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证明是有效的,其具有简便的手术操作,安全的模式,能迅速缓解疼痛,明显恢复椎体高度。但目前对于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还存在争议。目的:利用Meta分析对于国内外应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在样本量较大的前提下比较和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收集PubMed、Web of Knowledg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关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对照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时限设定在2000至2014年,其中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试验组,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为对照组;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RR值表示,运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收集到国内外7篇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目测类比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8,95%CI(-0.05,-0.21),P=0.21];Cobb角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07,95%CI(-0.16,-1.47),P=0.93];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76,95%CI(-4.21,-0.69),P=0.16];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手术时间较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短[RR=-23.99,95%CI(-26.01,-21.97),P〈0.00001]。提示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相比,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但在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变化、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方面两者在统计学范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PKP组和PVP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用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责任椎高度恢复情况,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复查,均基本恢复椎体高度,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活动能力评分、镇痛药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骨水泥渗漏3例,两组均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结论 PKP能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的影响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PKP治疗OVCFs患者315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每个患者行术后随访1年。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记录术后椎体复位情况、术前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ODI指数、病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情况来评估PKP治疗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经PKP治疗后315例患者中294例患者腰痛症状缓解,治疗有效率93.3%。术后1天VAS评分(2.0±0.8)分,VAS评分缓解率74.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2.3±4.2)分、前缘高度比值(14.3±6.7)%、中部高度比值(12.8±5.6)%、Cobb角(11.6±4.8)°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KP治疗骨折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骨水泥渗漏13例,均无严重神经损伤症状,7例椎旁软组织渗漏,1例椎间孔外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结论 PKP治疗OVCFs缓解疼痛效果较好,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6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6.
赵胜江  陆福男 《大医生》2024,(5):142-144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VP治疗,46例)和观察组(采用PKP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KP治疗OVCF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相邻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风险及其防治。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收治经影像学及骨密度检查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44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8例共149个椎体。其中单个椎体53例,2个椎体14例,3个椎体18例,3个以上椎体3例。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单个椎体34例,2个椎体9例,3个椎体11例,3个以上椎体2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Cobb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评分变化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8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以及球囊破裂,3例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但是无明显神经、脊髓损伤症状及体征未予处理。术后3d内发生肺部并发症1例,治愈。手术患者均获随访9.0~14.0个月,平均(12.0±1.7)个月。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46±0.91)、(2.57±1.09)分]、Oswesty功能评分[分别为(20.00±1.66)、(22.00±0.75)分]、Cobb角[分别为(12.16±6.43)、(12.34±6.44)°]及前中柱椎体平均高度[分别为(21.37±4.69)、(20.87±5.34)mm]均较术前[分别为(8.11±1.57)分,(42.00±2.75)分,(24.12±3.58)°,(14.94±5.22)mm,P均〈0.01]明显改善,术后3d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6例保守治疗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相邻及非相邻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20.45%(18/88)、1.14%(1/88),与保守治疗的发生率[1.79%(1/56)、28.6%(16/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5,6.69,P均〈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增加相邻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增加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压缩率、受伤椎体Coob角、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受伤椎体畸形、椎体高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确诊3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根据患者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畸形角度以及疼痛程度的改变.结果:所有病例经过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治疗,病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高度为(9.21±4.85)mm,椎体成形术后为(19.38±4.66)mm(P<0.05).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8.29±1.22)分,术后降至(2.47±0.88)分(P<0.01).术前患者cobb角为(21.24±6.58)°,术后恢复至(12.12±5.68)°,P<0.05.随访2~18个月,平均12.3个月,2例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导致死亡而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随访.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可有效减轻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具有创伤小、疗程短、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两者的对比研究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价。目的:对比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全面收集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照研究,两个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采集数据,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728例患者。在疼痛及功能评分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9,0.35);在改善后凸角度及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椎体后凸成形优于椎体成形(P〈0.00001,0.0001)。在新发邻椎骨折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1)。提示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但二者间无差异;椎体后凸成形可更好地改善后凸角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关于新发邻椎骨折,还不能得出确切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背景: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两者的对比研究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系统性评价。目的:对比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全面收集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照研究,两个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采集数据,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728例患者。在疼痛及功能评分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9,0.35);在改善后凸角度及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椎体后凸成形优于椎体成形(P<0.00001,0.0001)。在新发邻椎骨折方面,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1)。提示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均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但二者间无差异;椎体后凸成形可更好地改善后凸角度,并减少骨水泥渗漏;关于新发邻椎骨折,还不能得出确切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确诊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37例和B组49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B组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Cobb角矫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的改变情况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患者的Cobb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是患者术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患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2种术式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但PKP对畸形的矫正率更高,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和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以单侧PKP对43例(4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单侧行PKP治疗,随访期间进行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对其近期疗效和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7.51±1.65vs1.93±1.55,P<0.01);手术24h后可离床活动,功能改善明显,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14.42±3.49vs22.58±3.46,P<0.01);X光片确认术后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减小(18.88°±8.36°vs6.58°±4.12°,P<0.01),提示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纠正。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压缩骨折,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缓解理想,脊柱后凸成角改善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38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体位训练、术后体位摆放、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出院后的康复指导.认为术前充分的康复护理准备、术后及时正确的康复锻炼和出院后的详细康复指导是手术疗效满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轻微摔伤所致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例,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情况及早期康复锻炼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43例患者手术有效率100%,经精心护理,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疗效可靠,术前充分的护理准备及术后的科学护理是手术疗效满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5003-5004
选取治疗的60例老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60例患者使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比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以及Cobb角。治疗前VAS评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8.14±1.14)分、(54.28±10.55)、(57.17±12.57)、(22.18±3.11);治疗后VAS评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1.36±0.71)分、(73.58±12.69)、(79.26±18.41)、(12.16±2.18)。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将椎体高度有效恢复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7-03/2008-12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平均年龄71岁,其中女性患者8例.共计19处椎体压缩性骨折.每例患者依次使用体位与球囊进行复位.手术前患者站立侧位骨折椎影像与患者过伸位X射线片相比较.随后患者进行单侧球囊后凸成形术.应用X射线片评估体位治疗与椎体后凸成形恢复椎体高度的百分比.在椎体中部所获得椎体高度恢复比,通过后伸体位是10.4%(中位数11.1%),而球囊后凸成形为57.0%(中位数62.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球囊后凸成形获得额外46.6%的椎体高度恢复.通过手术体位复位,51.2%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10%的椎体中部高度恢复,而90.7%的骨折通过球囊后凸成形恢复至少10%的椎体高度(P<0.002).虽然试验结果支持通过体位治疗椎体压缩骨折,但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球囊椎体后凸成形大于体位治疗4.5倍,并超过80%最终复位.如果恢复椎体高度是最终目的,球囊椎体后凸成形很明显优于单纯体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45例52岁以上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arm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卧位护理、肠道准备、皮肤准备及加强骨折疏松的对症处理等,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注意早期康复锻炼。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疗效显著,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前、术后的精心准备和护理是使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单侧、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主要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单侧、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