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中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途径诱导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对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方法:选择2006—06/2007—06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进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10例健康供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μg,(kg·d)进行动员,在动员前1天和动员后第5天取供者外周静脉血,用miniMACS磁珠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4+T淋巴细胞,分别用CD3单克隆抗体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活化CD4^+T淋巴细胞,用双色荧光标记检测动员前后CD4^+T淋巴细胞激活后活化标记CD69,CD25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动员前后OKT3+细胞间粘黏附分子1、佛波酯+离子霉素刺激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变化。 结果:①纯化后CD4^+T淋巴细胞纯度均在90%以上。②动员后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离子霉素组CD4^+T淋巴细胞活化标记CD69和CD2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01)。②动员后OKT3+细胞间黏附分子1组、佛波酯+离子霉素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率均明显低于动员前(P〈0.05)。 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可能抑制了淋巴功能相关抗原1/细胞间黏附分子1协同刺激信号,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观察ES-D3鼠胚胎干细胞(mESCs)及其衍生神经前体细胞(NPCs)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mESCs诱导出NPCs,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ESCs及NPCs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Ⅱ类分子的组成型表达,及γ干扰素(IFN-γ)诱导作用下MHC分子诱导型表达情况。结果:mESCs在未分化前少量表达MHC-Ⅰ分子但几乎无MHC-Ⅱ分子表达,经诱导分化成NPCs后MHC-Ⅰ分子表达明显上调但MHC-Ⅱ分子仅微弱增加;运用IFN-γ诱导ESCs及NPCs,二者MHC-Ⅰ分子表达进一步增加,而NPCs MHC-Ⅱ分子也呈现相当程度上调。结论:ESCs及其衍生的NPCs具有一定免疫原性,体内移植之后可能引起针对MHC Ⅰ类或Ⅱ类抗原的移植排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的免疫学功能,诱导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局部免疫耐受性.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黏附法,取大鼠骨髓前体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imDCs的形态学特征,用质量分数2%锥虫蓝染色检测活性细胞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mDCs表面标志分子;MTT比色法测定imD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制备诱导培养的imDCs具有形态不规则、表面粗糙层叠状皱褶、胞质突起短而多、树枝样分又明显等典型形态特征;活性细胞率高达93%;表面较特异标志分子OX62为(61.08±4.86)%,OX62阳性细胞表达CD80、CD8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表达率分别为(3.56±0.73)%、(5.38±1.09)%、(6.45±0.74)%,均为较低表达;im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基本无刺激增殖能力.结论: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黏附法取骨髓前体细胞,可较快分选出活性和纯度较高,数量足够的imDCs,为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诱导免疫耐受防止排斥反应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的免疫学功能,诱导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局部免疫耐受性。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黏附法,取大鼠骨髓前体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7 d,收集贴壁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imDCs的形态学特征,用质量分数2%锥虫蓝染色检测活性细胞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mDCs表面标志分子;MTT比色法测定imD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制备诱导培养的imDCs具有形态不规则、表面粗糙层叠状皱褶、胞质突起短而多、树枝样分叉明显等典型形态特征;活性细胞率高达93%;表面较特异标志分子OX62为(61.08±4.86)%,OX62阳性细胞表达CD80、CD86、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表达率分别为(3.56±0.73)%、(5.38±1.09)%、(6.45±0.74)%,均为较低表达;im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基本无刺激增殖能力。结论: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黏附法取骨髓前体细胞,可较快分选出活性和纯度较高、数量足够的imDCs,为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诱导免疫耐受防止排斥反应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再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左侧侧脑室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5)和对照组(移植磷酸盐缓冲液)。假手术组不闭塞大脑中动脉也不移植。结果与结论:移植后7,14d,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梗死灶周围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14d,细胞移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通过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灶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大鼠嗅鞘细胞免疫抗原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嗅鞘细胞(OECs)表面免疫抗原分子的表达。方法:培养OE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II类(MHC-I、MHC-II)分子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髓鞘含脂质蛋白(PLP)、髓鞘结合糖蛋白(MAG)的表达情况。结果:OECs高表达MHC-I分子(78.4±4.45)%,中等表达MHC-II分子(43.2±2.98)%,不表达MBP、PLP、MAG等髓鞘蛋白。结论:OECs高表达的MHC分子可能诱导异体OECs移植的免疫反应,但MBP、PLP、MAG等自身抗原的缺如使其在自体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病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经小鼠肝癌细胞不同抗原致敏的CD40配体活化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T、B混合淋巴细胞,并在CD40L、rmIL-4联合作用下培养.然后分离T、B淋巴细胞以备用.将凋亡的肝癌细胞及其冻融裂解物作为实验组,1640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与B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检测培养后各组B细胞表面抗原呈递细胞标记(CD40、CD80、CD86)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情况.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以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肝癌细胞Hepal-6为靶细胞,LDH释放实验检测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具有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的B淋巴细胞,其组织相容性分子及其刺激分子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负载肝癌肿瘤抗原的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诱导的CTL可有效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移植及转基因治疗脑缺血提供有意义的数据及图像资料。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实验室进行。①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6只/组。②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进行脑缺血处理。③应用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INPC培养,移植前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mol/L,标记3d,然后取出细胞爬片。无水甲醇固定10min,SP法检测BrdU标记细胞阳性率。④将BrdU标记3d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离心重悬后使细胞密度达到2&;#215;10^10L^-1,细胞移植组于大鼠脑缺血后3d取5μL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右侧纹状体缺血半暗带区,以前囟为零点,即A:-0.5mm。R:2.5mm,V:-4.5mm。脑缺血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⑤各组分别于缺血后6h,1d,3d及细胞移植后1周对大鼠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价(0-4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缺血后6h神经功能评分≥1分视为模型成功。⑥细胞移植后1周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dU的表达,观察移植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脑内缺血半暗带区的存活情况。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检测移植细胞BrdU标记阳性率: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加入BrdU标记3d后,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细胞胞核呈棕黄色,细胞阳性率达95%以上。②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价:缺血后6h,脑缺血对照组与细胞移植组每只大鼠神经功能Longa评分均≥1分,表明造模成功,且Longa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70&;#177;48)分,(1.60&;#177;052)分,0分,P〈0.05]。缺血后6h,1d,3d及细胞移植后1周脑缺血对照组与细胞移植组Longa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③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细胞移植后1周,细胞移植组在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侧针道附近可检测到BrdU免疫染色阳性细胞,而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的移植对侧BrdU免疫染色均呈阴性。结论: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植入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区后,主要存活于移植侧针道附近。  相似文献   

9.
背景:间质干细胞的多向潜能性研究目前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至不同定位组织后是否有向其组织分化并产生相应的功能?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脑皮质缺血性梗死灶的周围,观察其向神经分化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材料:实验于2002-11/2003-11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t,随机分为造模的梗死组32只和不造模的对照组16只。梗死组又随机分成移植组16只和磷酸盐缓冲液组16只;以前囟为参考点,尾侧3mm旁开1.5mm,深度2.0~3.0mm,分别移植5μL(5&;#215;10^4L^-1)间质干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方法:从非血液系统疾病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骨髓中分离、纯化而获得的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各组大鼠在移植后第2,6周末麻醉,对标本移植部位进行25μm连续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评估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随机抽取移植组8只大鼠,磷酸盐缓冲液组8只大鼠,在移植前和移植后2,6周末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分法观察大鼠全身状态和反应能力。对照组16只大鼠与移植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同时测评。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脑皮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②横木行走试验评定大鼠运动功能。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第2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可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呈现阳性。第6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表达也呈出阳性。而磷酸盐缓冲液组相应注射部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②对照组无明显神经症状,评分均为9分。移植2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6.7&;#177;0.9)分,(5.3&;#177;1.0)分,(P&;lt;0.05)]。移植6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也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8.9&;#177;1.1)分,(7.2&;#177;0.8)分,(P&;lt;0.05)]。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有趋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表达了某些神经元胶质细胞的特性。移植组大鼠横木行走试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并显示出明显的神经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移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脑内的存活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移植及转基因治疗脑缺血提供有意义的数据及图像资料。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学实验室进行。①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6只/组。②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进行脑缺血处理。③应用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INPC培养,移植前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mol/L,标记3d,然后取出细胞爬片,无水甲醇固定10min,SP法检测BrdU标记细胞阳性率。④将BrdU标记3d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离心重悬后使细胞密度达到2×1010L-1,细胞移植组于大鼠脑缺血后3d取5μL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右侧纹状体缺血半暗带区,以前囟为零点,即A:-0.5mm,R:2.5mm,V:-4.5mm。脑缺血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⑤各组分别于缺血后6h,1d,3d及细胞移植后1周对大鼠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价(0~4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缺血后6h神经功能评分≥1分视为模型成功。⑥细胞移植后1周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rdU的表达,观察移植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脑内缺血半暗带区的存活情况。结果:1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检测移植细胞BrdU标记阳性率: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加入BrdU标记3d后,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细胞胞核呈棕黄色,细胞阳性率达95%以上。②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价:缺血后6h,脑缺血对照组与细胞移植组每只大鼠神经功能Longa评分均≥1分,表明造模成功,且Longa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70±0.48)分,(1.60±0.52)分,0分,P<0.05]。缺血后6h,1d,3d及细胞移植后1周脑缺血对照组与细胞移植组Longa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③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细胞移植后1周,细胞移植组在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侧针道附近可检测到BrdU免疫染色阳性细胞,而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细胞移植组的移植对侧BrdU免疫染色均呈阴性。结论: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植入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半暗带区后,主要存活于移植侧针道附近。  相似文献   

11.
周韵娇  牛建英  张丽红 《检验医学》2011,26(12):832-835
目的探讨二硫苏糖醇(DTT)对流式细胞术测定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5名健康人的诱导痰各分为2份,1份按DTT液化诱导痰液程序处理(DTT组),另1份在实行该处理程序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DTT+PBS组),以除去残留DTT。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组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与DTT+PBS组比较,DTT组CD3+CD4+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P〈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P均〈0.01);CD3+CD8+和CD3-CD19+细胞MFI均明显减弱(P〈0.01、P〈0.05),NK细胞MFI明显增强(P〈0.05)。2组CD3+细胞百分率及CD3+、CD3+CD4+细胞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T对诱导痰液中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MFI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诱导痰经DTT液化后应增加PBS洗涤步骤,以去除残留的DTT,降低DTT前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鼠局灶脑缺血不同时间缺血周围皮层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1a,ASIC1a)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局灶脑缺血中的意义。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72只,应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制备单纯局灶脑缺血模型及糖尿病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根据缺血不同时间分为正常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1 h,3 h,6 h,24 h;糖尿病脑缺血1 h,3 h,6 h,24 h共计9组,每组8只。应用TTC染色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各组梗死面积及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缺血周围皮层的蛋白表达。结果对糖尿病局灶脑缺血24 h及单纯缺血24 h大鼠进行神经评价,糖尿病组大鼠术后清醒较晚,肢体偏瘫程度重于单纯缺血组(2.60±0.591/1.80±0.83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单纯局灶脑缺血及糖尿病局灶脑缺血各组ASIC1a的表达逐渐增多(P〈0.05),其中糖尿病局灶脑缺血各组ASIC1a的蛋白表达高于单纯局灶脑缺血各组(P〈0.05)。结论糖尿病局灶脑缺血加重的原因可能由于皮层ASIC1a过度开放加重细胞内钙超载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滤泡辅助性T(T follicular helper,Tfh)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1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或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腹腔注射,6 h后采集血液、肝脏和脾脏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分析肝脏病变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的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中IL-2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ALF小鼠肝脏肿大而呈暗红色,肝细胞大量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其血清中TNF-α及IL-21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P<0.05);而单个核细胞中CD4+CXCR5+、CD4+PD-1+、CD4+CXCR5+PD-1+T细胞频数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ALF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fh细胞频数显著增加,血清IL-21水平显著升高,推测Tfh细胞在ALF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为AL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检测经程控降温液氮保存前后的富集造血干/祖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活性氧(ROS)水平及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分子的表达,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冻存PBMNC为实验组,以新分离PBMNC为对照组,通过台盼蓝染色方法检测2组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组细胞ROS水平;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抗原CD34、CD133以及归巢相关分子VLA4、CXCR4、CD44的表达;通过相关系数分析ROS水平与归巢分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BMNC随冻存时间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冻存3、6、9、12个月的细胞存活率比冻前显著降低(P<0.05);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CD34、CD133及归巢相关分子CD44、VLA4、CXCR4表达率随冻存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冷冻保存1年后的表达率比冻存前显著降低(P<0.05);随着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升高,冻存6、9、12个月后细胞内ROS水平比冻存前显著升高(P<0.05)。PBMNC内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CD34+VLA4+、CD34+CXCR4+、CD34+CD44+双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0.457、-0.465)。结论: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黏附分子表达随冻存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冻存的PBMNC中的ROS水平与造血干/祖细胞归巢黏附分子表达率成显著负相关;ROS水平增高可能是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FSH)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大脑皮质AKT及PDGF-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SR)模型,给予rhFSH后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ASR+假手术(sham)组、ASR+rhFSH+sham组、ASR+M CAO组及ASR+rhFSH+MCAO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法进行神经行为评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脑皮质AKT及PDGF BmRNA的表达。结果 ASR+MCAO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征,缺血侧大脑皮质AKT mRNA的表达降低,PDGF-B mRNA表达上调,而ASR+rhFSH+MCAO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体征明显减轻,AKT及PDGF-B的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 rhFSH可能通过对AKT及PDGF的调节,促进血管增生以及重塑,导致细胞存活增多,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现已证实,天然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在维护机体免疫稳态、抑制炎性反应、抗移植排斥、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防治自身免疫病中都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过氧化氢对BALB/c小鼠CD4+CD25+Foxo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H2O2处理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H2O2的PBS;PBS组小鼠静脉注射无菌PBS。分别在注射2周后处死小鼠,采集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胸腺,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结果与结论:H2O2处理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CD4+Foxp3+T细胞比例、CD4+Foxp3+/CD4+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提示静脉注射H2O2能上调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实验已证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可作为药物载体局部注射于心肌组织,以避免全身给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PBS组(n=15)、PBS+药组(n=15)、水凝胶组(n=15)、水凝胶+药组(n=15),后4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后分别在梗死心肌边界注射PBS、含阿利吉仑的PBS溶液、水凝胶、含阿利吉仑的水凝胶。术后28 d进行相关检测。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4组心功能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及Ⅲ型胶原水平增高(P<0.05);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P <0.05),水凝胶+药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P<0.05)。水凝胶+药组心功能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优于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P <0.05),心肌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及Ⅲ型胶原水平低于PBS组、PBS+药组、水凝胶组(P<0.05)。表明温度敏感性水凝胶携带阿利吉仑可进一步加强心脏保护作用,减少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同基因骨髓移植(syn—BMT)治疗1型糖尿病(T1D)4、鼠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小鼠T1D的发生及同基因骨髓移植在诱导T1D小鼠恢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选取C57BL/6J小鼠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1D模型,并将成模小鼠分为病鼠移植组及病鼠对照组;另取正常C57BL/6J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病鼠移植组小鼠于成模后第10天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正常对照组和病鼠对照组不作处理。每10天监测1次正常对照组、病鼠对照组、病鼠移植组空腹血糖;每3天监测1次病鼠移植组小鼠移植后血象。小鼠成模后第10天即移植治疗当天及移植后30天分别取正常对照组、病鼠对照组及病鼠移植组小鼠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结果显示,syn—BMT后,小鼠空腹血糖逐渐下降,至移植后25天,与正常对照鼠相比无差异,显著低于对照病鼠;移植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在接受预处理及骨髓移植后3天和6天达最低值,此后逐渐上升,至移植后27天基本恢复正常。糖尿病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NK细胞比例均较正常对照鼠明显升高(P〈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鼠显著下降(P〈0.01)。syn.BMT后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NK细胞比例较对照病鼠不同程度的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病鼠及正常对照鼠明显升高(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可以逆转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状态。糖尿病小鼠发病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NK细胞比例增高及CD8^+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这些变化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同基因骨髓移植可以不同程度的逆转糖尿病小鼠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间的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方面的动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数量变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CD8+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转氨酶异常者外周血CD3+、CD8+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CD4+细胞数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的改变,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改变,使得乙肝病毒难以清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细胞数与血清转氨酶浓度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数量与外周血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8^+CD28^+细胞及CD8^+CD28^-细胞进行检测,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CD8^+CD28^+细胞分别为(26.13±8.17)%和(8.15±4.00)%;肿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8^+CD28^-、CD8^+CD28^+细胞分别为(36.98±15.30)%、(6.02±4.37)%。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分别为0.602、0.387,P〈0.01)。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CD8^+CD28^+细胞的检测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