冠心病患者经X线衰减校正后有改善者73.7%。③非冠心病35例和30例冠心病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经X线衰减较正后心肌灌注显像符合率分别提高了8.6%和15.4%。结论:SPECT/CT复合显像装置对心肌灌注显像行X线衰减校正技术,方法简便,可以使大多数由于γ射线在组织中的衰减造成的放射性计数减低得到校正,尤其对左室下后壁的衰减校正更明显。经衰减校正后提高了心肌灌注图像质量,在临床诊断中减少了假阳性的发生,使诊断符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嗅沟脑膜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6例,年龄29~59岁,平均48岁。行CT检查3例,MRI检查8例,均为增强扫描。分析CT、MRI影像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瘤灶起源于颅前窝嗅沟,多数密度或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增强;少数不均匀增强,大部分病例出现脑膜尾征,少数伴钙化、坏死、囊变。邻近颅骨受累时引起骨质增生或受侵。结论:起源于嗅沟的脑膜瘤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嗅沟骨质及其脑膜影像改变的显示,对瘤灶起源具有重要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MRI优于CT,但CT对钙化和骨质改变显示优于MRI。  相似文献   

15.
背景: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之间毗邻关系的数据大都来自人体标本解剖的观察和测量,测量结果与人体实际略有出入。目的:对活体锁骨周围血管与锁骨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发现锁骨外固定置钉的安全区和危险区。方法:通过对44例颈胸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进行颈胸部增强CT扫描,将采集的锁骨区断层图像利用ADW4.4工作站重建出完整的锁骨及锁骨周围血管的三维图像,在图像上观察和测量锁骨及锁骨周围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锁骨下动、静脉紧邻锁骨,由后、上、内向前、下、外方走行,与锁骨下缘间形成的夹角,左侧为(53.75±10.64)°,右侧为(52.85±11.41)°,如将锁骨全长分为5等份,锁骨下动、静脉在锁骨表面的投影范围大约在其由内向外的第2个1/5段,左侧头臂静脉距锁骨最短距离为(4.81±1.66)mm,右侧无名动脉距锁骨最短距离为(5.09±2.60)mm。活体的影像学测量数据更接近于正常人体,锁骨外固定置钉的危险区为锁骨由内向外的第2个1/5段以及锁骨的胸骨端,掌握其解剖学特点可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锁骨周围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6.
刘卫华  周红利 《华西医学》2009,24(3):683-685
目的:通过对滑车神经行经小脑幕侧方区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寻找小脑幕侧方区域手术时避免损伤滑车神经的临床解剖标志。方法:对15例(男10例,女5例)防腐固定无畸形、无病变的成人头颅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后,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滑车神经在小脑幕侧方区域的行径,及其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毗邻关系,测量滑车神经长度、宽度、厚度及其与周围标志点的距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滑车神经在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向前行,进入小脑幕侧方区域,在动眼神经三角的后部穿越游离缘硬膜,其长度为(6.78±1.87)mm,宽度为(1.09±0.21)mm,厚度为(0.78±0.11)mm。滑车神经进入小脑幕侧方区域的人口处位于前床突、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动眼神经人口后方,位于后床突后外方;距离前床突(23.24±3.18)mm、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17.57±3.26)mm、动眼神经人口(11.42±3.32)mm;距离后床突(14.21±3.25)mm。结论:行小脑幕侧方区域手术时,为避免损伤滑车神经,前床突:后床突、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和动眼神经人口可以作为寻找滑车神经人口的重要标志,同时注意区分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相似文献   

17.
郝廷  余斌  郝增涛  冯卫 《中国临床康复》2012,(13):2292-2295
背景:有研究表明股骨远端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设计参数多为参照西方人种数据,且其产品规格有限。目的:对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手术相关解剖CT数据进行数字化测量。方法:选自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非膝关节疾患的成人CT连续扫描数据15例,利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立体图形中测量股骨远端宽;股骨外侧髁前后径;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股骨外侧髁干角;自股骨大转子下缘5cm至外上髁每隔5cm划分为1段,共分为5段,分别测量每段中部股骨内外侧皮质及髓腔横径。结果与结论:成年中国人中远端股骨微创锁定内固定钢板固定后,股骨远端左右侧宽分别为(84.80±1.27)mm和(84.60±1.40)mm;股骨外侧髁前后径分别为(67.36±1.41)mm和(66.27±1.42)mm;股骨外侧髁基底部宽分别为(42.53±3.42)mm和(42.98±1.25)mm;股骨外侧髁干角分别为(7.58±0.69)°和(7.66±0.79)°,左右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背景:在髋部骨折治疗中,内植物的设计和匹配对实现力学的传导及获得长期稳定具有熏要意义。然而由于人种的遗传,生活、工作环境等的影响,从而造成人种股骨参数各异。目的:测定重庆地区成年人股骨上端部分参数。方法:利用游标卡尺实体测量160例重庆地区股骨标本(左右各80例)的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长径、头颈轴长等5项相关参数,用浩辰CAD软件在影像资料上测量重庆地区成人股骨(男女各80例)上端内、外侧弧度及头颈轴线与股骨外侧皮质夹角。结果与结论:实体测量重庆地区股骨标本得出人股骨头直径为(45.26±3.17)mm;股骨头长径为(39.02±2.58)mm;头颈轴长为(93.23±5.43)mm;股骨颈最小上下颈为(31.28±2.18)mm;股骨颈最小前后径为(26.23±2.10)mm;测量成人股骨影像学资料得出的男性股骨上端内侧弧度为(0.267±0.024)TT;男性股骨上端外侧弧度为(0.219±0.019)TT;男性头颈轴线与股骨外侧皮质夹角为(130.92±2.31)°;女性股骨上端内侧弧度为(0.278±0.019)TT;女性股骨E端外侧弧度为(0.219±0.019)TT;女性头颈轴线与股骨外侧皮质夹角为(130.68±2.02)°。实体测量的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长径、股骨头颈轴长、股骨颈最小前后径和股骨颈最小上下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6—0.588。软件测量的影像学数据中股骨上端内、外侧弧度无相关性(P〉0.05);头颈轴线与股骨外侧皮质夹角和股骨上端内侧弧度呈负相关(r日:一0.446,ra=一0.509,P〈0.05),而与股骨,卜端外侧弧度呈正相关(r=0.259,ra=0.311,P〈0.05)。测得的重庆地区成人股骨上端的部分参数为设计及改良出符合当地髋部骨折的内固定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CT灌注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灌注成像特征。方法:采用40层螺旋CT对60例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检查,其中包括30例正常对照者和3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灌注成像原始数据经Siemens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并对急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组的血流量为(0.95±0.19)ml/(min·ml),低于正常组的(1.63±0.34)ml/(min·ml),血容量为(0.22±0.06)ml/ml,低于正常组的(0.26±0.04)ml/ml,通透性为(1.25±0.97)ml/(min·ml),高于正常组的(0.14±0.07)ml/(min·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常规CT增强与CT灌注成像检出率差异不显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灌注参数差异不显著。结论:急性胰腺炎血流灌注减低,通透性升高。CT灌注成像有利于早期辅助诊断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