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膝关节内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大,涉及面多,包括手术入路、术中截骨、软组织松解顺序、方法及程度、软组织平衡等,目前意见不统一,争议较多。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的1年以上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对31例(35膝)膝内翻畸形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力线和软组织平衡,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全膝关节置换前后拍X射线片测量胫股角,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6个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随访。胫股角由置换前平均内翻17.69°(5°-30°)纠正至置换后的5.66°(2°-8°),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4.29°(60°-95°)提高到置换后119.46°(105°-130°);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6.60分(14-42分)提高到置换后89.03分(82-95分),优28膝,良7膝;WOMAC评分由42.83分(28-54分)提高到置换后90.17分(85-95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提示,所有病例置换后胫股角、膝关节活动度、HSS及WOMAC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0.01)。置换后X射线片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区,关节力线正常,无髌骨低位、髌骨骨折。提示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1年以上随访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明显改善,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膝外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很大,涉及面多,争议亦颇多。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15膝采用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的软组织松解,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力线和软组织平衡,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置换前后测量胫股角,并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HSS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均>6个月。置换前胫股角平均21.47°降低至置换后的5.47°(P<0.01),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81.33°提高到121.07°(P<0.01);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5.47分提高到89.87分(P<0.01)。置换后1例出现关节积液较多,2例出现膝关节内测不稳。无髌骨脱位或半脱位,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提示成人膝外翻畸形经全膝关节置换后外翻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能够为严重膝关节病患者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目的:分析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例(9膝)女性膝外翻患者,年龄50~75岁,术前X射线测量膝外翻畸形平均12.9°(10~37°).采取髌旁内侧入路,经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等处理后,进行全膝关节置换.置换后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X射线检测膝外翻角度及HS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与结论: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8(24~72)个月.膝外翻角度由置换前的12.9°降低到4.3°,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5°提高到为105°,HSS评分由置换前31.17分提高到87.83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所有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所有病例置换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置换前明显改善.说明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后行全息关节置换早期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在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03-06/2008-05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疾病患者18例(20膝,左侧11膝,右侧9膝),男11例,女7例,年龄34~66岁,平均58.7岁.原发疾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均合并膝关节20°~30°内外翻畸形,或25°~40°固定性屈曲畸形,其中2例双膝置换.置换前X射线测量内外翻角度,采用AORI对骨缺损进行分型.全部患者采用可旋转铰链稳定型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均为初次置换.采用HSS评分标准对置换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膝关节置换均顺利完成,每膝置换时间95~147 min,平均129 min.全部病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6年,平均随访4.2年.置换后所有病例膝关节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内外翻和屈曲挛缩畸形均纠正,关节活动范围达100°~136°,所有患者均能不扶拐独立行走.置换后未出现浅部或深部感染,无假体下沉、移位及骨折骨吸收发生.膝关节HSS评分置换前平均42分(25~56分),置换后86分(78~95分),优11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94%.结论:对于膝关节严重内外翻或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膝关节置换早期效果满意,可以解除膝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腓骨截骨联合关节镜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在201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微骨折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腓骨截骨术。采用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HSS评分和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和临床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腓骨截骨联合关节镜微骨折技术可有效恢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单纯性关节镜微骨折技术患者。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往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不能获得高度屈曲度,这与假体及患者因素有关。目的:观察为膝关节高度屈曲而设计的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126例(173膝)接受Zimmer高屈曲后稳定(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数据。结果与结论:126例173个膝关节置换时间为(78.2±13.5)min。股胫角为外翻5°~7°,关节活动范围置换前为(78.4±10.6)°,置换后为(112.8±18.6)°。置换前HSS评分为(32.4±12.0)分,出院时为(87.9±10.9)分(P〈0.01)。4例(4膝)切口愈合障碍;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均行介入治疗康复出院;1例出现伸膝滞缺,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无感染、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果表明,Nexgen 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及衬垫严重磨损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在计算机导航手术的帮助下,可以严格把握假体位置的准确性,使其精确匹配。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05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8例(28膝)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2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切口平均6.8cm,置换中出血平均45.8mL,平均置换时间91.6min,置换后24h平均引流量38.5mL。下肢力线由置换前平均7.0°减少为置换后平均2.0°(P〈0.05)。置换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125°,较置换前平均100°明显提高(P〈0.05)。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4分,优良率94%,相比置换前评分平均78分(69~80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提示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能提高术中截骨和假体植入的精确性,有效恢复下肢力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经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行关节镜清理术,方法包括清理增生的滑膜和软骨游离体、修整损伤的半月板、稳定软骨缺损、切除碰撞的骨赘、成形狭窄的髁间窝以及切除囊肿等。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医院特别手术评分(HSS)、西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评估患者年龄、症状、腔室受累情况、关节活动度以及主观满意度。结果:术后2年有效随访,并获得最终评估。73例中61例满意,5例恶化无法评估,7例接受再次手术。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28.6改善到术后的52.4。WOMAC评分从术前40.6改善到术后的31.5。所有失败的12例患者,都有严重的屈膝孪缩(〉15°)、力线异常加重(内翻〉10°)和多腔室疾患受累(术前HSS评分平均为23.5,WOMAC评分平均为62分,术前屈膝挛缩平均为15.8°)。结论:经选择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确能明显改善症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在计算机导航手术的帮助下,可以严格把握假体位置的准确性,使其精确匹配。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05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8例(28膝)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2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切口平均6.8cm,置换中出血平均45.8mL,平均置换时间91.6min,置换后24h平均引流量38.5mL。下肢力线由置换前平均7.0°减少为置换后平均2.0°(P<0.05)。置换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125°,较置换前平均100°明显提高(P<0.05)。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4分,优良率94%,相比置换前评分平均78分(69~80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提示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能提高术中截骨和假体植入的精确性,有效恢复下肢力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有或不伴有退行性变性腰椎病变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度的测量,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诊治策略。方法:于2002-01/2003-12选择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9例213个膝关节,所有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除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常规拍摄站立位膝关节正侧位X摄线片及腰椎MR确诊。根据术前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组3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40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膝关节HSS评分和功能评分。随访62例患者,分成单膝置换组25例和双膝置换组37例,比较两组间术后膝屈曲矫正度及两组自身手术前后腰椎前凸度变化。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6.3个月(6~30个月)。①129例患者手术前后HSS评分及功能评分:3组间手术前后关节HSS评分和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单膝置换组和双膝置换组术后膝关节屈曲矫正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膝置换组手术后腰椎前凸度高于手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9.25±2.42)°,(41.19±2.15)°,P<0.05],而单膝置换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术后出现腰椎症状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组术后腰椎症状加重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无症状腰椎管狭窄组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有症状腰椎管狭窄组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平均11个月行腰椎管减压术。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退行性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中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成功的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腰椎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不排除因腰椎病变再行腰椎管减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背景:前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试验证实,采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进行精确地假体三维定位及下肢力线重建,减少髌股关节并发症,取得韧带平衡,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目的:拟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假体旋转对位的量化分析,验证三维骨建模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量化操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2-11/2003-06在法国亨利蒙多医院矫形与创伤外科完成.对象:纳入保守治疗无效的三间隔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21膝),其中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所用假体为后稳定型人工表面全膝关节(Hermes(R),Ceraver,法国).方法:采用三维骨建模Ceravision系统对21例患者(21膝)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系统提供假体预设方案,安置好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后进行截骨,注意保持良好的伸屈膝关节间隙和韧带平衡及关节稳定,额面上控制应力下膝内外翻在±3°以内,下肢力线(180±3)°以内,适当地假体旋转对位后行假体固定.主要观察指标:根据相关的临床体检、影像学和导航系统资料,对术中假体旋转对位测量值、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松弛度和髌骨稳定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保证下肢力线与膝关节额面松弛度于正常范围内,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5°.其中14例膝内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2°~外旋5°;7例膝外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4°,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 4°.置换后3个月时,膝关节最大屈膝度为105°~130°,平均115°,无膝痛、髌骨失稳和脱位等并发症,膝关节额面松弛度无异常.结论:应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可针对患者个体精确三维截骨和假体旋转对位,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屈伸位下关节等距间隙,保证良好的膝关节韧带张力与平衡稳定, 避免髌-股并发症,可在手术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于双膝严重骨性关节炎行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的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目的:比较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术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两组医生对59例(118膝)患者双膝骨性关节炎同台同时全膝表面置换,与同期80例单膝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前均进行康复教育及预备康复,置换后康复方法标准一致。结果与结论: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组置换前通过压腿平均减小屈曲畸形角度11.2°(5°~22°)。置换后3~6周,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5级,较置换前平均增加0.8级;平均ROM≥95°(110±15)°;无痛行走500m以上;独自无痛上下10级楼梯,无肿胀;出院时HSS评分较置换前增加。置换后3个月没有发现松动表现及不良反应,其康复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在围手术期对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医生行同时双侧全膝表面置换,通过系统而量化的康复,有利于减少置换中截骨量和置换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相比康复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背景:以往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不能获得高度屈曲度,这与假体及患者因素有关。目的:观察为膝关节高度屈曲而设计的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病126例(173膝)接受Zimmer高屈曲后稳定(Nexgen-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数据。结果与结论:126例173个膝关节置换时间为(78.2±13.5)min。股胫角为外翻5°~7°,关节活动范围置换前为(78.4±10.6)°,置换后为(112.8±18.6)°。置换前HSS评分为(32.4±12.0)分,出院时为(87.9±10.9)分(P<0.01)。4例(4膝)切口愈合障碍;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均行介入治疗康复出院;1例出现伸膝滞缺,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无感染、骨折、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结果表明,Nexgen LPS-Flex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未发现有骨溶解、假体松动及衬垫严重磨损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截骨中力学因素方面的临床问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轴向力线和旋转力线确定的正确与否对假体置入的影响? 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手术中,共有6次截骨:股骨侧5次,胫骨侧1次.它们依次为股骨远端截骨(额状面外翻截骨);股骨外旋截骨(股骨前后方冠状面截骨);股骨前后斜面截骨以及胫骨近端(额状面)截骨.股骨外翻截骨和胫骨近端截骨确定了膝关节的轴向力线,股骨外旋截骨决定了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确定正确的轴向和旋转力线,是为了恢复膝关节行走时的正常应力分布.下肢轴向力线改变5°,就将导致膝关节承重改变40%.轴向力线不良,会造成髌骨轨迹不良,易发生髌前痛和髌骨脱位.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2005 05/2007-05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合并膝关节疾病患者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65~75岁,平均70.5岁;左膝5例,右膝8例.受伤原因除1例由于高处坠落致伤外其余均为摔倒跌伤,并全部为新鲜骨折.其中合并骨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合并糖尿病2例,7例中合并有不同程度老年心脑血管疾病,9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中1例有严重的骨质疏松.全部患者均行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记录置换时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置换后住院天数,HSS评分及围置换期并发症,置换后摄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射线甲片观察假体位置.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3个月.置换时间100~150 min,平均107 min.置换后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给予溶栓,安置下肢滤器等治疗,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给以抗感染雾化等治疗.术后及随访X射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力线正确、无假体松动迹象.置换后内外翻和屈曲挛缩畸形均消失,膝关节保持外翻6°,关节屈曲活动范围达0°~120°.置换前13例患者膝关节评分平均为40分(21~57分),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平均83.5分(68~90分),优8例,良4例,优良率92.3%.提示对于老年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合并有膝关节疾病患者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术式,能有效改善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采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72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与徒手肌力评定法分级标准中Kendall百分比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总分、ADL评分、患侧股四头及腘绳肌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  相似文献   

17.
背景: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肌功能恢复一直存在着争议。目的: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肌肉功能。方法:应用TELEMYO2400RG2表面肌电图遥测仪对25例双膝骨关节炎单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平常自然步态下进行双下肢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内侧的表面肌电信号测试。在肌电图测试前,对患者双膝关节功能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结果与结论:患者置换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置换侧平均分91.44,其优良率达100%;未置换侧平均分54.52。置换侧在疼痛、关节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膝关节置换后置换侧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的肌电振幅、肌电积分、平均频率、中位频率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与未置换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侧腓肠肌内侧肌电振幅值及肌电积分值显著大于未置换侧(P〈0.05);置换侧腓肠肌内侧平均频率、中位频率与未置换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膝关节置换后置换侧的下肢肌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活动水平,因此膝关节置换后康复要特别重视患者的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外翻截骨、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伴胫骨内翻畸形导致的轻、中度膝内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骨科就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伴胫骨内翻畸形导致的轻、中度膝内翻患者26例(31膝),其中男4例,女22例,行胫骨高位外翻截骨植骨术矫正膝内翻畸形,辅以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术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观察截骨部位愈合时间,评估疗效优良率,记录治疗后72 h、6周、12周、24周VAS评分、KSS评分、HSS评分及FTA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分析;术后12周、24周MRICRS分级变化情况用pearson卡方检验。术后随访2~5年,平均4.7年。结果术后截骨部位临床愈合时间为(12.76±0.98)周,无感染及不愈合。疗效优26膝(83.87%),良4膝(12.90%),可1膝(3.33%),差0膝,优良率为96.77%。治疗前VAS评分(6.8±0.9)分,治疗后72 h、6周、12周、24周分别为(1.0±0.3)分、(0.4±0.02)分、(0.2±0.05)分、(0.2±0.0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治疗前(43.1±3.4)分,治疗后分别为(79.9±2.4)分、(89.6±1.8)分、(93.1±2.2)分、(93.2±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临床评分和KSS功能评分治疗前分别为(36.8±4.1)分、(33.7±1.9)分,治疗后分别为(64.7±5.4)分、(72.4±4.4)分、(85.2±7.1)分、(88.7±5.5)分和(67.3±6.6)分、(75.2±5.3)分、(85.5±6.9)分、(89.1±6.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治疗前为184.9°±4.6°,术后分别为171.6°±3.1°、171.4°±2.7°、171.4°±2.3°、171.1°±1.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关节软骨ICRS分级Ⅱ级19膝(59.37%)、Ⅲ级12膝(40.63%)。治疗12周后Ⅰ级25膝(80.65%)、Ⅱ级6膝(19.35%),治疗24周后Ⅰ级29膝(93.55%)、Ⅱ级2膝(6.45%),软骨修复效果显著(P<0.01)。结论胫骨高位外翻截骨、关节镜清理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疗法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伴胫骨内翻畸形导致的轻、中度膝内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当前所用的膝关节表面置换假体大多为男性设计,与女性自身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很大的差异.而临床解剖研究发现,男女膝关节外形,尤其是髌股关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样以来,女性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以后与男性相比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目的:观察"女性膝"在膝关节置换后的膝关节功能及伸屈活动度,并分析其在髌股关节方面的设计特点.方法:应用捷迈公司的健达"女性膝"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例13膝,年龄61~81岁,双膝关节2例,13膝均有不同程度的屈曲和内翻畸形,比较分析"女性膝"置换前后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伸屈活动度.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HSS评分满分100分,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尚可,60分以下为差.结果与结论:所有膝置换后12周膝关节HSS评分均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1);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置换前(P < 0.01).膝关节肌力及稳定性均有所增加,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提示"女性膝"的设计与亚洲女性膝关节解剖特点更加匹配,临床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保留髌骨的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6月采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治疗45侧膝骨关节炎,男7侧膝关节,女38侧膝关节;双侧18例,单侧9例;年龄 52~79岁,平均65.7岁.随访8~51个月,平均25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 术前平均关节活动范围88°,术后平均关节活动范围115°;HSS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 89 分;优28侧(62.2%),良12侧(26.7%),可4侧(8.9%),差1侧(2.2%),优良率达88.9%.结论 保留髌骨的全膝人工关节置对于大多数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