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对高浓度游离脂肪酸损伤的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同时应用胆囊收缩素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丙谷胺对此作用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体外培养良好的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游离脂肪酸组(加入0.25mmol/L软脂酸)、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加入游离脂肪酸同时加入10pmol/L八肽胆囊收缩素)、丙谷胺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同时加丙谷胺,终浓度32mg/L)。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分别培养48h和72h,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水平;MTT法检测NIT—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的表达。 结果:①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处理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无显著差异。②细胞增殖反应: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③细胞凋亡率: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低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④bcl-2阳性表达水平:游离脂肪酸处理不同时间后其表达明显减少;八肽胆囊收缩素处理后表达增加,丙谷胺组较八肽胆囊收缩素组表达略少。 结论:①游离脂肪酸可导致胰岛β细胞明显损伤,表现在胰岛素分泌的减少、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以及bcl-2基因表达减少。②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游离脂肪酸损伤的胰岛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③非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八肽胆囊收缩素的保护作用;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胆囊收缩素受体结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对高浓度游离脂肪酸损伤的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同时应用胆囊收缩素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丙谷胺对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体外培养良好的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游离脂肪酸组(加入0.25mmol/L软脂酸)、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加入游离脂肪酸同时加入10pmol/L八肽胆囊收缩素)、丙谷胺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同时加丙谷胺,终浓度32mg/L)。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分别培养48h和72h,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水平;MTT法检测NIT-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的表达。结果:①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处理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无显著差异。②细胞增殖反应: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③细胞凋亡率: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低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④Bcl-2阳性表达水平:游离脂肪酸处理不同时间后其表达明显减少;八肽胆囊收缩素处理后表达增加,丙谷胺组较八肽胆囊收缩素组表达略少。结论:①游离脂肪酸可导致胰岛β细胞明显损伤,表现在胰岛素分泌的减少、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以及bcl-2基因表达减少。②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游离脂肪酸损伤的胰岛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③非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八肽胆囊收缩素的保护作用;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胆囊收缩素受体结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李陶  王禾  卓豫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80-7981,8019
目的:凋亡可能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所致脊髓神经细胞损害的一种重要病理改变,而bcl-xl基因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为此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年龄大鼠脊髓组织中bcl-xl表达变化。方法:幼年、成年、老年Wistar大鼠各144只,各年龄组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实验组(126只)。实验组切除2mm右侧坐骨神经,用硅胶管连接近、远侧神经残端,硅胶管内注人生理盐水15μL。实验组和对照组分为术后1,3d,1,2,4,8,12周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m blotting检测脊髓bcl-xl的分布与表达强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对照组脊髓凋亡细胞成年及老年<3%、幼年>3%,实验组伤侧脊髓老年及幼年组于伤后3d,成年组于伤后1周凋亡细胞百分率升高,幼年及成年组凋亡细胞百分率2周达高峰(P<O.05或O.01),8,12周凋亡细胞百分率逐渐下降,老年凋亡细胞百分率高水平持续至伤后12周。与同龄对照组及未伤侧比较,各年龄对照组损伤后3d,1,2周,伤侧6cz.列表达减弱(P<O.05),伤后4周恢复正常,老年组8周。幼年及成年组8周。12周bcl-xl表达较未伤侧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O.05或O.01)。各年龄组未伤侧与对照组比较,bcl-xl凋亡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各年龄组神经元bcl-xl表达减弱,后期可通过促进抗凋亡基因bcl-xl的产生来减少凋亡的发生,其作用在幼年组、成年组较强,老年组较弱。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强度急性力竭运动过程中,机体既要承受由于运动强度的增加内脏血流急骤下降的"运动性缺血",同时随着运动进行,能源物质耗蝎、代谢产物堆积及氧化应激等因素致使机体出现病理损伤,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那么,其对肾滤过屏障有何影响?肾组织将如何适应其变化?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祛痰止咳、镇痛等多种功能,是否对急性力竭运动引起的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目的:探索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肾滤过屏障的影响及鱼腥草素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静养与观察3 d,在速度为10 m/min坡度为0°的跑台上进行适应性跑15 min,筛选出24只能完成跑的大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各8只。力竭运动组和运动给药组在坡度为10°的动物跑台上进行的一次性力竭运动;运动给药组在运动前30 min腹腔注射鱼腥草素10 mL/kg;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运动。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力竭运动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尿蛋白含量、丙二醛浓度、肾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显著增加,肾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0.01),肾小球滤过上皮细胞、基膜及足细胞的肾滤过屏障损害明显,见大量细胞凋亡,偶见坏死;与力竭运动组比,运动给药组大鼠尿蛋白含量、血清肌酐、丙二醛浓度、肾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显著下降,肾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可见细胞凋亡。提示鱼腥草素可使力竭运动诱导的肾细胞损伤减少,考虑可能与凋亡显著减少;并可使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增加、丙二醛下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增高有关,从而对力竭运动诱导大鼠肾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8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及其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进行。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参照改良的Gruner法建立大鼠T9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研究损伤后不同时间点iNOS的表达变化;选取3个表达最强时间点应用CCK-8腹腔内注射观察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iNOS表达为(4.34±1.15)%,脊髓损伤后3d明显上升,7d表达最强,为(47.57±8.62)%,高于正常(P<0.01),14d时表达减弱;应用CCK-8后iNOS在7d时的表达明显减低为(30.50±5.17)%,与损伤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增高,与继发性的炎症反应相关;CCK-8能够抑制这种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7/2005—1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采用Allen’s法将72只成年SD大鼠造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损伤组和川芎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川芎嗪治疗,损伤后不同时间点(8h,1d,3d,1周,2周,3周)处死大鼠,用苏术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组织学检查.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细胞牢和凋亡指数。 结果.7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川芎嗪组大鼠与损伤组比较,脊髓出血明显减少,可见点灶状出血、坏死,范嗣较局限,神经细胞肿胀较轻,组织水肿较轻,空泡变性较少。②川芎嗪组与损伤组均发现雳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细胞,町见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均在1周时达高峰,在8h,id,3d,1周,2周,3周的时间点间进行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23413.412,P〈0.05)。③川芎嗪组与损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1周达高峰。在8h,1d,3d,1周,2周,3周时间点间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417-3.689,P〈0.05)。 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诱导犁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5-11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采用Allen’s法将72只成年SD大鼠造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损伤组和川芎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川芎嗪治疗,损伤后不同时间点(8h,1d,3d,1周,2周,3周)处死大鼠,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组织学检查、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凋亡指数。结果:7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川芎嗪组大鼠与损伤组比较,脊髓出血明显减少,可见点灶状出血、坏死,范围较局限,神经细胞肿胀较轻,组织水肿较轻,空泡变性较少。②川芎嗪组与损伤组均发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细胞,可见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均在1周时达高峰,在8h,1d,3d,1周,2周,3周的时间点间进行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234~13.412,P<0.05)。③川芎嗪组与损伤组均发现凋亡细胞,1周达高峰,在8h,1d,3d,1周,2周,3周时间点间进行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417~3.689,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外周神经损伤后,许旺细胞在基底膜管内形成Bunger带,引导再生轴突延伸,但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横切模型,分为坐骨神经瓦勒变性组(坐骨神经横断组)和手术对照组。采用神经段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许旺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S-100免疫荧光鉴定。取第1代许旺细胞,利用计数法绘制14 d内许旺细胞的生长曲线,MTT法检测14 d内许旺细胞增殖活性,酸性磷酸酶法检测许旺细胞黏附能力,ELISA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结论:坐骨神经段培养第14天,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段边缘可见大量许旺细胞,呈线形排列;手术对照组许旺细胞数量少,呈散在分布,两组许旺细胞S-100均呈阳性表达。许旺细胞传代培养第3天,两组许旺细胞均进入对数增长期,随时间延长,细胞数及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均呈上升趋势,坐骨神经横断组细胞数及增殖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坐骨神经横断组许旺细胞黏附能力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ELISA 法检测示,坐骨神经横断组神经生长因子浓度在培养第4,6,8,10,12,14天时均高于手术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两三周,瓦勒变性对许旺细胞生物学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可诱导许旺细胞幼稚化,促使许旺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分裂增殖,并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及细胞外黏附成分,为再生轴突的延伸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并增加细胞黏附能力,为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提供适宜的神经微环境。  相似文献   

9.
兔坐骨神经火器伤后腰段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兔坐骨神经火器伤后腰段脊髓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火器伤组靶点为兔右后肢外侧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线中;切割伤组在同一致伤水平切断坐骨神经。用DNA电泳,TUNEL染色技术对腰段脊髓细胞进行凋亡定性检测,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定量检测,同时测腰段脊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火器伤组1周和2周时,腰段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发生凋亡,切割伤组仅在4周时有少量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火器伤组1d时,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3d,1周,2周时,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切割伤组MDA含量变化不明显,结论:火器伤组细胞凋亡发生时间早,数量多,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8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及其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2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进行。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参照改良的Gruner法建立大鼠T9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研究损伤后不同时间点iNOS的表达变化;选取3个表达最强时间点应用CCK-8腹腔内注射观察iNOS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iNOS表达为(4.34&;#177;1.15)%,脊髓损伤后3d明显上升,7d表达最强,为(47.57&;#177;8.62)%,高于正常(P&;lt;0.01),14d时表达减弱;应用CCK-8后iNOS在7d时的表达明显减低为(30.50&;#177;5.17)%,与损伤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增高,与继发性的炎症反应相关;CCK-8能够抑制这种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研究表明,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具有极强修复自体神经缺损作用,并且许旺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比较不同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自体神经缺损时周围神经的再生效果。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许旺细胞,构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细胞外基质凝胶-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大鼠。按许旺细胞浓度的不同分为105,106,107,108,109 L-1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和12周,含许旺细胞各浓度的神经移植复合体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其中10浓度组,对照组不含许旺细胞。分别于建模后3,6和12周,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建模后12周各组胫骨前肌湿质量测量和组织学观察。8 L-1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其他各浓度组(P 〈0.05)。建模后12周,大鼠胫骨前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各浓度许旺细胞神经移植复合体组正常肌纤维数均多于对照组(P 〈0.05)。其中许旺细胞浓度108,109 L-1浓度组胫骨前肌形态恢复较好,肌纤维细条样、波浪状,同向而行,长短、粗细及疏密大致一致。结果证实,108 L-1许旺细胞神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移植复合体对缺损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体内转基因促周围神经再生和抑制肌肉萎缩的作用。方法构建hIGF-1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9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hIGF-1治疗组:挤压伤处神经外膜下即刻注射pcDNAhIGF-1和LipfectAmine混合液10μl(hIGF-1 DNA为4μg);模型组注射pcDNA3.1、LipfectAmine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物质。根据不同的时间点(2天,7天,14天和28天)观察hIGF-1质粒转染、坐骨神经再生、骨骼肌萎缩、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病理变化。结果不同时相再生神经纤维质和量、骨骼肌萎缩程度、中枢神经元的变化等hIGF-治疗组明显大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见hIGF-1治疗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成熟度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hIGF-1体内转基因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抑制骨骼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13.
背景: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将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或浸提液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并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存活及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5,7 d,实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表面生长良好,胞体发出多个突起,并交织成网状,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可见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优良的载体用于构建人工仿生神经.  相似文献   

14.
背景:既往研究证实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机械强度,无毒副作用,可控的降解速率等特点。而鹿茸多肽含有多种活性物质,主要有促进DNA合成和细胞分化的作用。目的:观察鹿茸多肽一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手术显露36只Wistar大鼠坐骨神经,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游离坐骨神经后不作任何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切断坐骨神经后行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实验组于神经吻合断端包裹鹿茸多肽一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每组于术后第2,4,6周各取4只大鼠,分别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反转录一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检测:术后2,4,6周神经轴突再生率和成熟度比较,对照组〈实验组〈假手术组。②免疫组化检测:术后2,4,6周神经纤维轴突及髓鞘转化生长因子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抗原染色和抗原表达比较,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⑧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在6周时,检测出转化生长因子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表达,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结果表明鹿茸多肽一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能够提供神经再生所需要的微环境和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纳米微球基因转染技术携带或增强种植细胞可持续稳定延长其释放,保持其活性和作用时间。目的:观察纳米微球载体转染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对坐骨神经缺损的促进和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纳米微球载体将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入体外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许旺细胞。取Wistar成年大鼠80只制作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将4种不同的移植物注入细胞外基质凝胶一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管桥接管内:空白对照组未注入其他任何物质,细胞组注入许旺细胞,基因组注入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实验组注入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结果与结论:术后坐骨神经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染色比较,实验组优于细胞组、基因组(P〈0.01),细胞组、基因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细胞组、基因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转染许旺细胞移植,可相互促进,再造神经再生的微环境,促进并修复缺损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6.
背景:实验室前期已初步表明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显著,且能明显改变衰老机体的免疫功能。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对自然衰老比格犬的抗衰老作用。 方法:选用自然衰老的健康比格犬(6至7岁龄)16只,随机分为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以健康青年犬(3至4岁龄)作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治疗组给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番茄红素联合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的DMEM/F12细胞培养液和等量葵花籽油。治疗过程中定期观察各组犬的一般状况,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治疗24周后处死全部动物,观察各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前,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青年对照组,血清丙二醛浓度均高于青年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而衰老对照组和衰老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衰老治疗组经24周治疗后,比格犬皮毛明显光滑,活动力加强,食欲较好;与治疗前和衰老对照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从治疗第8周起显著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从第6周起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丙二醛浓度从治疗第4周起显著降低(P均<0.05)。③实验结束后,与衰老对照组比较,衰老治疗组各组织器官结构清晰,基本无炎性浸润,无明显坏死及纤维化病变,与青年对照组组织器官表现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番茄红素治疗能不同程度提高自然衰老比格犬血清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浓度,且能促进修复改善组织器官结构及功能,故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运动功能、神经传导速度(MCV)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选取60只,钳夹其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只,另12只仅暴露单侧坐骨神经,不钳夹为假手术组。术后实验组对其坐骨神经钳夹伤处行超短波辐射,每天7 min;对照组行无效辐射;假手术组不作处理。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2、、4和6周末时检测坐骨神经运动功能、MCV及损伤神经中VEGF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MFS)达2分和1分所需要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4、6周,实验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M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2、4、6周,实验组大鼠损伤侧坐骨神经中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0.01)。结论:超短波能缩短神经修复的时程,增加其损伤神经中VEGF的表达,改善组织缺血缺氧,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研究,多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为辅助因子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应用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软骨特异性胶原仍存在争议,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及软骨胶原纤维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完整编码区的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同时设未转染组作对照.结果与结论:MTT 检测结果显示,实验成功筛选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后4 d,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相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稳定转染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Ⅱ型胶原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2,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果证实,单独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分化,并维持软骨胶原纤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可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对百草枯的摄取。造成百草枯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帕金森病的黑质纹状体存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但其产生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观察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帕金森病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腹腔注射百草枯10mg/kg为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小鼠行为活动改变。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mac-1蛋白表达,同时应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两组小鼠黑质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小鼠自发行为活动较对照组减少(P〈0.05)。高效液相法检测模型组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及酪氨酸羟化酶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ac-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提示中脑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致使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及抗氧化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引起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