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搭建药品外观快速鉴别数据库,并加以试用。方法研究药品外观快速鉴别技术,制定技术规范,对测试条件、图文描述、数据库更新等方面进行规范。结果依照技术规范,搭建了药品外观快速鉴别数据库,并进行了试点使用。结论所搭建的药品外观快速鉴别数据库为药品监管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药品外观鉴别中的外观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药品包装所涉及的外观,包括包装箱、包装盒、标签、说明书等相关物,二是指药品本身的外观性状。对药品进行外观鉴别就是运用比较分析等基本原理,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皮肤)对药品的包装、标识、包装相关物及药物性状进行的外观鉴别分析。在基层药品稽查工作中,相对于化学试剂鉴别法和薄层鉴别法,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帮助基层卫生院、医疗室的药剂人员及广大消费者提高识别假冒药品的能力,现将我们在药品管理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从外观上识别假冒药品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药品外观鉴别是识别或初步确定药品真伪的简单方法,可通过人们感官对药品的包装、标示、相关物件及药品内容物性状进行鉴识分析,以达到初步鉴别药品真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1 药品快速鉴别的方法 1.1 外观鉴别比较法:外观,一指药品包装所涉及的各种物件,如箱、标签、说明书等.二指药品本身的外观性状.包括折断面情况.药品外观鉴别比较法是建立在真品与假品对照比较的基础上的,药品检验人员必须对各种合法厂家的药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在日常药品监管工作中对可疑的药品马上给予识别. 相似文献
9.
10.
性状鉴别是对药品的形态、色泽、嗅、味、溶解度等特征内容的界定或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出药品的内在质量。一般说来,某一种或某一类药品的性状具有与众不同的固有特征,而伪品因为不含该种或该类药品的主药或辅料及运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因此,通过鉴别制剂中有无该制剂所含主药或辅料所具有的固有特征及所运用的生产工艺等方法,可初步筛选出“质量可疑”的药品。在感到药品包装及包装相关物质量可疑的基础上,应用此法做进一步鉴别,其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以来,我所对在基层经营、使用单位(含个体)检验,抽检化学药品518个批次,经检验其中假劣药品296个 相似文献
12.
药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药品使用和经营单位而言,药品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自己的声誉,甚至是生存发展。因此,对于有关人员来讲,一方面要从国营主渠道进药,保证药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应具备一些初步识别假劣药品的常识,以便从多角度、多层面来保证药品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介绍一些通过由表及里的外观检查,初步识别假劣药品的方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药品包装及其相关物进行鉴别是药品外观鉴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运用比较法进行鉴别是其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药品快速鉴别(简称药品快检)作为识别假劣药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提高了基层药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效率。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怀柔分局将药品快检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充分发挥药检所的专业技术特长,在辖区尤其是农村卫生室创造性地开展药品快检工作,加强了药品抽验的针对性,节省了抽样成本和药品资源。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假冒正规药品生产厂家或假冒品牌等生产假药的情况。由于高科技犯罪屡见不鲜 ,假冒药品防不胜防 ,用一般的检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和发现假冒药品 ,如果按照药品标准对这类药品的内在质量进行检验时 ,检验结果往往是符合规定的 ,即使对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进行识别时 ,也无法得到有效证实。面对药品监督检验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假冒药品的监督管理 ,规范对假冒药品的检验程序。1 存在问题1.1 正品药品资料收集困难假冒药品检验是依据药品正品与其对照比较进行的 ,而收集正品资料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6.
所谓“套号药品”系指盗用正规药品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所生产的假药。造假者为给其生产的假药披上合法的外衣,往往为其制造的假药随意寻找一个合法的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厂家。这类假药从表面上看,有合法的批准文号和生产厂家,甚至可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基础数据库中查询到该药品的相关信息。但是,基本信息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该药品也是真的。这类假药的造假者为了促销,往往包装华丽,包装盒上的商品名称或者商标比较醒目,字体颜色多为红色或者黄色大字体,而通用名称显著弱化或者不印刷,而且多数有扩大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现象,说明书未注明说明书的核准日期或修改日期, 相似文献
17.
18.
杨振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226-227
近年来,我所对复方甘草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快克)、阿莫西林胶囊等常见的11种药品利用外观鉴别、薄层色谱、基础测试等药品快速鉴别方法 ,共筛选出可疑药品并进行抽检、暂控183批次,经法定检验发现假劣药品为168批次,结果总符合率为91.8%,大大地提高了针对性抽验药品的命中率。笔者现对常见的11种药品及伪品快速鉴别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以供同行在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