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caspase 3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caspase 3表达,探讨caspase 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人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标本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均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caspase 3表达灰度值分别为63.74±2.35,55.18±1.84,均低于对照组正常人子宫内膜(70.82±2.39),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内患者子宫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caspase 3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spase 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的低水平表达,介导细胞调亡的失调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 CA1 2 5与抗子宫内膜抗体 (endometrial antibody,EMAb)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在本科住院需手术的 2 16例患者于术前行 CA1 2 5与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 ,根据术后病理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内异症组 (4 8例 )和对照组 (16 8例 )。结果 CA1 2 5阳性率内异症组为 5 8.3% ,对照组为 12 .5 % ,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 1)。EMAb阳性率内异症组为 31.3% ,对照组为 14 .3% ,两组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CA1 2 5单独测定的敏感性为 5 8.3% ,特异性为 87.5 % ;EMAb单独测定的敏感性为 31.3% ,特异性为 85 .7%。如以其中之一阳性作为诊断标准 ,则敏感性为 6 4 .6 % ,特异性为 73.2 %。如以两者均为阳性作为诊断标准 ,则敏感性为 2 5 .0 %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测定血清中 CA1 2 5及EMAb水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联合测定则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诊断子宫内膜异住症(endometriosis,EMs)的价值,方法: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的EMs患者40例(EMs组),因盆腔炎行腹腔镜手术且排除EMs的患者20例(对照组),术前均抽血检测血清CA125水平,术中取其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EMs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1.05),Ⅲ~Ⅳ期EMs患者血清CA125水平较I~Ⅱ期患者高(P<0.05),EMs组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EMs患者在位内膜芳香化酶阳性表达率与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l25≥35 μ/mL为临界值,诊断EMs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为80.O%;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芳香化酶诊断EMs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90.0%;2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EMs的敏感性95.0%,特异性70.5%.结论:血清CA125联合子宫内膜芳香化酶检测可提高EMs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mad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方法:选择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异位内膜(A组)和在位内膜(B组)进行研究,同期因子宫畸形住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子宫内膜(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组织中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A、B组Smad7表达较C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增生期和分泌期Smad7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ad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厦对照组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I-1蛋白在40例内异症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3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①PAI-1蛋白表达于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对照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胞浆;②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厦对照组内膜间质细胞表达均高于腺上皮细胞(P〈0.05),而于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AI-1蛋白在间质细胞表达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P〈0.05),而在腺上皮细胞表达异住内膜、在位内膜、对照组内膜三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AI-1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高表达可能促使其转移、黏附、侵袭、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妇科自2002—05以来将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目前已经成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为10%~15%。以往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的增多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现对我院2005—01/2008—06收治的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中CA12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56例(A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3例(B组),健康体检者45例(C组),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三组术前血清CA125并比较.[结果]A组、B组阳性率分别为69.64%、49.21%,均显著高于C组(P<0.05),且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临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PEM)表现为各种性质的疼痛,其中以痛经最为明显,此外,尚有非经期下腹或盆腔痛、性交痛和经期肛门坠痛等。有关PEM疼痛的特点及发生率,国内早有报道,本文通过132例PEM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PEM疼痛的发生率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 T)患者血清miRNA-93水平与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妇科诊治的EM T患者98例(观察组),其中合并不孕症患者58例,未合并不孕症患者40例,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脂联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测定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与34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57,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 T)合并不孕患者远期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200例的EM T合并不孕患者,根据治疗前EFI将患者分为A组(n=85,≥9分)、B组(n=48,5~8分)、C组(n=42,≤4分),随访3年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前S1蛋白与HBVM、HBV—DNA检测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146例PHC患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前S1蛋白;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定量检测其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146例PHC患中HBV—DNA与前S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6.8%(83/146)和45.9%(67/146),两阳性率差异无显性;在HBVM各模式组中,小三阳组的病例最多占47.9%(70/146),前S1蛋白阳性率亦最高达67.1%(47/70),超过大三阳组57.1%(4/7)。结论:前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PHC患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对HBV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潘莹  朱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20-202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未检出单克隆条带,而免疫固定电泳可以检测出单克隆条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疾病的分型以及其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和免疫沉淀方法对待测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结果:(1)实验组的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分型中,游离λ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2)实验组和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α2/α1比值显著升高(P=0.046,P=0.00);(3)实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实验组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结论:2α/α1比值升高,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可能正常或下降,总血磷升高的怀疑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应推荐做免疫固定电泳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癌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6例未经治疗的癌症患者、286例非肿瘤患者、3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胆固醇水平测定,另外对128例低蛋白血症的癌症患者在纠正低蛋白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白蛋白肿瘤患者在蛋白纠正治疗后,胆固醇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复制呈加速与失控状态.为了满足癌细胞合成细胞膜的需要.导致LDL代谢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致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水平与癌症之间呈负相关。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并非为内源性致癌因索。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137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7例卵巢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住症为37例(27%),肿瘤大小约5~15cm。76.2%为单侧肿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卵巢内膜样癌(50.6%)、卵巢透明细胞癌(31.2%)、浆液性癌(13.3%)及其他(4.9%)。小于50岁的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6例,发生率为43.2%;而大于50岁的此类患者10例,发生率为27.0%。绝经状态与发生率无明显关系(分别为13.3%和15.9%)。30例首次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复发后转来我院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60%的患者均切除干净或基本切除。95%的患者进行了以铂类或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中9HD%的患者用化疗6疗程或以上。随访中,采用B超结合CA125的测定,特异性为57.9%。结论:随着子宫内异症发病率的增加,应高度重视其恶变问题。临床工作中,对子宫内异症的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B超筛查结合CA125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内异症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孤啡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孤啡肽在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观察组)子宫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5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及肌层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口述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分析孤啡肽表达与患者痛经程度的关系。结果孤啡肽在观察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内膜及肌层组织的表达;孤啡肽在观察组重度痛经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中度痛经组和轻度痛经组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痛经程度与在位内膜的孤啡肽表达呈正相关(r=0.757,P=0.007),与病灶组织的孤啡肽表达也呈正相关(r=0.856,P=0.001)。结论孤啡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痛经的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程度与孤啡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情况下的IgA肾病(IgA—N)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及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IgA—N患者分为3组:肾病组(24例)、肾炎组(20例)和肾衰组(1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结果:IgA-N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在肾病组[(368.2±84.4)pg/ml]和肾衰组[(497.7±120.7)pg/ml]较对照组[(163.9±42.2)pg/ml]和肾炎组[(196.3±61.8)pg/ml]显著升高(P〈0.05),而肾衰组明显高于肾病组和肾炎组(P〈0.05),肾病组明显高于肾炎组(P〈0.05)。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与TNF—α、hs—CRP、血肌酐、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有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衰竭的IgA肾病患者的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IL-18与IgA肾病的进展和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术后血清蛋白质谱差异,检测术前、术后特异性蛋白质标记物来指导预后。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分析所有质谱数据并检测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后血清蛋白质标记物的表达差异。结果:(1)30例术前标本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步过滤筛选得到352个m/z峰,筛出m/z峰值位于6 984.0和6 455.0的蛋白质标志物2个,与正常组比较,患儿组此两峰处的蛋白质低表达。(2)24例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质的比较:术前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21例根治术患儿术后2周标本高表达19例,低表达2例,3例姑息性切除患儿标本手术前后比较无变化;术后3个月和6个月跟踪复查时血清蛋白质在此两个峰值处无明显改变。(3)患儿术后2周中的19例根治术后与术前比较m/z峰值表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达稍低。结论:肾母细胞瘤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记物可以用于肾母细胞瘤的快速检测和监测预后,为患儿的预后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