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强  伍勰 《中国临床康复》2013,(17):3164-3173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严重的挑战着人体健康以及运动能力,对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探究和预防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目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进行阐述,探讨损伤的研究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的新进展.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1979至2011年相关文献,在英文标题和摘要中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injury”和“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biomechanics”等关键词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以“逆向动力学”为关键词,选择内容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落地与损伤的关系、损伤的预防等相关的文献.共纳入文献67篇. 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的因素较为复杂,且各种因素相互交错.对不同损伤因素的影响程度的研究较为有限.但是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可以较为直观的解释运动中损伤的原理机制.因而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为揭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本质原理和损伤的预防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应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对预防损伤尤其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伤会触发膝关节的其他损伤,如慢性膝关节不稳,骨关节炎等。梳理非接触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有助于掌握损伤机制,降低损伤发病率。 目的: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非接触性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和疲劳落地有关的损伤及生物力学变化进行阐述,探究有关疲劳因素在跳跃-落地运动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8至2013年相关文献,在标题中以“ACL”、“landing”、“fatigue”等关键词检索,选择内容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疲劳落地与下肢损伤有关的文献,共纳入文献42篇。 结果与结论:跳跃落地时膝关节外翻角、力矩、膝关节旋外和落地时较小的膝关节屈曲角是造成非接触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产生的主要生物力学机制。疲劳因素是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在跳跃-落地运动中,疲劳效应对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作用并不清晰。这可能是由于疲劳水平、疲劳诱导方式和动作控制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疲劳诱导是研究疲劳状态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键,因而,量化的疲劳水平、专项性的疲劳模型和落地方式可以为探究疲劳状态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生物力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损伤的干预和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膝关节最常见的结构损伤,主要继发于膝关节承受超负荷的剪切力和扭转力作用[1]。前交叉韧带自愈能力弱,断裂后常需要进行重建手术恢复其功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能够重建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从而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步开展,运动创伤日益增多,其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2000年,美国普通人群ACL的损伤率为38/10万,在职业运动员中高达60/10万[1]。我国现役集训运动员ACL损伤的总体患病率为0.47%[2],尚无一般人群的统计结果报道。大部分患者经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后能够恢复到  相似文献   

5.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948-954
膝关节运动学是运动医学的研究热点。双平面荧光成像技术(dual fluoroscopy imaging technique,DFIT)是一种使用X线测量关节运动的精确无创技术,同时不受皮肤和软组织干扰,对运动无干扰。DFIT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半月板、髌股关节、胫股关节等结构损伤及术后的运动学改变。DFIT提供了精确的生物力学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许荣梅 《中国临床康复》2011,(21):3941-3944
背景: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核心性稳定结构,具有制导膝关节生理活动并限制非生理性活动的功能,其中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更为重要,其损伤的治疗已成为目前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生理功能、损伤机制,综述其修复过程中组织工程化材料的研究成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1-02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肌腱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分析、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应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biological materials,damage,treatment",中文检索词"前交叉韧带,生物材料,损伤,治疗",检索文献量总计102篇。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组织工程化康复措施得到了较快发展,从材料的选择来看,单一移植材料难免会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韧带的康复,复合材料可以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对韧带组织工程化材料进行配置,可以弥补单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速度、生物力学性能、材料的韧性等不足,另外,对组织工程化材料进行功能结构加工也是尤为重要,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为细胞提供吸附、成长和分化的良好环境。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前交叉韧带康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背景: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核心性稳定结构,具有制导膝关节生理活动并限制非生理性活动的功能,其中前交叉韧带的作用更为重要,其损伤的治疗已成为目前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生理功能、损伤机制,综述其修复过程中组织工程化材料的研究成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1-02 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肌腱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分析、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应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biological materials,damage,treatment",中文检索词"前交叉韧带,生物材料,损伤,治疗",检索文献量总计102篇.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组织工程化康复措施得到了较快发展,从材料的选择来看,单一移植材料难免会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韧带的康复,复合材料可以结合不同材料的特性对韧带组织工程化材料进行配置,可以弥补单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降解速度、生物力学性能、材料的韧性等不足,另外,对组织工程化材料进行功能结构加工也是尤为重要,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为细胞提供吸附、成长和分化的良好环境.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前交叉韧带康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早期锻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愈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0-01/2004-01期间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献,检索词"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knee ioint,biomechanic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选择随机对照类文章,当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章时,选择病例数最多的予以纳入;排除综述类及Mete分析类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实施过程是否严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6篇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章,29篇符合以上纳入标准,排除的17篇文章中,9篇为小样本分析,8篇为综述类或Mete分析类文章.资料综合通过了解正常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征制定重建措施及康复计划指导.重建后前交叉韧带动物实验提示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均不理想,而人体实验结果优于动物.随机对照实验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立即持重不增加膝关节的松弛性,反而有利于减轻髌骨疼痛.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后固定膝关节,限制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活动,导致韧带、关节及周围肌肉运动功能受限.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关节软骨代谢,防止关节囊挛缩,有助于重建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特性,探讨早期锻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愈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0—01/2004—01期间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献,检索词“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knee joint,biomechanic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选择随机对照类文章,当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章时,选择病例数最多的予以纳入;排除综述类及Mere分析类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实施过程是否严密。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6篇有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其生物力学特征的文章,29篇符合以上纳入标准,排除的17篇文章中,9篇为小样本分析,8篇为综述类或Mete分析类文章。资料综合:通过了解正常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征制定重建措施及康复计划指导。重建后前交叉韧带动物实验提示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均不理想,而人体实验结果优于动物。随机对照实验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立即持重不增加膝关节的松弛性,反而有利于减轻髌骨疼痛。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后固定膝关节,限制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活动,导致韧带、关节及周围肌肉运动功能受限。早期康复锻炼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关节软骨代谢,防止关节囊挛缩,有助于重建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的增多,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也趋于增多,引起了骨科界尤其是骨科运动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治疗方法也越来越成熟,现就其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张海灵 《中国临床康复》2014,(33):5384-5388
背景: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后自愈能力较差,治疗上以移植物植入重建交叉韧带为主。目的:总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功能、结构,力学特点,及其缺损后人工韧带重建研究的进展,为人工韧带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人工合成材料;膝交叉韧带,韧带修复,运动,韧带重建。选择的文献内容与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膝关节韧带损伤相关领域的文章,共引用25篇文献,重点讨论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性能,及其生物材料的种类。结果与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作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发展快速。目前国内外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供选择的移植物有自体组织替代物、同种异体韧带、生物组织工程韧带以及人工韧带等。人工合成材料与组织工程韧带近几年研究较多,生物型人工韧带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修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学和细胞学在韧带中的运用,为未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康复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低,但这种感染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目前对这种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目的:探讨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原因、如何早期诊断,并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尽量保护膝关节的功能。方法: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econstruction,infec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7至2012年);以"前交叉韧带,重建,感染"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2007至2012年)。以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的相关文献为评价指标,纳入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相关的内容,排除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细菌污染手术工具或者韧带移植物是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的最常见原因,移植物固定的方式和重建后感染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典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症状和普通的化脓性关节炎的症状类似,但有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的病例并没有感染的典型表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感染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和血沉)、膝关节穿刺等方法。大多数外科医师选择静脉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膝关节灌洗并保留移植物作为自体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后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法。当感染难以控制或者移植物看起来确实有感染迹象时应该考虑取出移植物。  相似文献   

13.
任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1,(21):3934-3936
目的:分析不同生物材料对膝关节运动损伤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优势和缺陷,为膝关节运动损伤后交叉韧带重建与生物材料的选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人工合成膝关节韧带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87-01/2010-09。检索关键词:膝交叉韧带,运动,韧带修复,韧带重建,人工合成材料。纳入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排除较陈旧的文献及重复性研究。对16条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修复材料主要有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三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都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及适用范围。结论:膝关节运动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的重建在材料选择方面,应该从个体化的、不同年龄、不同受伤机制、不同术后要求方面进行最佳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如何干预以减少肌力下降和切取腘绳肌腱后对屈膝肌电-机械延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目的:采用文献分析法重点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肌力的变化及康复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方法: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hamstring;Muscle Strength"和"前交叉韧带;肌力;腘绳肌;电-机械延迟"为中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选择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力的改变、评价方法及重建后肌力康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34篇文献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切取腘绳肌腱会导致术后的屈膝肌力和胫骨内旋肌力的降低,从而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活动水平。综合临床和等速肌力测试的结果,可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疗效进行综合评定,H/Q比率(屈/伸比)的改变能够用于指导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塑形过程比其他动物实验研究更长,肌腱松弛度是影响电机械延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基本康复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功能水平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充分体现个性化训练。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肌力康复始于重建手术之前,以尽早开始肌肉收缩的再训练从而最大程度地防止肌肉萎缩。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康复手段的更细化和科学化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的"度"的把握上。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Women have higher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rate than men do in sport activities.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frequently occur in sports requiring cutting tasks. Alternated motor control strategies have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the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atterns of knee kinematics and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ies in running, side-cutting, and cross-cutting between men and women recreational athletes. METHODS: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data of the knee and electromyographic data of selected muscles across the knee joint were collected for 11 men and 9 women recreational athletes in running, side-cutting, and cross-cutting. Regression analyses with dummy variables for comparison of knee motion patter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RESULTS: Women tend to have less knee flexion angles, more knee valgus angles, greater quadriceps activation, and lower hamstring activation in comparison to men during the stance phase of each of the three athletic tasks. Literatures suggest these alternated knee motion patterns of women tend to increase the load o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CONCLUSION: Women on average may have certain motor control strategies that may alter their knee motion patterns. Women's altered knee motion patterns may tend to increase the load o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 the selected athletic tasks,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rate among women. RELEVANCE: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frequently occur in sports. Altered motor control strategies and lower extremity motion patterns are likely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Non-contac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ies may be prevented by correcting altered motor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lower extremity motion patterns through certain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施海平 《中国临床康复》2011,(46):8722-8725
背景:运动员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极难彻底恢复,降低运动寿命。目的:总结组织工程化前交叉韧带在运动损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4-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28篇与运动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及组织工程韧带相关的文章,重点对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前交叉韧带种子细胞的来源、细胞因子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及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附丽的基础研究4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运动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自体愈合能力极差,对于运动员伤后痊愈造成极大困难。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近些年来飞速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组织工程化种子细胞的选择、支架材料的构建和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附丽的基础研究三者有机相互融合,并合理应用生长因子,才能在临床上起到最佳治疗效果,最终达到修复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作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项解剖学相关危险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其相关性的存在与否,各项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目的:分析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1-11-01。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2篇,累计研究对象1823例,损伤组888例,对照组925例。纳入研究表明,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为1.06,95%CI(0.36,1.76),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病例中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为0.84,95%CI(-0.03,1.70),P〉0.05,女性病例中损伤组与对照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的合并加权均值差(WMD)为1.62,95%CI(0.72,2.52),P〈0.05。提示增大的内侧胫骨平台倾斜角与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女性患者中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尚未发现这一结论在男性中也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