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术中心肌灌注及对术后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81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之后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 1周,1周后改为20mg/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中观察TIMI血流分级,记录校正的TIMI计帧值(CTFC)。随访观察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结果(1)术中TIMI血流等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C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6.9、31.5±7.3,P<0.05)。(3)两组间30d内发生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PCI围术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CI前单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12 h内的ASTEM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PCI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和阿托伐他汀负荷治疗组(观察组,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20 mg/d).观察两组PCI术中冠脉血流情况、术后心肌坏死标志物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基线临床情况、接受PCI时机及冠脉病变情况一致.观察组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时冠脉TIMI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及心肌染色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高敏肌钙蛋白T、高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PCI前单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ASTEMI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42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40mg/d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20mg/d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24h、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4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3d血清hs—CRP与入院前24h、术前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在行PCI术前给予口服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增高血清中的炎症保护因子,从而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40m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实行直接PCI的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组46例,对照组40例。成功的PCI术前及术后即刻采用TIMI血流分级评价梗死相关心外膜冠脉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判断心肌和微血管灌注情况,间接反映微血管功能。记录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率及瑞舒伐他汀的肝毒性和肌毒性发生情况。结果①PCI术后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的TMPG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14,P〈0.001窜=8.348,P=0.039),但瑞舒伐他汀组TMPG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χ2=8.374,P=-0.039)。②随访的30d内,共19例患者发生MACE,占22.1%,其中瑞舒伐他汀组6例,占13.0%,对照组13例,占32.5%坼=4.706,P=0.030);瑞舒伐他汀组内PCI术后TMPG3级的患者发生MACE3/27例,而对照组6/14例(11.1%比42.9%,(χ2=5.423,P=0.029);达到TMPG3级的患者,对照组发生MACE的危险度大约为瑞舒伐他汀组的3.857倍(RR3.857,95%CI.1.131-13.149)。③随访期间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均无肌毒性和肝毒性事件发生。结论直接PCI术前早期应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40mg)对改善AMI患者冠脉微血管功能及短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直接PCI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灌注、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且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3例,根据是否于直接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分为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 mg,41例)和对照组(无他汀预处理,42例),术后均接受阿托伐他汀 20 mg,1次/天治疗.主要终点为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 血流帧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次要终点为术后30天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安全性终点为出院前肝酶、肌酸激酶以及肾功能水平.结果 强化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比例显著增加(87.8%比64.3%,x2=6.28,P=0.02),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明显减低(21.72±9.42比32.64±15.51,t=-3.87,P<0.001),而强化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71 ±0.64比2.15 ±0.74,t=3.68,P<0.001).次要终点中,强化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9%和4.8%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x2=0.001,P=0.926).出院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以及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后扩张、血栓抽吸术等因素后,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80 mg负荷剂量仍为避免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OR=0.22,95% CI 0.06 ~0.87,P=0.03).结论 强化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可以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灌注,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陆永光  文宏  苏波  钟继明  苏强 《山东医药》2009,49(49):50-5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SAP)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循环血中内皮微粒(EM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初诊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治疗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于计划行PCI前7d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于阿托伐他汀治疗前、PCI后24h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血浆EM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CAM-1水平。结果两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EMP和sICAM-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CI后24h阿托伐他汀组EMP和s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MP与sICAM-1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SAP患者PCI术后EMP和sICAM-1水平;EMP可作为评价PCI术后冠脉内皮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促细胞凋亡因子p53的影响,为此类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最佳剂量及相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0mg阿托伐他汀组和40mg阿托伐他汀组.入组者均行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结果,检测入院即刻、PCI术后第1d及第7dCF-6和p53的含量,全面评价阿托伐他汀对STEMI患者的作用和机制.结果:两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冠脉病变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CI术后第7d的CF-6和p53含量均低于PCI术后第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mg阿托伐他汀组PCI术后第7d的CF-6和p53含量低于20 mg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CF-6、p53而改善AMI者直接PCI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且40 mg阿托伐他汀作用优于20mg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早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确诊的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试验组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量80mg,至手术前2h再给予40m只,此后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检测患者血脂、肝肾功能、肌酶,比较两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后,ACS患者的血浆TC、LDL—C、T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血浆肌钙蛋白(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ST、ALT、CK、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安全可靠,血脂达标率高,剂量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并且可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评价其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择28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测定PCI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评价其对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24h血清MMP-2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尸〈O.05),但治疗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可使血清MMP-2水平明显升高,而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抑制血清MMP-2的表达。经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后,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冲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CI术后患者血清PPM-2水平,从而有效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效果的影响,观察其围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PCI术的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速效救心丸治疗组30例(治疗组)和单用西药对照组30例(对照组),观察速效救心丸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血液心肌酶、冠脉血流以及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者,治疗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IMI血流3级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I术后冠脉血流改善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两组均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择期PCI术围术期心肌酶水平,两组术后24h血肌钙蛋白(TnI)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术期心肌损伤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速效救心丸治疗有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后的冠脉血流灌注的趋势,且可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血心肌酶水平,减少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及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早期替罗非班组(60例),诊断明确后立即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泵入48h;常规治疗组(53例),于冠脉造影开始时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方法及剂量同早期替罗非班组。比较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替罗非班组术前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3.3%比1.9%,P=0.037),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188);术后早期替罗非班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8.3%比73.6%,P=0.034),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早期替罗非班组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3%比60.4%,P=0.038),术后7d两组LVEF水平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和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2.
国产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疗效。方法: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STEMI)直接PCI术病人95例,A组(45例)PCI术中给予国产替罗非班10bLg/kg的负荷量,然后以0.1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18h,B组(50例)术中不予替罗非班,两组患者均在PCI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口服、肝素泵人,对比给药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术前、术后ST段回落率及室壁运动记分(WMSI),围术期出血倾向。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ST段完全回落率明显优于B组(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WMSI、EF均有改善,但A组的wMSI较B组改善更多(P〈0.05),A组治疗期间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5例,年龄29~8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服药组36例(再灌注前给予立普妥80 mg口服),血管再通前后测定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脂、ST段抬高指数,TIMI分级及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并记录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T的峰值和达峰时间。结果对照组及服药组基线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心功能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O、MDA、SOD血脂、ST段抬高指数(STI)、梗死相关血管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的CK-MB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24±35.21 U/L比361.30±26.31 U/L,P=0.040);术后2 h服药组的SOD较对照组水平升高(40.10±2.15 U/mL比36.05±6.97 U/mL,P=0.037)。结论急诊PCI前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再灌注损伤时产生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NSTE-ACS的中高危患者95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试验组(n=48)和对照组(72=47),均于入选后72h内接受早期PCI治疗。比较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分级、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分别入选了47例和44例患者。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应用替罗非班后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61.7%VS47.7N,P〈O.05),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试验组较对照组高(95.7%VS88.6%),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术后试验组cTNT和CK-MB升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10.6%VS20.5%,P〈0.05)。两组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30d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提高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并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脉内小剂量应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77例STEMI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氯吡格雷300 mg口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试药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未用替罗非班)。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术后24 h ST段完全回落率、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反复心绞痛发作)及TIMI出血事件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TIMIⅢ级血流获得率试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 ST段完全回落率及1周时LVEF试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0.01)。术后30 d随访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冠脉内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可以获得较好的即刻造影结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糖尿病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AMI(STEMI)患者133例(A组),非糖尿病AMI患者296例(对照组,B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肾功能、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PCI史、梗死前心绞痛和冠心病家族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双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变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1)。两组急诊PCI处理的靶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PCI术前TIMI血流0--1级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糖尿病组TIMI3级血流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O.01);TMPG分级0-1级和2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TMPG3级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人院到球囊扩张平均时间、支架内血栓和30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平均住院时间、急诊PCI置入2个以上支架数、住院期间择期二次PCI、梗死后心绞痛、住院期间再梗死、严重心律失常、KillipIll级以上心功能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多见,PCI术后TIMI血流和TMPG低,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首次发生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62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32例患者接受UK静脉溶栓治疗(UK)组),两组均于发病6h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院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PCI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高于UK组(96.7%:62.5%),P〈0.05。临床疗效:直接PCI组再发梗塞、发生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比率明显低于UK组,(13.3%:34.4%),P〈0.05。二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直接PC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UK组(64.9±7.6)%:(49.1±7.3)%,P〈0.05,也明显高于UK组中溶栓成功组(64.9±7.6)%:(53.4±8.5)%,P〈0.05。结论:直接PCI是AMI早期再灌注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IRA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时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之间,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58例,分成无复流(慢血流)组及血流良好组,观察一般临床基线,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等资料之间的差异。结果:63例(13.8%)患者于PCI时出现了无复流/慢血流现象。两组在性别、年龄、族别、出现症状至PCI时间,既往是否存在吸烟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以及靶血管部位、血管长度及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病史,糖尿病患者中,无复流/慢血流较血流正常组是增高的。在术前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血流≤1级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出现无复流/慢血流组较血流正常组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STEMI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与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糖尿病病史,术前TIMI血流≤1的AMI患者以及靶病变PCI中存在血栓负荷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成功完成PCI术的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6例)、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34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术前2 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每日1次,术后继续口服20 mg,每日1次;联合组在阿托伐他汀组基础上,于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术后口服常规剂量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分别于术前、术后18~24 h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18~24 h,联合组患者c Tn I水平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hs-CRP、TNF-α、IFN-γ在联合组下降最显著;然而术后IL-10较术前升高,联合组升高最显著。结论 PCI术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可以更有效地降低PCI围术期炎症因子的水平及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患者的远期心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PCI治疗患者117例,按是否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81例),随访1年,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介入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术后即刻TIMI 3级血流获得两组相似(94.44%vs92.59%,P〉0.05)。术后随访1月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47.89%vs4t.75%,P〈0.05);且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73.49ml/m^2 vs 82.77ml/m^2,P〈0.05)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42.86ml/m^2 vs 53.52ml/m^2,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随访1年,两组心功能相比未见显著差异,但两组心功能较术后1月有明显改善。结论:急诊PCI术中使用国产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患者PCI术后1月的心功能,而1年后这种获益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