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跟后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其转位修复跟后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跟后部皮肤缺损伴有跟腱损伤外露的患者采用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位修复。结果:随访1~3个月,所有病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主动活动无受限。结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跟后部皮肤缺损的理想供体。  相似文献   

2.
选择2002-03/2006-0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1/3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其中外伤后皮肤坏死跟腱外露6例,胫前、外踝和足背慢性溃疡各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缺损面积6cm×7.5cm~10cm×12cm,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2cm×14cm。清创后在腓骨小头至外踝与跟腱中点连线的轴线上,依据缺损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外踝上6cm为旋转点,皮瓣移植修复缺损。11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无功能障碍。患者行走和负重正常。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中下1/3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足背等处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治疗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严重手足外伤骨外露患者,对感染皮肤缺损先行清创及VSD治疗1~3个疗程,后期应用皮神经营养岛状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足部的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骨外露创面有部分肉芽生长,其余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触之易出血,行细菌培养均阴性,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后,1例皮瓣远端1/4坏死伤口感染外,其余均无感染发生,皮瓣均成活,恢复大部分感觉。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皮神经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为手足部皮肤缺损提供很好的覆盖,具有良好的修复与感觉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的:讨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术后持续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液灌注引流8~20d,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皮瓣血运。结果:18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2~20个月,感染无复发,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但感觉差。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法术后护理操作简便,可Ⅰ期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创面。  相似文献   

5.
逆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万霞  芮冬敏 《天津护理》2007,15(3):137-137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12例,术后持续引流24~72 h,观察皮瓣血运。12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1例,行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5cm×4cm~14cm×10cm。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改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1/3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式。方法:①选取2002-06/2006-0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其中车祸引起小腿中下端软组织缺损5例,外伤后瘢痕溃疡2例,均可见胫腓骨外露。缺损面积3.2cm×4.5cm~5.7cm×6.8cm。②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及胫前部缺损4例,对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桥式转位修复胫前缺损1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部缺损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外踝足跟部缺损1例。皮瓣面积为5.0cm×8.0cm~7.0cm×9.0cm。③设计要点:依据创面部位、形状选择腓肠神经、腓浅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小腿后正中线中点向外踝与跟腱中点之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腓骨小头前缘与外踝尖前缘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隐神经、大隐静脉走向相同,轴心点为内踝上3.0~5.0cm。④以轴心线为中心于小腿中近部置入定向柱形扩张器(200~250mL)。隔天开绐微量泵持续冲水,0.5~1.0mL/h,以观察皮瓣无明显苍白为准,一般需14~21d。完成扩张行皮瓣转位时,将神经断端与创面附近皮神经显微镜下作端侧吻合。置冲洗管及负压引流管于皮瓣下,术中及术后冲洗管内滴入地塞米松及有效抗菌药物。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1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完成1年随访,中途无脱落。①术后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皮瓣血运良好,均未出现肤色青紫现象,苍白改变,无皮瓣异常肿胀,皮纹消失。术后负压引流通畅,2周后待引流液低于10mL/d且无明显感染时拨管。创面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供区留下线形瘢痕。②随访1年结果:皮瓣外观不臃肿,有弹性,色泽接近正常,创面无破溃。拆除内固定钢板后骨折已愈合,未出现继发性感染。两点辨别觉为2.0~3.0cm。能负重步行、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供区线形瘢痕不明显。结论:微量泵持续预扩张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软组织缺损,在改善骨折及深部组织愈合的同时能够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兼顾供区修复符合现代创伤修复理念,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合并严重软组织并骨缺损的下肢开放性骨折,伤后胫前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骨质、钢板外露等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关键在于坚强的骨折固定以及合理应用血供可靠的皮瓣封闭创面。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纳入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24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2组,各12例。负压封闭引流组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15 cm-15 cm×20 cm。经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三通管接生理盐水随时冲洗血块,7-10 d去除负压封闭引流负压,根据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给予二期缝合,行旋髂浅动脉的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与膝下内侧动静脉吻合移植修复。非负压封闭引流组创面大小10 cm×15 cm-30 cm×20 cm,受伤至入院时间1-24 h。普通清创换药,二期固定或者皮瓣转移。 结果与结论:修复前住院时间及皮瓣面积比较,负压封闭引流组显著优于非负压封闭引流组(P<0.05);2组修复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组修复治疗后创面感染率为0,非负压封闭引流组治疗8-14 d后创面感染率为75%。2组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过程中非负压封闭引流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长于负压封闭引流组。2组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质地相似,皮瓣受力处无血管危象的发生,无破溃,无臃肿。提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对及时控制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感染,改善创面血运,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早闭合创面,促进创面及骨折愈合有显著作用,皮瓣质地柔韧,外观良好,活动功能良好,可明显缩短疗程,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损伤,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本科收治的22例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18~58岁;早期扩创后采用VAC待肉芽组织形成后,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皮瓣范围5cm×8cm至8cm×12cm。结果1例远端皮瓣下出现慢性瘘道,经换药后创口闭合,皮瓣成活良好。其余患者皮瓣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小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VAC促进创面局部血运,肉芽形成,清洁创面,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感染,为皮瓣修复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床。VAC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踝上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皮瓣转移修复16例由外伤、感染所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7cm×10cm。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5例,尖端部分坏死1例,2期行植皮覆盖坏死区。术后经1~12个月随访,修复后皮瓣皮肤质地、厚度与足踝部相接近,皮瓣痛、触觉为S0~S1。结论:内踝上岛状皮瓣适用于内、外踝部,足背近侧等与皮瓣供区较近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相对较小的创面修复,对有踝关节动脉网严重损伤时需谨慎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认为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切口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治疗后创面往往不能自行闭合,需要植皮造成副损伤。有研究表明应用绑鞋带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减张切口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国内至今少有报道。目的:比较真空负压吸引技术与绑鞋带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切口的疗效。方法:将36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患者(46个减张切口)随机分为负压吸引组和绑鞋带组,每组各23个减张切口,负压吸引组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减张后即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绑鞋带组骨折患者复位后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减张治疗后创面敷贴负压封闭吸引材料-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皮缘用皮肤吻合器作扣环采用硅橡胶袢充当缚带采用切口绑鞋带治疗技术。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切口完全闭合切口所需时间、感染情况、需进一步干预的需求、日常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与结论:绑鞋带组切口闭合所需时间显著优于负压吸引组(P〈0.05)。负压吸引组中有8个减张切口需行进一步植皮,绑鞋带组无需行植皮;绑鞋带组中5个减张切口需要更换硅橡胶袢。两组中创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也均未出现治疗后筋膜间室压力增高及皮缘坏死等现象。结果提示,真空负压吸引技术和绑鞋带技术均为治疗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切口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其疗效可靠,已被临床使用;与真空负压吸引技术相比,绑鞋带技术伤口闭合时间短、创伤小、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研究表明,对于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在不可能关闭软组织缺损和未找到可用的肌肉和肌皮瓣前,将负压封闭引流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人工替代皮肤覆盖创面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目的:观察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采用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拉网植皮治疗,另11例采用传统换药联合植皮打包覆盖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组中10例植皮完全成活,成活率为71%;另4例通过换药最终覆盖创面。传统换药组中6例植皮完全成活,成活率为55%;剩余5例中3例通过换药愈合,2例行二次植皮。两组植皮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负压封闭引流组等待二期手术时间、二期手术前换药次数及缺损完全修复时间均少于传统换药组(P 〈0.05)。提示高分子泡沫材料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加快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治疗体会,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全部皮瓣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小面积皮肤感染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感觉恢复好,创伤小,且切取方便简单,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4.
赵继宏  方昕 《中国临床康复》2014,(20):3246-3251
背景:传统的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是行简单外固定,创面清创换药待感染控制、肉芽生长旺盛后植皮或皮瓣转移,这种方法不仅费用高、痛苦大、住院时间长,而且有感染扩散、周围组织进一步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肢的可能。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加外固定架修复胫腓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溪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胫腓骨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8例,皮肤缺损面积〉5 cm2,在骨折外固定后给予彻底清创,再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5-7 d,待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并回顾性选择15例未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的类似病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感染控制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引流5-7d后去除封闭负压引流敷料,伤口感染得到控制,局部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创面及骨折均如期愈合,无骨髓炎及截肢的发生。38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与对照组53%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封闭负压引流可以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消除感染,联合外固定支架和植皮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面积手部皮肤脱套伤并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1月,应用腹部皮瓣包埋和游离中厚皮片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手部大面积皮肤脱套伤合并缺损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56岁,平均34岁.机器绞伤9例,车祸伤3例.所有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预防足踝骨折术后伤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43例足踝部闭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至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切口接受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对照组术后切口应用常规方法处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距手术时间、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术后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踝骨折术后伤口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9例皮肤撕脱伤创面及皮肤坏死创面患者均采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以VSD材料覆盖植皮创面,修剪边缘后缝合固定于周围健康皮肤,封闭整个植皮区。24 h持续负压吸引5-7 d。结果:17例移植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2例皮片存活95%以上,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诊0.5-1 a,创面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及早封闭创面,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异体肌腱移植是目前修复肌腱缺损的理想方法,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其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目的:观察脱细胞处理的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移植修复兔跟腱缺损的疗效,以及其作为异种肌腱移植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将40只日本大白兔制作双后肢跟腱缺损实验动物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脱细胞猪肌腱组用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修复,自体肌腱组用自体肌腱修复,术后用3-0肌腱线改良HEMI-KESSLER法进行端端原位吻合. 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2周内,脱细胞猪肌腱组与自体肌腱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两组移植后局部反应小,伤口一期愈合,屈踝功能恢复正常.③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肌腱缝合处胶原纤维相互衔接.结果说明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能成功修复兔跟腱缺损,且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移植排斥反应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背景: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慢性创面呈上升趋势,在治愈慢性创面方法匮乏的情况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数量的影响,探索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以10例慢性创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胸部软组织缺损、骨髓炎伴骨外露和截肢后残端大面积皮肤缺损各1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2例、胫骨骨髓炎2例、术后伤口感染3例。分别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吸引前、吸引7 d和14 d切取创周皮肤和创面内肉芽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变化,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7 d和14 d后成纤维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使微血管数量显著增加(P <0.05-0.01)。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创基内肉芽组织量少且较晦暗,存在坏死组织和较多脓性分泌物,伤口周围组织肿胀明显。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伤口内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逐渐减少,肉芽组织呈细颗粒状,鲜红色,触之易出血,伤口周围水肿消退。提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数量,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