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斌  陈建常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3-1155,115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与椎体成形修复重建胸腰压缩性骨折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从而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评价并比较两种方法修复胸腰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8)、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压缩性骨折的对照文献,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椎体成形术。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Manager4.2软件。结果:共收集国内8个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术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比值比为-0.07,95%CI(-0.35,-0.49),P=0.75]。2组病例手术前后Cobb角均下降,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比值比为-8.60,95%CI(-13.36,-3.83),P=0.0004]。2组病例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率均升高,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比值比为25.08,95%CI(9.30,40.87),P=0.002)。2组病例手术前后椎体压缩率均降低,但试验组降低更明显[比值比为-12.04,95%CI(-17.03,-7.04),P〈0.00001]。结论:与椎体成形术相比,椎体后凸成形术修复重建胸腰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地缩小Cobb角,降低椎体压缩率,同时椎体前缘平均高度得以更好的恢复,但两者在缓解术后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3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KP术。测量伤椎前缘、中缘及Cobb’s角度术前、术后值,同时应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14~39个月,平均22.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7.9±0.8)分、(74.2±9.9)分降至术后的(2.9±0.9)分、(36.8±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2.7±1.1)分、(35.6±6.9)分,较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前缘、中缘高度由术前的(30.6±8.1)%、(40.5±14.9)%恢复至术后的(66.9±13.5)%、(74.5±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体Cobb’s角度(25.3±8.8)°,术后(14.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33%)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并未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国内外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球囊后凸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Springer 以及万方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按照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查找有关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进行比较的文献。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操作时间、治疗后长期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与经皮椎体成形组相比,椎体后凸成形组可以更好地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的发生率,以及减小远期后凸角。表明与经皮椎体成形相比,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更好地减小远期后凸角,增加椎体前缘高度,降低骨水泥渗露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66-216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PVP治疗,对照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swestry及椎体高度均有改善,但PKP组椎体高度明显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均明显高于PV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两种手术均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疼痛,均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19例患者均在术前术中进行心理护理、密切医护配合、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 19例患者中,12例消除了紧张情绪;3例术中及时发现血压下降;1例术中及时发现心率下降,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对脊柱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介入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相似文献   

7.
汤红艳 《现代护理》2007,13(14):1309-1310
目的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9例患者均在术前术中进行心理护理、密切医护配合、严密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中,12例消除了紧张情绪;3例术中及时发现血压下降;1例术中及时发现心率下降,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对脊柱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介入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27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骨水泥渗漏2例,其中1例并发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察无疼痛复发,X线片未见明显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微创手术以其明确的临床疗效被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认可,微创手术技术包括经典的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和较新的OptiMesh技术和弯角椎体成形术等,本文综述了椎体成形微创手术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证明是有效的,其具有简便的手术操作,安全的模式,能迅速缓解疼痛,明显恢复椎体高度。但目前对于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还存在争议。目的:利用Meta分析对于国内外应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在样本量较大的前提下比较和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收集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关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时限设定在2000至2014年,其中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试验组,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对照组;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RR值表示,运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到国内外7篇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8,95%CI(-0.05,-0.21),P=0.21];Cobb角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7,95%CI(-0.16,-1.47),P=0.93];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76,95%CI(-4.21,-0.69),P=0.16];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手术时间较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短[RR=-23.99,95%CI(-26.01,-21.97),P〈0.00001]。提示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相比,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但在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变化、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方面两者在统计学范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付文毅  陈霞 《系统医学》2023,(12):78-81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n=50)行经皮椎体成形术,B组(n=48)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1例,渗漏率(2.08%),A组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7例,渗漏率(14.00%),B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P=0.031)。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伤椎Cobb角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改善疼痛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在C臂透视下行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球囊扩张并注入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术前、术后3天、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椎体中线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伤椎椎体中线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矢状面Cobb角改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复位、体外定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OVCF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止痛效果良好、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是临床治疗OVCF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68-3069
对我院2009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n=46)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n=46)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及骨水泥渗漏情况、VAS评分、Cobb角、ADL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伤椎高度显著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骨水泥渗漏率30.4%(14/46)显著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60.9%(28/46)(P0.05),VAS评分、Cobb角、ADL评分均显著低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后凸角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6例(20个椎体),男7例,女9例,年龄56~87岁,平均71岁;新鲜骨折10例,陈旧性骨折6例.16例患者均采用膨胀式椎体成形系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以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51例64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改善或者消失,1-7d内下床活动,随访5~1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并应注意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90 %椎体骨折是由骨质疏松所致。在美国 ,每年约有 70万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7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约为 70 %,8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约为 5 0 %。有超过 1/ 3患者都有慢性疼痛[1 ] 。中国北京地区报道 5 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为 15 %。另一项研究证实 ,随着年龄增长 ,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会逐渐增长 ,男性每年 0 1%,女性每年 0 3 %~ 1 3 %[2 ] 。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椎体矢状面变形 ,邻近椎体生物力学变化 ,使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的几率增加 5倍左右[3 ] 。这类骨折可引起慢性疼痛 ,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椎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予合适的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比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及生活能力.结果 术后第2天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术后第2天即感腰背痛完全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5天感腰痛缓解,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精心护理与细致观察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两者的对比研究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价。目的:对比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全面收集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照研究,两个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采集数据,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728例患者。在疼痛及功能评分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9,0.35);在改善后凸角度及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椎体后凸成形优于椎体成形(P〈0.00001,0.0001)。在新发邻椎骨折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1)。提示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但二者间无差异;椎体后凸成形可更好地改善后凸角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关于新发邻椎骨折,还不能得出确切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正>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大部分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由此导致的骨折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该种骨折导致疼痛剧烈,部分患者甚至难以忍受几近崩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保守对症治疗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都有明显的不足。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基础上新近发展而成的,是一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